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很多医生在作幼儿健康咨询时都会关注儿童骨骼的健康。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D. 维生素D
【答案】D
【分析】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详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A错误。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B错误。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C错误。
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维生素D,D正确。
故选D。
2.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营养物质不能为航天员提供能量的是( )
A. 蛋白质B. 糖类C. 维生素D. 脂肪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详解】A.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它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人体中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它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符合题意。
D.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B.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由图可知,该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唾液,可以得出结论: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A正确
B.用试管①和试管②进行对照,唯一的不同的量是有无唾液,所以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
C.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①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②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C错误。
D.该实验缺少对照组,不能证明37℃是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肠内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B.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进行重吸收作用
C. 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D.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细菌侵入,吞噬并消灭病原体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一个统一体,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其结构是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详解】A.成年人的小肠有五到六米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突起,称为皱襞,皱襞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叫小肠绒毛,如果把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原尿在肾小管内部停留时间长,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细胞,有利于对原尿的重吸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
C.心脏的左心室把血液送往身体各部分,运输血液的距离长,需要的动力大,而它的壁最厚,这样的特点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正确。
D.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细菌侵入,但不能吞噬病原体,D错误。
故选D。
5.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的需要量虽然很少,却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与缺乏症相符的一项是( )
A. 维生素A——坏血病B. 铁——缺铁性贫血
C. 碘——骨质疏松症D. 维生素B1——干眼症
【答案】B
【详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A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C错误。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D错误。
故选B。
6.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图一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一I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①表示
B. 图一Ⅱ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
C.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要适量多吃图一中Ⅲ、Ⅳ层食物
D. 图一中V层食物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乙部位
【答案】D
【详解】A.图一中Ⅰ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符合图二中的①曲线,A正确。
B.缺乏维生素易患坏血病,图一Ⅱ层食物是果蔬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B正确。
C.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蛋白质的需求大,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故应多吃图一中Ⅲ、Ⅳ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图一中Ⅴ层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丙部位(小肠),D错误。
故选D。
7. 如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 ②是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 ③是胃,能初步消化淀粉
D. ⑤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肝脏、②是小肠、③是胃、④是胰腺、⑤是大肠。
【详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A正确。
BD.②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⑤是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故BD错误。
C.③是胃,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不能消化淀粉,故C错误。
故选A。
8. 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 )
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
【答案】C
【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质的主要器官。
【详解】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最终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题目中液体含有葡萄糖、氨基酸,说明取自于小肠。
故选C。
9.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下列关于小肠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B. 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消化
D.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
【答案】C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详解】A.小肠内有多种种消化液,消化液中有的有多种消化酶,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B正确。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C错误。
D.小肠长约5~6m,是消化道内最长的一段,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正确。
故选C。
10. 《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图和合理膳食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①层的“五谷”为我们的膳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
B. ②层的“五果、五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C.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应以③④⑤层为主要食物来源
D. 每天摄入总能量中,早、中、晚餐能量摄入比例应为3:4:3
【答案】C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详解】A.①层的“五谷”为我们的膳食提供了淀粉,糖类主要的功能物质,A正确。
B.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各类维生素和无机盐,②层的“五果、五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B正确。
C.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成长过程发育较快,应多摄入③④层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但不能作为主要食物来源,C错误。
D.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D正确。
故选C。
11. 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 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答案】C
【分析】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详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A正确。
B.人体的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②]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B正确。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故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④、⑤,C错误。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肺泡数量非常多
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肺泡外包绕毛细血管
D.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
【答案】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详解】A.肺泡数量多,有利于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
D.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与气体交换功能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下图示人体内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详解】AB.根据数据可看出吸入的气体含氮气量最高,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最高,错误。
CD.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氧气,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 煤气中毒、溺水等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此时常用人工呼吸进行急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人工呼吸实施急救时,每分钟吹气次数应控制在16~18次
B.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C. 实施人工呼吸时,应该使被救者侧卧
D. 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答案】C
【分析】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第一种是最简单易行的。
【详解】A.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用口对口吹气法实施急救时,每分钟吹气应控制在16~18次,A不符合题意。
B.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B不符合题意。
C.实施人工呼吸前,应该使被救者仰卧,呼吸道畅通,有利于空气的进入,C符合题意。
D.遇到严重的急救病人,在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电话120,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人体几种日常活动每分钟耗氧量如下图生物小组同学对此展开讨论,其中说法合理的是( )
A. 睡眠时消耗的能量最多
B. 站立时机体的代谢活动最弱
C. 跑步比散步需氧量大
D. 同一时段内游泳减肥效果最好
【答案】C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呼吸频率越快,呼吸深度越深。
【详解】A.图中睡眠的每分钟耗氧量最低,消耗的能量最少,故A错误。
B.站立时的耗氧量比睡眠的要高,因此睡眠时的代谢活动最弱,故B错误。
C.跑步的耗氧量高于散步,因此跑步比散步需氧量大,故C正确。
D.同一时段内跑步的耗氧量最高,因此跑步的减肥效果要比游泳好,故D错误。
故选C。
16. 6月10日下午,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看到鱼在水中漫游,蛙在湖边跳跃,蜥蜴在地上爬行,鸟在空中飞翔….面对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个同学想到了深秋时,温度下降到10℃,鸟和蜥蜴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A. 均减少
B. 均增加
C. 鸟增加,蜥蜴减少
D. 鸟减少,蜥蜴增加
【答案】C
【详解】由于鸟属于恒温动物,到了深秋时,温度下降到10℃,鸟通过机体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加快,所以耗氧量增加.而蜥蜴属于变温动物,到了深秋时,温度下降到10℃,体内温度也随之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有机物分解减少,所以耗氧量减少。
17. 如图为人体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静脉
B. ③中流动的是含氧丰富的血液
C. ③管壁弹性最大
D. 血液在②处可以发生物质交换
【答案】B
【分析】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图中①静脉,②毛细血管,③动脉。
【详解】A.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①静脉,A正确。
B.③是动脉,如肺动脉内是含氧较少的静脉血,B错误。
C.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③动脉,管壁厚,弹性最大,C正确。
D.②是毛细血管,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18. 下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B. 图中具有细胞核结构的是①和②
C. ④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 ③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B
【分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详解】A.图中的②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C.图甲中的④是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
D.③是血小板,在人体受伤时,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 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C. 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 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答案】D
【分析】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不能倒流。
【详解】A.由图可知,心室正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A正确。
B.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防止血倒流,B正确。
C.图乙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C正确。
D.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D错误。
故选D。
20.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下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的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 若某人体内有炎症,甲中的②数量会明显高于正常值
C. 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 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答案】B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图甲:④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和尿素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①红细胞:运载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最多);②白细胞:吞噬病菌(有细胞核,最大);③血小板:凝血和止血(无核,最小)。图乙:A血浆,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
【详解】A.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
C.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故选B。
21. 下列有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
B. 体循环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
C.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D.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答案】D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详解】A.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体循环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B正确。
C.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C正确。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D错误。
故选D。
22. 量血压和脉搏的位置一般分别在( )
A. 肱动脉、腕动脉B. 肱动脉、桡动脉
C. 臂动脉、股动脉D. 肱动脉、颈动脉
【答案】B
【分析】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
【详解】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故选B。
23.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伤害人的身体,下列分析无科学依据的是( )
A. 偏食、挑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症
B. 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C. 长期酗酒或吸烟,都会损伤血管和心脏
D.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答案】B
【分析】吸烟、喝酒、偏食或暴饮暴食等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详解】A.偏食或暴饮暴食易引起营养不良症,如偏食油炸食品,而不吃蔬菜和水果就会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肥胖,同时还会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引起营养不良,A正确。
B.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B错误。
C.长期酗酒和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不吸烟、不喝酒就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C正确。
D.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心血管健康,D正确,
故选B。
24. 下列关于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具有排汗功能,也可以调节体温
B.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分为表皮和真皮,都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C. 皮试时感到疼痛,因为真皮内含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D. 皮肤表皮的生发层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答案】B
【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详解】A.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B符合题意。
C.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因此,皮试须将药物送入真皮会感到疼痛,C不符合题意。
D.皮肤的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皮肤有再生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正常情况下,肾小囊腔中的液体与肾小球中的液体相比,缺少的成分是( )
A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B. 血细胞、葡萄糖
C. 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D.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D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详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结合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肾小囊腔中的液体(原尿)与肾小球中的液体(血液)相比,缺少的成分是: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6. 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中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完成吸气
B. 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③过程涉及的动脉和静脉内均有瓣膜
D. 组织细胞内CO2浓度低于肺泡内CO2浓度
【答案】A
【分析】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如图:①肺的通气、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A.①是肺的通气,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正确。
B.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错误。
C.动脉内没有瓣膜,四肢静脉内有瓣膜——静脉瓣,C错误。
D.组织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O2),因此组织细胞内CO2浓度高于肺泡内CO2浓度,D错误。
故选A。
27. “白肺”是人体应对病原体产生的一种肺部炎症反应,患者由于肺泡内充满大量积液或肺泡塌陷,肺部显影呈白色状。“白肺”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肺”仅阻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偏低
C. “白肺”患者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比正常值高
D. “白肺”患者应通过输入纯氧满足组织细胞的氧气需求
【答案】C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A.“白肺”确实会影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但它还会导致肺泡内积液或肺泡塌陷,进一步影响氧气的扩散和二氧化碳的排出,A错误。
B.“白肺”患者由于肺部炎症和气体交换受阻,通常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和心率升高的症状,以试图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B错误。
C.由于“白肺”是一种炎症反应,患者的身体会产生更多的白细胞来对抗病原体和清除炎症产物,C正确。
D.虽然补充氧气对于“白肺”患者是必要的,但通常不会使用纯氧,因为高浓度的氧气可能会导致氧中毒。医疗实践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气的浓度和流量,D错误。
故选C。
28.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 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若b为肾小球,则c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
D. 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答案】C
【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通常变化是:①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②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③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详解】A.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若b为肺,则c是肺静脉,肺静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B错误。
C.如果b是肾小球,那么a就是入球小动脉,c就是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对血液起过滤作用,水分能过滤到肾小球中,而蛋白质不能被过滤,因此出球小动脉的血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会升高,C正确。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因此若b为小肠,则c为肠静脉,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29. 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I]动脉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
②[II]房室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
④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B
【分析】图中,1上腔静脉、2下腔静脉、3主动脉、4肺动脉、a右心房、b左心室、Ⅰ动脉瓣、Ⅱ房室瓣。
【详解】①图中Ⅰ位于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为动脉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说法错误;
②Ⅱ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为房室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说法错误;
③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故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说法正确;
④心脏注水过程中,扎紧下腔静脉,从上腔静脉灌水入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故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说法正确;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0. 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 )
A. A型血B. B型血
C. O型血D. AB型血
【答案】B
【分析】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据此作答。
【详解】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B型血,O型血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少量、缓慢输入,若输入A型血、AB型血会发生凝集反应,不可取,B正确。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40分)
31. “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一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二中三条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三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淀粉的初步消化①过程最初发生的场所是______(填名称),淀粉被消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__(填名称)。
(2)图二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填“Ⅰ或Ⅱ或Ⅲ”),可以对其进行物理性消化的消化液是______,该消化液是由图三中的[ ]______分泌的。
(3)图三中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口腔 ②. 葡萄糖
(2)①. Ⅲ ②. 胆汁 ③. ④肝脏
(3)⑦
【分析】(1)图二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Ⅰ表示淀粉的消化、Ⅱ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Ⅲ表示脂肪的消化。
(2)图三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小问1详解】
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是图一中的①过程;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是图一中的②过程。所以,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口腔,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小问2详解】
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小肠中,首先在肝脏分泌的胆汁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这属于物理性消化;然后在小肠中的肠液(肠腺分泌)和胰液(胰腺分泌)所含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结合分析可知:图二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Ⅲ,可以对其进行物理性消化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是由图三中的④肝脏分泌的。
【小问3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图三中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⑦小肠,其内部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大大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2. 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甲图表示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的曲线,丙图表示人体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甲图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2)丙图中,1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______实现的。图乙中ab段与图甲中______(AB或BC)表示意义相同,图丙中2、3两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_______。
【答案】(1)①. 吸气 ②. 收缩 ③. C ④. 等于
(2)①. 呼吸运动 ②. AB ③. 气体扩散作用
【分析】图甲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则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图乙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丙图表示呼吸的全过程。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4二氧化碳在血液里的运输,5氧气在血液里的运输。
【小问1详解】
图甲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则表示吸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增大。图中BC表示呼气,在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甲图坐标中的C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小问2详解】
丙图中,1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而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则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图乙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33.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流动,其中 ______ 为其提供动力。
(2)血液从[ ] ______ 出发,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最终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 ______ 血变成 ______ 血。
(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心房与心室间瓣膜 ______ ,动脉瓣 ______ 。 (打开/关闭)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 顺序是 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答案】(1)心脏 (2)①. 4右心室 ②. 静脉 ③. 动脉
(3)①. 打开 ②. 关闭
(4)3→4→1→2
【分析】图中: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主动脉、6是上、下腔静脉, 7是肺静脉,8是肺动脉、9肺部毛细血管、10身体处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的一种)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小问2详解】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 4 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 1 左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小问3详解】
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小问4详解】
人生病后口服药物是从下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 3 右心房、4 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 1 左心房、2 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故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3→ 4→ 1→ 2。
34. 生物学科社团为探究“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进行了如下实验,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观察效果,同学们应选用尾鳍色素___________(填“较深”或“较浅”)的小鱼。
(2)我们用湿纱布包裹好小鱼放置于培养皿中,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为避免小鱼因缺氧而突然摆动身体,我们应_______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时有10×和40×两种规格的物镜,我们应选用________的物镜。
(4)观察时,社团成员小明判断出图2中血管[___]表示动脉,其判断依据是该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
【答案】(1)较浅 (2)时常向纱布上撒水,保持呼吸
(3)10× (4)①. ① ②. 主干流向分支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动脉,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深,则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现象。因此,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颜色浅的活的小鱼。
【小问2详解】
为避免实验中,小鱼因缺氧而摆动身体,影响观察,实验前要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在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免受伤害。
【小问3详解】
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即选用10×的物镜。
【小问4详解】
图2中①血管的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
35. 下图为尿液在肾单位中的形成过程,表格中样品A、B、C分别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所采集的三种液体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由图中________构成的(填序号)。②的名称是____。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甲_______作用和乙______作用两个连续的阶段。
(3)图中①与④中的两种液体相比较,④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______。表中的样品____是从④中抽取的液体。
【答案】(1)①. ③④⑥ ②. 出球小动脉
(2)①. 滤过 ②. 重吸收
(3)①. 血细胞 ②. B
【分析】(1)图中的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⑦肾静脉。
(2)表格中的样品A尿液、样品B原尿、样品C血浆。
【小问1详解】
肾单位由图中③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⑥肾小管构成的,②的名称是出球小动脉。
【小问2详解】
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甲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阶段。
【小问3详解】
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图中①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与④肾小囊腔中的原尿相比较,④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尿中含有葡萄糖,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表中的样品B是原尿,是从④中抽取的。
36. 下列为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系列场景,请运用所学作答。
(1)你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它们在小肠内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有 _____种。
(2)当你在阅读时,脑细胞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请完善葡萄糖分子由小肠到达大脑组织细胞的运输途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网→下腔静脉→____→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大脑皮层组织细胞。
(3)你呼吸时吸入肺内的氧气,要透过 ________(1层/2层)上皮细胞,才能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呼气离开人体时,膈顶部 _______(上升/下降)。
(4)某同学的爷爷尿常规报告单显示,尿蛋白为“+2”(正常参考值为0),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为 ________和肾小囊内壁。
(5)尝试说出“一条”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_____。
【答案】(1)3 (2)①. 右心房 ②. 肺静脉
(3)①. 2层 ②. 上升
(4)肾小球
(5)左心室壁最厚,把血液压送到全身各处//心脏中存在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分析】(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呼吸运动指的是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与呼气的过程。构成胸廓的骨骼不能运动,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呼吸肌指的是肋间肌和膈肌。
【小问1详解】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你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其内所含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它们在小肠内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胰液3种。
【小问2详解】
小肠吸收的善葡萄糖分子由小肠到达大脑组织细胞的运输途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网→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大脑皮层组织细胞。
【小问3详解】
肺泡周围包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过程。所以你呼吸时吸入肺内的氧气,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2层上皮细胞,才能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呼气离开人体时,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减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外界大气压,二氧化碳等气体出肺。
【小问4详解】
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就说明肾小球出现病变通透性增强,使原本无法进入原尿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经滤过作用进入了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血细胞和蛋白质无法被重吸收,就随尿液排出,形成了血尿和蛋白尿。所以某同学的爷爷尿常规报告单显示,尿蛋白为“+2”,为蛋白尿,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小问5详解】
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收缩有力,能够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器官;心脏中的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血液的流向为:心房→心室→动脉,而不会倒流等。物质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葡萄糖
0
0.1
0.1
无机盐
1.6
0.75
0.9
蛋白质
0
微量
70
尿素
2.0
0.03
0.03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