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B.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C.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D.阐明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
2.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它们能产生有机酸、酸菌素(一类多肽类物质)和多种酶系,进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和其他病原体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壁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系统边界
B.酸菌素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拟核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
3.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为植物细胞,①是淀粉或者纤维素,若为动物细胞,①是糖原
B.②是氨基酸,③是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后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若核酸为DNA,可以利用⑥二苯胺沸水浴加热检测
4.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等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作为反应物
B.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
5.科学家发现,某病毒能“劫持”人体细胞内的GRP78蛋白,迫使GRP78蛋白改变人体细胞膜上S受体蛋白的结构,从而促进病毒加速进入人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识别S受体蛋白进入人体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被“劫持”后的GRP78蛋白可能使S受体蛋白发生了错误折叠
C.利用靶向药物特异性结合S受体蛋白可以抑制该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
D.该病毒的各组分均在宿主细胞中合成,并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能量
6.信号肽假说认为,翻译时,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首先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将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肽链边合成边被转移到内质网腔中加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发生解聚。如图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即为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
B.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若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内质网无法对多肽进行加工
D.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的过程中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就是ATP
7.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科学种粮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迪拜成功试种海水稻,该水稻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种植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了植物对水的吸收有关
B.海水稻耐盐碱可能与其根部细胞主动吸收矿质元素保持细胞液浓度较高有关
C.海水稻的培育过程是人类对可遗传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过程
D.海水稻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主要受到矿质元素的浓度影响
8.酶促反应速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图2曲线甲表示最适温度条件下,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温度、pH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的快慢可通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
B.曲线甲可表示最适温度下,底物充足时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C.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曲线丙中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酶保存时,所选温度应低于D点,pH为H点对应的pH
9.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到乳酸中
B.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到ATP中
C.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肌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的CO2量多于消耗的O2量
D.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主要是以无氧呼吸方式获得所需能量的
10.控制实验条件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列实验中相关处理错误的是( )
A.AB.BC.CD.D
11.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如图3甲和乙),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通过外围分裂进行线粒体自噬需要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
B.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ROS和Ca2+可能起到诱导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的作用
C.能量需求高时,线粒体会加快中区分裂,以增加线粒体数量满足能量需求
D.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均会受到抑制
12.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叶片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酶活性下降
B.在高光强下,M点对应的叶温为光合酶活性最适温度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该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
13.ATP合成酶是一种功能复杂的蛋白质,其与生物膜结合后能催化ATP的合成,该过程与细胞呼吸偶联,其作用机理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由AD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H+化学势能
B.图中H+跨越该膜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图中ATP合成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D.ATP合成酶还能分布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的基质中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萎缩,水含量下降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
C.动物的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各种基因的表达逐渐减弱
1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对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子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子代出现3:l的性状分离比,则其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可能有两种类型
C.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
D.若子代出现2:1:1的性状分离比,则该个体测交后出现l:l:l的性状分离比
1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配对在内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整个分子该比例等于1
C.DNA分子的双链解旋需要解旋酶催化,此过程不需要ATP供能
D.一个DNA分子有100个腺嘌呤(A),复制三次,需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00个
17.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B.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过程②③
C.④过程所需的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
D.过程②⑤所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1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为四倍体
②某生物基因型为Aa,其正常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
③白化病病例说明基因通过对酶合成的控制,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④若基因突变发生于体细胞,突变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⑤表观遗传不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造成的
A.四项B.三项C.二项D.一项
19.某种田鼠的毛色褐色(S)对灰色(s)为显性。一个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第一年,基因型为SS个体占10%,Ss个体占20%,ss个体占70%。假设该环境条件不利于灰色鼠生存,使得第2年灰色鼠减少了10%,其他基因型个体数目保持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频率从20%变为21.5%
B.该种群的基因库由所有S、s基因组成
C.新环境选择作用使种群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
D.在新环境中,该鼠种群会进化为新物种
20.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的是( )
A.血浆蛋白、O2、葡萄糖、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激素、突触小泡、氨基酸、乳酸与NaHCO3反应
C.葡萄糖、CO2、胰岛素、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D.血液、组织液、淋巴、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21.在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它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增大了其细胞膜面积,有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B.大脑皮层可以随意地调控瞳孔的放大或缩小
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D.自主神经系统都是传出神经
22.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工作机制的新兴学科——脑科学,是21世纪科学研究中最吸引人的领域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通过自我调适和他人帮助得到缓解
B.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会导致人不能听见别人讲话的声音
D.人对自己姓名的记忆由于长年累月地运用,会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
23.激素等化学物质可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
B.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不能作用于垂体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D.可以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胰岛素
24.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警觉性提高、反应更灵敏,这与肾上腺髓质在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下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而当你确认安全以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地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B.整个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两种调节相互协调配合,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
C.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紧急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正常水平,说明体液调节持续时间较长
25.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下列与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可以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B.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C.灭活和减毒的病原体保留了其抗原特性但一般不会致病
D.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使用免疫增强疗法进行治疗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赤霉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C.植物激素通过摄食进入动物体后,会有跟植物体内相同的作用效果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7.高等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协调和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遇高温容易降解有关
B.光敏色素接受光刺激并传递信号,进而启动相关基因表达并引起相关的生理反应
C.基因通过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基因对植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D.植物细胞与细胞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的协调需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
28.如图为小红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⑥是性别比例,它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C.法国梧桐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
D.处于K值时的种群,⑤为稳定型
29.在洱海月湿地公园每年冬季有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停栖,吸引了很多游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旅游观光等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一个群落
C.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
30.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密集的地块进行随机取样
B.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C.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死亡会使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小
31.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大力发展“稻一鸭”“桑一蚕一鱼”“果树一蘑菇”等立体生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山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
B.在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生产者
C.“桑一蚕一鱼”生态系统能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
D.鸭粪作为肥料可提高水稻的产量是因为其为水稻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B.蜣螂以牛粪为食,即获得了牛的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能量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生态系统的能量逐级递减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热量有关
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某种鸟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属于机械防治
D.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3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泡菜制作时泡菜坛密封不严导致发酵液表面出现一层由乳酸菌繁殖形成的白色菌膜
B.传统果酒制作时,其无氧、酸性的发酵环境不适宜杂菌生长,故所用水果不需严格灭菌
C.利用果酒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可在密闭发酵罐中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D.制作酸奶时在牛奶中加入少量抗生素,可避免酸奶中有杂菌滋生导致食用后肠胃不适
35.微生物驯化是指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逐步加入某种物质,让其逐渐适应,从而得到对此物质高耐受或能降解该物质的微生物。科研人员现采用微生物驯化结合传统接种的方法筛选农田土壤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微生物,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驯化培养基A中加入的物质X是敌敌畏,其诱导微生物产生高耐受或能降解敌敌畏的变异,以达到驯化目的
B.驯化后的微生物常利用接种环挑取菌液在培养基B上连续划线分离获得单菌落,划线接种过程中需对接种环进行5次灼烧
C.可以通过检测以敌敌畏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C中敌敌畏的剩余量,筛选出分解敌敌畏能力较强的微生物再进行纯培养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菌落数,能测得培养基C中活菌数的原因是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由一个活菌繁殖形成
36.在花椰菜种植过程中发现,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而野生的黑芥则具有抗黑腐病的特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培育过程中通过紫外线照射使黑芥部分染色体结构被破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用含有胶原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等渗溶液处理植物细胞,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过程②后筛选出异核融合的原生质体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中避光培养
C.过程③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来自黑芥苗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D.进行抗病接种实验鉴定的杂种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花椰菜和黑芥的遗传信息
37.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甲,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克隆猕猴,用于研究生物节律机制,技术流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MAL1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细胞内并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节律
B.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再进行①显微操作去核后作为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C.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95%的O2和5%CO2的气体环境
D.②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的重构胚可直接移植至代孕雌猴子宫内
38.下列关于不同动物血细胞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蛙的红细胞分裂时一般是核先延长,从核中部向内凹陷,然后缢裂为两个核,过程中没有复制,也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B.的粗提取实验中,与菜花相比,选择鸡血细胞提取,可往鸡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涨破,省去研磨的步骤
C.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层脂质分子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不能说明人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3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是连接磷酸二酯键,但它们催化的底物不同
B.运输目的基因的载体上常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C.RNA聚合酶与位于基因上游的起始密码子结合后起始转录
D.农杆菌转化法需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进而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
40.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在某些方面对人们传统的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伦理性问题叙述错误的有( )
①转基因作物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并成功表达后即可上市
②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可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③“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在操作上唯一的区别是前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④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原有基因,不存在安全问题;而蛋白质工程的目的基因是经改造或人工合成的基因,存在安全性问题
A.1项B.2项C.3项D.4项
二、读图填空题
41.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
(2)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大多数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这类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的功能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细胞膜上的K+通道蛋白是神经细胞从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时的重要膜蛋白,K+借助K+通道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__,该过程K+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通道蛋白的构象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2.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某些遗传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突变是指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甲病属于_________遗传病,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两对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Ⅲ-9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就是要防止图中_________(填“甲病”或“乙病”)类型的遗传病发病率上升。
43.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均为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可靶向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棘突蛋白(S蛋白)。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制备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时,向小鼠注射_________最为有效,从小鼠脾脏内获得免疫过的淋巴细胞(细胞①)与骨髓瘤细胞(细胞②)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2)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细胞①②特有的促融方法是_________,HAT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还需经过_________才能筛选出足够数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④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以获得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3)临床试验发现,以上方法获得的抗体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导致抗体失效,结合图乙分析,为解决抗体失效问题,可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_________(填“5区”或“6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得的编码抗体_________(填“5区”或“6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得新的抗体。
(4)利用以上方法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从单克隆抗体特点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三、填空题
44.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当某些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部队”就会紧急动员起来,产生特异性免疫。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
(1)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了下来,然后分裂分化为_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
(2)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需要靠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如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靶细胞)后,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___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并在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的作用下加速分裂、分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病毒暴露出来,抗体可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3)人在焦虑或紧张状态下体内T细胞活性会下降,这使人体更易感染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__。
45.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将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打造以种植采摘、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间作是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套种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
间作和套种分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_____,在采摘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通过特色养殖、种植采摘等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3)采摘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A正确。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B正确。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阐明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D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系统边界均是细胞膜,A错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而非主要是DNA,C错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大型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拟核区域.因此两者的遗传控制中心均是拟核,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以葡萄糖为单体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植物细胞有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有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A正确。②是氨基酸,③是蛋白质,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改变而肽键未断裂,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肽键,故变性后的蛋白质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②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⑤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C正确。二苯胺和DNA沸水浴加热冷却后显蓝色,可用于检测DNA,D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有水的产生,而无水参与反应,A错误。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B正确。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C正确。急性腹泻患者丢失了大量水和无机盐,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D正确。故选A。
5.答案:A
解析:病毒识别受体进入细胞,并不是细胞间的信息识别,A错误。被“劫持”后的GRP78蛋白可能使S受体蛋白发生了错误折叠,结构改变,进而促进病毒快速进入细胞,B正确。利用靶向药物特异性结合S蛋白,该病毒无法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增殖,从而可以抑制该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C正确。病毒增殖过程中只提供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酶、能量、细胞器合成子代病毒的各个组分,D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还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才能得到成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A错误。由图可知,核糖体合成的肽链由蛋白质构成的孔道进入内质网腔,不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若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多肽链可能无法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C正确。如图,GTP参与了蛋白质(多肽)进入内质网加工的过程,图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在内质网的加工还需要GTP供能,D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水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种植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了植物对水的吸收有关,A正确。海水稻耐盐碱,即能在土壤溶液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根部细胞正常吸水,可能与其根部细胞主动吸收矿质元素保持细胞液浓度较高有关,B正确。海水稻的培育过程是人类不断在可遗传变异植株中定向选择耐盐碱植株的过程,C正确。海水稻根部细胞吸收某些矿质元素属于主动运输,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氧气浓度会影响有氧呼吸的速率,从而影响ATP的合成,海水稻根部细胞吸收某些矿质元素的速率主要受到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A正确。最适温度下,底物充足时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成正比,即酶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不能用曲线甲表示,B错误。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自身会分解,因此探究曲线丙中pH对醇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用淀粉作反应物,C正确。保存酶时应选择低温、最适pH条件,因为低温条件下,酸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最适pH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有利于保存酶,D正确。故选B。
9.答案:A
解析:无氧呼吸时,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大部分能量存留于乳酸,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彻底释放,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若只以葡萄糖作为底物,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肌细胞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因为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马拉松比赛中,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运动员主要是以有氧呼吸方式获得所需能量,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为排除空气对好氧细菌分布的影响,应先将含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小室中,A正确。希尔反应在充足的H2O和无CO2的条件下进行,B错误。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C正确。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暗反应的过程即卡尔文循环,D正确。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线粒体自噬需溶酶体参与,但其中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由题干知,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故可能是线粒体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诱导线拉体发生外同分裂,B正确。细胞增殖时,线粒体会加快中区分裂,以增加线粒体数量从而满足能量需求,C正确。如图可知,线粒体的分裂需要DRP1的作用,所以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均会受到抑制,D正确。故选A。
12.答案:D
解析: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需要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A错误。在高光强下,M点CO2吸收速率最大,即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不是真正的光合速率最大,故M点对应的叶温不一定是光合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CP点代表此时植物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图中M点处CO2吸收速率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也就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结合题图可知,图中由AD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内膜内外的H+浓度差引起的化学势能,A正确。据图可知,图中H+顺浓度梯度跨越该膜,且需要蛋白质协助,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图中过程为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ATP,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能合成ATP,图中的ATP合成酶还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衰老细胞水含量下降,细胞体积萎缩,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B错误。动物的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具有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与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增强,D错误。故选C。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骨架应为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A错误。在DNA分子中,A+G=50%,T+C=50%,两者的比值等于1,B正确。DNA分子解旋需消耗能量,C错识。三次复制需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D错误。故选B。
17.答案:C
解析:过程③为翻译,其唯一的场所为核糖体,A错误。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于复制时,应为过程①,B错误。酶为蛋白质或,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C正确。过程②为转录,以为模板,形成,配对的方式为A一U、T—A、C一G,过程⑤为复制,配对的方式为A一U、C一G,两者有区别,D错误。故选C。
18.答案:A
解析:①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为四倍体,正确;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已复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有2个A,另一条染色体有2个a,正确;③白化病产生的原因是病人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正确;④若基因突变发生于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子代,错误;⑤表观遗传是基因的碱基甲基化造成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没有改变,正确。①②③⑤正确,故选A。
19.答案:A
20.答案:C
解析: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发生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葡萄糖、CO2、胰岛素都可以分布在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进入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多,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树突增大了其细胞膜面积,有利于细胞问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瞳孔放大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而瞳孔缩小是因为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收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不受意识支配,B错误。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C正确。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正确。故选B。
22.答案:A
解析: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通过自我调适和他人帮助得到缓解,A正确。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B正确。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会导致人听不懂别人讲话,C错误。由于长年累月运用则不易遗忘,就会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D正确。故选C。
23.答案:A
解析: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A正确。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B错误。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被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无法获得胰岛素,因胰岛素为蛋白质,可被胰蛋白醇水解,D错误。故选A。
24.答案:A
解析:在紧急情况下,在相关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整个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两种调节相互协调配合,提高机体应激反应能力,B正确。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正确。紧急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正常水平,该事实能说明体液调节持续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A。
25.答案:D
解析:根据抗原一抗体结合的特异性,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用于疾病临床检测,A正确。人体被某病原体感染后也能获得针对该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B正确。病原体灭活或减毒后仍有抗原特性,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是一股不会导致机体患病,C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过强导致患病,增强免疫会加重病情,D错误。故选D。
26.答案:C
解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正确。赤霉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由于人体中缺少识别植物激素的受体,植物激素通过摄食进入动物体后,起不到调节作用,C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D正确。故选C。
27.答案:C
解析:脱落酸能抑制发芽,维持种子休眠,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遇高温容易降解有关,A正确。光敏色素是一种可溶性的色素一蛋白质复合体,接受光刺激并传递信号,进而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并引起相关的生理反应,B正确。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的,因此基因通过控制植物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基因对植物性状的间接控制,C错误。多细胞植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的协调需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D正确。故选C。
28.答案:C
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①③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是年龄结构,①是死广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足迁入串,⑥是性别比例,它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法国梧桐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一棵,这不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C错识。⑤是年龄结构.处于K值时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所以其年龄结构为稳定性,D正确。故选C。
29.答案:D
解析:湿地具有的旅游观光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之一,湿地边的挺水植物芦苇属于同一种生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D正确,故选D。
30.答案:C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消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进行随机取样,A错误,河岸通常为条带状,因此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等距取样法,B错误。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要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然后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观察,C正确,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死亡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比实际值偏小,从而使计算的结果偏大,即会使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故选C。
31.答案:C
解析:农田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蘑菇作为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果树利用,B错误。“桑一蚕一鱼”生态系统能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C正确。鸭粪中能量不能被植物利用,只能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CO2和无机盐),才可以被植物利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利用,D错误。故选C。
32.答案:B
解析:物质可以在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A正确。牛的类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该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B错误。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得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可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正确。生物体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且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和没有被下一营养级全部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递减的,D正确。故选B。
33.答案:D
解析: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叫声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题目中说某种鸟,则说明是同一个物种,而种间关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B错误。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是利用物理信息进行生物防治,C错误。光作为物理信息,刺激莴苣种子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D。
34.答案:B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坛未严格密封会提供有氧环境抑制厌氧菌乳酸菌的生长,有氧条件会抑制其繁殖的液体表面可能出现一层由醇母菌繁殖形成的白色菌膜,俗称“霉花”,A错误。传统果酒制作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发酵液变酸,发酵过程中无氧、酸性环境不适宜杂菌生长,故所用水果不需严格灭菌,B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利用果酒制作果醋时需将发酵罐盖子打开,给醋酸菌提供有氧条件,醋酸菌在有氧、糖分不足的条件下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C错误。酸奶发酵时加入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等细菌的繁殖,使发酵无法完成,为避免杂菌污染应需对原料、培养用具等严格灭菌,并接种纯乳酸菌,D错误。故选B。
35.答案:C
解析:驯化培养基A中加入的敌敌畏对微生物进行选择,从土壤微生物原有的有各种变异类型中筛选出能在有敌敌畏的环境中生存即高耐受或能分解敌敌畏的微生物,A错误。如图,在培养基B上进行5次划线,第一次挑取菌液划线前需灼烧接种环,每一次划线结束都需灼烧接种环,故接种过程中需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B错误。单位时间内剩余的敌敌畏越少,说明筛选出的微生物分解敌敌畏的能力越强,故通过测定培养瓶中敌敌畏的剩余量,可筛选出分解敌敌畏能力较强的微生物,C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一个活菌,但也有可能是两个或多个连在一起的活菌,D错误。故选C。
36.答案:C
解析:①过程将两种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除去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A错误。异核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后再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脱分化过程需要避光,B错误。愈伤组织为脱分化形成的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过程③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来自黑芥苗叶肉细胞的叶绿体,C正确。由于紫外线照射使黑芥部分染色体结构被破坏,因此完成鉴定后,最终获得的杂种抗病植株中不具有完整的黑芥的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C。
37.答案:B
解析: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BMAL1基因是生物节律核心基因,存在于动物全身体细胞内,但只在下丘脑相关细胞中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节律,A错误。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MⅡ期,再进行①显微操作,去核后作为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B正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置于提供95%的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的培养箱中,C错误。②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需用物理法或化学法激活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阶段后再移植至经发情处理的代孕雌猴子宫内,D错误。故选B。
38.答案:B
解析: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一般是核先延长,从核中部向内凹陷,然后缢裂为两个核,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但没有星射线和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与菜花等植物组织作为材料时需加入研磨液进行研磨,相比菜花选择鸡血细胞提取DNA,可往鸡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涨破,省去研磨的步骤,B正确。生物膜为磷脂双分子层,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层脂质分子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说明红细胞内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生物膜成分,也可证明人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C错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
39.答案:C
解析:DNA连接酶催化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催化形成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它们都是连接磷酸二酯键,但它们催化的底物不同,A正确。运输目的基因的载体上常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B正确。RNA聚合酶与位于基因上游的启动子结合后起始转录,C错误。农杆菌转化法需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T-DNA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
40.答案:D
解析:①转基因作物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并成功表达后还需进行相关安全性评估,符合相关标准才能上市,错误:②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不会导入人体细胞,更不会在人体内表达,故不会增强人抵抗病菌的能力,错误:③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胚胎植入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设计试管婴儿有时还需要借助基因编辑等其他技术,错误:④无论目的基因是否来源于自然界,基因工程都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错误。错误的共有4项,故选D。
41.答案:(l)选择透过性
(2)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系:糖被与细胞问信息交流有关系等(答案正确合理,答出一点即可)
(3)协助扩散;不需要;会
(4)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42.答案:(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2)常染色体显性;II-3和II-4有甲病,生下Ⅲ-9和III-11无甲病,说明是显性基因控制,Ⅱ-3(男性)有甲病,生下Ⅲ-9(女性)无甲病,说明该基因不在染色体上
(3)15;aaXBXB或aaXBXb
(4)17/24
(5)乙病
43.答案:(l)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血清
(2)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3)5区;6区
(4)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44.答案:(1)浆;与特定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或形成沉淀,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毒性T;辅助性T;细胞因子
(3)T细胞活性下降,使细胞免疫功能减弱;由于产生的细胞因子减少,体液免疫功能也减弱
45.答案:(l)空间结构;季节性
(2)负反馈调节;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整体
(3)取样器取样法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榶
—
①
—
②
肽键
③
双缩脲试剂
⑤
—
核酸
⑥
选项
生物学研究
实验条件
A
恩格尔曼研究叶绿体的功能
先将含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小室中
B
希尔探索光合作用原理
充足的H2O和适宜浓度的CO2
C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先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再观察
D
卡尔文探明卡尔文循环
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2024云南省三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云南省三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生物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含解析docx、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生物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生物答案和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