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0-17200157949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0-17200157950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0-17200157950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1-17200157972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1-17200157973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3724/1-17200157973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专题06 东亚与日本(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7 东南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9 中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0 西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1 欧洲与欧洲西部(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8 南亚与印度(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23高三下·四川绵阳·期末)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该国森林覆盖率高达72%,有“森林之国”的美称。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中间无过渡。该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很低。读不丹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丹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中间无过渡的原因是( )
A.降水丰富B.板块碰撞C.地势起伏大D.气候寒冷
2.不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河流封冻期长,可开发时间短 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1.A 2.C
【解析】1.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部,西南季风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带到此处形成丰富的降水,使森林带向高处延伸,而积雪带因降水丰富,分布海拔较低,森林带与积雪带连接,故选A。
2.根据图文材料,南部纬度低,海拔较低,气温高,没有结冰期,①错。该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②对。森林覆盖率高,河水含沙量小,水库不易淤积,③错。以传统经济为主,即农业比重大,高耗能企业极少,电力需求小,④对。综上所述是,故选C。
(2024·天津·二模)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3.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4.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 )
A.主要盛行东北风B.昼长夜短
C.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D.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肆虐
【答案】3.C 4.A
【分析】3.玄奘回国途中依次经过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和黄河,其中恒河流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加上地形影响,降水最多,年径流量最大,A正确;②河流经沙漠地区,有冰雪融水的补给和夏季降雨的补给,有春汛和夏汛,B正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季节变化大,C错误;黄河含沙量最大,部分河段有凌汛,D正确。故依据题目要求本题选C。
4.由材料信息可知,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正值北半球冬季,此时那兰陀盛行东北风,A正确;北半球冬季,此时那兰陀昼短夜长,B错误;北半球冬季,此时那兰陀河流进入枯水期,C错误;北半球冬季,此时那兰陀盛行东北风,不易受风暴潮影响,D错误。故本题选A。
(2022·河北·模拟预测)斯里兰卡是闻名遐迩的“宝石王国”,宝石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当地多采用人工淘洗的方式分选砂矿,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宝石产量很不稳定。下图示意斯里兰卡主要宝石产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气候角度,推测斯里兰卡宝石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 )
A.冬冷夏热,温差大B.全年多雨,水灾频发
C.海拔高,多冻害D.纬度低,全年炎热
6.在矿产资源机械化开采盛行的时代,斯里兰卡依旧坚持采用小规模传统开采方式的原因是( )
A.资源保护性开采 B.国家经济实力弱C.矿区交通条件差D.避免失业率上升
【答案】5.D 6.A
【分析】5.本题考查特定区域的气候特征。读图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该区域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温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A、B错误;主要宝石产区分布于岛屿的中部和南部山地,但是斯里兰卡纬度低,且海拔较低,全年气温较高,基本不会发生冻害,C错误;纬度低,全年炎热,对宝石开采有不利影响,D正确。故选D。
6.本题考查矿产开采方式的选择。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更多地适用于可以批量化开采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宝石作为一种较为稀缺的矿产资源,大规模机械化开采会加速其枯竭,斯里兰卡的小规模传统开采方式是一种资源保护性开采方式,故A正确,和国家经济实力、交通条件和就业状况关系不大,故BCD错。故选A。
(22-23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下图为某区域沿9°N附近某天气系统某时的气象材料,图中甲岛国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判断此时图中P地近地面风向(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8.关于甲岛国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亚,东临太平洋B.东南部年降水量最大
C.气温年较差较小D.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柑橘
【答案】7.A 8.C
【解析】7.读图,图示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降水很少,风力很小,应是飓风天气系统。是北半球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辐合, P 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图为斯里兰卡岛,向右偏转45度左右就可以得到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该岛国位于南亚,四面临印度洋,A错误;该地夏季风为西南季风,岛屿西南部年降水量最大,B错误;该国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较小, C正确;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茶叶,D错误;故选C。
(22-23高三上·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南亚印度河流域,水资源不稳定,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印度河下游支流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下游区域( )。
A.地势较低平B.泥沙淤积强C.流域面积小D.气候较干旱
10.印度河流域即使处于湿季依然干旱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冰雪融水少B.植物蒸腾强C.降水变率大D.降水总量少
【答案】9.D 10.C
【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河流下游支流少或无支流的原因: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支流无法汇入;下游流经干旱地区,降水少,缺少水源,且蒸发旺盛、下渗多,难以形成河流。印度河下游受西南季风影响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不利于河流的发育,所以支流较少,D正确;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强、流域面积小不是印度河下游支流少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河流域湿季受西南季风控制,降水总量较多,但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因此依然旱灾频发,C正确,D错误;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受气温影响,且冰雪融水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引起旱灾频发,A错误;植物蒸腾作用强不是引发旱灾的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C。
(23-24高三下·福建厦门·期末)卢卡拉机场(27°41′N)是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坐落在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卢卡拉机场飞机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 )
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③多台风,飞行易造成危险④冰雪覆盖,滑行时易打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外贸易B.航空枢纽C.劳务输出D.发展旅游
【答案】11.A 12.D
【分析】本题以卢卡拉机场为背景考查机场修建的区位因素及等高线的判读。
11.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计算出该机场跑道不到1000m,跑道较短,不利于起降,①项正确;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视野狭窄,②项正确;该地位于内陆,不易受到台风影响,③项错误;该机场位置海拔不到3000m,没有冰雪覆盖,④项错误;①②正确,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2.结合材料,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可知,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D项正确;该地经济落后,地理位置闭塞,不便发展对外贸易,也无法成为航空枢纽,A、B项错误;该地人口较少,并没有大量劳务输出,C项错误。故选D。
(23-24高三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达卡市有400多万人口,先前的城市水源较单一,且供水矛盾加剧导致达卡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现象。2019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孟加拉国帕德玛水厂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内容为建设一座日产4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配套输水管道(下图),水厂的投产使达卡市获得稳定的供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先前帕德玛河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径流量小②距城市较远
③城市需水量少④净水处理技术落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该水厂投产后,达卡市( )
A.海水倒灌现象减少B.帕德玛河水质改善
C.供水能力得到提升D.河岸湿地面积扩大
【答案】13.D 14.C
【分析】13.帕德玛河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水位和径流量不稳定,①错误;相比达卡市东侧的梅克纳河和附近的支流,帕德玛河距离达卡市较远,从该河直接利用的水资源较少,②正确;由材料"供水矛盾加剧导致达卡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现象"可知,原先单一的水源已不能满足现在城市的需水量,③错误;孟加拉国经济技术条件较差,水厂设备落后,净水处理技术落后,难以直接利用帕德玛河水,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
14.帕德玛河水厂投产之后,达卡市的主要水源增加,且该自来水厂日产水量大,使供水能力得到提升,故C选项正确。该市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自来水厂的建设对海水倒灌现象、帕德玛河水质、河岸湿地面积影响不大,故ABD错。故选C。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读南亚地区多年平均夏季风进退时间等值线分布示意图(y/x表示x月y日),完成下面小题。
15.①、②、③、④四城市雨季最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6.④城一年中5月均温最高,其原因是( )
①受夏季风影响大 ②正午太阳高度大 ③盛行风向背风坡 ④正值旱季多晴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5.C 16.C
【分析】15.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进入雨季。根据图中夏季风到达和退出的时间可知,③地是6月10日前(6月1日后)到达,10月1日后(10月15日前)退出,雨季持续时间最长;按照同样的方法可判断其他三地雨季持续时间均无③地长,故选C。
16.④城位于印度半岛西南沿海,从图中等值线分析,5月夏季风还没有到达该地区,所以此时不受夏季风影响,①错;该地纬度较低,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②正确;5月夏季风还没有到达,当地正值旱季,多晴天,云层薄,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且此时正值冬季风与夏季风的转换时期,所以此时该地气温高并不是由于处于盛行风向背风坡,③错,④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3-24高三下·湖北恩施·期末)(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海拔7000m以上的高大山地,通常以29°为界将其分为上、下印度河平原。该流域内一半以上的区域年降水量不足300mm,气候炎热干燥,地表植被稀疏,多为荒漠草原。在巴基斯坦的粮食作物中,旱作小麦位居产量榜首。某团队沿印度河平原进行土壤采样,通过研究发现,印度河平原广泛分布着第四纪风成黄土(具有土质疏松多孔、松软的特征)。下图示意土壤采样点的分布。
(1)描述下印度河平原的相对位置。(6分)
(2)指出印度河下游平原风成黄土的物质来源。(4分)
(3)说明黄土对巴基斯坦小麦种植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1)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南部和阿拉伯海沿岸地区;西侧靠近地势较高的丘陵和山脉,东侧毗邻干旱的塔尔沙漠。(6分)
(2)强劲的冬季风将流域北部的粉尘搬运至流域南部平原沉积;东南方向的塔尔沙漠以及印度河的干河床也可提供部分粉尘物源。(4分)
(3)黄土具有土质疏松多孔的特征,有利于水分下渗;黄土透气性好,可保证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黄土土质松软,即使使用木制农具也容易开垦,宜耕又易耕。(6分)
【分析】本大题以印度河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相对位置的描述、风力地貌的成因、农业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本小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印度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因此下印度河平原位于流域的中下部,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南部和阿拉伯海沿岸地区;西侧靠近地势较高的丘陵山地,东侧靠近干旱的塔尔沙漠。
(2)印度河下游平原风成黄土的物质来源可以分为本地沙源和外来沙源。外来沙源:该地冬季盛行的西北风将流域北部的粉尘搬运至流域南部平原,由于风力减弱,大量的粉尘颗粒堆积;本地沙源:印度河下游平原东南侧分布着塔尔沙漠,能够提供沙源;与此同时印度河枯水期时,水位下降,河床裸露,提供沙源。
(3)黄土对巴基斯坦小麦种植的有利影响可以结合土壤的结构来分析。由材料可知:黄土具有疏松多孔的特征,土壤的孔隙度较大,利于水分下渗,提高土壤的含水量;黄土的透气性好,可以保证植物根系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黄土质地较为松软,容易开垦和耕作。
18.(2022·山东聊城·二模)(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一DAT)统计了1950一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
(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10分)
(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一DAT),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6分)
【答案】(1)空间分布:北部洪涝灾害频次高发,中部和西部的相对较低。(4分)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2分)
时间分布:季节差异明显,雨季(7~9月)洪涝灾害高发,20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洪涝频次呈逐渐增加趋势。(4分)影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2分)
(2)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仅有17年;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对应分析,推测的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6分)
【分析】本大题以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和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可知,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峰值出现在7月;由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可知,1950年~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而且西南季风不稳定,年级变化较大。由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可知,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西南季风,是迎风坡,地形抬升明显,形成地形雨。
(2)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EM一DAT)统计了1950一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仅有17年;数据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但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数据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对应分析,因此,推测的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19.(22-23高三上·河南焦作·开学考试)(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是我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其最大城市科伦坡扼守东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处于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位置。2013年8月5日,由我国企业投资建设的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2019年1月,由斯里兰卡与我国企业联合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完成,形成陆域面积269公顷,这些土地全部是吹沙填海(吹沙填海是用沙袋将一定面积的海域圈起来,然后用泵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圈内,海水流出圈外,沙被留在圈内,渐渐地,圈内的海面就被不断“吹”进的沙“填”成了陆地)形成的。之后,斯里兰卡政府继续完善电力、通信、安防等配套基础设施,将港口城打造成为“国际商业中心”,以提升经商便利度,吸引国际知名的银行、跨国公司等入驻。斯里兰卡在首都附近建立了经济特区,并对我国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1)简述我国企业投资建设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科伦坡港口吹沙填海造陆的原因。(6分)
(3)指出我国企业在建设科伦坡港口城过程中面临的困难。(6分)
【答案】(1)原因:①位于印度洋重要航线上,海运发达。②拥有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众多交通运输通道。③一带一路倡议和斯里兰卡政府的大力支持。④位于山地迎风坡一侧,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8分)
(2)①平地狭小,建设用地不足。②附近浅滩填海造陆难度小。③港口陆域定位较高,土地需求量大。(6分)
(3)①施工者工作环境潮湿,容易中暑,蚊蝇多,疾病容易传播。②受夏季风影响,海浪大。③由于港口发展定位为世界级都市,对环境要求较高,对吹填环保要求也高。(6分)
【分析】本题考查科伦坡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其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1)我国企业投资建设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策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从地理位置看,该地位于印度洋重要航线上,海运发达;从交通方面来看,该地拥有机场、铁路、公路等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经济腹地广阔。从政策方面看,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斯里兰卡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自然条件方面来看,该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一侧,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2)该地填海造陆的原因主要从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以及造陆的难度上进行分析。该地港口的定位较高,陆域面积需要量大,土地需求量大;该地平地狭小,建设用地面积不足,因此需要进行造陆。另外,该地附近为浅滩,故填海造陆的难度较小。
(3)该地建设港口城时面临的问题,要从该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工程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该地高温潮湿,因此建设人员容易中暑,蚊蝇多,疾病容易传播。该地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力大,风浪较大。该地港口及城市定位为世界级都市,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填陆环保的要求较高,增加了建造的难度。
模块检测卷01(世界地理)-【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模块检测卷01(世界地理)-【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模块检测卷01世界地理-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模块检测卷01世界地理-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中国的交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26 中国的交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6中国的交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26中国的交通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1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21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1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21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专项训练-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