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说明:
(1)本卷共二大题,24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2)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1-15每题2分,16-20每题3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药常采用硫黄熏蒸法以达到防霉、防虫目的,但残留量不得超标
B.煎制草药不宜使用铁质容器
C.汤药存放于冰箱中,可以减小其腐败变质的速率
D.中药柴胡的成分之一山奈酚遇溶液显紫色,该有机物属于烃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甲醛的电子式B.乙烯的球棍棋型
C.甲基戊烷的键线式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3.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原子利用率为.以下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B.苯酚与甲醛制备酚醛树脂
C.环己醇与浓硫酸制备环己烯D.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4.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酚类B.醛类
C.羧酸D.醚类
5.有机物A用质谱仪测定如图①,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②,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① ②
A.B.C.D.
6.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7.一种生产苯乙烯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苯乙烯和足量氢气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有5种
C.乙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苯与苯乙烯
8.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溴乙烷在醇溶液中加热: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丙醇氧化:
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9.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其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结构如图所示)含量会超出正常范围.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烃B.与果糖互为同系物C.常温下,难溶于水D.实验式为
10.芳纶1414()是制作消防服、防切割耐热手套的一种材料.下列有关芳纶141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芳纶1414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芳纶1414的单体是和
C.芳纶1414是通过加聚反应制成的
D.芳纶1414具有耐酸、耐碱等优异特性,但是热稳定性较差
11.下列对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己知可被强氧化剂直接氧化成.经过三步反应制得,则最合理的三步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
A.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
C.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D.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AB.BC.CD.D
15.物质M可用作调味剂、乳化剂、抗氧化增效剂、吸湿剂、调节剂、增香剂、缀冲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M的组成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检测文物的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与Z分别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
B.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
C.物质M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Q与X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
16.苯甲酸()常用作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I加热溶解的目的是增大粗苯甲酸的溶解度
B.苯甲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C.操作Ⅱ要趁热的原因是防止冷却析出
D.检验操作Ⅳ产物是否洗干净可用硝酸酸化的
17.拉西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B.酸性和碱性均可水解得到四种产物
C.存在顺反异构体D.拉西地平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18.环己烷的制备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二烯和乙烯属于同系物
B.环己烷中混有的环已烯可通过滴加足量溴水,静置后分液除去
C.根据反应①推测,可由和乙烯为原料制备
D.已知,则椅式环已烷比船式环己烷更稳定
19.甲基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得,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第一次分液得到的水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副反应发生
B.叔丁醇与甲基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相同
C.操作①、操作②、操作③、操作④所用的仪器不同
D.蒸馏可除去残留的叔丁醇
20.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X转化为Y的过程中与反应生成
C.Y与以物质的量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D.可用酸性溶液进行鉴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13分)
邻硝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制备流程和实验装置如图,其中夹持仪器和控温装置已省略.
装置I 装置Ⅱ
(1)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I中硝化反应放出较多热量,控温“左右”的方法是_______;生成邻硝基苯酚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其熔点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邻硝基苯酚的熔点.
(4)本实验不直接使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作硝化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
(5)测定产品中邻硝基苯酚的含量:向邻硝基苯酚样品中加入含的饱和溴水,充分反应后,剩余的与足量溶液作用生成,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己知:
①样品中邻硝基苯酚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实验测得邻硝基苯酚的质量分数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B.样品中含有苯酚
C.样品中含有二硝基苯酚、三硝基苯酚
22.(14分)
有机物H是某新型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径可能为
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M是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①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3.(13分)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时,的.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时,的_______(填数值),______.
②时,在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此时反应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
③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反应的.
(3)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置要课题,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在不同温度、压强和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分别为时,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①其中,和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
②若在为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此时B点的分压为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4.(15分)
二氧化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①能与结合成,也能与结合成;
②在硫酸体系中能被萃取剂萃取,而不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培烧中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萃取”时存在反应:,如图中D是分配比,表示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以改变水层中的,请解释D随起始料液中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萃取”中,在稀硫酸和的作用下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室温下,,向水层中加入溶液,大于_______时,完全生成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时,可认为已除尽)
(5)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它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在氧化气氛中耗氧,在尾气消除过程中发生着的循环,请写出消除尾气(气体产物是空气的某一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氧化铈,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如图所示(己知:)
或 或氧空位(无)
①己知M点原子分数坐标为,则N点原子分数坐标为_______.
②晶胞中与最近的的个数为_______.
③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_______.
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1~5 DBDCC6~10 DDCDB11~15 AADCA16~20 CBDDB
21.(13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球形冷凝管(1分)
(2)冰水浴(或冷水浴)(1分),
(3),高于(1分)
(4)苯酚易被混酸氧化,导致硝化效率下降
(5)①②AC
22.(14分)每空2分
(1)醛基、碳碳双键
(2)
(3)取代反应,
(4)
(5)5,
解析:B经氧化后生成在氩氧化钠溶液和加热条件下生成D,根据D的结构简式并结合题中所给已知反应,推测C中有两个醛基,其结构简式为;D经过还原反应转化为E,醛基被还原成羟基;E转化为F,对比结构可知发生了取代反应;对比F和G结构,F转化为G发生了取代反应;最后G在碱性条件下生成H,据此解答.
(1)B的名称为环己烯,根据D的结构可知,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碳碳双键;
(2)根据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
(3)⑤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对比E和F结构可知,另一产物为;
(4)反应⑥为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化合物M中含醛基和羧基,且剩余3个碳原子,设羧基为X,醛基为Y,且Y可分别连接在位置,则同分异构体可以表示为共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
23.(13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不能(1分)
(2)①2(1分)②(1分)③=④向左⑤不改变
(3)①②
【小问1详解】因为该反应,高温下能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小问2详解】①相同温度下,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所以,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
②根据,反应达平衡状态,等于;
③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合成氨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小问3详解】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越大,所以;
②根据三段式:,,
.
24.(15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将价铈氧化为价(1分)
(2)随着增大,水层中被结合成,导致萃取平衡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
(3)(4)9
(5)
(6)①②12③
【分析】氟碳铈矿(主要含)氧化焙烧将将价铈氧化为价,加入盐酸得到的溶液,加入萃取剂,,从而除去溶液中的,再加入过氧化氢和硫酸,被还原为,反萃取得到的溶液,加入,使转化为,加入被氧化为.
【小问1详解】原料中为价,结合题目信息“在硫酸体系中能被萃取剂萃取,而不能”,所以氧化焙烧的目的是将价铈氧化为价;
【小问2详解】D随起始料液中变化的原因:随着增大,水层中被结合成,导致萃取平衡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
【小问3详解】依据流程中水层含可知,作氧化剂,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一定有氧气,在酸性环境下反应,从而写出离子方程式;
【小问4详解】
完全生成沉淀时,浓度小于,依据,,则大于9时,完全生成沉淀;
【小问5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在氧化气氛中耗氧”,“气体产物是空气的某一成分”,可知的产物是,写出方程式:;
【小问6详解】①根据M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在面心位置,则N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②根据图示,晶胞中与最近的的个数为12;
③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但苯不能
甲基使苯环活化
B
甲苯生成邻硝基甲苯比苯生成硝基苯所需温度低
甲基使苯环上的部分H活化
C
苯酚能和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苯不能
羟基使苯环上的部分H活化
D
常温下与反应的程度苯酚大于环己醇
苯环使羟基的键极性增强
选项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乙烷
分液
B
甲烷(乙烯)
酸性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溶液
蒸馏
D
苯(苯酚)
溶液
分液
A.制备乙烯并检验
B.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C.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
D.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化学键
键能
946
436
390.8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