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如果黄赤交角为25°时( )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3.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甲、乙、丙、丁、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戊B.甲、丁、戊、乙、丙
C.丁、丙、戊、甲、乙D.丙、丁、甲、乙、戊
2022年1月15日,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下图为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火山( )
A. 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 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约1500千米
C. 喷发物来自莫霍面以上的软流层D. 两侧板块张裂后分离,地壳运动活跃
5.此次火山喷发( )
A. 导致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导致全球气温显著升高
C. 受东北信风影响,火山灰使澳大利亚空气质量下降
D. 可用遥感技术及时监测火山灰影响范围及移动方向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B. 风力沉积C. 风力侵蚀D. 流水侵蚀
7.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 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 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8.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 沙丘B. 火山锥C. 冲积扇D. 风蚀洼地
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10.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其主要成因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B. 风力堆积作用C. 流水侵蚀作用D. 流水堆积作用
11.某年暑假,小王和小刘约好去下图四个地点中位置相同的地点见面,读图,小王和小刘约定好的地点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读经纬网图完成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 )
A. 甲与乙相等B. 甲大于乙C. 甲小于乙D. 不能确定
2018年5月25日,随“鹊桥”中继卫星一同发射的“龙江二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下图)。“龙江二号”装载低频射电频谱仪,当它运行到月球背对地球一面时,就开机观测,并记录数据;当它运行到月球正对地球一面时,将数据传回地球。其探测工作将弥补频率30MHz以下的超长波波段天文观测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龙江二号”是( )
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星云
14.易对与地球的通信产生干扰的是( )
A. 陨石撞击B. 太阳活动C. 火山活动D. 臭氧层空洞
15.“龙江二号”卫星在月球背面可以更好的对宇宙进行电磁波超长波波段探测的原因是( )
A. 太阳活动干扰小B. 宇宙辐射强C. 地球电磁干扰小D. 月球引力小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沙暴天气多发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7.我国下列地区中,仅从资源条件考虑,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
A.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山东半岛D. 东南丘陵
18.读地球圈层图,下列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①b层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c层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薄
③e层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④f层纵波不能传播,呈液态或熔融态
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9.某军舰在西经(20°W,5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20.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是( )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1.下图中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的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 17日9:47B. 18日1:47C. 17日4:47D. 18日6:47
23.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时,属于9月17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 1/12B. 5/12C. 11/12D. 3/12
24.2021年10月27日,中国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商业遥感卫星,从而刷新了一年内航天发射的国家纪录。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后的一个月内,甘肃酒泉( )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②白昼时间逐渐延长
③经历“立冬、小雪”节气
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沿岸奋牧业和种植业发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地势最高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6.对比①、④两处河段,水文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径流量相同,季节变化都较小B. 均有结冰期,④冬季有凌汛
C. ①处径流量少,水位低D. ①比④落差大,水流湍急
二、材料分析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图甲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图乙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
(1)图甲为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其日期为北半球的____(填节气)日,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
(2)图甲中A、B、C、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弧BD为____(填晨或昏)线。
(3)图乙①②③④中,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是____(填序号),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填序号)。
(4)图甲此时A点地方时为____时,该日北京日出____(填方向),极昼范围为____。
28.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附近,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请说明原因。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三、综合读图题
29.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各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河流上游AB截面河谷呈“V”形的主要原因。
(2)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CD截面所在河流下游河段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3)若河口段的EF截面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指出其可能偏移的方向______(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 A
解析:
5.答案: D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 B
解析:
8.答案: D
解析:
9.答案: D
解析:
10.答案: C
解析:
11.答案:A
解析:图①中极点为南极,故①点坐标为(30°S,30°W),图②中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判断,极点为南极,故②点坐标为(30°S,30°W),图③中极点为北极,故③坐标为(30°N,30°W),图④中根据自转方向逆时针判断极点为北极,故④点坐标为(30°N,30°E),四地中坐标相同的为①②,A正确;③④两点位置不同,B错误;②③两点位置不同,C错误;①④两点位置不同,D错误。所以选A。
12.答案:
13. C
解析:
13.答案: C
解析:
14.答案: B
解析:
15.答案: C
解析:
16.答案: C
解析:
17.答案: A
解析:
18.答案:
19. D
解析:
19.答案:A
解析: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半球向左偏,故沿20°W经线向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20°W东侧,即位于东半球,射程80千米不足一个纬度的距离,故落弹点位于中纬度地区,A项正确。
20.答案:D
解析:图示①②所在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水流都向②岸冲刷,泥沙都向①岸堆积,则小岛将与①岸连接;图示③④所在河流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水流都向③岸冲刷,泥沙都向④岸堆积,则小岛将与④岸连接,D项正确。
21.答案:
21. B
解析:
22.答案: C
解析:
23.答案: C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 B
解析:
26.答案: C
解析:
27.答案:(1)①. 南;②. 冬至;③. ②
(2)①. A>E>C>B;②. 昏
(3)①. ①③;②. ④
(4)①. 6;②. 东南方;③.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解析:
28.答案:(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在300~1 500米之间;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 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3)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
解析:
29.答案:(1)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以下蚀为主,从而形成“V”形河谷。
(2)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大量泥沙搬运至下游河段,河流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变慢,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床,抬高河床,从而形成地上河。
(3)F岸。答法一:临近E岸河道较深,表明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临近F岸河道较浅,表明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明显,因此沙洲向F岸偏移。答法二:该河流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即向E岸偏转,E岸受侵蚀作用较强,F岸沉积作用明显,因此沙洲向F岸偏移。
解析:(1)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河谷的形成对应的外力作用应是流水侵蚀。河流上游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造成河道深且窄,呈“V”形谷。
(2)CD截面所在河段的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产生大量的泥沙,被搬运至下游河段。CD截面所在河段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泥沙沉积较多,从而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3)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偏移。顺着河流流向,E为右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F为左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日积月累,沙洲可能与F岸相连。
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