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
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如图为我国某处传统廊桥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廊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热B.避雨C.保温D.防震
2.图示廊桥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3.图示廊桥采用木料非石料的原因不包括( )
A.就地取材B.易于搭建C.方便加工D.耐腐防潮
2023年12月11日~15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了少见的降雪天气,茫茫沙海变成了一望无垠的“雪海”。如图示意塔克拉玛于沙漠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的( )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
5.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雪少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汽较少B.气温较低C.光照较强D.温差较大
6.降雪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植被覆盖B.缓解气候变暖C.补给地下水源D.增加沙尘天气
如图示意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剖面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8.下列各地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内蒙古高原B.乙—横断山区C.丙—柴达木盆地D.丁—华北平原
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前后,超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如图示意该台风中心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杜苏芮”登陆地濒临的海域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0.“杜苏芮”登陆时,晋江沿海的天气现象是( )
A.风雪交加B.阴雨连绵C.浓雾弥漫D.狂风暴雨
11.台风来临时,应采取的避灾措施有( )
A.往海边空旷地疏散B.到户外大树下躲避
C.向地势低洼地疏散D.在坚固建筑内躲避
海底数据中心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压力容器中,通过海水流动进行自然冷却。2023年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下水。如图示意海南海底数据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该产业的突出特点是( )
A.人才需求高B.劳动力密集C.经费投入少D.环境污染大
13.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建设该海底数据中心需攻克的技术难关不包括( )
A.抗风浪B.抗腐蚀C.防沙尘D.防台风
14.数据中心建在海底的目的是( )
①延长使用寿命②节约能源消耗
③降低维护难度④减少土地占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川藏铁路是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被誉为中国的“世纪工程”。如图示意川藏铁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川藏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
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D.南北
16.川藏铁路建设难度大是因为( )
①地势高差巨大②跨越江河众多③地质灾害严重④沙尘天气频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修建川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
A.缩短川藏两地空间距离B.促进川藏地区经济发展
C.保护沿线地区生态环境D.开发沿线地区耕地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的季节长短差异较大。如图示意2022年我国部分城市四季天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秋季最长的城市是( )
A.昆明B.广州C.太原D.沈阳
19.西宁长冬无夏主要是由于( )
A.深居内陆B.地形平坦C.地处高纬D.地势较高
2023年7月底,涿州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如图示意华北地区地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涿州西侧的甲山脉是( )
A.长白山脉B.太行山脉C.巫山山脉D.武夷山脉
21.本次涿州受灾严重的原因有( )
①西北季风强劲,降水丰沛②地势低平,泄洪缓慢
③多条河流经过,水流汇集④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洪水退后,北京某组织计划将一批救灾物资快速送达涿州各灾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路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管道运输
长江的航运价值主要体现在中下游河段。经过多年的航道治理及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上游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如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省区中,长江中下游流经的是( )
A.晋、湘B.川、琼C.皖、鄂D.渝、豫
24.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支流众多②无结冰期③汛期较长④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对三峡段通航条件的改善体现在( )
①降低流速②增加水深③缩短汛期④拓宽航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解答题
26.河流改道是指河流改变原来路径而沿着新路径流动的现象。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图1示意黄河流域,图2示意黄河下游河道变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黄河的发源山脉及注入海域。
(2)说出黄河下游的河段范围,并分段描述该河段的流向。
(3)分析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均绕过甲区域的原因。
(4)在治理黄河改道的过程中,下游逐渐形成了“地上河”。请分析“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5)分河段列举黄河中下游流域内治理“地上河”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2.D 3.D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河流水量大,廊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降水多。由于该地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建设廊屋防水、防潮,有利于保护桥梁。因此廊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作用是避雨,B正确;廊桥上加盖廊屋还有防晒作用,不是为了吸热、保温、防震,ACD错误。故选B。
2.廊桥方便人们行进时遇到下雨天气避雨,从该特点来看,廊桥多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多,D正确;其他地区降水相对较少,ABC错误。故选D。
3.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A不符合题意;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方便加工,易于搭建,建造成本低,BC不符合题意;木料不耐潮,易变形、腐烂,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
4.B 5.A 6.C
【解析】4.读图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是塔里木盆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雪较罕见,A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与气温、光照、温差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6.当地植被以荒漠为主,降雪并不会减少植被覆盖,A错误,降雪不会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会导致积雪融化,B错误;降雪可为当地补给地下水源,减少沙尘天气,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约33.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7.B 8.B
【解析】7.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其中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ACD错误,故选B。
8.甲—青藏高原,A错误;乙—横断山区,B正确;丙—四川盆地,C错误;丁—长江中下游平原,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9.D 10.D 11.D
【解析】9.依据图中位置可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登陆地濒临的海域是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纬度最低的海域,D正确,故选D。
10.台风登陆时,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读图可知,“杜苏芮”登陆时,晋江沿海的天气现象是狂风暴雨,D正确,故选D。
11.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当台风来临时,不应该靠近海边,A错误;也不到户外大树下躲避,B错误;更不能向地势低洼处疏散,C错误;可以在坚固建筑内躲避, 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风登陆时,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在山区甚至会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当台风来临时,海边台风的影响更大,在海边和河口低洼地区旅游时,应尽可能到远离海岸的坚固宾馆及台风庇护站躲避。
12.A 13.C 14.D
【解析】12.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A正确;该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不属于劳动密集型,B错误;经费投入高,环境污染小,CD错误。故选A。
13.海洋中多台风,风浪大,海水腐蚀性强,ABD不符合题意;海洋气候湿润,不需要防沙尘,C符合题意。故选C。
14.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大,且需冷却降温,耗能多,数据中心建在海底通过海水流动进行自然冷却,有利于节约能源消耗,减少陆地土地资源的占用,②④正确;海水腐蚀性强,不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海底环境复杂,维护难度大,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海底数据中心(简称UDC),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的压力容器中,通过海水的流动进行自然冷却,具有绿色低碳、安全可靠、降本增效等优势,且易于与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融合,将海洋电力转化为算力,助力数据中心碳中和,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15.C 16.A 17.B
【解析】15.读图可知,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大致呈东西走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川藏铁路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经过横断山脉,地形崎岖,落差大,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①③正确;川藏铁路沿途经过长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需架桥,②正确;沙尘暴频发的地区应是西北地区,川藏铁路主要位于西南地区,④错误。故选A。
17.川藏铁路完善了交通网,促进川藏地区经济发展,B正确;不能缩短川藏两地空间距离,A错误;修路过程中会破坏沿线地区生态环境,C错误;修路会占用沿线地区耕地资源,D错误。故选B。
【点睛】建设川藏铁路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地形的海拔高差问题,甚至面临50公里爬升2000多米的坡度。川藏铁路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全线海拔高差3000多米,累计爬升高度里程1.4万米。川藏铁路穿越了五大地形区,这也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地区。川藏铁路建设需面对“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脆弱的生态环境”这四大环境挑战。
18.A 19.D
【解析】18.由图可知,四个城市中,昆仑的秋季时长明显比另外三个城市长;广州夏季较长、太原和沈阳冬季较长,排除BCD,选A。
19.由所学可知,西宁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所以气温降低,造成西宁长冬无夏,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与海陆位置无关;排除ABC,选D。
【点睛】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20.B 21.D 22.C
【解析】20.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涿州西侧的甲山脉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B正确;长白山脉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巫山山脉和武夷山脉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CD错误。故选B。
2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涿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7月底)盛行东南季风,①错误;涿州地势低平,泄洪缓慢,且多条河流经过,水流汇集;再加上涿州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故本次涿州受灾严重,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据所学知识可知,水路运输速度慢,不能把救灾物资快速送达涿州,A错误;铁路运输运量大,适合远距离运输,北京到涿州距离近,更适合采用公路运输,且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B错误,C正确;管道运输适合运输液体和气体,不适合运输救灾物资,D错误。故选C。
【点睛】涿州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 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毗邻北京。涿州市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设有京南经济开发区(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林店经济开发区)。
23.C 24.A 25.B
【解析】23.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湖北的宜昌,没有流经山西省,其简称晋,A错误;没有流经海南省,其简称琼,B错误;皖和鄂分别是安徽和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C正确;渝是重庆,位于长江上游,D错误。故选C。
24.长江中下游支流众多,水量大,无结冰期,汛期较长,水位较深,都有利于航运,①②③说法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④错误。故选A。
25.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降低了上游河流流速,增加了水深,水位上涨,拓宽了航道,改善了同行条件,①②④正确;三峡没有缩短汛期,③错误。故选B。
【点睛】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26.(1)巴颜喀拉山;渤海
(2)桃花峪-入海口;先自西向东,再流向东北
(3)甲地势较高,地质结构较稳定,河床较高
(4)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河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
(5)中游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下游加固大堤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为材料,共分为五道小题,涉及黄河的概况、治理与开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由所学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向东注入我国的渤海。
(2)由所学可知,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是河南的桃花峪,桃花峪之后的河段是黄河下游;下游先自西向东流,再向东北流入渤海。
(3)由图可知,甲区域地势较高,地质构造相对比较稳定;河床相对较高,所以黄河多次改道均绕过了甲区域。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增,在下游地势变平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5)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需要保持水土,植树种草;在下游需要加固大堤,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地上河”。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