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01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02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①B.②C.③D.④
    二、选择题
    2.下图为西汉与隋朝京畿地区(国都及附近地区)的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朝京畿地区的变动主要是由于( )
    A.科举取士制度创立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三、选择题
    3.魏征反对“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受到唐太宗的赞许。戴胄以“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为理由,反对唐太宗有时以私情己见断狱,唐太宗对此予以嘉纳。这说明唐太宗( )
    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勤于政事D.选贤任能
    四、选择题
    4.如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A.皇权的平稳更替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D.开放的社会风气
    五、选择题
    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下表可知( )
    A.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B.科举考试促进了阶层流动
    C.选拔人才注重诗赋等文学才能D.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为官
    六、选择题
    6.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出唐代( )
    A.手工业水平较高B.民族交往频繁
    C.丝织业繁荣兴盛D.社会风气开放
    七、选择题
    7.晚唐《耒耜经》记载,某工具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前进的阻力,翻覆土块,以断绝杂草的生长。该工具是( )
    A.翻车B.筒车C.秧马D.曲辕犁
    八、选择题
    8.岑参有诗云;“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体现唐朝( )
    A.军事强盛B.经济繁荣C.民族交融D.对外交往
    九、选择题
    9.有个同学把课本上的图片分类保存,请你帮这组图片贴一个合适的标签( )
    A.唐代文化繁荣B.唐代国家统一C.民族政权并立D.唐朝睦邻友好
    一十、选择题
    10.唐代时,科举设有宾贡科以供留学生参加,宾贡进士的录取标准低于国人,留学生考中宾贡进士后,有回国任职的,也有留唐为官的。这反映了唐朝( )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多彩的文学艺术C.开放的对外政策D.浓厚的读书风气
    一十一、选择题
    11.玄奘除了将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外,还将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这表明( )
    A.佛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B.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
    C.佛教发展吸收道教文化D.道教与佛教同根同源
    一十二、选择题
    12.安史之乱后,河北呈半独立状态,这一地区的节度使随时向唐王室施压。唐王室则依靠东南藩镇的财力和西北藩镇的军力维持局面。由于东南的江淮地区成为了中央的经济命脉,中晚唐时期江淮藩镇节度使大都是任命忠于唐室的高级中央官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使唐朝由盛转衰B.延续了唐朝统治C.加强了中央集权D.控制了经济命脉
    一十三、选择题
    13.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材料反映出( )
    A.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B.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
    C.五代时期武将掌权的危害D.宋初实现中原和南方统一
    一十四、选择题
    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钱穆旨”在说明( )
    A.相权受到削弱B.武将地位崇高
    C.军队战斗力强D.财政权归地方
    一十五、选择题
    15.就宋代行政体制来看,“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据此可知宋代( )
    A.注重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重视封建官僚制度建设
    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D.形成了分权制衡的观念
    一十六、选择题
    16.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抑制地方势力B.实行重文轻武
    C.打压民间信仰D.漠视兵家思想
    一十七、选择题
    17.《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一十八、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为宋元时期契丹族使用的鸡冠壶,其形制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生活方式根本变化
    C.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D.制瓷工艺高度发达
    一十九、选择题
    19.下面是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二十、选择题
    20.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后来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此变化是由于( )
    A.南宋偏安B.金灭亡辽C.宋金和议D.靖康之变
    二十一、选择题
    21.南宋时期,鄂州的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市肆商店)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这说明,当时鄂州( )
    A.城市布局对称B.市民文化兴盛C.商业贸易繁荣D.娱乐活动丰富
    二十二、选择题
    22.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占城,北宋初年开始传入我国福建地区;草棉原产于非洲,张骞通西域后经中亚传入新疆地区,后传入内地;木棉原产于印度,经东南亚地区传入海南,先后在广东、福建地区种植。这些外来品种的传入得益于( )
    A.政府政策推动B.农业技术先进C.对外交往频繁D.经济重心南移
    二十三、选择题
    23.南宋时期,水稻育秧插秧技术为一年两熟稻麦复种提供了条件。水稻在农田中的占地时间为5-8月,冬小麦为9-5月,稻麦两种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正好填补了彼此的空白。由此可知,复种技术( )
    A.加强了经济联系B.提高了粮食产量C.促进了民族交融D.扩大了耕地面积
    二十四、选择题
    24.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统一的政治追求B.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D.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十五、选择题
    25.北宋政府设置“街道司”负责丈量街道,为个体户小商贩们有依据地规划出可以摆摊的位置,规定商贩只准在圈定的位置叫卖经营,不可越界营生。这一做法( )
    A.加强了商业管理B.削弱了地方权力
    C.扭转了重农抑商D.保护了农耕经济
    二十六、选择题
    26.蒙古人曾评价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精神偶像,他的伟业让所有世人记住了蒙古民族,他是蒙古人存在的见证人。其主要依据是,成吉思汗( )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灭亡南宋D.定都大都
    二十七、选择题
    27.“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此做法的目的是( )
    A.促进行政管理方便B.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C.协调区域平衡发展D.强化中枢权力制衡
    二十八、选择题
    28.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元朝建立
    ④元朝统一全国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二十九、选择题
    29.下表是元朝在不同区域设置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
    A.民族交融互通有无B.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C.疆域辽阔民族众多D.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三十、选择题
    30.各朝史书对边疆民族的记述,《旧唐书》有突厥传、回纥传、南蛮传、西戎传、东夷传、北狄传等境内民族传,《元史》中《外夷传》,但所记只是高丽、日本、安南、占城等与元朝有贡属关系的诸国,不再为境内各民族立传。这一变化说明元朝( )
    A.朝贡范围的拓展B.华夷思想的淡化C.行省制度的推行D.对边疆控制加强
    三十一、材料题
    31.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
    材料一:通过体育了解历史
    唐代是封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高峰,在城乡随处可见。从体育项目看,唐代不仅传承了蹴鞠、马术、摔跤、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文献记载太宗皇帝是引进马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民俗体育方面,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传播至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
    ——摘编自王俊奇《唐代体育文化史》
    材料二:通过妇女了解历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平民妇女是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力量。从事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是历代农家妇女的共同特征。唐朝天宝年间,朝廷征收的数量巨大的纺织品主要是出自劳动妇女之手。唐代平民妇女参与商业活动的领域十分广泛,她们有的沿街或上门贩卖各种货物……跨地区长途贩运及经商的经济活动较少。
    ——摘编自李连秀《隋唐五代时期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
    材料三:通过诗歌了解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平民妇女经济活动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诗①的示例,把表格②和③填写完整。
    三十二、材料题
    32.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项链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材料二: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三十三、材料题
    33.单元的主题是围绕某个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或者关键问题确定的,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范围。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三幅地图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宋与南宋的都城,并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选择3张图片,并选取下列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
    观点:①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所示,西汉时期的京畿在长安周边,而隋朝京畿转移到洛阳周边,主要是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便利交通运输。材料体现的是地理位置的变化,与大运河开通有关,与科举制创立无关,科举制创立与选官用人有关,C符合题意;排除A项;隋文帝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是大运河开通时期为隋炀帝,隋炀帝保障使隋朝而是而亡,排除B项;京畿从西汉到隋朝的变化,体现洛阳周边的重要性,与大运河开通以洛阳为中心有关,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改革税制和兵制,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力量。故表格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制度的创新发展。故选:C。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从曹魏到宋,寒门子弟入仕的人数不断增加,说明科举制的推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提高了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从而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促进了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寒门学子入仕的比例,体现了科举考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但是没有体现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科举制考试选拔人才的标准,无法体现注重诗赋等文学才能,排除C项;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为官在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秘色瓷,蜀锦可知,体现了唐朝陶瓷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反映了唐代手工业水平较高,A项正确;秘色瓷和蜀锦等收工业品无法体现民族交往频繁,排除B项;秘色瓷和唐三彩骑驼乐舞俑不属于纺织业,排除C项;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主要体现在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等,与题干中手工业发展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可知汉族将军善于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少数民族的首领会说汉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唐朝民族的交往交融,C项正确;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体现,而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汉族将军善于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少数民族的首领会说汉语,排除AB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颜氏家庙碑》《吹排箫乐伎壁画》《李白诗集》《送子天王图》可见分别映了唐代书法、乐舞、诗歌、绘画的文化成就,由此可见共同主题是唐代文化繁荣,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没有体现国家统一或民族政权并立或睦邻友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唐朝时期,为了照顾外邦学生,在科举制中特设宾贡科,通过考试者,可以在唐朝任职,体现了开明的对外政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关系,不是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多彩的文学艺术包括唐诗、书法、绘画等,排除B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无法体现读书风气,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据题干“玄奘除了将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外,还将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可知,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B项正确;佛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但是没有反映题干材料中玄奘西行中外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佛教发展吸收道教文化,题干中没有反映道教的信息,排除C项;道教与佛教同根同源说法错误,佛教和道教思想并不同源,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过在中国儒道释文化并行,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道教、佛教文化也相互影响、渗透。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王室则依靠东南藩镇的财力和西北藩镇的军力维持局面。由于东南的江淮地区成为了中央的经济命脉,中晚唐时期江淮藩镇节度使大都是任命忠于唐室的高级中央宜吏。”可知,中晚唐时期江准是中央经济命脉,因此任命忠于唐朝王室的高级中央官吏,体现了藩镇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项正确;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江淮地区作为中央经济命脉由终于王室的高级管理管理,因此无法体现藩镇控制了经济命脉,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的含义是宰相被剥夺军权、财权,钱穆旨在说明相权受到削弱。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故A符合题意,钱穆旨在说明相权受到削弱,不是说明武将地位崇高、军队战斗力强、财政权归地方,排除BCD。故选:A。
    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收地方之权尽归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封建官僚制度建设,排除B项;题干和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无关,排除C项;分权制衡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不涉及相关的土地政策,无法得出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不涉及经济措施,无法得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不但不符合题意,而且叙述也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1038年,党项族元吴建立夏,称“西夏”,112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辽朝被金朝所灭;1127年,金灭北宋,同一年,北宋皇族赵构建立南宋,分析图示可知,选项A反映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并且大体方位正确;选项B反映北宋和西夏并立,图示显示的方位也对;选项C反映南宋与金、辽、西夏并立,错误.因为辽在1125年灭亡,南宋是1127年建立,故错误;选项D反映南宋金、西夏并立,图示方位都对。故选C。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沿江数万家,廛闬(市肆商店)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鄂州市肆商店多,沿江商铺多,体现了商业贸易繁荣,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沿江商铺多,没有体现城市布局对称,排除A项;材料中的酒肆商铺多,无法体现市民文化兴盛,排除B项;娱乐活动丰富主要体现在蹴鞠、锤丸等娱乐活动多,与材料中沿江商铺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占城稻、草棉、木棉等外来品种的传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促进了对外交往,宋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外来品种的传入,没有体现政府政策推动等相关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外来种植物的传入不能体现农业技术先进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南宋时期,水稻育秧插秧技术为一年两熟稻麦复种提供了条件。水稻在农田中的占地时间为5—8月,冬小麦为9-5月,稻麦两种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正好填补了彼此的空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复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农田和时间,提高粮食产量,B项正确;复种技术无法加强经济联系,排除A项;复种技术体现的是利用稻麦作物时间空间相互弥补,提高粮食产量,没有体现促进民族交融,比如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性趋于一致等,排除C项;复种技术不是扩大了耕地面积,只是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D
    解析:“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体现了天子的绝对权威,城市建筑的条理和规整是国家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宋代东京城的规划设计,土地如何使用是朝廷首先考虑的问题,开设有商铺的街道取代了之前有墙的城坊”说明唐代都城设计理念注重维护天子的绝对权威,宋代都城设计理念注重经济发展。故从唐到宋都城设计理念的变化体现了工商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宋代的都城设计理念不能体现国家统-的政治追求,排除A;重文轻武与唐朝无关,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排除C。故选:D。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他是蒙古族的精神领袖,A项正确;元世祖建立元朝、灭亡南宋、定都大都,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7.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置行省改变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来划分行省,目的是加强军事控制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按照材料做法不利行政管理,也不是平衡区域发展,排除AC项;行省制的划分不利于强化中枢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
    28.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故选项C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ABD排列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1)特点:①唐朝是体育文化发展高峰,在城乡随处可见。②体育项目既有传承,也有创新。③民俗体育蓬勃发展,双向交流。
    原因:唐代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稳定;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流频繁;统治者的支持;(社会风气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背景:①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3)解读:②唐朝时,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留学生等来华(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盛唐文化,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发展;③唐朝实行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教育的发展
    解析:
    32.答案:(1)史料价值:①“南海一号”是一手史料/实物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造船技术、手工业发展、海外贸易(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民众个人生活等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变化:①宋代科举规模扩大,录取人数比前代大幅度增加;②南方人逐渐占优。
    原因:①宋代实行重文轻武国策,大力发展科举制;②经济重心南移;③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失去北方大片领土。
    (3)注意数据的来源(出处)、数据的真实性(权威性)、数据的完整性。
    解析:
    33.答案:(1)北宋都城:开封(汴京、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杭州);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选择:图①②③
    观点①: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论述:唐朝与吐蕃签订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竖立在拉萨大昭寺前。唐蕃会盟碑是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参照汉族文字创制契丹文字。契丹货币体现了宋辽时期民族交融的加强;元朝统一全国后,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管辖。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
    结论:这一时期,虽然民族政权并立,但仍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选择:图④⑤⑥
    观点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城市的繁荣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纸币应运而生。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技术先进,配备指南针技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宋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宋代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顶峰。
    解析:
    时期
    政治措施
    唐太宗时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时期
    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时期
    改革税制和兵制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唐代蜀锦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
    早期的鸡冠壶。壶体扁圆,壶上的孔可交叉捆扎将壶体牢牢地固定在马身后侧。
    后期的鸡冠壶。壶体为圆体,穿孔式逐渐转变为提梁式,方便农耕时使用。
    区域
    设置机构
    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
    台湾
    澎湖巡检司
    西藏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管辖)
    序号
    作者
    诗名
    诗歌节选
    可反映的史实和对史实的合理解读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饶歌•高昌》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
    示例: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

    李白
    《哭晁卿衡》
    注:晁衡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孟郊
    《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籍贯
    唐朝
    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人
    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北宋
    录取进士约51660人
    有籍贯可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录取进士约45640人
    有籍贯可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①唐蕃会盟碑
    ②契丹货币
    ③宣政院印
    ④《清明上河图》
    ⑤纸币铜板拓片
    ⑥宋代海船
    相关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5月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5月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陇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验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验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验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验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