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一模)地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2613/0-17191917254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一模)地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2613/0-1719191725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一模)地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92613/0-17191917254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一模)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秦岭站所处的经纬度最接近
A.74°N,163°EB.74°S,163°E
C.84°N,163°WD.84°S,163°W
2.秦岭站可以看到的动物是
A.北极熊B.企鹅C.考拉D.牦牛
3.秦岭站选择在2月开站,原因是
A.积雪少,降水多B.光照好,风力强C.有极昼,是暖季D.有极夜,冰山少
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且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下图为长白山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最有可能找到人参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河流a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B.山峰的海拔范围是800~900米
C.丙地所处的山体部位是山谷
D.若甲乙两地之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0千米
6.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为“雨生百谷,春雨可贵”,此时降雨明显增加,旨在提醒农民时雨将降,不要误了农事,谷雨期间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B.C.D.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对俄投资,多在油气项目方面。图1为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下列关于日本、俄罗斯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均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主B.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产品全部销往国内D.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资源附近
8.近些年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日本的外迁企业多是
①污染较重的企业②高新技术型企业③资源消耗型企业④需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在生产生活中,要有防灾减灾意识。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泥石流来临时,顺着流动方向跑B.山体滑坡时,避让危险路段
C.地震发生时,室外躲在空旷地带D.台风来临时,渔船进港避风
美国和巴西都是农业大国,图1为美国本土农业分布示意图,图2为巴西农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图1 图2
10.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的玉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B.巴西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比美国差
C.美国和巴西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区D.美国农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
11.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④临近五大湖,水资源充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环境效益有
①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②提供新鲜空气
③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④调节全球气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旨在有效加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有关黄河发源地——-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三江”指的是珠江、黄河和澜沧江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C.世界低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D.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逐年增多
14.黄河中游流经的黄上高原,水上流失严重,造成这种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A.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人们长期的过度和过牧
C.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D.黄土土质黏稠且少孔隙
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图1为香港和澳门位置图、图2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图1 图2
15.关于香港和澳门叙述正确的是
A.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B.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
C.香港是国际博彩旅游中心D.澳门北临深圳经济特区
16.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紧密,祖国内地为其发展提供的是
①资金②淡水③技术、管理④日常生活消费品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下图为台湾省略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台湾岛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绵长平缓航运价值高B.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受地形影响人口东多西少D.山脉多是西北—东南走向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主要表现在
①台湾同胞纷纷回大陆祭祖②两岸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③两岸文化和语言同根同源④台湾省总人口的97%为汉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我国幅员辽阔,甲地区有“苍茫林海”之美,乙地区有“雄浑大漠”之美,丙地区有“巍峨雪山”之美,丁地区有“温婉水乡”之美。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甲地区和丁地区的分界线是
A.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一线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界线D.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
20.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传统服饰是藏袍B.乙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C.丙地区被称为“红土地”D.丁地区主要少数民族节日是那达慕节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聚焦两会 凝聚力量】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
材料二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其建筑特点是四面有房屋,墙体厚,南窗较大,屋顶坡度较大,中间是庭院。
材料三 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时,地球公转在甲、乙、丙、丁四段中的_________段,当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会议期间北京某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
(2)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______。
(3)会议代表漫步北京街头,看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尤其对四合院印象深刻,请从气候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的原因:_________(列举一个建筑特点解释即可)。
(4)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请为会议代表推荐一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旅游胜地:_________。旅游途中,会议代表用手机中的电子地图进行导航,随着电子地图的比例尺逐渐变大,显示的内容越来越_________。
【万里之遥 未来可期】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蓝图变实景,未来更可期,十年耕耘终不负,处处繁华满目新。“一带一路”包含“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图1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图2为局部板块示意图。
图1 图2
(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西安为起点,横贯亚欧大陆,到达_________洋沿岸的鹿特丹。
(2)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中国出发,经过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甲_________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再经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乙_________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交会。
(3)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地中海,据图15中信息推测该海域未来面积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一带一路”沿线风俗民情精彩纷呈。A半岛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宽大的长袍,主要是_________人种,多数信仰_________教。
(5)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是发达国家荷兰的重要港口,我国和该国的经济商谈被称为“_________”。“一带一路”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比探究 融贯东西】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
材料二 下图为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_________江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_________海,尽得江海之利。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2)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_________省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雨热同期,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河网密布,湖泊星罗,_________(农业生产部门)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成渝经济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长江上游落差大的有利条件,_________资源十分丰富,钢铁、机械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简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_。
【因地制宜 世界粮安】
24.粮稳天下安,世界粮食计划署已拉响警报,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再次引起全球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坚定走科技强农之路,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材料二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材料三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材料四 图1为世界水稻、小麦主要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水稻、小麦主要产区分布图。
图1 图2
(1)读图1分析世界水稻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_________洲。A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根据A国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_________。
(2)B地是撒哈拉以南地区,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_________。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小麦和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甲_________(填山脉名称)一淮河一线。
(4)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腹地,地形平坦,上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_________化耕作,生产效率高。近年来,该省农业科学院筛选出优质、丰产、高效的耐冷水稻品种,并试种成功。这体现了_________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人人有责。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践行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合理做法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CBC 6~10BDCAD 11~15CCBAB 16~20CBDCB
二、综合题
21.
(1)丁 昼短夜长 变短
(2)政治中心
(3)墙体厚一防寒保暖/南窗较大一利于采光,屋顶坡度大一利于排雨、排雪、排水
(4)长城/北京故宫/……详细/详
22.
(1)大西
(2)马六甲 苏伊士
(3)缩小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4)白色 伊斯兰
(5)南北对话
23.
(1)嘉陵 东
(2)四川 水稻 渔
(3)水能 水力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政策扶持/水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工农业基础好
24.
(1)亚 雨热同期/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夏季高温多雨
(2)农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过多
(3)400 秦岭
(4)机械 科技
(5)光盘行动/吃自助时勤拿少取/剩饭打包带走
2024年河南省罗山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罗山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东风着陆场的显著地理特征是,图中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镇平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镇平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为,两国的共同点是, 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镇平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镇平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