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2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高架道路的路面通常铺设质轻、多孔的“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第1题图)
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2.如图为水中活动的北极熊,其水面下的身体与水面上的头似乎分了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第2题图)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3.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会做出相应的调节活动。秋冬季,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这种变黄落叶现象是银杏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应性,其刺激因素主要是
A.水分B.温度C.光照强度D.重力
4.过交通路口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的规则,小曙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和导线来模拟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要求红、绿、黄灯可独立发光,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符合题意的是
A.B.C.D.
5.用概念图能形象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代表图中a、b、c的是
(第5题图)
A.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髓B.反射弧、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C.内分泌腺、垂体、睾丸D.先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6.宁波市气象台发布的海曙区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9℃,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2℃,空气相对湿度85%。”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明天本地可能处于高气压区B.“东南风”,说明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C.“气温22℃”,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D.“相对湿度85%”,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
7.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甲、乙都是电流表B.甲、乙都是电压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D.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8.对下列四幅图解释错误的是
A.图甲两个磁极靠近时有排斥作用,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B.图乙中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不同位置,小磁针N极指向一定不变
C.图丙中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
D.图丁中铁粉的排列显示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
9.某人食指曾被烧伤,现该部位被触摸时没有感觉,其它部位被触摸时感觉正常。
如图表示人体的反射弧结构。该患者烧伤时可能损伤了图中反射弧的
(第9题图)
A.①B.②C.③D.④
10.如图甲是一种电热膜,它不易氧化,工作时能自动控温。其构造是在绝缘薄膜表面,将多条薄的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如图乙。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丙。有关电热膜说法正确的是
A.导电墨线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B.电热膜中导电墨线连接方式是串联
C.电热膜工作时通过导电墨线的电流始终不变D.导电墨线能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自由电荷
11.如图甲,“平视显示系统”可以将一些行车信息直接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视野前方,司机不必低头看仪表,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图乙是其成像原理简图。据图分析
(第11题图)
A.图乙中∠1是折射角
B.行车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司机看到视野前方行车信息的像是实像
D.行车信息的像与人分别到挡风玻璃的距离一定相等
12.端午节很多地方都会组织赛龙舟活动,当队员听到发令枪响时便开始奋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队员听到发令枪响时便开始奋力划桨,这一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B.划桨时上臂骨骼肌收缩,骨骼肌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C.划桨时队员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收缩
D.呐喊助威的观众会面红耳赤、血压升高,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
1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电路电流在0.1~0.4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通过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子元件正常工作时
(第13题图)
A.流过电子元件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相等
B.电子元件两端的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始终相等
C.电子元件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为5~40Ω
D.当电流为0.1A时,电子元件的阻值为10Ω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并排立着两支不同高度的蜡烛,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可能看到的像是
A.B.C.D.
15.小曙同学在医院看到一个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当输液报警器处输液管中有药液流过,绿灯亮,无药液流过,喇叭报警,小曙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查找的资料设计了一个类似的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乙所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15题图)
A.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
B.输液管中没有药液流过时,控制电路线圈中的电流变大
C.当输液管内有药液时,LED灯发出的光将被会聚到光敏电阻上,衔铁吸下
D.调试时,输液管中有药液流过也会报警,可减少线圈匝数改进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智能眼镜,包含了很多高科技,包括蓝牙、Wi-Fi、骨传导耳机以及精准姿态传感器等。
(第16题图)
(1)Wi-Fi无线信号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2)骨传导耳机的发声部位通过 产生声音,耳机上的“音量”键通过改变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来改变声音的 。
(3)结合图乙所示的耳的结构图,与普通耳机相比,骨传导耳机能减少长时间戴耳机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因为它基本没刺激到 ,而声波刺激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仍可由听神经传至 形成听觉。
17.低碳环保的公共自行车,给宁波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自行车在设计时用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第17题图)
(1)我们能在不同角度看见自行车,是因为光在自行车的表面发生 的缘故。
(2)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8.有一种轮子会发光的溜冰鞋(如图甲),轮子是透明的,磁环固定在轮周上,由金属线圈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闭合电路固定在轮轴上。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正向通过时能导电,电流方向相反时,其电阻很大,可视为绝缘体)。
(第18题图)
(1)溜冰时磁环随轮周转动使发光二极管发光,这种现象称为 现象,它的原理相当于图乙中的 。
(2)溜冰鞋在运动过程中,小曙发现二极管总是一闪一闪并不连续发光,这说明产生的电流方向是
的(选填“改变”或“不变”)。
19.在水果中平行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几个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LED灯。则图中的“水果”是电路中的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各水果电池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
(第19题图)
20.小曙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硬币代替蜡烛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实验中将硬币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该硬币的像;在玻璃板后放硬币b,前后移动,使硬币b与硬币a的像完全重合。
(第20题图)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硬币b替代的是 (选填“硬币a”或“硬币a的像”)。
(3)若用手推动玻璃板到图乙位置,则硬币a的像位置是 (选填图乙中字母)。
21.如图是研究植物应激性的实验装置或原理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图甲是航天员刘洋在“天宫课堂”为大家展示的水稻,天宫中水稻的茎不能整齐地向着一个方向生长,显得杂乱无章,这主要是因为 的刺激减弱而引起的。
(2)学校实验室中两粒萌发的蚕豆种子按图乙位置摆放,则A、B、C、D这4个结构能大致保持原来生长方向的是 (可多选)。
(3)图丙说明植物的茎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弯向光源生长,其原因是 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
22.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9V0.3A”,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1A”,电路工作时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在实验中保证电路安全。第一种情况只闭合开关S,第二种情况开关S、、均闭合,两种情况下,移动滑片分别得到电流表示数I随滑动变阻器阻值R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则与第一种情况对应的图像是 (选填“①”或“②”),的阻值为 Ω。
(第22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的活动,活动包括学习眼球结构、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用模型模拟近视原理等环节。如图为某小组设计的眼球成像模型,该模型以牛奶箱作为眼球主体,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圆环而制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射器改变水透镜的凸度。
(第23题图)
(1)模型中的光屏模拟眼球中的 (填眼球结构名称)。
(2)模型中光源采用“L”光源,主要是为了研究像的 (选填“正立倒立”或“虚像实像”)情况。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向水透镜注水模拟晶状体凸度变大,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源 水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若不移动光源,应在水透镜和光源之间放置 (选填“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24.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1)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2)在该探究方案中如何设置乙鼠b步骤? 。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 。
25.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第25题图)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甲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观察指向;③摆放一根长直导线;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
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
(2)由图乙(a)、(b)、(c)可知: 。
(3)小曙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乙(d)所示,小磁针也会发生偏转。其依据是: ;(d)中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和图乙 (填序号)的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同。
26.小曙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第26题图)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 “?” ,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支起。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曙针对自制指南针设计了评价量表。
(1)请将①中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2)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曙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7.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时,小曙用2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1A”。
(第27题图)
(1)请添加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2)电路连接正确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 组的数据存在问题。
(3)小曙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目的是 ,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
A.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B.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C.测量物体的长度D.研究通电线圈的磁性强弱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28题6分,29题5分,30题8分,31题8分,32题8分,共35分)
28.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第28题图)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
(2)小曙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增大铜铃到甲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小曙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9.感染流感后易出现畏寒、哆嗦发抖、发烧等症状,可服用布洛芬缓解症状。小曙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一:体温调节模型
资料二:正常人神经系统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入侵后人体的体温调定点被升高。若某人感染病毒发烧,他的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9℃,人体会进行相关调节,从而使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附近。当人体退烧,体温调定点也回到37℃左右。
资料三:前列腺素是一种多功能的激素,人体内多处组织都可分泌该激素。发热会导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但过多的前列腺素会引起肌肉频繁收缩,导致肌肉疼痛。布洛芬能使体温调定点明显下移,同时抑制前列腺素分泌,从而使患者体表毛细血管充分扩张,出汗增加,进而产生明显的降温作用。
(1)上述模型中的“?”处应填 。
(2)请结合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和以上材料,解释人体感染流感出现畏寒、哆嗦发抖、发烧等症状以及服用布洛芬能缓解发烧、头疼症状的原因。
3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3安、2.3安。
(第30题图)
(1)求通过电阻电流。
(2)求电阻的阻值。
(3)现用电阻替换电阻、中的一个,替换后,发现两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其示数均如图乙所示。求电阻的阻值。
31.小曙同学选取了两根材料不同的合金丝a和b,连接成图甲电路。M为合金丝b的左端点,N为合金丝a的右端点,Q为在合金丝上可移动的触点。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适当位置后,移动Q,电压表读数U随QN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求:
(第31题图)
(1)当Q向M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合金丝a的长度为 cm。
(3)求合金丝b两端电压以及合金丝b的电阻。(写出计算过程)
32.科学史上有一个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故事,“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 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2)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现象 (填“支持”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3)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组合而成的电池组。如图是一个伏打电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哪一个金属板是正极,简述操作方法、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海曙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参考答案与评分参考
科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简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电磁波(2)振动响度(3)鼓膜大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7.(1)漫反射(2)C
18.(1)电磁感应A(2)改变
19.电源串联
20.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硬币a的像
(3)b
21.(1)重力(2)AB(3)背光
22.②6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
(1)视网膜
(2)正立倒立
(3)靠近凹透镜
24.
(1)避免小鼠自己分泌的胰岛素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定时喂全营养饲料,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或:定时喂等量含胰岛素的全营养饲料)
(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4)每组多用几只小鼠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25.
(1)B
(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26.
(1)将缝衣针沿磁铁的S-N(或N-S或同一方向)方向摩擦10余次(或多次);(或将条形磁体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
(2)S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调整针尖的位置,使之正好过指南针的重心;其他方法合理均给分)
27.
(1)
(2)1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28题6分,29题5分,30题8分,31题8分,32题8分,共35分)
28.(1)0;(2)不变;(3)增大;
29.
(1)体温调节;
(2)人体体温调定点是37℃左右,人体感染流感“调定点温度”升高导致畏寒,哆嗦、发抖使肌肉运动增加产热,从而使体温升高导致发烧;布洛芬能使体温调定点明显下移,同时抑制前列腺素分泌,使患者体表毛细血管充分扩张,出汗增加,散热增多,进而产生明显的降温作用,而前列腺素分泌减少,肌肉收缩频率降低,从而缓解头疼
30.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的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电阻电流:
;
(2)的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为0.3A,
则由可知,的电阻:;
(3)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大量程的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即;若替换的为;
通过电阻电流;而此时通过的电流不变为2A,电流表A的示数应为:;不满足题中“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的条件,故不成立;(其他合理解释均给分)
所以,只能用电阻替换,替换后:
此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电流表A的示数为:;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电阻的阻值为:;
31.
(1)不变
(2)10
(3)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合金丝b两端电压:;
则:
32.
(1)动物内部存在的“动物电”(只写“电”也可得分);
(2)不支持;
(3)用导线将伏打电池,电流表和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迅速闭合电路后断开;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若指针顺时针偏转,则与正接线柱相连的一端金属板为正极,反之为负极。
或者:
先用一根导线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金属板A相连,再用另一根导线的一端与金属板B相连,另一端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
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金属板A是电池的正极;若电压表反向偏转,则金属板B是电池的正极。(合理即可)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1.0
0.10
2
1.6
0.16
3
2.0
0.20
4
2.4
0.24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音准为ms(1ms=0.001s。)
偶然发现和初步探究:
伽伐尼发现用解剖刀接触到放置在解剖盘中的蛙腿的神经时,蛙腿发生抽动。重复这一实验,出现相同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伽伐尼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起电机和莱顿瓶(分别用于产生和储存静电的装置)对蛙腿采取电刺激,发现蛙腿抽动
进一步探究及结论:
②在封闭的室内,将蛙的神经和蛙腿肌肉与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金属弧相接触,蛙腿发生抽动,如图所示。
伽伐尼的结论:动物体内部储存在着“动物电”且这种电只有一种以上的金属与之接触时才能激发出来
质疑:
伏打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认同其实验现象,但对其解释提出质疑
伏打的观点和实验:
伏打认为产生电的原因是两种金属与湿的动物体相连造成的,他用盐水代替了神经和肌肉,用锌、铜两种金属与盐水接触也产生了电,他将这种电称为“金属电”
伏打电堆的发明:
据此原理发明了伏打电堆,如图所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C
B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A
C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十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十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1-4章):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1-4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