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厚度是0.8dm
B.馨玲同学课桌高度大约为1.5m
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大约为3s
D.馨玲同学正常步行上学的速度约是4km/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B.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
D.长度测量时选择的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汽车在公路上以36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0.5s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刹车开始到汽车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前进了10m
B.开始刹车后1s,汽车的速度为5
C.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停止,汽车共前进了5m
D.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67
二、实验题
5.(1)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_;如图乙所示,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s,读数为_______s;
(2)小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并记录了小车在不同位置的时间。(时钟显示时间的格式为:“时:分:秒”)
①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②图中AB段的距离_______,则小车在AB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③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时间,以下哪一项措施是可行的:_______;
A.将垫斜面的木块向右移动
B.让小车下滑的高度降低
C.在C点放置一个金属片
6.(一)、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_______;
(2)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
(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二)、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问题:
①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②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是否有关
③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材料是否有关
下表是他们根据探究问题将实验材料分组的情况。
(1)如果选择上表中A、B两组材料进行实验,则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如果探究③,实验中应控制横截面积和_______不变。(选填“材料”或“长度”)
7.喜欢课外探究的小勇,拆开自己的口琴,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铜片在气流的冲击时振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1)在图中,C区是_______音区(选填“高”、“中”或“低”);
(2)口琴吹出优美的声音,是由_______振动产生的;
(3)当吹同一个气孔用力越大时,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越大;
(4)停止吹气后,口琴停止发声,但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_______;
A.这是声音的回声B.铜片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D.铜片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传播
(5)以下示波器中声音的图形是口琴的是_______;
A.B.
小勇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验:
(6)他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用隔音材料包裹住声源如图,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______(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7)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通过探究得到如表实验数据:
隔音材料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材料是_______。
8.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__(选填“玻璃管”或“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没有立即计时,这是因为此时________;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通过实验你发现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s、20.0s、30.0s、40.1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乙右边所示的坐标上画出图象________。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__运动。
三、计算题
9.2022年12月8日“济郑高铁”的通车,实现了山东高铁对全省各市的全面覆盖,同时山东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全国第1位。G4621次列车从济南到郑州行驶里程为350km,该次列车从济南早上8:30出发开往郑州,在当日11:00到达郑州,求:
(1)列车从济南开往郑州的平均速度;
(2)已知该列车途经聊城,自济南到聊城距离为105km,请预估列车从济南到聊城所需要的时间;
(3)若列车长为200m,以40m/s的速度通过黄河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用时65s,求黄河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10.有一根直铁管,长51米。小明在一端敲击一下铁管,小红在另一端靠近铁管听。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
(1)敲击后需要多长时间,小红听到由铁管传来的敲击声?
(2)如果让小红能分辨出两次敲击声,需要声音间隔至少0.1s,那么她能听到两次声音吗?
(3)铁管至少多长才能让小红分辨出两次声音(仅写出表达式)。
11.假期的某一天,小明爸爸开车带小明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山路上匀速行驶。车辆行驶的后方有一座大山,小明爸爸鸣笛,3s后听到回声(此时的声速为340m/s)。轿车宽1.8m,行驶过程中车头中央始终距离右侧路边沿3m。若遇突发事件,小明爸爸的反应时间为1.2s。求:
(1)轿车10s通过的路程;
(2)小明爸爸鸣笛时轿车到大山的距离;
(3)若小明爸爸发现前方51m处,刚好有人骑电动摩托车以2m/s速度从路旁A点垂直于车行驶方向窜出,如图所示,已知电动摩托车长2.1m。为保证轿车车头恰好不撞到电动摩托,爸爸开始刹车到停车过程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
四、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八个国旗卫士,步履铿锵,手擎五星红旗缓缓向前,在五星红旗的掩映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八个卫士之间是相对________的,以“万山”为参照物,四卫士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3.小萌用木直尺测量同一凳子的高度,一共测了4次,他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测量记录分别是:45.1cm、45.2cm、47.1cm、45.0cm,则凳子最终高度为:________cm。
14.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使其发生________而产生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一定不同。
15.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_______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_______m。
16.如图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乙_______不相同,甲和丙_______不相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这时的风向是________(选填“南风”或“北风”)。
18.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如果前半段时间的速度是20m/s,后半段时间的速度为,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_______
19.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路程比为3∶5,所用时间比为2∶3,那么两人速度比为_______。若他们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假设甲、乙两人所乘车辆的速度均为,走路的速度均为,其中,则_______先到终点(选填“甲”“乙”“同时”)。
五、多选题
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从第0s到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21.如图为某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铜铃到甲、乙的距离,;敲打铜铃后,声音被甲、乙接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甲、乙接收到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的示数为1.765,此时测得声速约为
B.已知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加热铜铃与乙之间的空气后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将变大
C.若将铜铃放在甲、乙连线的中点,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0
D.若将铜铃、甲和乙从左向右依次撰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乙位置固定不动,移动铜铃,铜铃离甲越远时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越大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m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大约为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不到1s,故C不符合题意;
D.馨玲同学正常步行上学的速度约是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故A错误;
B.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故B错误;
C.根据测量结果2.570分米,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毫米,故C正确;
D.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1 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高”是指声音响亮、音量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
B.“夜半钟声到客船” ——由于不同物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故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故B错误;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由于一切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琵琶声是由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0.5s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1s,即第1.5s,此时速度为0,故B错误;
C.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停止,在0.5~1.5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汽车共前进了
故C错误;
D.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1)1mm;0.1;337.5;(2);50;0.125;A
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5.5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
(2)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②由图示刻度尺可知
由图示电子表可知,小车的运动时间
则小车在AB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③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减小,可行的措施是将垫斜面的木块向右移动,故A可行;B、C都不能增加小车运动的时间,故B、C不可行,故选A。
6.答案:(一)(1)振动;转换法;(2)不会;(3)D;(4)能量;(二)(1)①;(2)长度
解析:(一)(1)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于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因此通过观察乒乓球的弹开情况即可知道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大气,因此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再次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旁边的小球不会弹起。
(3)逐渐抽出置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减小,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将玻璃罩抽成绝对的真空状态,因此该实验结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故选D。
(4)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1)如果选择上表中A、B两组材料进行实验,可发现,A、B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选择上表中A、B两组材料进行实验,则所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2)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7.答案:(1)高;(2)铜片;(3)响度;(4)D;(5)B;(6)保持不变;(7)泡沫板
解析:(1)由图得,C区的铜片最短,C区的铜片振动最快,音调最高。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口琴吹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铜片振动产生的。
(3)当吹同一个气孔用力越大时,发出的声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停止吹气后,口琴停止发声,发声停止,但仍“余音未绝”,是因为空气仍在传播声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A.波形杂乱无章,是噪音,故A不符合题意;
B.波形有规律,是乐音,是口琴发出的声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手机铃声响度应保持不变,改变隔声物体的材料。
(7)由表格中数据可得,采用泡沫板当隔声材料,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短,说明隔声性能最好的材料是泡沫板。
8.答案:(1)停表;气泡;气泡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B;(3)慢;气泡的大小;(4);(5)匀速直线
解析:(1)由图得,该实验要测量的数据有气泡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时间,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此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所以研究对象是气泡。
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泡刚开始的运动不是匀速的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气泡运动一段时间后,受力平衡,气泡就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一开始不能立即计时。
(2)A方案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多;B方案中,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路程是固定的不需实时记录,只需记录时间;C方案中,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同时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秒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多;综合来看,研究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出气泡的运动规律,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物体运动速度越慢,运动时间越长,时间越容易测量,因此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浮力、重力作用,猜想气泡的大小不同,受到的浮力、重力也会不同,此时气泡上升速度也会不同,所以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有关。
(4)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点,再用平滑的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由图像得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为气泡的运动的路线是直的,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9.答案:(1)140km/h;(2)0.75h;(3)2400m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此次列车从济南到郑州需要的时间为
从济南到郑州行驶里程为350km,列车从济南开往郑州的平均速度为
(2)由(1)可知该次列车平均速度为140km/h,自济南到聊城距离为105km,列车从济南到聊城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3)由题意知,列车长为200m,以40m/s的速度通过黄河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用时65s,由可知,列车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
则大桥的长度为
10.答案:(1)0.01s;(2)能;(3)
解析:(1)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它们之间的时间差
所以她能听到两次声音
(3)设铁管长s,那么
所以
11.答案:(1)200m;(2)480m;(3)15m/s
解析:(1)轿车的速度
由可知,轿车10s通过的路程
(2)由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
轿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行驶的路程
小明爸爸鸣笛时轿车到大山的距离
(3)当轿车到达A点时,摩托车的车尾刚好离开轿车车头,可以保证轿车车头恰好不撞到电动摩托,则摩托车行驶的路程
由可知,摩托车行驶的时间
为保证轿车车头恰好不撞到电动摩托,爸爸开始刹车到停车过程的所用的时间
若遇突发事件,小明爸爸的反应时间为1.2s,则爸爸开始刹车到停车过程的平均速度
12.答案:静止;运动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八个卫士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相同,彼此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因此八个卫士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以“万山”为参照物,四卫士与“万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四卫士是运动的。
13.答案:取平均值减小误差;45.1
解析:测量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根据测量数据可以知道,所用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为1cm,47.1cm与它数据相差较大,第三次测量值是错误的,不可取。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14.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从而音调不同。
15.答案:反射;1.65
解析: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后返回;超声波从发射到该同学的头顶所用的时间为
感应器到该同学的头顶的距离为
该同学的身高为
16.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由图可知,甲和乙波形不同,因此甲和乙音色不相同。
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波形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不同,即甲和丙振幅不同,因此甲和丙响度不同。
17.答案:丙;南风
解析:因为甲、乙、丙三个都是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说明甲的速度比风速小;乙感觉无风,说明乙的速度等于风速;丙感觉逆风,说明丙的速度比风速大,所以风向是由南向北;由此可知,三者的速度:,即速度最大的是丙。
18.答案:13.3;15
解析:由得,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由得,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19.答案:9∶10;甲
解析:甲、乙两人所走的路程比,所用时间比,则两人的速度之比为
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2s,甲同学到达B地用的时间是,由题意得
整理后得
设乙同学到达B地用的时间是,则有
故
则,即甲比乙先到达。
20.答案:ABD
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从开始出发,乙从时开始出发,因此甲、乙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19~30s甲的速度
即24~30s内甲的速度为3m/s;24~30s内乙的速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24~30s内甲、乙的速度相等,相对静止,因此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并不是一直在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在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内,甲运动、乙静止,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内乙静止,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4s以后,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并不总是大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21.答案:AC
解析: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55
0.5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
8
4
7
5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初二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docx、初二物理参考答案docx、初二物理答题卡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