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字母填入题后的答题栏内。)
1.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有粮窖287座,其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镇江、苏州等,也有来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 )
A.都江堰的兴修B.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
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2.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部佛经、各种金玉饰物、多种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还携带各种谷物种子、各类书籍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经济文化繁荣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文学成就辉煌D.加强对边疆的统治
3.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权更迭。这种局面的实质是( )
A.阶级矛盾尖锐B.宦官专权的结果C.民族政权并立D.藩镇割据的延续
4.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实现官僚与平民的平等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D.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5.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情况。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战乱不断B.科举制度的实施
C.经济重心南移D.市民阶层的发展
6.据统计,唐诗有作者3600余人,诗作55000余首,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约有11000多名作者,创作了20余万首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的一半。这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诗歌繁荣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
C.宋诗在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D.唐宋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7.在中央机构设置中,秦朝设“三公”,唐朝设三省六部,宋代则设置多重机构,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种演变反映出( )
A.皇帝权力逐步强化B.中央集权不断削弱C.丞相权力不断增大D.地方权力不断增强
8.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9.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西洋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记述。据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B.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
C.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D.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
10.我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地区是( )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11.乾隆时期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该规定说明清朝( )
A.禁止外商来华贸易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C.加强对思想的控制D.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12.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一定程度上( )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B.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C.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衰落D.符合了闭关锁国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3.【科举制的发展】(10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材料三 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其考试内容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为主,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就其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来说,堪称完备,实际上是古代科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魏晋南北朝到隋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有什么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带来的影响。(4分)
14.【古代的对外交往】(10分)
材料一 宋朝很重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在北宋都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政府在这些城市都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岁入多达约110万缗。中国出口的物品有丝、绢、锦等纺织品以及陶瓷、金银产品等,输入的物品有珍宝、象牙、犀角、钻石等。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摘自刘炜等主编《中国文明传真·第三卷》
材料二 清廷深感疑虑,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历史证明,孤立于国际体系之外不可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难免陷入更加落后的被动的境地,向现有秩序挑战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没有自主的编制和社会创新,现有世界体系不可能为有众多人口的中国提供现代化的空间。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及其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中所得到的启示。(2分)
15.【经济与人口】(8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隋唐两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大运河贯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物资的调运,到开元时期出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景象,人口滋生,经济发展,一片繁荣。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据统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人口为0.1943亿,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人口激增至3.13亿。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升和粮食供应紧张。当时的统治者就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泰国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
——摘编自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盛唐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中期人口增长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概括清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4分)
16.【中国古代科技】(8分)
材料一
——整理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提取上述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自拟论题,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称帝前身份
唐朝节度使
唐朝晋王后
后唐节度使
后晋节度使
后汉节度使
名称
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
水耕、独轮车、弓餐、造纸、制瓷
1000多年
铸铁、胸带式马具
800-900年
火药、印刷术
500-600年
提花机、磁罗盘
约400年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共7页。
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共4页。
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安陆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