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40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2019年11月29日傍晚,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西南方向的天空,形成“四星连珠”的天象。据此回答1-2题。
1. 从天体类型看,“四星”属于( )
A. 恒星和卫星B. 行星和卫星
C. 恒星和彗星D. 星云和行星
2. “四星”共同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土星及卫星系统
C. 太阳系D. 河外星我国计划实施“觅音计划”,通过发射航天器探索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据此回答3-4题。
3. “觅音计划”中寻找的行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 矿产丰富B. 温度适宜
C. 昼夜变化D. 地形平坦
4. 易对航天器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
C. 太阳辐射D. 太阳活动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组成岩石圈的是( )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6. 能削弱宇宙射线,减少陨石撞击,对地球起保护作用的是( )
A. 生物圈B. 水圈
C. 大气圈D. 岩石圈
下图为干旱地区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
7. 该地貌特征是( )
A. 顶部平坦、溶沟发育
B.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C. 球状风化、节理发育
D. 奇石兀立、表面光滑
8. 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 风力作用B. 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D. 海浪作用
“霜重见晴天”是一句气象谚语,意思是如果早晨霜重,这一天可能是晴天。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10. “霜重见晴天”中的“霜重”是因为( )
A. 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
B. 云层少,地面辐射较强
C. 云层多,太阳辐射较弱
D. 云层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夏季会出现一种局地热力环流。据此回答11-12题。
11. 下列能表示该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是( )
AB
CD
12. 形成这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表冷热不均B. 大气垂直运动
C. 水平气压差异D. 大气水平运动
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功能。下图为湿塘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湿塘”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水汽输送B. 降水
C. 地表径流D. 植物蒸腾
14. 下列城市问题中,“湿塘”能有效发挥作用减少其危害的是( )
A. 内涝B. 雾霾
C. 噪音D. 酸雨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山洪灾害次数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西南地区山洪灾害多发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
C. 秋季D. 冬季
16. 导致该季节西南地区山洪灾害多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B. 土壤
C. 降水D. 光照
下图为2019年12月26日17时台风“巴蓬”位置及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 受台风“巴蓬”的影响,甲海域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B. 东北风
C. 西南风D. 西北风
18. 台风“巴蓬”过境菲律宾,对其造成的影响是( )
A. 带来高温和干旱B. 造成寒潮和霜冻
C. 诱发地震和洪涝D. 引发强风和暴雨
19. 台风来临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 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B. 尽量向地势低的地方转移
C. 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D. 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区域资源承载力指数是衡量区域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指数越高,区域资源承载力越强。下图为2006—2016年甘肃省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 下列资源承载力中,影响2013—2014年区域资源承载力下降的是( )
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
C. 森林资源D. 能矿资源
21. 甘肃省区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加快B. 消费水平提高
C. 交通运输发展D. 科技水平提高
下图为江苏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 下列关于江苏人口密度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高于西部B. 沿海高于沿江
C. 南部高于北部D. 全省均匀分布
23. 影响江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B. 土壤肥力
C. 交通运输D. 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图为2011—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增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 2011—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0万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沿海地区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D. 长江沿线地区
25. 近年来,中西部核心城市逐渐成为新的人口增长高地,其吸引力增强主要是因为( )
A. 就业岗位增多B. 高速交通发达
C. 基础设施完善D. 高等院校较多
下图为北京某街巷平面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 M代表的是( )
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
C. 文教用地D. 仓储用地
27. 北京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对其保护的有效措施是( )
A. 划定历史街区B. 增加商业网点
C. 增加绿化面积D. 扩大住宅区面积
下图为美国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 图示农业区呈现出的主要景观是( )
A B C D
29. 下列属于该农业区生产特点的是( )
A. 商品率低B. 小农经营
C. 水利工程量大D. 生产规模大
“工业锈带”是指区域内工厂倒闭、设备生锈,传统工业衰退的现象。下图为2011年和2016年我国四大城市群“锈度”较重的城市占比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 四大城市群中,“锈度”较重的城市占比最高的是( )
A. 东北地区B. 京津冀地区
C. 长三角地区D. 珠三角地区
31. “锈带”地区积极转型,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完善交通运输B. 调整产业结构
C. 扩大生产规模D. 发展重化工业
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下图为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 在区域发展中,影响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水文
C. 经济D. 科技
33. 有关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和连淮高速铁路建设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B. 承担沿线城市间的货运
C. 加快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D. 加强区际的高效联通
“精准农业”将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全面结合,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和保护自然资源。据此回答34-35题。
34. 科学家分析、整合各种数据资料,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B. GPS C. GISD. 数字地球
35. 与传统农业相比,影响“精准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A. 水分B. 热量 C. 科技D. 劳动力
36-40缺失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大题,共20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为某冲积扇的遥感影像图,图b为运用三维GIS软件生成的沿甲—乙和沿丙—丁的地形剖面分析图。
材料二 某地理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成功模拟了冲积扇的形成。图c为该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图d为该实践活动场景照片。
(1) 依据图b,描述该冲积扇的地势起伏特征。
(2) 在干旱、半旱地区,冲积扇平原往往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其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
(3) 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观察冲沟的变化是 ,坡面下方形成的堆积体,其颗粒大小随水流方向的分布特征是 。
(4) 小组成员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这种地貌,你认为在考察过程中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
42. (2020·江苏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图为1911年、1979年和2018年上海主城区范围变化图。
材料二 “三生空间”是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生产空间是生产经营空间;生活空间是居住、消费和休闲娱乐空间;生态空间是绿地空间。乙图为上海主城区“三生空间”占比示意图。丙图为上海主城区“三生空间”格局模型图,四个同心圆由内向外分别代表中心城区、内环区、中环区和外环区。
(1) 上海主城区用地规模的变化是 。
(2) 上海主城区中占主导地位的空间是 。在外环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 交错分布。
(3)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生产空间中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
(4) 简述上海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43. (2020·江苏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青田稻田养鱼历史悠久,“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甲图为“青田稻鱼”景观图,乙图为“青田稻鱼”生产模式示意图。
(1)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为鱼群提供 ,鱼群为水稻提供 。
(2)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其利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3) 随着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加之现代农业技术的冲击,“青田稻鱼”生产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为更好地保护这种农业文化遗产,当地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20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综合题
(1)由甲到乙地势逐渐降低
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越来越深 越来越细
泥石流
(1)逐渐增大
生产空间 混合空间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技术先进;工业历史悠久;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任答2点)
有利于降低生产空间的就业密度;有利于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
(1)食物 养料
热量充足 水资源丰富
加大对“青田稻鱼”生产模式的科技投入;保护“青田稻鱼”的生态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发旅游业;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D
A
C
B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A
B
C
A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A
B
A
B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D
C
C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