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
展开(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元素或元素种类: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⑥和⑦元素类别划分的依据是元素在细胞中的 不同。 (3)存在形式:大多数以 的形式存在。
(1)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中,C最多,O次之。( )
[解析]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中,O最多。
(2)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具有统一性,因此地壳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 )
[解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具有统一性,因此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2023·安徽合肥期末] 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水、蛋白质B.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一定含有的元素为C、H、O、ND.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指生物界中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D错误。
(1)含量①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 的不同有所差别。 ②水是 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水分子的结构特点①水分子是 分子,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②水分子之间以 结合,因此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
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95%,水母的含水量达到97%。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使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当一个水分子的氧端(负电性区)靠近另一个水分子的氢端(正电性区)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每个水分子可以与周围水分子靠氢键相互作用在一起。氢键比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这样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同时,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水的这种特性,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考点二 细胞中的无机物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异的: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种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4)自由水、结合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①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例如,将种子晒干就是减少了其中自由水的量而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北方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的比例会逐渐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以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细胞中的无机盐当你点燃一粒小麦种子,待它烧尽时可见到些灰白色的灰烬,这些灰烬就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和动物体内也含有无机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水不同,无机盐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仅占细胞鲜重的1%~1.5%。
血红素是铁卟啉化合物,是血红蛋白的辅基
(1)[必修1 P22]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乏 ,植株会特别矮小,根系发育差,叶片小且呈暗绿偏紫色。
(2)成年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
[解析]成年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种子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原因是 。 (2)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 。
使其代谢水平降低,便于储藏
晾晒可以减少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
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
[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零诊] 如下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丢失会导致细胞死亡B.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该部分水的含量增多时细胞代谢旺盛C.存在形式①转变成②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性D.图中甲表示“组成细胞结构”,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解析]水的存在形式②有多种功能,故为自由水,则①为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A正确;若②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旺盛,B正确;②自由水转化为①结合水,可降低代谢水平,提高植物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能力,C错误;①为结合水,其功能为甲“组成细胞结构”,②为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等,故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D正确。
[多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是含量最少的化合物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可以参与ATP的合成
[解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因此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正确;有氧呼吸时,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以及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C错误;光合色素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其中一部分被用于合成ATP,D错误。
[多选]叶片“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的配方如表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变量为叶片边缘是否出现枯黄色B.该实验不能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C.乙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缺钾会导致植物出现“焦边”现象D.可以增加一组二次对照实验,即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解析]本题实验自变量是有无钾元素,因变量是植物叶片边缘是否出现枯黄色的现象,A正确;实验目的是探究钾对植物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甲、乙两组中镁含量无差异,不能判断镁是否参与合成叶绿素,B正确;乙组植物出现“焦边”现象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比如增加一组二次对照实验,即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是否恢复正常,C错误,D正确。
(2)验证某种矿质元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方案实验组:正常植物+缺X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若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再加入X后,看症状是否消失。对照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植物正常生长。实验相关说明:①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等相同。②实验组加入X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形成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③该方案也可用于检测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2.实验步骤及结论(1)还原糖的检测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考点三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甲液:0.1 g/mLNaOH
乙液:0.05 g/mLCuSO4
(2)脂肪的检测选材:最好选富含 的生物组织,若用显微镜观察,则最好选择花生或蓖麻种子。使用前可提前浸泡3~4 h,以便于 。原理: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实验中的“三个注意点”
(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2)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3)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A液:0.1 g/mLNaOH
B液:0.01g/mLCuSO4
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五不同”
2.现有无标签的四种样品各一瓶: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将它们正确鉴别出来了,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
明辨析(1)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和蒸馏水可以鉴定蛋白质。( )
[解析]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相同,而斐林试剂的乙液的浓度高于双缩脲试剂B液的浓度,因此利用刚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以及蒸馏水,也能用于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使用过程中先加甲液,然后滴加用蒸馏水稀释过的乙液。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葡萄糖、2淀粉酶、3淀粉、4稀蛋清B.1葡萄糖、2稀蛋清、3淀粉、4淀粉酶C.1淀粉、2淀粉酶、3葡萄糖、4稀蛋清D.1淀粉、2稀蛋清、3淀粉酶、4葡萄糖
[解析] 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所以2号和4号样品是蛋白质,即稀蛋清或淀粉酶;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糖,所以3号样品是葡萄糖,则1号样品是淀粉;淀粉可被淀粉酶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取1号样品(淀粉)与2号样品混合,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2号样品为淀粉酶,则4号样品为稀蛋清,故选C项。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是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也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 多糖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具有还原性C. 血红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参与血液中O2的运输D. 还原性辅酶Ⅱ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催化C3的还原
[解析]碳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大,蛋白质、脂质、糖类、脱氧核糖核酸即DNA都是以碳为骨架,碳是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也是生命的核心元素,A正确;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多糖通常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但是不具备还原性,B错误;血红素是铁卟啉化合物,是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参与血液中O2的运输,C错误;还原性辅酶Ⅱ的化学本质是NADPH而非蛋白质,能催化C3的还原,D错误。
(多选)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指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含量不变B. 垂体合成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C. 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的醛固酮有助于维持血钠含量平衡D.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
[解析]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指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而不是垂体合成的,B错误;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可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助于维持血钠含量平衡,C正确;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D错误。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中元素的分类,必备知识,化合物,回归教材,细胞中的化合物,无机盐,有机物,题组训练,明辨析,细胞中的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备考指导,内容索引,ABC,3细胞中的水,细胞中的无机盐,ACD,2检测步骤,BCD,3实验中的对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含解析),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