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
展开【详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同学们都大声歌唱 ,这里“大声”是声音的响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打雷时捂住耳朵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大自然的许多活动都伴随次声波的产生,譬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超声波清洗器将物体清洗干净,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B超在医学上的运用,是因为超声波能将人体的信息传递,所以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超声波焊接器,利用超声波来焊接,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能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房檐下的冰挂的形成,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
C.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连接路灯及小华头部得到一直线,此直线与地面的交点到小华在地面所处位置的距离即为影子的长度,所以走近路灯时,影子变短。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补冰是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干冰在空气中极易升华成气态,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BC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分析】晶体凝固图像问题看清温度保持不变段。
【详解】A.BC段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物质是晶体,熔点是40℃,故A正确;
B.在0至5min物质温度大于40℃,处于液态,故B错误;
C.晶体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在CD段物质温度低于熔点,处于固态,故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①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②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详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略小一些,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所以,光从空气传到水中,速度变小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所以,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速度变大了。故选D。
11.D
【详解】A.图甲中,用水浴法对碘进行加热,碘锤里出现紫色气体,是碘蒸气,而碘的熔点为113.7摄氏度,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摄氏度,所以碘锤中的碘并未熔化,而是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
B.图乙中,用酒精灯直接对碘锤加热,酒精灯的外焰温度约为800摄氏度,高于碘的熔点,则碘锤里的碘可能直接升华成气态的碘蒸气,也可能在温度达到熔点时,熔化成液态,继续加热,液态碘达到沸点,汽化成气态的紫色的碘蒸气,熔化和汽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C.实验甲是升华过程,实验乙可能是先熔化,再汽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后,甲实验中,碘锤中的紫色气体温度下降,且温度低于碘的凝固点,碘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人们看到鲜艳的红色桃花是因为红桃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吸收其他的色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由图得,振动由快到慢的顺序为第2幅图,第3幅图,第4幅图,第1幅图。编钟 质量越大,振动越慢,质量越小,振动越快。说明第1幅图是甲,第2幅图是丁,第3幅图是丙,第4幅图是乙,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得,丙的振幅做大,丁的振幅最小。锤子越用力敲,编钟振幅越大,因此敲丙编钟用力最大。出现裂痕的编钟,音色与其他编钟的音色不同。丁的声波形状与甲、乙、丙的声波形状不同,说明丁编钟的音色与甲、乙、丙的音色不同,故丁编钟出现裂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A
【分析】该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
【详解】如图所示的四个区域,1位置处,AB反射的任何光线都不能到达,所以完全看不到物体AB,而2和4区域,可以看到AB的一部分,在3区域可以看到AB的上下部分,不能看到中间,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这个图要完全弄懂还是有点难度的,多看看应该觉得熟悉,日食的成因就是类似这个图的,对应的1位置会是日会食的位置区域,而3位置是日环食的区域,多研究一下,弄清其中的道理。
15. 音色 响度 声源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辨别妈妈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性来分辨。
[2]说话大声点,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响度低时,听不清楚讲话声。
[3]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严禁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4]月球与地球之间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嫦娥五号上的语音不能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
16. 正常 不合适
【详解】[1]由图1可知,他的体温是36.8℃,属于正常体温。
[2] 由图2可知,电热水器上显示的热水温度为74℃,远远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故不适合直接洗澡。
17.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 水银 酒精
【详解】(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其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2]酒精固体的熔点是-117℃,-80℃没有达到酒精的凝固点,酒精处于液态。
(3)[3][4]铅的熔点为328℃,水银、酒精的沸点分别为357℃、78.5℃,只有水银的沸点高于铅的熔点,因此测量铅的熔点,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甲苯的凝固点为-95℃,固态的甲苯温度低于-95℃,只有酒精的凝固点低于甲苯的凝固点,因此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
18. 振动 音色 信息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2][3]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19. 液化 凝华 放 内
【详解】[1][2][3]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极低时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4]夜晚,教室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20. 拉动 压缩体积 水珠 变大 能
【详解】(1)[1][2]拉动活塞,注射器内气压降低,乙醚沸点降低,乙醚发生了汽化现象,液态乙醚变为气态,乙醚消失;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推动活塞体积变小,出现液态乙醚,故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2)[3][4][5]水蒸气在试管A中遇冷液化,试管A内壁出现小水珠;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因此温度计C示数变大,所以该实验可以说明液化放热。
21. 固体可传声 噪声 大
【详解】[1]固、液、气均可传声,听音棒是固体,利用听音棒可以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是利用了固体传声。
[2]凌晨且车辆稀少,干扰的噪音减少了,选凌晨目的就是减少噪音的干扰。
[3]声音高指的是音调,声音大指的是响度。听音棒不会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故音调不会改变。听音棒会使声音更加集中,故可以使声音更大。
22. 色散 紫 ③ 蓝
【详解】(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后,形成各种色光,在白色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光屏上的彩色光带由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B处为紫光。
(2)[3]图甲中,②是可见光,彩色光带最上端为红光,红光之外的辐射为红外线,紫光之处的辐射为紫外线,所以①是红外线,③是紫外线。而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所以能消毒杀菌的区域是③。
(3)[4]蓝色玻璃只能通过蓝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所以光屏呈现的光的颜色为蓝色。
23. 直线 北 小
【详解】(1)[1]影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透明的圭杆挡住了光的传播而留下了阴影。
(2)[2]宁波地区地处北半球,3月14日正午时刻太阳在宁波的南方,所以杆的影子OA在杆的北方,即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3)[3]从3月14日到6月20日,太阳向北方移动,但仍然在宁波的南方,正午时刻杆子留下的影子比3月14日时要短,即杆影长度比55.7cm小。
24.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窗外景物反射或发出的光线通过窗沿的最上和最下射到A点,则最上和最下的光线之间的范围是A点的可见范围,作图如下:
25.
【详解】过A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MN于A′,再过B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MN于B′,即AB的像为A′B′,如下图所示:
26. C 不变 变小 真空 能量 不会
【详解】(1)[1]ABC.图a中,抽气一段时间,瓶中发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瓶中空气的多少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可能是因为广口瓶存在漏气现象,所以是瓶塞未塞紧造成漏气,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接入瓶中的导管不足够长,依然能将空气吸走,则手机的声音会有明显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3]瓶内空气变小,传播声音的介质变小,手机声音的响度会随之变小,但手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快慢不变,所以音调不变。
[4]瓶中空气变小,声音会变小,当瓶中变成真空时,将听不到手机的声音,所以可得:真空不能传声。
(3)[5]图b中,敲击右侧音叉,音叉振动发声,这个声音向各个方向传播,向左传播的声音引起左侧音叉振动,将小球弹开,这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引起左侧音叉振动。
[6]该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右边音叉发出的声音不能向四周传播,不能引起左边音叉振动,所以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27. 甲 99 吸热 升高 后
【详解】(1)[1]图甲中,气泡在上升时,变大,到水面处破裂开来,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图乙中,气泡在上升时,变小,最后消失了,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2)[2]据表格中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用线将各点相连。作图如下:
(3)[3]由表格数据知,第4分钟,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已经沸腾,所以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摄氏度。
(4)[4]水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则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
(5)[5]由表格数据知,盐水的浓度越大,盐水的沸点越高,所以盐水浓度增大时,沸点升高。
[6]煮食物时,想汤汁尽快沸腾,应让汤汁的沸点较低,所以最好选择后放。
28. -14 秒表 高于 受热均匀 固液共存 10 晶体 不会沸腾 100
【详解】(1)[1]温度计随着液体高度上升示数增大,所以图中的示数应上大下小,处于负温区域,-10~20℃之间划分为10个刻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读数应为﹣14℃。
[2]本实验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还缺少测量时间的器材秒表。
(2)[3][4]给冰加热时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冰的上表面,这样会使冰受热面积增大,减少加热时间,并且受热更均匀,使试管内各处温度保持一致。
(3)[5][6][7]由图丙可知在5~15分钟内持续加热,冰的温度保持不变,15分钟后温度继续升高,符合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所以冰是晶体。整个熔化过程从第5分钟开始,到第15分钟结束,共持续了10分钟,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8][9]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然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水的沸腾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与试管中的水没有温度差,都为100℃,不能将热量传递到试管内的水,则试管内的水无法吸收热量不能沸腾。
29. 热 丙 测量距离 测量部位 测量部位 无 低 距离 3
【详解】[1][2]红外线测温仪是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工作的,而人的体温不同,辐射红外线也不同,所以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工作的。反映测温仪工作过程的是图丙。
(1)[3]表格1中,对不同同学的不同部位:额头和手腕进行测量,即探究体温测量值与测温部位的关系,那么需要保持测温的距离相等。即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测量距离相等。
[4]表格1的数据中,同一同学的额头和手腕的温度不同,所以体温测量值与测量部位有关。
(2)[5]表格2中,随着测温距离的变化,记录测量的温度,即探究体温测量值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所以应保持测温的部位相同。
[6]由表格数据知,测量相同部位,测温仪与人体间的距离为1~3cm时,测得的温度保持不变,这说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
[7]测温距离从4cm起,测得的温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变小,所以测量距离大于有效测温距离时,距离越远所测体温值越低。
(3)[8]在使用测温仪时,应让它测量人体的相同部位,且测温距离不变,而测温距离应在有效测温距离内,这样能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9]由表格2知,1~3cm时,所测得的相同人相同部位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有效测温距离为3cm内。
30. 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没有 小华 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 大
【详解】(1)[1]小孔成像的亮度差别越大效果越好,所以,应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通过小孔时,上方的光射向下方,下方的光射向上方,是实际光斑的汇聚,成的是倒立的可大可小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由像与物到孔的距离有关。所以,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没有变化。
(3)[3][4][5]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应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g取10N/kg,5ND,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蠡园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蠡园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