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挑选原料B. 堆置发酵C. 竹帘捞纸D. 剪裁纸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挑选原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堆置发酵,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C、竹帘捞纸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剪裁纸张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B。
2.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报告,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再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生长在魅力长清的新时代中学生,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共建美丽长清,保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污水排入北大沙河;②随意丢弃方便袋;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⑤就地焚烧玉米秸秆
A. 只有①⑤B. 只有①③C. 只有①②⑤D. 只有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污水排入北大沙河,会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
②随意丢弃方便袋,会引起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这一理念;
③植树种花搞绿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大气的净化有利,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
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
⑤就地焚烧玉米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这一理念;
故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②⑤;
故选C。
3.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下列观点中,合理的是
A. 疫情消毒时,消毒液浓度越大越好
B. 加入过量添加剂使制作的食物更加美味
C. 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变质
D. 多喝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补充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疫情消毒时,不是消毒液浓度越大越好,如75%的酒精溶液消毒效果最好,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利,应适量添加,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变质,符合题意;
D、多喝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一种重要途径,进行化学实验时,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影响实验数据或导致意外事故。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加热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灯必须用燃烧的火柴点燃,绝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酒精很容易溢出,引起火灾,图示操作错误,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示操作错误,故B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可俯视或仰视读数,会造成误差,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一部分水,故D正确;
故选D。
5. 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四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和火箭上的蒙皮、锻环等零件上使用了铝合金材料。下图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铝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B. 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变阳离子
C. 铝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D.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A错。
B、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少于4个,所以铝原子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变阳离子。B正确。
C、铝元素是金属元素,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所以铝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C错。
D、如图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错。
综上所述:选择B。
6. 溶液对生命活动、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且无色的
B.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相同
C. 餐洗净去油污主要利用了乳化作用
D.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9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A错。
B、碘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所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不同。B错。
C、餐洗净去油污主要利用了乳化作用。C正确。
D、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10。D错。
综上所述:选择C。
7.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A. COB. O2C. NOD. Fe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A不符合题意;
B、O2表示氧气,表示一个氧分子,表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B符合题意;
C、NO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C不符合题意;
D、Fe表示一个原子,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8. 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下列组合中的
A. 硝酸铵固体和水B. 氯化钠固体和水
C.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D. 蔗糖固体和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装置中的气体失去能量,温度降低,体积收缩,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小气球变瘪,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溶液的温度不变,装置中的压强不变,气体体积不变,小气球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装置中的气体获得能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选项正确;
D、蔗糖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溶液的温度不变,装置中的压强不变,气体体积不变,小气球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故选C。
9. 2022年北京冬奥公采用人工造雪,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变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
B. 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 冰片吹成雪花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了
D. 冰片吹成雪花后,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正确。
B、水制成冰片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变慢。B错。
C、冰片吹成雪花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分解。C错。
D、冰片吹成雪花后,水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10.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粒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 所有原子中一定都含有中子
D.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A正确。
B、氖原子、水分子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B错。
C、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C错。
D、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比如氧气;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比如铁;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氯化钠。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 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甲的化学式是CH4B.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2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甲的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甲的化学式为CH4,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特点,属于氧化反应,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前氢原子的数目为8,则反应后生成氢分子的数目为4,即x为4,所以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2:4=1:2,选项正确;
故选ACD。
12. 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空气、氮气和氢气,现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出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气体种类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是氢气B. 乙是空气C. 丙是氧气D. 丁是氮气
【答案】AC
【解析】
【详解】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空气、氮气和氢气,现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木条燃烧更旺,故丙为氧气;空气支持燃烧,可以使木条继续正常燃烧,故丁为空气;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乙为氮气;而氢气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甲为氢气;综上所述,故选AC。
13. 鉴别、检验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食盐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符合题意;
D、白磷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BCD。
14. 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 配制食盐溶液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食盐中含有杂质
B. 过滤操作时,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过滤液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说明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测量结果偏低,可能是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配制食盐溶液时,食盐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时,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过滤液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使部分滤液未经过滤,直接流下,符合题意;
C、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测量结果偏低,可能是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符合题意。
故选ABD。
15. 暖宝宝贴的热量来源于其中铁粉的氧化。某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导管中预先装满水),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6%
C. 需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时,才能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D. 只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暖宝宝贴中铁粉的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有气体参加反应,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A正确。
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9.6%,B正确。
C、必须待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时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体积,使结果准确。C正确。
D、暖宝宝贴中铁粉的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消耗,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所以暖宝宝贴中铁粉的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D错。
综上所述:选择ABC。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①1个铁原子________;
②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③3个钠离子___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
(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一些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
①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之二);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天然气(主要是CH4)
B.乙醇(C2H6O)
C.肼(N2H4)
③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碳中和”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答案】(1) ①. Fe ②. 2CO2 ③. 3Na+ ④. ⑤. N2
(2) ①. 化合物、氧化物 ②. 3:8 ③. C ④. 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铁原子表示为Fe;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2CO2;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表示为3Na+;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为氮气,氮气是双原子分子,表示为N2;
【小问2详解】
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6×2)=3:8;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要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必须含有碳元素,故C只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C;
③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节约用电,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合理;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因乘车而消耗化石燃料,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合理;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不合理;
故选:C。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分子的观念解释,在下面①到⑤事实后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字母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①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原因是_______。
②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原因是________。
③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___________。
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
⑤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原因是___________。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物质?(填物质名称)
①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②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③澄清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④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3)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①从烧煤的绿皮火车到高铁,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高铁已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铁路上常用铝热剂对钢轨进行焊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②硅是“天宫空间站”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晶硅是由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得的,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
③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C ②. C ③. B ④. D ⑤. B
(2) ①. 氧气 ②. 水蒸气 ③. 二氧化碳 ④. 稀有气体
(3) ①. 铝 ②. +4 ③. 热值高(或无污染或来源广)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C。
②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C。
③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故填:B。
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故填:D。
⑤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故填:B。
【小问2详解】
①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填:氧气。
②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③澄清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④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故填:稀有气体。
【小问3详解】
①在中,反应物单质A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为-2价,生成物Al2O3中氯元素化合价显+3价,氧元素显-2价,单质Fe中铁元素显0价,所以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铝元素,故填:铝。
②设中硅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则:x+(-2)×2=0,则x=+4,故填:+4。
③氢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可用水来生产氢气,水在自然界储量丰富。故填:热值高(或无污染或来源广)。
1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__。
(2)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要反应完全后可以将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用________的方法从剩余物中分离出来。
(3)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
(4)如果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5)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A、B、C、D之一)。
A.鱼能够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D.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越多,反应越剧烈
(6)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现代火箭中最好的助燃剂。液氧和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酒精灯
(2) ①. A ②. 2H2O22H2O+O2↑ ③. 过滤
(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E (5)D
(6)都由氧分子构成 (7)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仪器b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小问2详解】
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A,故填A;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
过滤能够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所以反应完全后将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用过滤的方法从剩余物中分离出来,故填过滤。
【小问3详解】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小问4详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还可以选择排水法,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排水法,即装置E,故填E。
【小问5详解】
A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足以满足鱼能够在水中生存,选项错误;
B 虽然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但常温下,氧气只能跟一部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
C 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才会立即燃烧起来,选项错误;
D 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越多,即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选项正确,故填D。
【小问6详解】
液氧和氧气都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液氧和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故填都由氧分子构成。
【小问7详解】
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是固体受热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B,氨气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收集氨气只能够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即装置D,故填BD。
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①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_________性。
②“水电解系统”中产生氧气的电极应接在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_______能到电能的转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已知无色溶液A中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现象如图所示(提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充分反应,黑色固体B的质量前后未发生变化)。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①固体B在实验过程I中起_________作用。
②气体F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
③气体C和气体F的体积比________。
④实验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反应(填“分解”“化合”“氧化”之二)。
【答案】(1) ①. 吸附 ②. 正 ③. 化学 ④.
⑤.
(2) ①. 催化 ②. 验纯 ③. 1:2 ④.
⑤. 化合、氧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水电解系统”中产生氧气的电极应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无色溶液A中只含氢、氧两种元素,A与黑色固体B转化为C、D、B,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D为水,D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F,可推出F为氢气,C能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E,可推出E为氧化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①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B没有发生变化,故B应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②F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之前要验纯;
③C为氧气,F为氢气,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④实验过程II中发生反应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也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小涛同学欲测定氯化镁样品中的纯度,需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操作B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称量时出现了天平右盘偏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A、B、C、D之一)。
A.调节平衡螺母 B.减少氢氧化钠固体 C.减少砝码 D.增加氢氧化钠固体
③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mL(填“50”“100”“15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在用量筒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之一)。
(2)向烧杯中加入10g氯化镁样品,加入水将其完全溶解,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加反应),当滴入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提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品)。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______g。
②求该实验样品中的质量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1) ①. 氢氧化钠固体没有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②. 加速溶解 ③. 10 ④. D ⑤. 100 ⑥. 偏小
(2) ①. 8 ②. 设: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
答: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9.5g。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所以图中操作B过程中的错误是氢氧化钠固体没有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操作E是氢氧化钠的溶解过程,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质量=100g×10%=10g,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左盘放药品,右盘砝码,称量时出现了天平右盘偏低的现象,说明药品质量不够,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增加氢氧化钠固体,所以填D。
由于配制100g10%的NaOH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质量=100g×10%=10g,水的质量是90g,即90mL,所以配制时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多于90mL,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小问2详解】
①据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80g×10%=8g。
②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进行即可,详见答案。物质
甲
乙
丙
丁
现象
淡蓝色的火焰
木条熄灭
木条燃烧的更旺
木条正常燃烧
选项
需进行的实验
实验方案
A
除去自来水中的食盐
过滤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
C
除去过滤后的天然水中含有的颜色
活性炭吸附
D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燃白磷,消耗氧气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大于纯碱水的pH=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30页。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