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展开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 )掩 召( )唤 散( )去 shǔ( )光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B.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C.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D.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_________。
(4)“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
3. 班级开展以“走近新科技,畅想新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发布活动通知,正文如下:
为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了解新科技知识,感受新科技魅力,我班拟组织全体同学去市科技馆参观学习。请于4月26日下午3点在学校南大门集合。
小宇同学因请假在家,不了解通知的内容,你觉得其中哪三个重要信息需要转告她?
(2)在科技馆里,同学们参观了航空航天厅、低碳新能源厅和人工智能厅。小华同学为三个展厅各写了一则宣传语(见下表),请你在表中填写与宣传语对应的展厅名。
(3)在人工智能厅,讲解员与同学们就“科技改变生活”话题展开交流。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讲解员: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人工智能厅。人工智能主要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类似于人类的某些智能活动,它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①___________?
同学甲:扫地机器人能自动清扫垃圾
同学乙:智能语音导航、可以帮人精准识路。
同学丙:还有人脸识别!让身份验证更便捷。
讲解员:说得好!同学们,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你们将大有作为啊!
同学丁: ②____________?
讲解员:同学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4)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总结文字。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修改。
【甲】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科技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乙】吾辈少年,应树立起“科技强国,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中的小草
郭震海
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
②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杨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
③每当走在山中,我总喜欢俯下身子,去观察一株株小草。任微风从耳边吹过,小鸟在头顶欢唱。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
④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进山识草木。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它们不仅为苍山披绿,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救过山里人的命。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根茎深埋泥土,春天生出新芽,细小的躯干慢慢抽出。农人们懂得,此时的黄芩格外娇嫩,走过之时脚步会变得缓而轻,生怕把它踩疼。到了七八月份,它细长的躯干会高高上扬,如柳叶般的叶子在躯干两边展开,顶端开出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很是漂亮。黄芩的根能入药,味道很苦,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
⑥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不过它散发出的特殊香气总会暴露它的存在。这种植物在春天里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上一年的枯枝还未腐朽,懂它的人一眼就可认出。不过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会在春天挖小柴胡,那样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小柴胡的叶子同样细长、秀丽,春生夏长,开出的小黄花香气四溢。小柴胡的根细长,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山里人偶感风寒,抓一把小柴胡,再配几根大葱的根,熬水喝,晚上出一身透汗,第二天便又精神焕发。
⑦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田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仿佛春来它先知,嫩小的新叶迎春破土,生长很快。进入夏季,远远望去,挺拔的个头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花开两三天后,就是采收最好的时候。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
⑧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初春的风在苍茫的群山中、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苏醒的小溪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边走边唱。背阴处偶有残雪待融,雪面上有山鸡、野兔走过,爪印如盛开的花朵。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老桃树、大柳树,枝条上已有新芽冒尖,让人惊喜。此时大地之下,成群结队的小草闻风而动,枯枝败叶中孕育着新生。阳坡上的黄芩,灌木丛中的小柴胡,田埂边的益母草,点点嫩芽已经在解冻的泥土中萌生。我轻声唤着它们的名字,微风中,它们纷纷点头应答……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名字”,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
B. 第⑤段中“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突出了黄芩生命力顽强,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
C. 第⑦段写益母草从采收到制成膏状的过程时,用了割、晾晒、清洗、熬等动词,准确精练。
D. 第⑧段的景物描写,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有听觉,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5. 作者说“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何理解这里的“雄伟”“温柔”?
6.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
7. 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8. 作者通过写黄芩、小柴胡和益母草这三种小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7分)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9.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增幅要低于三线以下城市。
B.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安徽省占有三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十。
C. 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
D. 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和自驾游的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10. 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
11. 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
12. 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
[三](1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䑸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䑸:舰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 布衣:_________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不为妻子计 计:___________________
(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度: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 夫 受 国 恩 有 急 死 耳!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16. 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三、写作(55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这样说过:掌声,鲜花,名次,成绩,固然令人心动,但更重要的是奔跑不止,一步一步,一次又一次,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语 文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 ①.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 孤帆远影碧空尽 ⑧.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⑨. 山回路转不见君 ⑩.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厦、庇、俱、赢、碧、唯”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 )掩 召( )唤 散( )去 shǔ( )光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B.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C.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D.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_________。
(4)“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
【答案】(1) ①. 遮 ②. zhà ③. sàn ④. 曙 (2)A
(3)丙 (4)散发光热,象征光明、理想、希望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遮掩(zhē yǎn):遮蔽;掩盖;犹掩饰;躲藏;隐藏。
②召唤(zhà huàn):呼唤。
③散去(sàn qù):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④曙光(shǔ guāng):黎明的阳光;比喻美好的前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作答时可结合语法结构来分析。
A.“使”是动词,“高树”和“繁枝”名词,“使”和“高树”“繁枝”构成动宾结构,在句子里做谓语和宾语,通常动宾之间要断开,因此“使”的后面要断开,“高树”和“繁枝”之间不能断开;因此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特色。
甲“高树繁枝向它舞蹈”“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勾勒出太阳到来时,大地上的树木、河流、动物以及群众的状态,有大的构图,有具体鲜明的细节描画,在读者眼前展现一派太阳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画面,画面感强烈;
乙“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描绘了黎明到来时天空中的画面,“金色”颜色词语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天空中的色彩鲜明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因此甲乙两首诗歌都体现了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
丙通过连续的三句“光给我们以……”,强调了光对“我们”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光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歌没有具体刻画光的形象,没有描绘画面,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
故选丙。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诗歌《太阳》“太阳向我滚来”中“滚”有滚滚而来,汹涌而来连续不断之意,在此形容太阳的光芒,表现了太阳的气势不可阻挡,气势磅礴,在读者面前展开恢宏的画面;联系《向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可知,“太阳”是光明、希望、未来的象征,“太阳向我滚来”寓意着“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也表现出作者对光明的热爱;《向太阳》中的“炫目的光芒”“刺醒”体现了“太阳”光芒耀眼夺目,能够将黑暗驱走、将绝望赶走,可见太阳感召力强,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太阳”,光芒四射,散发光热,是光明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艾青诗选》写作背景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诗歌中表现了作者驱除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太阳”不仅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更是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
3. 班级开展以“走近新科技,畅想新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发布活动通知,正文如下:
为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了解新科技知识,感受新科技魅力,我班拟组织全体同学去市科技馆参观学习。请于4月26日下午3点在学校南大门集合。
小宇同学因请假在家,不了解通知的内容,你觉得其中哪三个重要信息需要转告她?
(2)在科技馆里,同学们参观了航空航天厅、低碳新能源厅和人工智能厅。小华同学为三个展厅各写了一则宣传语(见下表),请你在表中填写与宣传语对应的展厅名。
(3)在人工智能厅,讲解员与同学们就“科技改变生活”的话题展开交流。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讲解员: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人工智能厅。人工智能主要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类似于人类的某些智能活动,它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①___________?
同学甲:扫地机器人能自动清扫垃圾。
同学乙:智能语音导航、可以帮人精准识路
同学丙:还有人脸识别!让身份验证更便捷。
讲解员:说得好!同学们,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你们将大有作为啊!
同学丁: ②____________?
讲解员:同学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4)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总结文字。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修改。
【甲】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科技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乙】吾辈少年,应树立起“科技强国,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答案】(1)去科技馆参观学习 4月26日下午3点 学校南大门
(2)示例:
(3) ① 大家能举些例子吗 ②. 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4)①删去“在”“中”。②删去引号内的句号。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为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了解新科技知识,感受新科技魅力,我班拟组织全体同学去市科技馆参观学习”,其中“为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了解新科技知识,感受新科技魅力”为参观学习的内容。“我班拟组织全体同学去市科技馆参观学习”这是今次学习参与人员和学习地点。“去市科技馆参观学习”为学习地点,这是重要的信息点。
“请于4月26日下午3点在学校南大门集合”,“4月26日下午3点”这个是参观学习集合的时间,是重要信息点;“在学校南大门集合”这是参观学习的集合地点,这个也是重要的信息点。结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宣传标语。
结合“智慧赋能,遇见未来”,可知:这是介绍人工智能是社会生活变得更便捷,让人类的未来变得更美好,这个宣传语是与人工智能有关系的,故填:人工智能厅。
结合“长空逐日,九天揽月”,可知:这是指在辽阔的天空中奋力斗争,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这是介绍飞行员或宇航员进行航天飞行时的豪情壮志,这个宣传语是与航空航天有关系的,故填:航空航天厅。
结合“青山绿水,风光无限”,可知:这是指山很秀丽,水也很清澈,天地间风光无限好。这是介绍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保护以及新能源可以改善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目的。这个宣传语是与低碳新能源有关系的,故填:低碳新能源厅。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补全句子。
第一空,结合“同学甲:扫地机器人能自动清扫垃圾”“同学乙:智能语音导航、可以帮人精准识路”“同学丙:还有人脸识别!让身份验证更便捷”,可知:这些都是列举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此空应该问的是,同学们,是否能列举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第二空,结合“讲解员:同学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可知:讲解员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此空应问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接受人工智能的时代的挑战呢?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和正确使用标点。
甲句“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科技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此句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中”。
乙句“吾辈少年,应树立起‘科技强国,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其中“‘科技强国,必定有我。’”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定语,属于修饰成分,句末不可带标点符号,应将“我”字后面的句号去掉。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中的小草
郭震海
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
②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杨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
③每当走在山中,我总喜欢俯下身子,去观察一株株小草。任微风从耳边吹过,小鸟在头顶欢唱。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
④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进山识草木。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它们不仅为苍山披绿,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救过山里人的命。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根茎深埋泥土,春天生出新芽,细小的躯干慢慢抽出。农人们懂得,此时的黄芩格外娇嫩,走过之时脚步会变得缓而轻,生怕把它踩疼。到了七八月份,它细长的躯干会高高上扬,如柳叶般的叶子在躯干两边展开,顶端开出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很是漂亮。黄芩的根能入药,味道很苦,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
⑥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不过它散发出的特殊香气总会暴露它的存在。这种植物在春天里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上一年的枯枝还未腐朽,懂它的人一眼就可认出。不过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会在春天挖小柴胡,那样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小柴胡的叶子同样细长、秀丽,春生夏长,开出的小黄花香气四溢。小柴胡的根细长,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山里人偶感风寒,抓一把小柴胡,再配几根大葱的根,熬水喝,晚上出一身透汗,第二天便又精神焕发。
⑦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田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仿佛春来它先知,嫩小的新叶迎春破土,生长很快。进入夏季,远远望去,挺拔的个头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花开两三天后,就是采收最好的时候。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
⑧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初春的风在苍茫的群山中、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苏醒的小溪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边走边唱。背阴处偶有残雪待融,雪面上有山鸡、野兔走过,爪印如盛开的花朵。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老桃树、大柳树,枝条上已有新芽冒尖,让人惊喜。此时大地之下,成群结队的小草闻风而动,枯枝败叶中孕育着新生。阳坡上的黄芩,灌木丛中的小柴胡,田埂边的益母草,点点嫩芽已经在解冻的泥土中萌生。我轻声唤着它们的名字,微风中,它们纷纷点头应答……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
B. 第⑤段中“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突出了黄芩生命力顽强,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
C. 第⑦段写益母草从采收到制成膏状的过程时,用了割、晾晒、清洗、熬等动词,准确精练。
D. 第⑧段的景物描写,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有听觉,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5. 作者说“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何理解这里的“雄伟”“温柔”?
6.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
7. 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8. 作者通过写黄芩、小柴胡和益母草这三种小草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答案】4. B 5. 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所以说它“温柔”。
6. 运用拟人手法,“有些调皮”“钻”“捉迷藏”赋予小柴胡以人的性格和动作,表现了小柴胡生长在灌木丛里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
7. ①文章以“山中的小草”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先总写山中的小草,然后重点写三种小草,最后合写山野、小草,井然有序,层次分明。②开头“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结尾“每一次回乡”“去看看这些草木”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8. ①它们是作者从小就熟悉的小草,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②它们是造福山里人的“救命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③它们与家乡人关系密切,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根据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知,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
B.根据第⑤段中“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可知,“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与原文内容不符。
C.根据第⑦段“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分析,“割”“晾晒”“分股”“熬”“搅拌”等动词,准确精炼。
D.第⑧段描写了风、小溪、残雪、爪印、新芽等自然景物,“初春的风……奔跑”“苏醒的小溪……边走边唱”“残雪待融”“爪印如盛开的花朵”“新芽冒尖”等景物,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有听觉,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解答时,先明确考查角度,找到句子在原文的位置,再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具体语境或主旨结合起来,领会句子的含义。言之有理即可。
“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出现在文章第②段开头,承上启下。根据第①段“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可知,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根据第②段“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杨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可知,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所以说它“温柔”。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先明确考查角度,本题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然后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把握感情。答题规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有些调皮”“钻”“捉迷藏”等词可看出,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些调皮”“钻”“捉迷藏”这人词语让小柴胡如一个人一样,有了灵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柴胡生长在灌木丛里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小柴胡的喜爱赞美之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叙线索和首尾呼应。解答记叙线索时需要梳理文章的层次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线索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解答首尾呼应时,应具体找出文首哪句与文尾哪句照应,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按照答题规范术语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第①段“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可知,作者开篇就说想想“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可知,作者要写的是家乡的“草木”;
据第②段“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③段“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可知,本文①—③总写山中的小草令“我”心生愉悦,如饮佳酿;
根据第④段“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名字”,⑤段“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⑥段“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⑦段“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田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可知,④—⑦写山里人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重点写了黄芩、小柴胡、益母草三种山中小草;
根据第⑧段“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可知,第⑧段写“我”每次回乡总会走进山里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拜访老友,总结全文。
由此可知,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山中的小草”,暗线是“我”对山中的小草的喜爱之情,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开头“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结尾“每一次回乡”“去看看这些草木”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主旨意蕴。
根据第④段“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分析,孩子们从小与山中的草木为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草木的热爱之情,山中的草木也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根据第④段“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分析,山中的草木与人们的关系密切,草木对山里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根据第④段“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第⑤段“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分析,山里人熟悉各种草木并自觉地保护着山中的草木,表现了山里人与草木(大自然)的密切关系,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二](17分)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9.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要低于三线以下城市。
B.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安徽省占有三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十。
C. 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
D. 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和自驾游的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10. 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
11. 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
12. 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
【答案】9. C 10. 一方面,游客主动奔赴县城,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县城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游客。
11. ①旅游需求迎来快速扩张区间 ②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获得发展机会
12. ①加强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②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③完善基础设施。④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⑤加大宣传力度。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辨析。
C.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可知,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是因为县城地带亲近自然,县城地带治愈心灵和县城更易开展户外活动同为人们愿意到县城旅游的原因,二者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因此“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这一说法表述有误;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双向奔赴”是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
文中的“双向”一方面是指游客,另一方面是指县城。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可以看出,游客向往县城慢节奏、亲近自然的生活;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可以看出县城也在采取很多吸引旅客的措施来满足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行文思路。
首先审清题目要求为梳理材料四第二段的行文思路,要初步判断这一段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段落的结构。本段为“总—分”结构,先总写“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再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过程为本题的答题区间,为层进式结构,即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向前推进,思维形式是纵向延伸,事情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
然后对段落的分析部分进行层次划分,并进一步理清层次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是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是原因;“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紧承上一层次,为第二部分,讲述旅游需求快速扩张;接着用“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讲述传统的旅游“大户”承载不了如此巨大的需求,是第三部分;最后得出结果:“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顺理成章地说明了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获得发展机会,为第四部分。这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最后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出答案。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
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围绕“发展县域旅游”这一主题;还要注意结合材料。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小城旅游吸引着众多游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可从加强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入手;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可知,游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需求,因而可从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角度入手;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可知县城还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的不足,因而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消费环境的角度入手;根据材料四第③段“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可以从发展本地特色旅游项目,加强宣传力度的角度入手。
示例:利用乡村丰富的绿色开放空间,为城乡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户外休闲产品;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如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农业体验游等;加强旅游营销和推广,可以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等方式,扩大县域旅游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16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幼子先遣归。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䑸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
[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③䑸:舰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 布衣:_________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不为妻子计 计:___________________
(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 度: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 夫 受 国 恩 有 急 死 耳!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16. 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答案】13. ①. 平民 ②. 拜访 ③. 考虑 ④. 估计
14.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15. (1)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2)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求救兵,没有人答应。
16. 勇于担当,忠诚报国。诸葛亮、关天培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诸葛亮鞠躬尽瘁,兴复汉室;关天培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课内词语含义,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1)臣本布衣:我本来是平民。布衣:平民。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顾:拜访。
(3)终不为妻子计: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计:考虑。
(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度:估计。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这句话意思是: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
“丈夫受国恩”是完整的主谓宾语句,“有急”省略了主语“国事”,“死耳”表现关天培为国牺牲的精神。
据此断句为: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1)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2)遣:派遣。请师:求救兵。无应:没有人答应。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
结合甲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和乙文“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分析,诸葛亮在刘备遇到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关天培在国家危难之际视死如归,可见他们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
甲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谦恭之举,使诸葛亮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刘备奔走效劳,“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穷尽一生为刘备奔走效劳,兴复汉室。乙文“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关天培在京城时就经常说国事有急,大丈夫蒙受国恩,应当为国而死绝不能贪生怕死。当英军进攻威远、靖远时,面临炮台守备力量薄弱、寡不敌众的危局,他亲临靖远炮台,昼夜督战、浴血杀敌,身体受数十处创伤最终壮烈殉国。他的言行一致展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由此可知,他们都勇于担当,忠诚报国。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乙】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防守这里的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援军,却没有得到答复。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有时和老友去酒店喝酒……不久感叹说:“大丈夫蒙受国恩,国事有急,为国而死罢了,终不应为妻子儿女考虑而贪生怕死。”关天培的母亲已经八十多了,长子奎龙是吴淞参将,战死。他幼小的孩子先被送回去,等到这时就封了一口木匣寄给家人,木匣非常的坚固不可打开,关天培死后家人打开看,里面仅有数枚掉落的牙齿,几身旧衣罢了。 关天培已经自己估计敌众我寡,难以抵挡,并且又没有援军,于是决定自己定下计策,住在靖远炮台,日夜督战。不久,英军的大船突然到来,关天培率领游击麦廷章勇猛地登上炮台,大声呼喊,督促激励士兵,士兵们呼声震天,海水汹涌澎湃,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从卯时一直到未时,被杀死击伤的敌人超过自己一方,关天培自己也身受数十处创伤,鲜血淋漓,染湿了全身的衣服和战盔、铠甲。
三、写作(55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这样说过:掌声,鲜花,名次,成绩,固然令人心动,但更重要的是奔跑不止,一步一步,一次又一次,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成功就意味着要坚持,坚持,顾名思义,就是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凡事你能做到坚持,那成功便会属于你。
以前,我是个懒惰的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很难善始善终。一些事情对于我仿佛是一座座大山,阻拦着我步入成功的殿堂。可自从那天,我终于明白了,坚持就是成功。
上了初三后,体育老师们加紧了跑步的练习。体育课时,大家都胸有成竹的站在起跑线上,这时,只听老师的一声哨响,大队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出去,立马拉开了距离。心不在焉的我理所应当被落在最后,离群之鸟般在后面“悠闲地踱步”。我还想着如何华丽的扑倒并少跑几圈,唉,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思来想去,只有硬冲了。我立马加快了速度,与前面的人开始了拉力赛。猛追,可毕竟还是累呀!二人僵持了几分钟,我又退回到了“安全距离”外。
经过刚刚一通角逐,我四肢无力,大脑严重供血不足,更要命的是,我的腿有点抽筋了,汗如雨下。眼见一个个超我一圈的同学呼啸而过,对此时的我无疑是落井下石,顿时,我失去了信心,行尸走肉般颠了几步,便走了起来。我有了放弃的念头,体力透支与被人超圈的双重压力使我知难而退。突然,我看见同学们还在为我加油!霎时,泪水与汗水挥洒交织在一起,化为一股动能流入体内,也化为信心填补了心中的空虚。
我加快了脚步,一口气超过了前方的两个人。几圈后,我几乎就要一下子瘫在地上,可我还在跑。喘不上气,我坚持了;四肢无力,我坚持了;就算再大的困难,我都坚持了!最终,我顺利的完成了800米,跪倒在地,留下心中的喜悦与眼中的泪……
这次800米长跑,我虽然没有跑进3分20秒,但我坚持了下来。最重要的是我在这次长跑中懂得了坚持的含义。因为坚持,我获得了信心;因为坚持,我获得了勇气。坚持,我将与你携手到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分析作文材料内容,这是叙述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说的一句话,材料中的“掌声,鲜花,名次,成绩”代表着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奔跑不止,一步一步,一次又一次,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是围绕“坚持”这一关键语叙述成功的过程。所以,本次作文应围绕“坚持”这一关键词叙事。同时,一定要谈出因坚持而成功的感悟。本次作文要求写作记叙文。题目自拟。
2.选材构思:写作的时候,可以写自己坚持学钢琴考级的过程;写自己坚持爬上山的过程;写自己运动会上坚持完成800米比赛,取得第一名的过程;写自己坚持下来学会游泳的过程……在文章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或感悟。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人物的细节,还可以采用环境描写、对比烘托等写法,丰富“过程”,使事件具有波澜性。叙事事件要完整。还应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感受【甲】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
【乙】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丙】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
宣传语
智慧赋能 遇见未来
长空逐日 九天揽月
青山绿水 风光无限
展厅名
【甲】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
【乙】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
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丙】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
宣传语
智慧赋能 遇见未来
长空逐日 九天揽月
青山绿水 风光无限
展厅名
宣传语
智慧赋能 遇见未来
长空逐日 九天揽月
青山绿水 风光无限
展厅名
人工智能厅
航空航天厅
低碳新能源厅
2024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共17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