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对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关于文段,完成1—2题。
“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即使要有孝的意识,还要有孝的行为,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弘扬和传承孝道是一份责任,更是中华民族【乙】的根基,我们【丙】。
1.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浸润 轰轰烈烈 任重道远
B. 点缀 轰轰烈烈 如释重负
C. 点缀 生生不息 如释重负
D. 浸润 生生不息 任重道远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即使有孝的意识,也要有孝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B.我们不仅要有孝的意识,还要有孝的行为,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
C.我们不仅要有孝的意识,还要有孝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D.我们即使有孝的意识,也要有孝的行为,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 8页)
3.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伶仃 修葺(qì) 忍俊不禁(jìn)
B.振悚 挑逗(tiǎ) 苛捐杂税(kē)
C.迸溅 菌子(jùn) 颠沛流离(pèi)
D.取蒂 愧怍(zuò) 仙露琼浆(jiāng)
4.对下面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镶嵌在门框里。(杨绛《老王》)
镶嵌:本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在这里把老王当作“物”来写,表现了老王将死的状态。
B.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土地的誓言》)
泛滥:比喻不好的事物过度扩散增长。在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写出我内心感情的强烈。
C.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伟大的悲剧》
骄傲:在这里是自豪的意思,他们为他们的经历而自豪。
D.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么大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驿路梨花》
折损:常用敬词,表达了哈尼小姑娘对老爷爷的尊敬。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土地的誓言》作于“九一八”十周年,抒发了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B.“蹒跚的步履”“疲倦已极”“天涯海角”“燃料告罄”分别是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C.课文《卖油翁》的作者为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D.课文《带上她的眼睛》与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同属于科幻小说。
6.对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却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②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③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④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⑤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
⑥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A. ①④③⑤②⑥ B. ①③⑤②④⑥
C. ③⑤①②④⑥ D. ⑤③②⑥①④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 (共8页)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4分)
7.默写填空。(7分)
诗词可抒怀,可言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1) ”,这是王安石高瞻远瞩,给人以哲理的深思:“念天地之悠悠,(2) ”,这是陈子昂孤独灵魂深处的悲鸣:“深林人不知,(3) ”,这是王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4) , ”,这是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时生出的家国兴亡之感慨;(5)“ , ”,这是龚自珍借落花抒发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A.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治大风方
苏轼
钱子飞有治大风①方,极验,常以施人。一日梦人自云:“天使以此病人,君违天怒,若施不已,君当得此病,药不能愈。”子飞惧,遂不施。吾以为药有效者,则是天不能病。子飞不察,为梦所胁。若余则不然荀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秽恶,在黄州试之,病良已。今后当常以施人。
(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①大风:一种风疾。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3页 (共8页)
(1) 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若 余 则 不 然 苟 病 者 得 愈 愿 代 受 其 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子飞不察,为梦所胁。
(4)两文都体现了作者的“德馨”。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刘禹锡和苏轼“德馨”的具体表现。(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0~13题。(18分)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4页 (共 8页)
方法
解释加点词语
结构对照法
上句: [有仙则名] 名: 出名
下句: [有龙则灵] 灵: ①________
勾连成语法
[形影不离][无案牍之劳形] 形: ②_______
课内迁移法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一日梦人自云] 云: ③________
查阅字典法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施”的常用释义: 散布: 施加: 给予; 摆放。[今后当常以施人] 施: ④______
表示同意,并且说: “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 “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 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节选自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张中行)
10.以上文段用了哪些素材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6分)
知识卡片:写作素材分为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直接素材就是“亲历的事”,间接素材就是“读到、听到的事”。
11.下面句子中的“不客气”和“不放弃客气”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12.请结合上下文,在下面语句横线处选填合适的词语。(4分)
文字之外, 日常交往, 他同样是一以贯之, 。
A.谦逊有礼 B.宽厚待人 C.客气恳切 D.事必躬亲
13.品读下面加点的两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1) 无论……一定还是……
(2)三道、四道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5页(共 8页)
直接素材
(1)
除了直接素材, 作
者还选取了间接素
材, 这样选材的好处
是______(3)_______
晚年已经不能起床的叶先生,我去问候时仍打拱言谢。
间接素材
吕叔湘先生亲见叶先生修改他文章中的标点
(2)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17题。(20分)
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
【美】劳拉·伊丽莎白·理查斯
①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
【A】这棵树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
②“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
③“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部这样做”。
④“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
⑤“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⑥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
⑦“感谢上帝!”母亲说。
⑧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⑨“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
⑩“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⑪“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
⑫“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⑬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B】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树带给小女孩的美好感受。小女孩是怎么表达这种美好的呢?
⑭“感谢上帝!”母亲说。
⑮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⑯“现在你明白了!”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
⑰“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⑱“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
⑲“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⑳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
(21)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
(22)“感谢上帝!”母亲说。
14.文中这一棵树在经历生长变化的同时,小女孩的心情也在发生着变化,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6 分)
15.批注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方法,请根据阅读提示中的相关问题,分别批注(A)(B)两处。(6分)
16.文章中“树的话”有多处反复,请借助知识卡片,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分)
树:“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那不关我的事!”
知识卡片: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17.同是以“树”为写作对象,本文与《我的小桃树》在写法及内容方面有诸多不同。请根据提示概括梳理。(4分)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树的生长经历
春天, 长出新鲜的叶子
夏天, 留下一片阴凉
(1)
小姑娘的心情变化
(2)
(3)
因为树的安静休息,也想要安静休息
文体
叙事人称
写法及主旨
本文
童话
第三人称
(2)
《我的小桃树》
散文
(1)
明写“小桃树”的身世, 暗写“我”经历。
四、名著阅读(共10分)
18.比较阅读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创造能力。请你完成下面读书卡片。
五、写作(共60分)
19.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8页 (共 8页)
相似点
选段
批注
流泪
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 连小福子也入了土! 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 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
因为小福子的死, 让祥子彻底绝望。他从此(1)______
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 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浓落下来, 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因为(2)______, 尼摩船长很伤心。
助人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 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 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 吃吧!
“老者”是(3)______。祥子虽生活不顺,但仍向他人施以援手,可见他 (4) ______。
当尼摩船长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袋珍珠,放进印度人手里时,他会怎么想呢?锡兰可怜的印度人, 颤抖着双手, 接过了水中人慷慨的布施。
“印度人”即(5)_____, 尼摩船长冒死救下他, 还给他布施。写出尼摩船长的(6)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