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考试地事含解析
展开地 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内在轨举行交接仪式,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天宫空间站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最接近( )
A. 0°B. 23.5°C. 40°D. 50°
2. 当天宫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 9:00B. 10:00C. 10:30D. 14:30
下图为北极海冰区域多年平均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和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月份为( )
A. 3月B. 5月C. 6月D. 8月
4. 与5月相比,6月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减弱B. 白昼变长C. 云量增多D. 冰面面积减少
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主要是( )
A. 中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B. 均向沿海省区流动
C. 西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D. 邻近省区间流动较显著
6. 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 )
A. 两区域相距较远B.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
C. 东北地区黑土壤肥沃D. 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7. 隐含耕地净流动对浙江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
A. 增加当地粮食产量B. 提升当地粮食品质
C. 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D. 增加当地粮食供给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绿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图为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西氢东送”工程( )
A. 沿线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特征明显B. 途经地形区地势起伏和缓
C 沿线地区工业基础雄厚D. 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公路运输
9. “西氢东送”建设的重大意义有( )
①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②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③输出地停止化石能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④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青海木里矿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水系发达,冻土广布,永久冻土层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由于多年开采,矿区中遗留矿坑和大量矿渣,部分矿坑还存有积水。碳汇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下图为冻土融化与碳汇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学者预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将会削弱,其主要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增强,吸碳量大幅增加B. 植被总面积增加,固碳能力增强
C. 冻土活动层变厚,土壤含碳量增多D. 微生物活动变强,释碳速率增快
11. 下列对木里矿区的生态修复措施,较合理的是( )
①大量植树造林②矿渣回填矿坑③从西藏运冻土盖矿渣④引水填矿坑再造湖泊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024年3月下旬,我国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甲村进行地学考察,下图为小组成员标注当地出露岩层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考察期间,图中河流全河段突发洪水,关于本次洪水及应对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本次洪水可能由冰川融水引发
B. 本次洪水可能由水库放水引发
C. 相对于图中的其他区域甲处洪水流速较快
D. 在甲地考察的学生面对洪水应向其北侧山坡逃跑避险
13. 在甲处往下挖,不可能挖到( )
A 石炭纪岩层B. 泥盆纪岩层C. 三叠纪岩层D. 志留纪岩层
14. 下面关于本次考察的记录,不合理的记录是( )
A. 甲村村民正忙于收割早稻B. 甲村被规划为水库区域,村民处于搬迁状态
C. 河流为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甲村D. 在甲村可能采集到鱼类化石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 510mB. 550mC. 570mD. 610m
16. 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 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B. 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丙地
C. 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D. 桥梁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源村地处南宁市郊区的武鸣区(原为武鸣县),属武鸣的城中村,面积为9km2,常住人口3753人,距离南宁主城区约38km。历史上,灵源村村民多从事劳务输出工作,前往南宁主城区就业,并将闲置房屋出租。长期以来,该村守着武鸣河的环境空间优势,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灵源村探索“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依托广西三大园林之一的“明秀园”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开拓水果种植和罗非鱼养殖,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河岸空间,灵源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当地税收大户的度假酒店欲提出改造扩建计划,环保部门派出评估小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下图示意灵源村的位置及空间结构。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分析灵源村长期以来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2)从河岸湿地保护的角度,指出灵源村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
(3)评估小组需要从水资源承载力角度预估度假酒店扩张的影响,请简述该小组需要开展前期调查的水环境数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乌梁素海,由于河套平原农田灌溉退水的排入,导致水质恶化,湖内芦苇疯长、倒伏,覆盖大部分水面。周围矿山也因采矿而变得千疮百孔。从2018年开始,当地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多要素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湖区内源污染物沉积、湖区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实施了湖底淤泥清除、水道疏浚、生态补水等工程,同时适度收割湖区芦苇并发展芦苇编织等产业。下图为乌梁素海流域与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示意。
(1)指出乌梁素海在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中发挥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2)简述适度收割并利用芦苇对当地的意义。
(3)针对乌梁素海的污染问题,试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简述流域内除湖区外的任意一区域的治理措施。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是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徽合肥市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形成了一批汽车自主品牌。早在2002年,合肥市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09年,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21年,合肥市与W汽车公司规划建设蜀山区新桥产业园,园区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下图示意蜀山区新桥产业园位置。
(1)说明合肥市从2002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主要原因。
(2)分析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
(3)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请为新桥产业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提出合理建议。
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6月阶段考试
地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内在轨举行交接仪式,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天宫空间站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最接近( )
A. 0°B. 23.5°C. 40°D. 50°
2. 当天宫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 9:00B. 10:00C. 10:30D. 14:30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显示天宫空间站运动轨迹大约在40°N和40°S之间作回归运动,(实际天宫空间站轨道倾角为42°一43°,)结合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与黄赤交角关系,因此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与赤道平面夹角度数最接近40°,而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天宫空间站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最接近5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过60°E经线,地方时为6时,此时120°E地方时为10时,即北京时间为10时,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一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此时,天宫空间站位于30°E,运行到120°E还需要大约22.5分钟,当天宫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为10点22分,最接近10: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时间的计算是“东加西减”。
下图为北极海冰区域多年平均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和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月份为( )
A. 3月B. 5月C. 6月D. 8月
4. 与5月相比,6月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减弱B. 白昼变长C. 云量增多D. 冰面面积减少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垂直方向上看,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与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之差即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图中6月份,二者之差最大,即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最多,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北极海冰区域,与5月相比,6月正午太阳高度更大,太阳辐射增加,A错误;6月份直射点离北回归线更近,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白昼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与题意不符合,B错误;北极海冰区域全年降水少,5、6月云量相差不大,C错误;6月太阳辐射更强、昼更长,气温更高,海冰融化,冰面缩小,海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
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主要是( )
A. 中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B. 均向沿海省区流动
C. 西部省区为净输出省区D. 邻近省区间流动较显著
6. 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 )
A. 两区域相距较远B.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
C. 东北地区黑土壤肥沃D. 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7. 隐含耕地净流动对浙江粮食安全的影响是( )
A. 增加当地粮食产量B. 提升当地粮食品质
C 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D. 增加当地粮食供给
【答案】5. D 6. B 7. D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流动特征主要是邻近省区间流动较显著,D正确;中部省区中如湖北省等为净输入省份,A错误;均向沿海省区流动的特征不明显,B错误;西部省区如云南、贵州等为净输入省区,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而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而长江经济带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B正确;两地相距较远,应不利于隐含耕地空间流动,不符题意,A错误;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和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隐含耕地的流入长江经济带,但不是长江经济带的隐含耕地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原因,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耕地净流动是指耕地净流入或净流出的数量。耕地净流入省区,可以增加当地粮食供给,缓解粮食安全压力,D正确;耕地净流动不能增加当地粮食产量,A错误;耕地净流动对当地的粮食品质没有影响,B错误;耕地净流动不能增加当地粮食消费量,粮食消费量跟当地人口数量和饮食结构相关,C错误。故选D。
【点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绿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图为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西氢东送”工程( )
A 沿线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特征明显B. 途经地形区地势起伏和缓
C. 沿线地区工业基础雄厚D. 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公路运输
9. “西氢东送”建设的重大意义有( )
①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②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③输出地停止化石能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④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 ,“西氢东送”由内蒙古输往北京,植被由草原带到森林带,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途经高原、山地,地势起伏较大,B错误;内蒙古和河北工业基础薄弱,C错误;由于采用管道运输,运费便宜,低于公路运输,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西氢东送”可以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①正确;氢是清洁能源,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②正确;输出地不会停止其他化石能源的开发,由于输送的氢有限,对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影响不大,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随着长期开采,我国面临着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问题,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丰富,与“灰氢”相比,“绿氢”制作过程中,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减轻大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青海木里矿区地处青藏高原,这里水系发达,冻土广布,永久冻土层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由于多年开采,矿区中遗留矿坑和大量矿渣,部分矿坑还存有积水。碳汇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下图为冻土融化与碳汇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学者预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将会削弱,其主要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增强,吸碳量大幅增加B. 植被总面积增加,固碳能力增强
C. 冻土活动层变厚,土壤含碳量增多D. 微生物活动变强,释碳速率增快
11. 下列对木里矿区的生态修复措施,较合理的是( )
①大量植树造林②矿渣回填矿坑③从西藏运冻土盖矿渣④引水填矿坑再造湖泊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吸碳量增加、固碳能力增加会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减少,土壤含碳量增加,也会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减少,碳汇功能增强,ABC错误;全球变暖,微生物活动增强,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减弱,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从因地制宜角度看,青藏高原地区不适合大量植树,①错误;矿渣回填矿坑恢复植被或矿坑引水造湖有利于恢复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②④正确;从西藏运冻土会破坏西藏的生态环境,③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危害: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2024年3月下旬,我国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甲村进行地学考察,下图为小组成员标注当地出露岩层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考察期间,图中河流全河段突发洪水,关于本次洪水及应对措施表述正确是( )
A. 本次洪水可能由冰川融水引发
B. 本次洪水可能由水库放水引发
C. 相对于图中的其他区域甲处洪水流速较快
D. 在甲地考察的学生面对洪水应向其北侧山坡逃跑避险
13. 在甲处往下挖,不可能挖到( )
A. 石炭纪岩层B. 泥盆纪岩层C. 三叠纪岩层D. 志留纪岩层
14. 下面关于本次考察的记录,不合理的记录是( )
A. 甲村村民正忙于收割早稻B. 甲村被规划为水库区域,村民处于搬迁状态
C. 河流为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甲村D. 在甲村可能采集到鱼类的化石
【答案】12. D 13. C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纬度及等高线海拔,该地为我国东南区域。河流源头海拔较低,纬度较低,无积雪和冰川,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可能性极低,A错误;水库放水仅在其下游造成洪水,不可能全河段突发洪水,B错误;相对于图中的其他区域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洪水流速较慢,C错误;在甲地考察的学生面对洪水应向垂直于等高线的高处即北侧山坡逃跑避险,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附近为二叠纪岩层,往下挖岩层会更老,可能挖到石炭纪岩层、泥盆纪岩层和志留纪岩层,但不能挖到较新的三叠纪岩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纬度及等高线海拔该地为我国东南区域,一般种植两季稻,一季稻于4月初播种,7月初收获,二季稻于7月初播种,10月中旬收获,而地理学习小组考察时间为3月下旬,村民不可能正忙于收割早稻,A符合题意:甲村位于山间的盆地内,且西南侧有峡谷,可能被规划为水库区域,村民处于搬迁状态,B不符合题意;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和经纬网确认的方向,河流为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甲村,C不符合题意;甲村地表出露岩层为二叠纪岩层,该地层属于古生代晚期,此时鱼类大量繁衍,可能采集到鱼类的化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阶、带。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 510mB. 550mC. 570mD. 610m
16. 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 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B. 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丙地
C. 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D. 桥梁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推算桥梁的海拔应在300一400米之间,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区,瀑布的高差约为52m,则桥梁的海拔为352一400m,山峰的海拔为915m,则二者的高差应当为515一563m,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甲、丁两地分列在河谷两侧,它们之间没有山体阻挡视线,因此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A正确;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在山地阳坡,图中乙地为阳坡,丙地地处河谷地带光照条件不如乙地,B错误;山峰的海拔用目测不可能准确,学生不可能通过目测得知山峰海拔,C错误;观赏瀑布应在瀑布下游一定距离,而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因此不是最佳观赏地点,D错误。故选A。
【点睛】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图中任何一点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源村地处南宁市郊区的武鸣区(原为武鸣县),属武鸣的城中村,面积为9km2,常住人口3753人,距离南宁主城区约38km。历史上,灵源村村民多从事劳务输出工作,前往南宁主城区就业,并将闲置房屋出租。长期以来,该村守着武鸣河的环境空间优势,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灵源村探索“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依托广西三大园林之一的“明秀园”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开拓水果种植和罗非鱼养殖,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河岸空间,灵源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当地税收大户的度假酒店欲提出改造扩建计划,环保部门派出评估小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下图示意灵源村的位置及空间结构。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分析灵源村长期以来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2)从河岸湿地保护的角度,指出灵源村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
(3)评估小组需要从水资源承载力角度预估度假酒店扩张的影响,请简述该小组需要开展前期调查的水环境数据。
【答案】(1)有河流水源,但经济规模有限,未能直接发挥供应水源的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低,接待能力差,未能充分开发“明秀园”,提供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收入。
(2)充分调查自然背景,科学制定规划;农业开发注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合理灌溉,妥善处理农田退水;文化旅游开发注意控制游客规模,监督游客行为,减轻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严禁侵占河岸行洪空间、湿地空间。
(3)(维持生态健康的)河流径流量、度假酒店的取水量;湿地面积大小、度假酒店占用湿地的规模;河流的自净能力、度假酒店的排污量(或污水处理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宁市武鸣区灵源村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去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河措施、水资源承载力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河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从供给服务看,灵源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有河流水源,但经济规模有限,未能直接发挥供应水源的优势;从文化服务看,灵源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低,接待能力差,未能充分开发“明秀园”,提供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主要指各要素对自然环境的调节作用及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的功能,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收入。
【小问2详解】
在发展前期,应充分调查自然背景,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农业开发注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合理灌溉,妥善处理农田退水,尽量避免对河流湿地的污染;文化旅游开发注意控制游客规模,监督游客行为,加强环境保护,减轻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严禁侵占河岸行洪空间、湿地空间,兼顾好特色农夜、文化旅游和河岸湿地生态的共同发展。
【小问3详解】
水资源承载力角度可从水量、水域面积、水质等角度来分析。从水量需求来看:需要调查(维持生态健康的)河流径流量、度假酒店的取水量;从水域面积来看,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河岸空间,需要调查湿地面积大小、度假酒店占用湿地的规模;从水质来看,酒店扩张可能会增加污染来源,需要调查河流的自净能力、度假酒店的排污量(或污水处理量)。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乌梁素海,由于河套平原农田灌溉退水的排入,导致水质恶化,湖内芦苇疯长、倒伏,覆盖大部分水面。周围矿山也因采矿而变得千疮百孔。从2018年开始,当地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多要素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湖区内源污染物沉积、湖区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实施了湖底淤泥清除、水道疏浚、生态补水等工程,同时适度收割湖区芦苇并发展芦苇编织等产业。下图为乌梁素海流域与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示意。
(1)指出乌梁素海在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中发挥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2)简述适度收割并利用芦苇对当地的意义。
(3)针对乌梁素海的污染问题,试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简述流域内除湖区外的任意一区域的治理措施。
【答案】(1)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入:涵养水源,滞洪补枯,调节黄河下游水沙关系:净化水质,减少河套灌区对黄河下游水质的影响;调节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改善区域温湿状况:为多种珍稀动植物提供繁衍和生存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
(2)生态意义:减少(因芦苇倒伏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湖中芦苇种群的密度,增加生物多样性;保证芦苇来年的正常生长,发挥其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和降低风速的作用。社会经济意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湖区治理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3)①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该区位于流域上游,应植树种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含沙量。②河套灌区农田综合治理区:该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应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改善入湖水质;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保证湖区水量稳定,增强湖区自净能力。③湖区周围(环乌梁素海生态保护带、乌梁素海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控污减排,从源头治理,减少排入干渠的污染物。④阿拉奔草原保护修复区:开展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程,防治草原荒漠化,增强草原对乌梁素海的水源涵养、净化和补给水源的能力,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防风固沙。⑤周围山区(乌拉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开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工程,实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提高山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乌梁素海流域生态问题为材料,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湿地具有调节河流径流量、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的功能,另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功能。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从图中位置看出,可以防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袭:该地区位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旱涝灾害较频繁,乌梁素海作为黄河中游的一个天然水库,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可以调节黄河下游水沙关系;水库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河套灌区农田排水等经乌梁素海净化后排入黄河,提升入黄水质: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保护乌梁素海有利于多样物种在此生存和繁衍,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中部候鸟迁徙线路上的重要咽喉)。
【小问2详解】
适度收割芦苇有生态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意义。从生态意义看,芦苇疯长、倒伏会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适度收割芦苇会减少这部分水体富营养化;芦苇减少会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芦苇的密度可以增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度收割而不是全部收割有利于保证芦苇来年的正常生长,发挥芦苇净化水质和降低风速的作用。从经济方面看,适度收割芦苇可以提高芦苇的利用率,又降低了湖区治理成本;发展芦苇编制等产业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芦苇产业也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小问3详解】
乌兰布和沙漠对乌梁素海的污染主要是增加含沙量,水质变差;河套灌区是乌梁素海的主要污染来源:阿拉奔草原荒漠化造成湖区泥沙淤积;周围山区开矿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不同的区域要因地制宜,采取恰当的措施。①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位于流域上游,植被覆盖率低,风沙危害对该地区的威胁较大,因此要治理沙漠,植树种草,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入湖和入黄河泥沙量。②河套灌区农田综合治理区:农业活动容易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应该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改善入湖水质: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保证湖区水量稳定,增强湖区自净能力。③湖区周围(环乌梁素海生态保护带、乌梁素海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直接影响湖区水质,要做到控污减排,从源头治理,减少排入湖泊的污染物。④阿拉奔草原保护修复区:开展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程,防治草原荒漠化,增强草原对乌梁素海的水源涵养、净化和补给水源的能力,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植被修复可以防风固沙,保护湖区水质。⑤周围山区(乌拉山生态保护修复区):要治理采矿等造成的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要开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工程,实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提高山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是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徽合肥市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形成了一批汽车自主品牌。早在2002年,合肥市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09年,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21年,合肥市与W汽车公司规划建设蜀山区新桥产业园,园区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下图示意蜀山区新桥产业园位置。
(1)说明合肥市从2002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主要原因。
(2)分析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
(3)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请为新桥产业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汽车产业起步早,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产业基础好;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好,产利润高;当地政府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可抢占市场先机;新能源汽车对环境污染较小,得到国家政策持。
(2)临近机场与交通干线,交通便利;离区内高校较近,便于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位于郊区地带,地价便宜。
(3)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品质性能的电动汽车;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制造;降低生产能耗,现低碳绿色生产;研发自动驾驶,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引入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高度聚集的完整产业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合肥市汽车产业布局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汽车产业起步早,形成多个汽车品牌,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基础好,具有转型发展基础;从新能源汽车特点看,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好,产利润高,当地政府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可抢占市场先机,增强市场竞争力,新能源汽车迎合国家政策导向,新能源汽车对环境污染较小,得到国家政策持。
【小问2详解】
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主要从交通、人才、地租角度分析。蜀山区临近机场与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便于零部件、产品运输;蜀山区内布局较多大学,企业离区内高校较近,便于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人才资源丰富,便于科技研发;结合位置示意图可知,位于郊区地带,地价便宜,成本较低。
【小问3详解】
新桥产业园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建议主要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产业链等角度分析。新桥产业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品质性能的电动汽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现低碳绿色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迎合市场需求,研发自动驾驶,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国际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引入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高度聚集的完整产业链,企业集聚,加强风险抵抗能力。
2024秦皇岛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日语PDF版含解析(含听力): 这是一份2024秦皇岛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日语PDF版含解析(含听力),文件包含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日语PDF版含解析pdf、2024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二模日语听力mp3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日语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日语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男の人はこれから何をしますか,女の人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日语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日语PDF版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