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过关检测+阶段检测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过关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8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过关检测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这两条基本规律是指( )
A.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B.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
C.生物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D.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传递的基本规律
答案 C
2.蜜蜂的蜂王(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雄蜂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控制体色和眼色的基因独立遗传。现让灰体黑眼的雄蜂与灰体黑眼的雌蜂杂交,后代雌蜂只有一种表型,而雄蜂有四种表型。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蜂王和雄蜂在产生配子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子代表型的差异是伴性遗传的结果
C.亲本雌蜂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
D.亲本雄蜂可能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
答案 C
3.图中展示了3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排列和位置关系,①②分别代表父母,③号是他们的儿子,这对父母还生育了一位女儿。则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女儿的相关基因图解应是哪一项( )
答案 B
4.玉米籽粒由胚和胚乳构成,胚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来,胚乳由精子和基因型相同的两个极核(每个极核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的相同)结合发育而来。现有一紫粒品系(甲),该品系携带显性基因R,能够在玉米籽粒的胚和胚乳中特异性表达紫色花青素。科研人员以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白粒由隐性基因r控制)为父本与纯合的紫粒品系甲进行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胚乳可能有3个染色体组
B.理论上,F1的胚和胚乳全为紫色
C.若以F1为父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有一半为紫色胚乳
D.若以F1为母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的胚乳均为紫色
答案 D
5.假设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茎高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各对基因独立遗传,每个显性基因A、B、C对植物茎高的作用效果相等且有累加效应。不同基因型个体甲、乙、丙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茎高与子一代数量比如图所示。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乙的基因型也有3种可能
B.丙的子一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8种、表型有4种
C.若将乙与丙杂交,子代将有18种基因型,8种表型的个体
D.若将乙的子一代中茎高为8 cm的每个植株所结的种子收获,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茎高全部表现为8 cm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1/3
答案 C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花青素的合成,当花瓣中无花青素时为白色。有花青素合成时,BB使花瓣呈黄色,Bb使花瓣呈浅紫色,无B基因时花瓣呈蓝色。某浅紫色植株自交,其中某种配子失活,导致F1中蓝色∶浅紫色∶黄色∶白色=1∶4∶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浅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F1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Ab雄配子失活
D.可用测交方法验证是否有配子失活现象
答案 ABD
7.某种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所结籽粒颜色受A/a、B/b、D/d和R/r四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如图所示。现有某植株自交子代中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籽粒,其中紫色籽粒占27/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株的基因型存在4种可能
B.该植株能产生8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C.该植株自交子代中红色籽粒占9/64
D.该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色籽粒占1/8
答案 AD
三、非选择题
8.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米,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与g的花粉结合所得的受精卵无法正常发育,其余配子间结合所得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正常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F1进行自交获得F2。
(1)黄粒玉米应作为 (填“父本”或“母本”),F1的基因型是 。
(2)F1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F2中育性正常黄粒的比例是 。
(3)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育性恢复基因M导入F1中,发现M能够使籽粒的紫色变浅成为浅紫色;只有将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才可以使其育性恢复正常。现在利用F1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探究M基因导入的位置。
①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
②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
③若M导入A所在染色体但未破坏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
④若M导入a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 。
答案 (1)母本 AaGg (2)Ag∶ag=1∶1 1/12 (3)紫色∶浅紫色∶黄色=1∶1∶2 浅紫色∶黄色=1∶1 浅紫色∶黄色=1∶1 紫色∶黄色=1∶1
专题过关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孟德尔的实验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观察/分析)提出问题→(推理/想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3∶1”属于“实验验证”
B.“进行测交实验,结果得到高茎∶矮茎=1∶1”属于“演绎推理”
C.“一般情况下,自花传粉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属于“提出问题”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提出假说”
答案 D
2.玉米籽粒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度饱满、干瘪等性状,研究发现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所示。经测定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该玉米种群中相应的基因型有7种
B.S、S1、S2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S>S1>S2
D.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C
3.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2/3会死亡
B.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
C.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7
D.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
答案 C
4.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的花色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控制。当基因型中有两个A基因时开白花,只有一个A基因时开乳白花,三对基因均为隐性时开金黄花,其余情况开黄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
B.乳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3种花色
C.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中乳白花占1/2
D.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后代中黄花占1/2
答案 C
5.家蚕结黄茧与结白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还受到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影响,B会抑制A的作用。以一个家蚕品系(甲、乙、丙)开展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
B.组合2的F2白茧中杂合子的比例是9/13
C.组合2的F1与甲杂交,子代白茧∶黄茧=3∶1
D.组合1的F1与丙杂交,子代白茧∶黄茧=1∶1
答案 C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为研究某种植物高茎与矮茎、紫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A.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高茎与矮茎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C.F2中矮茎白花个体有5种基因型
D.F1测交结果的表型比为3∶1∶9∶3
答案 AC
7.某二倍体植物植株高度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D/d),这4对基因独立遗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并且具有叠加性,如AABBCCDD植株高度为32 cm,aabbccdd植株高度为16 cm,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植株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亲本植株的高度都为24 cm
B.F1植株基因型有12种,表型有6种
C.F1中植株高度为24 cm的个体占3/8
D.取F1中28 cm个体与20 cm个体杂交,其子代最矮个体高20 cm
答案 ACD
三、非选择题
8.某种开花植物野生型为红色,科学家获得一株变色品系1,温度低于25 ℃时花色为白色,温度高于25 ℃时为红色,花朵变色大大提高了花卉的观赏价值。为研究变色品系1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中品系2、3、4只开红色花,不同品系基因用A1A2A3A4、B1B2B3B4等表示。
图1
(1)由杂交结果可知,花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 。杂交一F2的红色花植株中纯合子占比为 。
(2)研究人员对所有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若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B1B1、A2A2B2B2,则品系3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品系4的基因型为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杂交三F1自交获得F2的花色及比例为 。
(3)温度高于25 ℃时,品系1、3、4的B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答案 (1)杂交一F2中红花∶白花(低温)=15∶1,是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5 (2)A1A1B3B3 A1A1B4B4 红色∶白色=1∶3(低温),全为红色(高温) (3)B3>B1>B4
9.研究发现,拟南芥的ATMYB44基因与ATMYB77基因均可以参与拟南芥耐旱性的调控。为提高水稻的耐旱性,科研工作者将一个拟南芥ATMYB44基因导入野生水稻的叶肉细胞中,经组织培养后获得了一株耐旱水稻植株M。让植株M自交得到F1,F1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3∶1。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提取拟南芥细胞中的ATMYB44基因的mRNA后通过逆转录可获得ATMYB44基因,通过该方法获得的ATMYB44基因与拟南芥细胞中的ATMYB44基因的DNA序列 (填“完全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原因是 。
(2)科研工作者认为拟南芥ATMYB44基因已经成功导入了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根据题中信息分析,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已经导入了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
(3)F1自交,收获F1中耐旱植株上的种子进行单独种植,其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约占 ,F2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 。科研人员通过反复自交,从中筛选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耐旱植株记作纯合品系甲。
(4)科研工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将一个拟南芥ATMYB77基因导入野生水稻的叶肉细胞中,获得了耐旱的纯合品系乙。为探究ATMYB77基因是否也位于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以纯合品系甲和纯合品系乙为材料设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来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的结果和结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其他变异。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 ,则ATMYB77基因导入了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若 ,则ATMYB77基因未导入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
答案 (1)不完全一致 以m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获得的ATMYB44基因不含启动子、终止子等非编码序列 (2)将导入ATMYB44基因的植株M自交,F1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3∶1,说明ATMYB44基因已成功导入了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1/3 5∶1 (4)选择纯合品系甲和纯合品系乙进行杂交得F1,让F1自交,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F2全表现为耐旱植株 F2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1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原卷版docx、专题07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讲解与训练(新教材),文件包含专题0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原卷版docx、专题0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十年(13-22)高考生物分项汇编专题06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共7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