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人类与环境课件
展开考点一 人口激增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特别提醒(1)计算人口倍增时间有助于了解目前人口的增长究竟有多快,但不能准确预测人口的变化,因为自然增长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特别提醒(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制
(2)判断水体污染类型的方法
[练一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近一个世纪世界人口激增的唯一原因是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增大。( )提示 人口增长原因一是人口基数大,二是工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增大。(2)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逐年下降,因此控制人口是并非是人类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提示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逐年下降,但世界人口还是呈增长趋势。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控制人口是关系人类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3)渤海发生赤潮,造成山东、河北、天津等部分地区养殖业损失数亿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发生的原因是环境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4)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导致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等。( )
2.结合选择性必修2第98页“小资料”思考:(1)水俣病的病因是什么?
(2)先天性水俣病是怎样得来的?
提示 食用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或饮用被有机汞污染的水等发生有机汞中毒。
提示 母体摄入被有机汞污染的食物,通过胎盘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3.长句训练。(1)天气预报提醒市民注意防晒,其中特别提及紫外线照射强度等级以引起市民注意。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2)研究人员利用超级电脑模拟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冰盖的影响。结果显示,北极地区的积雪未来不会像往常一样,在夏季结束后就自动结冰。那些长年存在的积冰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加速融化。导致北极积冰加速融化的根本原因是 。
CO2的排放量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
考向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典例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政策主要经历了:第1阶段,1949年实施鼓励生育;第2阶段,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第3阶段,2016年实施开放和鼓励生育。下列关于人口政策改变的理解,错误的是( )A.第2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是防止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B.第3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是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C.第2阶段政策实施后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与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有关D.3个阶段政策均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目的
解析 第2阶段政策实施计划生育,目的是防止人口过量增长导致的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A项正确;第3阶段政策实施的目的是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防止老龄化,B项正确;第2阶段政策实施后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与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有关,使得人口数量增加,C项正确;3个阶段政策均通过控制人口出生率达到目的,D项错误。
总结归纳(1)制约人口容纳量的三个因素
(2)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特点及变化趋势
[对点练] 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消耗大量自然资源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解析 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A项正确;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人口增长的情况还与社会制约因素有关,B项错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C项正确;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增长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D项正确。
2.下图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曲线为“J”形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不受任何限制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解析 虽然题图曲线为“J”形曲线,但人口增长还是受到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A项错误;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B项错误;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的保障,所以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C项正确;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人口激增会影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D项错误。
考向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典例2](2023浙江6月选考)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
解析 “酸雨”是大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够实现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的目的,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明显,A项符合题意。通过技术升级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能起到缓解“酸雨”的作用,而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对减少“酸雨”发生的效果不明显,B项不符合题意。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并不能减少引起“酸雨”的气体的排放,因而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不明显,C项不符合题意。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依然无法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因而不能减少“酸雨”发生,D项不符合题意。
总结归纳环境污染的判断
[对点练] 3.(2023浙江1月选考)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解析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A项符合题意;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广泛应用节能技术都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或增加CO2的吸收利用,利于实现“碳中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2023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下列关于治理环境采取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环境B.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作出相应规定C.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D.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多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再综合治理
解析 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环境,如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A项正确;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氟利昂和哈龙等造成的,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作出相应规定,B项正确;SO2、NO、NO2等气体可引起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C项正确;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保护植被,禁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D项错误。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1.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特别提醒(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特别提醒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1)内涵: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要求: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练一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行为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提示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不可枯竭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然资源,可枯竭资源是由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提示 可枯竭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然资源,不可枯竭资源是由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3)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4)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学的态度是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 )提示 科学的态度是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结合选择性必修2第108页“课外读”思考:(1)“关键种”一定是优势种吗?
(2)如何判断某物种是不是“关键种”?
提示 不一定。可能是优势种,也可能是普通种或稀有种。
提示 判断的原则:一是关键种的微小变化将导致群落或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产生较大变化;二是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比例远大于其结构比例。
3.长句训练。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
提示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使用价值
考向一 生物多样性[典例1](2022浙江1月选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解析 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会破坏河底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项符合题意。
总结归纳(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①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②根本原因是DNA(基因)的多样性;③从进化(自然选择)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生物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选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点练] 1.(2024浙江1月选考改编)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 )A.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
解析 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2.(2023浙江杭州二模)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C.用天然气取代煤能阻止全球变暖和臭氧减少D.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对内陆地区造成太大影响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B项正确。用天然气取代煤可降低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能减缓、但不能阻止全球变暖;导致臭氧减少的人为原因是制冷工业排放的氟氯烃消耗臭氧层中的臭氧,用天然气取代煤不能阻止臭氧减少,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也会对内陆地区造成很大的影响,D项错误。
3.由于受到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的干扰,秦岭地区的大熊猫被分割成几个局域种群,个别局域种群极小。2017 年,有关部门决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出生率是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B.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迁地保护C.可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分析其中特异的DNA分子调查种群数量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可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利于保护遗传多样性
解析 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就地保护,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B项错误。
4.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迁地保护和保种
解析 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项错误;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B项正确;长江保护应在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地方经济发展,C项错误;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D项错误。
考向二 可持续发展[典例2]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能公平地使能源和物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B.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主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使我们每个人在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利上人人平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初级目的是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A项错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主导,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持续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B项正确。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指当代人在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利上是人人平等的,C项错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最终达成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D项错误。
[对点练] 5.(2023浙江金华十校模拟)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下列人类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B.农药防虫C.退耕还林D.定期休渔
解析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A项不符合题意;农药防虫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B项符合题意;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C项不符合题意;定期休渔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D项不符合题意。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讲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量和生物量课件: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8讲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量和生物量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结归纳,高位营养级,次生演替,生态位,净次级生产量,生物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7讲群落课件: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7讲群落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群落的类型,群落的演替,提示次生演替,提示水平结构,提示需要,3顶极群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6讲种群课件: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6讲种群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结归纳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种群的增长方式,种群的数量波动,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