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1
    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2
    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还有很多,这篇文章里不可能一一细说,但七十六回的“冷月葬诗魂”,却不能不说。
    此句庚辰本作“冷月葬死魂”,“死”字点去,原笔旁改为“诗”字,全句为“冷月葬诗魂”。作“诗魂”者,还有程甲本、甲辰本、列藏本。作“冷月葬花魂”的有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即戚序本、蒙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还有杨本。实际上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是一个来源,其数据是虚的,且戚本和杨本的时间都是乾隆末年,而庚辰本其底本是乾隆二十五年,现存的抄本至晚也是乾隆三十二、三十三年左右,程甲本刊印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六年,但其底本也当是乾隆中期的抄本,甲辰本是乾隆四十九年的抄本,列藏本约是乾隆末或嘉庆初年的本子,而后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从抄本的角度看,作“诗魂”的四个本子,有三个是乾隆中期的,一个是嘉庆初期的,而作“花魂”的本子,都是乾隆末年的,特别是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是有限的。
    认为是“花魂”的同志,认为“死”字与“花”字形近,是形近而误。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死”字起笔是一平划,与“花”字起笔的两竖笔,无论如何不能混淆,可知“形近而误”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而庚辰本上“死”字点改为“诗”字,是原抄者的改笔。当时一人念,一人抄,易致音近而误。就在本回,音近而误的还可举出:如第1876页倒数第4行“海棠诗四手”,实是“海棠诗四首”,因“首”“手”音近而误;如1877页第3行末“黛玉笑道:‘正是故人常说’”,实是“古人常说”,因“古”“故”音近而误。
    下面再从“诗魂”和“花魂”这两个词的内涵方面作一些分析。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诸人抽象牙花名签子,宝钗
    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
    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这里,把宝钗的美凸出到“艳冠群芳”的地位,而且用花中之王牡丹来喻她,还让大家说“你也原配牡丹花”,更加坐实了宝钗艳冠群芳的地位。而同回黛玉
    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
    道是: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显然作者在这里喻黛玉的是冷清的芙蓉花,且“黛玉也自笑了”,也即是认可了。《红楼梦》里外形美的女子并不仅仅钗黛,有不少人都被用花喻过,因此不少人都有资格用花来代称,所以这个“花魂”,究竟是指哪一朵花的“魂”呢?况且真正居花中之王的非黛玉而宝钗,就不能理所当然地把这个比喻专属黛玉。
    我们再进一步探讨,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黛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理想人物呢?
    我认为曹雪芹所要塑造的是一个有新的社会理想的女性,当然这个女性的外形也是非常美的,但并非美是第一或唯一,而是理想第一、思想第一。也就是说林黛玉并非单纯是一个美女。请看三十二回: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这是交待得最为清楚的一段。按《红楼梦》的描写,宝钗的美,决不在黛玉之下,甚至“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但是宝玉还是没有喜欢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生活道路和社会理想。这就是说,黛玉除了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与贾宝玉一样的全新的社会理想,而薛宝钗的理想却是与他完全相反。她的社会理想,是封建教育所灌输的一套封建的社会理想,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和封建的全部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两个外形都很美的女性,却从思想上判然分别开来了。所以“花魂”这个词,用来指林黛玉是不确切的,它不足以负荷这样的新的思想内涵,不足以代指林黛玉。因此戚本系统的“花魂”这个词显系后人的误改。
    不错,黛玉在《葬花吟》里是两次用到“花魂”这个词的,曹雪芹自己也三次用“花魂”这个词的。一个词,即使最好,也经不起这样反复使用的,何况曹雪芹这样的天才,能窘迫到只能反复用一个已经用了三次的旧词吗?更何况,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具有新的社会理想,是厌弃透了封建贵族社会的一切陈腐俗套,是具有超时代的诗人气质的新的女性形象,曹雪芹用“诗魂”一词来指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怎么可能舍此不用,而去用已经用过三次的“花魂”这个旧词呢?不能忘记,黛玉除《葬花吟》外,还有《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长歌,还有著名的菊花诗和柳絮词,这些都是富于社会内涵的绝唱。联句“冷月葬诗魂”就是在与湘云联句互争高下时才突然迸发出来的不朽名句,雪芹特意让此绝世佳句属黛玉,这是人物塑造上特意的安排!除此而外,整部《红楼梦》里,没有第二个人的诗在数量和质量上能超过她,这种安排,当然是曹雪芹匠心设计的。那么,从诗的人物个性化来说,“诗魂”不正好是诗才横溢的林黛玉个性的呈现吗!再者,《红楼梦》里关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曹雪芹特意将谢道韫敏捷的诗才比黛玉,这说明他是用诗人的品格来塑造黛玉的,所以,这个“诗魂”,当然非黛玉莫属。
    (选自冯其庸《启功先生论〈红〉发微》,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中《红楼梦》版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庚辰本的底本和抄本都是很早的,可信度较高。
    B.列藏本很可能是嘉庆初年的本子,相对较晚出。
    C.杨本作为戚序本系列,应该是乾隆末年的本子。
    D.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有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念,一个人抄,极易出现音近而误的情形,这是《红楼梦》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版本的根本原因。
    B.曹雪芹要塑造的理想女性不单是一个美女,更重要的是具备跟宝玉一样的超越时代的新的社会理想和思想。
    C.整部《红楼梦》,黛玉诗歌的数量、质量无人能及,宝钗只是外形极美,暗含了曹雪芹贬钗褒黛的设计。
    D.“诗魂”和“花魂”,虽然一字之差,却关系到宝钗的形象塑造,也关系到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3.启功先生认为《红楼梦》中“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与人物形象不符的一项是( )
    A.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香菱
    B.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宝钗
    C.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李纨
    D.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宝玉
    4.材料两次将钗黛对举进行论述,请问各有何作用?
    5.依据材料推断,赞同“冷月葬花魂”者会持哪些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叶绍钧
    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两周岁的孩子。她感到特别不安;不知道快要回来的阿弟将怎么说。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有时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弄外,汽车奔驰而过,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缚的两个。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
    这时候,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那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一毫也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这雾海里边吧?她想十分之九会的。她不敢再想,便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张。”大男随口回答。
    “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大男姓孙。记着,孙,孙……”
    大男哭了起来,“哇……妈妈呀……妈妈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动起来,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滩血!
    嗒,嗒,外面有叩门声。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
    “怎么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
    “唉!总算看见了。”
    “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
    “我今天去找了那个弟兄,好言好语同他说,求他大慈大悲,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我又同他说了,我说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女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哭,叫着妈妈,妈妈……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
    “这一番话动了他的心。”阿弟接续说,“他叹口气说,‘听你讲得伤心,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那些勾当!’”
    “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她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啊——”
    他停住了。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两个人向野里走。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月,是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那弟兄幽幽地说,“他们两个都和善。你知道,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退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放出去。那知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男的臂膀上。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两个染了满身红。”
    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
    “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阿弟连忙闪避。
    “那是淡灰色的。”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天黑。走到一处,他说到了。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木。”他低下头来。受了那弟兄“十七号,十八号,你去认一认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时的心情,他不敢说,也不能说。他想定了,说,“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
    “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眼眶里明莹着仅有的泪。她重新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悄悄来通报恶消息时的况味。她知道,“嗒,嗒”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绝不会有的了。一阵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你甥女儿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欢喜。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唉!却成十七,十八!为了什么呢?总得让我知道。却说不必问了,就是你,也说不必问,问没有好处。——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丈母,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
    阿弟听呆了,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勉勉强强地说,“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喔,我想起了。”他伸手掏衣袋。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说是那男的托他想办法送与亲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国裤子袋里。
    “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
    “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真是怪!”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这字条了。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熟习的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静处在灯光里。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
    “哇……”孩子给颠醒了,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
    (原载1927年10月《小说月报》18卷10号,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伤心”是因为老妇人由哭声想到大男父母的不幸,“害怕”则是因为这哭声可能会引来麻烦。
    B.“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退缩了好几回”、“这就差了准儿”,刽子手行刑时的种种怯懦的表现,写出了革命者对反动派的震慑。
    C.“十七、十八”两个棺木号码,写出遇难的年轻夫妇在反动派眼中只是代号,也暗示遇难人数之多,揭示了反动派残酷杀戮的罪行。
    D.老妇人将“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眼放着母性的热光”等细节,写出老妇人将为这新生的一代,勇敢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责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画横线句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老妇人在悲哀、惶惑中满怀忧虑和恐惧的心理,担忧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遭遇危险。
    B.小说多处描写灯光、器物、姓氏及老妇人的眼睛等细节,使文章前后钩连,又形成纵向对照,让故事情节符合逻辑地展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C.小说故事发生在一间小屋内,又集中在一个晚上,通过一个集中的生活场景,让读者从老妇人心境的变化中了解时代的风云,极具艺术的感染力。
    D.小说中的“夜”,一方面是写实,为故事设置背景;另一方面是象征,是大革命失败后黑暗、恐怖的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因此让人无法看到希望。
    8.请简要分析“字条”在小说中的作用。
    9.小说采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析其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①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不知秦力之所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诚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必勿予。”王曰:“诺。”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楼缓:赵人,仕于秦。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B.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C.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D.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诺,在文中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成语“唯唯诺诺”中的“诺”字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B.爱,文中指怜恤,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不同。
    C.是助秦自攻也,运用了倒装句式,与《阿房宫赋》中的“秦人不暇自哀”属于同一类型。
    D.诚,文中指确实、的确,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的“诚”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在攻破赵国城邑长平后,派使者索要城池作为讲和条件,赵王拿不定主张,先后征询楼缓、虞卿的意见。
    B.赵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秦国一定是会不遗余力攻打赵国的,秦国攻破赵国城池却主动撤兵应该另有原因。
    C.楼缓告诉赵王,如果不清楚敌人的实力,又不肯舍弃不算大的土地,那么最终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D.虞卿主动请求去见齐王,商讨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在虞卿回到赵国之前,秦国已经又派使者来到赵国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2)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
    14.司马迁曾评价虞卿对事情的判断非常精准(“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请根据本文内容加以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赋月以情,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实是借酒来排遣国土沦落之痛。
    B.“一枰棋坏”暗喻南宋政权对敌策略的错误,导致了战局的混乱和失败。
    C.“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词人用写实的方式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D.这首词文字朴素,不崇雕琢,简洁明快,曲调回环往复,气韵豪迈倜傥。
    16.“啸”是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作者在词中“倚风长啸”,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扣舷独啸”,请分析两个“啸”意蕴的异同。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劝诫唐太宗要赏罚分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的下阕中,借景抒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悲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谣言传播公式:“R(谣言)=I(事件重要性)×A(事件模糊性)÷C(公众识别力)”。在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每一种传播行为都有可能被放大以及误读。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谣言的治理需要___________,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除了国家机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___________之外,央媒应当根据谣言种类和特征,用科学性较强的专业内容来___________网络谣言空间,不断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疫情防护相关知识,提高公众识别能力。针对新冠疫情期间网络上的负面舆情,央媒能够快速响应,通过客观、清晰的系列报道进行正向舆论引导。一些主流央媒能更多考虑到事件中用户的信息需求,重新设计传播语态,重新打造文本形态,利用直播、数读、平面设计、互动视频、H5、纪录片、新闻游戏等___________的传播方式,展现央融媒“融观点于形式、融质效于内容”的内涵。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统筹兼顾制约侵占林林总总
    B.运筹帷幄制裁侵占林林总总
    C.运筹帷幄制裁挤占形形色色
    D.统筹兼顾制约挤占形形色色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诱因,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B.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特性,引起负面舆情发酵。
    C.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等诱因,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D.健康类谣言往往因为传播快速、片面性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等特性,引爆负面舆情发酵。
    20.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换成“《荀子》中说:流言止于智者。”与原文的表达效果哪个更好?请简要分析。
    六、材料作文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当今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常常被“精彩”惯坏了,他们不习惯过枯燥的生活,喜欢段子、金句、笑点等感官刺激,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以使自己远离枯燥,并运用各种现代传媒帮助自己消除各种“枯燥”。但也有人认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生命的滋养。
    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热闹”与“枯燥”?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七、基础知识
    2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坦言,他一度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给予好评。于是他改变了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更加立体形象地看事物,看人生。
    A.散文是自己最擅长的主要文学体裁,诗歌是自己的最爱
    B.诗歌是自己主要创作的文学体裁,散文也时有问世
    C.散文和诗歌是自己创作的两类文体,左右皆能开弓
    D.诗歌和散文是自己创作的两大领域,两者不可偏废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 );葫芦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多元化的。
    A.葫芦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因为葫芦籽众多
    B.葫芦里葫芦籽众多,因此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
    C.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着“子孙繁茂”
    D.葫芦意味着“子孙繁茂”,因为葫芦籽众多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①第一处比较,突出宝钗外形之美(或“钗黛有不同的美,可以以不同的花为喻”),从而论证了把“花魂”专属黛玉的不确切之处;
    ②第二处比较,突出黛玉具备全新的社会理想,从而论证了用“花魂”不足以代称黛玉的理由。
    5.答案:①戚序本、蒙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本、杨本,这四个版本都是“冷月葬花魂”;
    ②“冷月葬死魂”的“死”可能是“花”的误写,因为两者在字形上相似;
    ③黛玉外形很美,曹公以芙蓉花喻她,用“花魂”来代称她再自然不过;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曹公在《红楼梦》里三次用过“花魂”,黛玉《葬花吟》里也两次用“花魂”,故应为“冷月葬花魂”。
    6.答案:B
    解析:“震慑”有误,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写出了刽子手的动摇,也表现了这对夫妻革命者的和善,更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残暴罪行。
    7.答案:D
    解析:“因此让人无法看到希望”的结论有误。文章启示读者:革命者的血不会白流,光明终归战胜黑暗,黑夜即将过去。由小说结尾“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亦可推断。
    8.答案:①字条上烈士遗言,表现了二人视死如归的革命壮怀,以及把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坚定信念。②字条解惑,有力推动了老妇人思想与性格的转变,使故事达到高潮,主题得到深化。③阿弟不解,揭示了阿弟的市侩平庸以及对革命者的不理解,也暗示了社会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作用的能力。
    情节上看,篇末的那张小小的字条则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推动了情节发展,促成了人物的转变。“儿等今死,无所恨”这是革命者的临终遗言,字里行间暗含了革命者无私无畏的献身牺牲精神,体现了革命者有信仰,勇敢坚定、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阿弟以及刽子手们对革命者的不理解,暗示了革命环境的恶劣。
    阿弟把革命者写好了的字条念给老妇人听“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老妇人听后,她在一刹那不但看明白了那个字条,而且“渗透了里头的意义”。这是老妇人“爱”和“恨”的流露,她爱那“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她恨“那该死的东
    西”,“爱”和“恨”的交织,使她内心充满了反抗的力量。渐渐地她也明白了女儿女婿或者说革命者的行为,那张小小的字条,像一层薄薄的窗纸,老妇人一经看到就犹如舔破了她和女儿女婿之间的隔膜的这层窗纸,窥见了女儿女婿心灵殿堂的真迹,是勇敢坚定果敢的女儿女婿大义凛然的选择给了老妇人无穷的动力支撑,她不再畏惧敌人,而是要勇敢面对生活,担负起抚养烈士遗孤的重任,情节上看促成了人物心理状态的转变,深化了主题。
    9.答案:①明线:阿弟给老妇人讲述女儿女婿牺牲的情景,老妇人从悲痛到愤怒,从怯弱到勇敢的心理和思想性格发生变化;暗线:映川夫妇的牺牲和托孤。②暗线中映川夫妇友善和蔼,从事革命活动却遭到反动派迫害,临难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下一代的期望,是明线中母亲思想性格发展的动力。③小说双线交织,结构严谨,叙述手法高超,能突出中心,节省篇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夜》这篇小说很是特别,它不仅有两条线索,而且这两条线索又同时在同一地点展开及发展。
    明线(老妇人——静夜守候——询问阿弟——承担责任)的发生及发展在“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人物:老妇人、小外孙、阿弟。事件:等待阿弟及阿弟的叙说)。
    暗线(女儿女婿——革命被捕——惨遭杀害——遗书托孤)的发生及发展同样也是在“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人物:阿弟、老妇人、小外孙。事件:阿弟回忆老妇人女儿女婿被害的经过)。
    结合“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开门进来,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欢喜。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唉!却成十七,十八!”“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等分析,暗线中映川夫妇友善和蔼,从事革命活动却遭到反动派迫害,表现除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结合“‘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丈母,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分析,暗线中映川夫妇的革命精神是明线中母亲思想性格发展的动力。
    这就是说,无论是老妇人的“等待”,还是阿弟的“回忆”均限定在“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人物也就是老妇人,小外孙和阿弟三人,时间是深夜,也就是三四个钟头。完全具备了小说中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要素,小说的主要情节是通过“回忆”来完成的,双线串联结构严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层次地揭示高潮的过程。从而能收到布局紧凑,结构严谨的效果,并给读者设置悬念,强化作品的感染力。
    10.答案:B
    11.答案:D
    解析:文中的“诚”指假如。与“诚能见可欲”的“诚”相同
    12.答案:D
    解析:不是虞卿主动请求会见齐王
    13.答案:(1)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
    (2)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
    使赵国衰弱啊。
    解析:
    参考译文:
    秦军在长平进攻赵军,把赵军打得大败,随即撤军回国。秦王就派使者到赵国索要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王还未拿定主意。楼缓刚从秦国前来,赵王和楼缓商量道:“把城割给秦国好呢,还是不割的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是这样,但是你还是谈谈个人的看法吧。”楼缓说:“如今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割城吧,那不是好办法;要是说割城吧,恐怕大王又认为我是在替秦国说话。所以不敢回答。如果我可以为大王考虑的话,不如给秦国。”赵王说:“好。”
    虞卿听说这件事,上朝去见赵王,赵王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这是骗人的话。”赵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惫而退兵呢?或是大王认为他们还有力量进攻,只是因为怜恤大王才停止进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我们,已经不遗余力了,一定是因为疲惫不堪才撤军的。”虞卿说:“秦国用他们的兵力攻打他们不能攻取的地方,因疲惫而撤军。大王却拿他们用兵力攻不下来的地方去资助他们,这是帮助秦国攻打我们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没有办法自救了。”
    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楼缓。楼缓说:“虞卿完全了解秦国兵力能打到哪里吗?如果他不知道秦军能打到哪里,这点弹丸之地又不肯给,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赵王说:“假如听了你的意见割地,你能保证明年秦国不再来攻打我们吗?”楼缓说:“这不是我敢担保的事情。”
    赵王又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明年秦国再要求割地,大王准备给它吗?如果不给,就会前功尽弃而挑起秦国进攻的祸端;如果给它,那么却没有土地供给了。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以更加强大的秦国,来宰割愈加弱小的赵国,秦国侵夺赵国的计谋一定不会停止了。再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欲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有限。把有限的土地割让给贪欲没有尽头的秦国,那形势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赵国不存在了。大王一定不要割地给秦。”赵王说:“好。”于是派虞卿到东方去见齐王,和他商量对付秦国的策略。
    虞卿还没有从齐国返回,秦国派来的使者就已到了赵国。楼缓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逃走了。
    14.答案:对楼缓的话是虚饰之辞的准确判断;对割地赂秦后果的合理揣测;对秦国贪得无厌
    的深刻认识。
    15.答案:C
    解析:不是“写实”,是想象。
    16.答案:①同:两者都是在夜深人静时,面对苍茫夜色,仰天长啸,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吐露不平之气,表达内心郁结也可)
    ②不同点:本词的“啸”主要表达的是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和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忧虑和无奈。(对金人的仇恨,对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恨都可以)
    ③《过洞庭》的“啸”还蕴含了词人对洞庭美景的陶醉之情以及词人豁达的气度和豪迈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本词,“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尽管作者幻想“飘然直上”,去扫除黑暗,但无法摆脱污浊可憎的现实的约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不禁使人抑郁难耐,迸发的感情受到压抑,于是“倚风长啸”,倾吐悲愤怨气。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意思是: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诗人在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肺皆冰雪”。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
    总的来说,两者都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一是因国土沦丧,一是因谗言被罢。在高问“神京何在”这种高亢激昂的句子之后接上“淮山隐隐”,凄凉迷惘之情,深寓于凄迷之景。不同点:
    本词,词的上片用“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将政治形势与面临的任务摆出,前方暂告平安无事,但战乱未停,战事未休,时局岌岌可危,“啸”还蕴含了对金人的憎恨和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过洞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词人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啸”还蕴含了词人对洞庭美景的陶醉之情以及词人开阔的胸襟和潇洒的气度。
    17.答案:(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5)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18.答案:D
    解析:统筹兼顾:统筹:统一筹划。兼顾:各方面都照顾到。通盘筹划,同时照顾到各个方面。
    运筹帷幄: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林林总总:形容事物繁多。
    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形容事物种类繁多。
    19.答案:B
    解析: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三处语病:①重复赘余。“因为”与“诱因”语义有重复部分,可将“诱因”改为“特性”;②语序不当。一件事物,应该先说明其“成因”,然后才会有“真假难辨”,再然后是“传播快速”和“片面性强”,所以其顺序为“成因复杂、真假难辨、传播快速、片面性强”;③搭配不当。“引爆”与“发酵”不搭配,应将“引爆”改为“引起”。综上所述,只有B修改正确。故选B。
    20.答案: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①原文的内涵更加全面,“流言止于智者”仅强调了受众的识别力,而原文则包括了“重要性”“模糊性”“识别力”等多个要素;②原文与下文正向引导舆论的策略形成对应,能更好地统领整个语段;③原文用公式的形式,更加直观新颖,能清晰表达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1.答案:
    枯燥如墨香
    枯燥,即单调,没有趣味。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的状态。枯燥,不同于独处。渔夫一个人静静地在海边钓鱼,猎人药农在深山打猎采药,农民在田里插秧,虽无人相伴,并不叫枯燥。枯燥是不得不离开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为一个目标去努力, 去自我囚闭的人。如高考前的学生, 又如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求索者。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枯燥并非不懂娱乐与休闲,也并非没有能力去享受段子、金句、笑点。枯燥,如同在觥筹交欢中独饮一杯清茶,在笙歌酣畅处默念自己的心语,枯燥者是自甘清苦的修行人。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枯燥是一个人要修养的心性。心比四肢更活泼,思不能止,欲不能平,故有“心猿意马”之谓。修心,是让一个人心静下来,专注一处而无他求。这很难,天下最难管的是一个人的心。管住了心,就管住了眼耳鼻舌身意。通达地讲,享受热闹没什么不好,如果不允许享乐, 人类就没必要建设美好的家园。见享受热闹而指斥,不是伪君子就是吃不着葡萄的狐狸。但时间不给有志于事业的人留出享乐的闲暇,他们因此枯燥。经济学上所说的“机会成本”,刚好用在这里。不享受热闹,并非享受热闹不好或不会享受热闹,只是成本太高,高到要管住自己的心,其中滋味,人称枯燥。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枯燥者不会因为枯燥就成功,如同炼金的不一定炼得真金,打鱼的人不一定获取锦鲤。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与风险并存。无论多么勤奋、顽强、辛苦都不一定获取相应的回报。但成功一定离不开勤奋、顽强和辛苦,而另一个如影随形的伴侣是枯燥。
    财富会改变一个人,机遇会改变一个人,枯燥也会改变一个人。枯燥对人格的改变,不是使人委顿或胆怯,而是让人沉静、清醒和忍耐。且不说成功与否,一个人持有沉静和忍耐的品格,就是大收获。胜过真金白银。枯燥时,不须怨人,也不须自怨,不妨静静地接受它的锤炼。是的,枯燥也是锤炼,尽管它寂寞无声。枯燥如果是一锭墨,一定是蕴含松烟净泉之精华的古墨,光润、宁静,透出说不出的幽香。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第1段列举了当今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即受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影响,人们习惯了享乐,习惯了段子、金句、笑点等感官刺激,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为了远离“枯燥”,为了生活的快乐,享受的快乐。第2段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枯燥是生命的滋养。材料的核心是“热闹”与“枯燥”,因此首先需要理解“热闹”,热闹能让人感受到快乐,能让人处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更多地享受生活。但是,人一直处在热闹之中,就难以静下心来,沉潜其中,认真钻研。因此,人生需要“枯燥”,枯燥不是孤独,不是寂寞,而是在枯燥无味中静心学习、工作、研究,从而学有所获,工作有成,研究深入,得到成长。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命题人意在引导学生思考“枯燥”的价值,探究享受“枯燥”的原因、意义等。
    概念解读:(1)何为“热闹”?此处的“热闹”指向的是那些感官刺激,那些笑点带来的“精彩”,这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追求。这种“热闹”无法给人带来价值的提升与成长。(2)何为“枯燥”?可以是一种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的生活,但可以“滋养”人“生命”的“枯燥”应该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表现,其中蕴含着深层化的精神追求,是个体在喧嚣闹腾的世界中对内心的坚守。接受并正确面对“枯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是一种于平凡之处潜心钻研的心态和干事创业坚韧的姿态,追求的是独处的充实、长久的品质沉淀和生命的增色、增值。(3)正确理解“热闹”与“枯燥”的关系。①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气息:热闹——烟火气;枯燥——书卷气。②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群体与个体状态:“热闹”是群体呈现的共性状态,个体可能仍是内心孤独和生命单薄的状态。“枯燥”是个体呈现的个性状态,个体可能获得内心丰盈和生命厚实的状态。③对待二者的正确态度:理性认识“热闹”,不排斥“热闹”,拒绝沉溺其中;恰当接纳“枯燥”,享受“枯燥”,不无生机、活力;享受“热闹”的生活状态,坚守“枯燥”的内心追求;融得进“热闹”,扎得进“枯燥”。
    立意:①享受枯燥,收获成功;②热闹诚可贵,枯燥价更高;③热闹让人快乐,枯燥取得辉煌;④越过枯燥,获得愉悦;⑤于热闹之河打捞枯燥星辰;等等。
    22.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定位选句题。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结合上文“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可知应先谈诗,再谈散文:结合下文“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给予好评。于是他就改变了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可知原来余光中是注重诗而不注重散文的。
    23.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结合括号前后的分号及上下文可知,括号内补写的句子应先说明葫芦的客观情况,然后表明其象征意义,由此排除A、D两项。再结合上下文“葫芦……,代表着……”“葫芦……,寓意着……”等知,括号内补写的句子应与此结构保持一致,可排除B项。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知识积累与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知识积累与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