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展开导航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一大帮手,为出行提供极大便利。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车辆在前方右转后的行驶方向是( )
A.东B.西C.南D.北
2.该图反映的手机导航地图的功能有( )
①实时定位
②规划路线
③确定海拔高度
④显示天气信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了解某区域的地理信息。读图,完成3~4题。
3.中亚地区( )
①均为内流区
②均为内陆国家
③全年炎热干燥
④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图中通过输油管道向我国输送石油的国家是( )
A.乌兹别克斯坦B.土库曼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D.哈萨克斯坦
人体内的生物钟能够感知自然中的日夜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当人们从一个国家向东或向西到达其他国家时,生物钟会被打乱,多出现疲劳、方向感减弱和失眠等反应。据此,完成5~6题。
5.在生物钟作用下,人们的昼夜节律大致相符于地球的( )
A.自转周期B.自转方向C.公转周期D.公转方向
6.家住沈阳的某同学出国旅行,为减少生物钟变化引起的不良反应,该同学在出行前几天将睡眠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推测该同学前往的城市是( )
A.东京B.河内
C.阿姆斯特丹D.符拉迪沃斯托克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人口约1.1亿,是非洲第三人口大国,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读图,完成7~8题。
7.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B.尼罗河三角洲
C.红海沿岸D.亚洲部分
8.埃及西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处中高纬度,气温较低
C.终年炎热,沙漠广布
D.气候湿热,植被茂密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国外建设的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读图,完成9~10题。
9.该工程( )
A.输电线路途经地区海拔逐渐降低
B.输电线路经过甘蔗集中分布区
C.将电能输送到人口密集地区
D.目的是缓解北部地区能源短缺
10.结合巴西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能来源于( )
A.煤炭发电B.水能发电C.核能发电D.垃圾发电
扎龙保护区是以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读图,完成11~13题。
11.保护区跨齐齐哈尔、大庆两市六县区,面积21万公顷,其所属省区的简称是( )
A.黑B.吉C.辽D.内蒙古
12.保护区周边的四条河流中有凌汛现象的是( )
A.乌裕尔河B.嫩江C.呼兰河D.松花江
13.每年9月末丹顶鹤开始向南方迁徙,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位下降,干涸见底
B.冬季温度过低,不宜越冬
C.人们开垦湿地,面积锐减
D.生态环境恶化,觅食困难
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605.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2239.8立方米/人。读图,完成14~15题。
14.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情况是( )
A.西藏自治区最多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南方各省均高于北方各省
D.最少的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15.“山河四省”(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位置较高,蒸发量小
②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多
③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④位于半干旱区,降水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6分)沈阳旧时又称“盛京”,某校学生通过收集材料、调查、游学等,深入了解家乡沈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城演变】
(1)“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若按这一原则命名,旧时沈阳位于浑河(旧称沈水)之 (方位)。
(2)结合所学读图分析,盛京城形成发展的地形条件是 。
【工业之都】
(3)沈阳是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产业基础雄厚,老字号、原字号产业以 (重工业/轻工业)为主,“十四五”期间对这些产业加大升级改造;从新字号产业看,注重了 技术产业的发展。
【游学旅拍】
(4)在游学活动中,同学们利用三幅地图研究沈阳的形成与发展,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5)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同学们在故宫参观时,看到很多女游客身着旗袍拍照“打卡”,该服饰起源于我国 (少数民族)女性的传统服饰。
17.(6分)棕榈树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亿多年前,目前约有2600种棕榈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棕榈树的自然分布区域主要在 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产于亚洲及南北美洲,少数产于非洲。
(2)棕榈树的原产地是 (国家)。
(3)植物生长范围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生物指标。棕榈树的种植、自播、绿化传播范围的扩散趋势,可视为全球气候 的重要信号。
(4)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可知青藏高原地形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5)油棕树与棕榈树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油棕的原产地位于 (大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该国为获取更多利润大量砍伐森林, (植被类型)遭到破坏。
18.(6分)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该岛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东部濒临 (大洋)。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西部降水差异大,从地形角度分析,东部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3)根据猴面包树生长特点判断,该树种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 气候区,猴面包树的树干大量贮藏水分的月份可能是 (1月/7月)。
(4)到2022年12月,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面积7.5万公顷,在中马两国合作中,我国为马达加斯加提供的条件有 。(填选项字母)
①技术
②人才
③劳动力
④自然资源
⑤资金
⑥土地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9.(7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产值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对虾等多种海产品,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 海。
(2)我国目前森林面积34.65亿亩,森林覆盖率24.02%,我国林地分布比例最大的干湿地区是 。
(3)我国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
(5)甘肃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灌溉农业,该地区降水稀少,其水源主要来自① 山脉的冰雪融水。
(6)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其耕地主要分布在气温较高的② (河谷农业区),③地区纬度低、海拔低,水热充足,主要种植玉米和需水量较大的 (粮食作物)。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导航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一大帮手,为出行提供极大便利。读图,完成1~2题。
1.【答案】C
【解答】解:读图,据图中北、南、西、东文字,可判断,图中车辆是在向东行驶,在前方右转后的行驶方向是向南。
故选:C。
2.【答案】A
【解答】解:电子地图的优势有信息能够及时更新,能精确定位,在放大和缩小地图时,比例尺会发生改变,详细程度及范围大小也会发生改变。该图反映的手机导航地图的功能有实时定位、规划路线,①②正确;不能确定海拔高度,导航不显示天气信息,③④错误。
故选:A。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了解某区域的地理信息。读图,完成3~4题。
3.【答案】D
【解答】解: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中亚地区全部为内陆国家;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故选:D。
4.【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通过输油管道向我国输送石油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故选:D。
人体内的生物钟能够感知自然中的日夜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当人们从一个国家向东或向西到达其他国家时,生物钟会被打乱,多出现疲劳、方向感减弱和失眠等反应。据此,完成5~6题。
5.【答案】A
【解答】解:在生物钟作用下,人们的昼夜节律大致相符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其周期是一天。
故选:A。
6.【答案】C
【解答】解:据题干中的信息可得,家住沈阳的某同学前往的城市比沈阳晚几个小时,选项中的阿姆斯特丹位于欧洲,比沈阳晚几个小时,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人口约1.1亿,是非洲第三人口大国,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读图,完成7~8题。
7.【答案】B
【解答】解:埃及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及尼罗河三角洲,这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
故选:B。
8.【答案】C
【解答】解:埃及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人口分布集中,西部终年炎热,沙漠广布,人口稀少。
故选:C。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国外建设的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读图,完成9~10题。
9.【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知,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途经地区海拔逐渐降低,故A正确;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未经过甘蔗集中分布区,故B错误;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将电能输送到人口稀疏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故C错误;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目的是缓解巴西东南部的能源紧张,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答】解: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所处的河流水量丰富,位于平原与高原的交汇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能来源于水能发电。
故选:B。
扎龙保护区是以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读图,完成11~13题。
11.【答案】A
【解答】解:齐齐哈尔、大庆两城市位于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哈尔滨。
故选:A。
12.【答案】B
【解答】解:凌汛一般发生在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读图可知,图中的嫩江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
故选:B。
13.【答案】B
【解答】解: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于春季至秋季在扎龙湿地栖息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段气温高,热量充足,河冰消融,鱼虾种类多,丹顶鹤在此地栖息,觅食容易,冬季往南迁徙则是因为该地区冬季气温极低,河流结冰,天寒地冻,越冬困难。
故选:B。
202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605.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2239.8立方米/人。读图,完成14~15题。
14.【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西藏自治区最多,A正确,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不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有些省份低于北方省份,我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省区是天津市,位于华北地区,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答】解:“山河四省”(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多,②③正确;①错误,“山河四省”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④错误,“山河四省”位于半湿润区,夏季降水量大。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答案】(1)北方;
(2)中部为平原,四周有河流;
(3)重工业;高新技术;
(4)③→①→②;
(5)满族。
【解答】解:(1)“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若按这一原则命名,旧时沈阳位于浑河(旧称沈水)之北方。
(2)盛京城形成发展的地形条件是中部为平原,四周有河流。
(3)沈阳是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产业基础雄厚,老字号、原字号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十四五”期间对这些产业加大升级改造;从新字号产业看,注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在游学活动中,同学们利用三幅地图研究沈阳的形成与发展,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地图名称来判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5)旗袍的历史起源于中国的满族民族服饰。在满族传统中,身着旗袍的女子象征着庄重和高贵和的品位。早期的旗袍款式简单,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然而,真正走向辉煌的却是现代上海。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同学们在故宫参观时,看到很多女游客身着旗袍拍照“打卡”,该服饰起源于我国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
故答案为:
(1)北方;
(2)中部为平原,四周有河流;
(3)重工业;高新技术;
(4)③→①→②;
(5)满族。
17.【答案】(1)热带;
(2)中国;
(3)变暖;
(4)地壳运动;
(5)非洲;热带雨林。
【解答】解:读图可知,(1)棕榈树的自然分布区域主要在热带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产于亚洲及南北美洲,少数产于非洲。
(2)棕榈树的原产地是中国,除西藏外中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常用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3)植物生长范围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生物指标,棕榈树的种植、自播、绿化传播范围的扩散趋势,可视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信号。
(4)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该农作物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说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温暖湿润、海拔较低。后来由于地壳变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5)油棕树与棕榈树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油棕的原产地位于非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该国为获取更多利润大量砍伐森林,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
(1)热带;
(2)中国;
(3)变暖;
(4)地壳运动;
(5)非洲;热带雨林。
18.【答案】(1)东半球;印度洋;
(2)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3)热带草原;1月;
(4)B。
【解答】解:读图可知,(1)从半球位置看,马达加斯加岛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马达加斯加岛位于29°W以西,160°E以东,位于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马达加斯加岛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东部濒临印度洋。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西部降水差异大,从地形角度分析,东部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3)猴面包树雨季时大量吸收水分储藏在树干,干旱时形成水源;因此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猴面包树的树干大量贮藏水分的月份可能是1月(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
(4)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君威发展中国家,在中马两国合作中,我国为马达加斯加提供技术、人才、资金,①②⑤正确,②④⑥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东半球;印度洋;
(2)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3)热带草原;1月;
(4)B。
19.【答案】(1)东;
(2)湿润区;
(3)400mm;
(4)耕地;
(5)祁连;
(6)雅鲁藏布江谷地;水稻。
【解答】解:(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对虾等多种海产品,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东海。
(2)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我国目前森林面积34.65亿亩,森林覆盖率24.02%,我国林地分布比例最大的干湿地区是湿润区。
(3)我国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耕地。
(5)甘肃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灌溉农业,该地区降水稀少,其水源主要来自①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
(6)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其耕地主要分布在气温较高的②雅鲁藏布江谷地,③地区纬度低、海拔低,水热充足,主要种植玉米和需水量较大的水稻。
故答案为:
(1)东;
(2)湿润区;
(3)400mm;
(4)耕地;
(5)祁连;
(6)雅鲁藏布江谷地;水稻。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6/22 15:01:12;用户:17506488294;邮箱:17506488294;学号:40265073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地理零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地理零模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推测冻雨对应的天气符号为, 我国冻雨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的两次地震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