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大单元复习-易拉罐之“来有影去有踪”——金属与金属矿物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大单元复习-易拉罐之“来有影去有踪”——金属与金属矿物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金属材料,Fe3O4,Fe2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能溶于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高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强度大延展性好成本低耐腐蚀
易拉罐一般是用作碳酸饮料和啤酒的罐体。罐体材料经过冲压成型,根据制作过程分为两片罐(罐体+罐盖)和三片罐(罐盖+罐底+罐身)。像可口可乐等这一类罐装饮料底盖与罐身采用一体冲压成型,使用铝为主要原料,重量较轻。而像露露、八宝粥等罐装饮料以马口铁为主要材料,罐身与罐底分别冲压制造,结构强度较高。 科学家发现,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比瓶装饮料高3—6倍。因为在易拉罐的加工过程中,难免有些地方保护性涂料没涂上。铝材和马口铁,都可以用于回收处理。环境学家认为铝罐与其它包装容器相比更具有环保性,反复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1. 制作易拉罐的主要材料有几种?2. 除文中外,易拉罐相比于其他材料有什么优点?3. 为什么易拉罐未涂保护性涂料会使饮料中铝含量升高?4. 易拉罐罐身材料是纯金属还是合金呢?如何证明?
活动一:设计实验证明可乐罐中铝的存在
取一段易拉罐样品,打磨,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易拉罐样品溶解,产生气泡。
取一段易拉罐样品,打磨,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
易拉罐样品表面产生红色固体。
2Al+6HCl==2AlCl3+3H2↑
2Al+3CuSO4==3Cu+Al2(SO4)3
活动二:设计实验证明露露罐中铁的存在
取一段易拉罐样品,打磨,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易拉罐样品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取一段易拉罐样品,用磁铁吸引
Fe+CuSO4==FeSO4+Cu
Fe+H2SO4==FeSO4+H2↑
1. 易拉罐外面的包装涂层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
防止金属与空气接触氧化。
2. 易拉罐内侧是否要打磨?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金属与汽水中的酸反应,内侧也有涂层。
3. 打磨双面涂层后若发现无现象,如何还能更彻底的除去金属氧化物?
在稀盐酸中浸泡,清洗擦干。
【备注】易拉罐样品打磨后要用盐酸浸泡片刻
CuSO4 溶液、AgNO3溶液
HCl 、H2SO4
以铁为例,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锈
工业上主要以金属矿石为原料生产金属,方法有还原法、电解法以及置换法。例如:以铝土矿为原材料,在冰晶石存在的条件下,电解法制备铝。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设计高炉炼钢流程(补全下图)
作为总工程师,你能写出多少上述设计图中可能发生的方程式?
活动三:讲述炼钢的过程
请向你的同伴讲述炼钢的过程。提示:从原料的作用、高炉进出口的物质以及发生的反应等角度讲解。
除工业炼铁外,氧化铁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活动一:易拉罐小试牛刀
活动二:易拉罐大有可为
① 可乐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含有少量铁、锰、铜等金属。② 金属锰的活动性在铝和铁之间。
现有铝、铁、锰、铜四种金属的混合粉末,请设计方案将四种元素分离。
工业上使用废旧易拉罐回收金属铁和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 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操作,可将铝和铁分开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3. 工业利用赤铁矿石冶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废旧易拉罐中回收铁与工业上利用铁矿石冶铁相比,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原料中的杂质,提高回收率
保护金属资源(节约资源)
CuSO4 溶液、AgNO3溶液
1. 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矿石中,可用于炼铁的是 ( ) 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B. 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 C.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D. 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2. 我国的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很丰富,但是矿物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 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B. 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 寻找金属代用品 D. 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3. 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 C.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 D.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选择题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4. 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 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 C.“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 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5. 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性。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钢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1)英国学者R·坦普尔论证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并加入“黑土”以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①“黑土”含有磷酸铁(Fe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②生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_____________,获得性能更好的钢。(2)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①“发蓝”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②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 某同学要制作金属蚀刻画。将金属板打磨并贴上保护膜后刻画出“玫瑰花”图案,再对裸露出金属板的“玫瑰花”进行如下“开花”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1中,向铁板的“玫瑰花”上滴加稀盐酸,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2) 实验2中,向铜板的“玫瑰花”上滴加_________(填字母),可以开出银白色“玫瑰花”。 A. 盐酸 B. Al2(SO4)3溶液 C. CuSO4溶液 D. AgNO3溶液(3) 实验3中,将铁板置于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开出__________色“玫瑰花”。
8.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分析一:若C、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1) 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 A→B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二:若C、D中所含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1) 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B物质的颜色是__________。(2) A→B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Cl === FeCl2+H2↑ 与(1)题答案对应即可
FeCl3或Fe2(SO4)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氢前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五金属与金属矿物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纯铜片,铜质插头,铝箔反光片,导电性,1与氧气反应,2与酸反应,ABCD,或H2,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Al>Cu>A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五金属与金属矿物练习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耐磨硬度大,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银或Ag,活动性,抗腐蚀,R>Fe>Cu,FeRCu,金等合理即可,置换反应,ab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4专题四 金属与金属矿物 (含答案),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