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展开1.酸菜是芥菜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发酵食品,乳酸菌与芥菜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没有( )
A.成形的细胞核B.细胞质
C.细胞膜D.细胞壁
2.如图所示是男孩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某些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范围,黑点代表平均年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孩生长高峰期的平均年龄为12~13岁
B.男孩在12岁之前声音就会发生改变
C.男孩腋毛生长的平均年龄为12岁
D.男孩在18岁以后才会长出胡须
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C.钢轨的长度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4.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C. D.
5.托起2个鸡蛋所用的力最接近( )
A.0.1牛B.1牛C.10牛D.100牛
6.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
C.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
D.卵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
8.想在一株菊花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采用的方法是( )
A.嫁接B.扦插C.压条D.分根
9.生活中,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夜晚星星位置的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变化、烛焰的变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回答下面问题。
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
10.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图乙是小明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图丙是他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但漏画了一部分,若将之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不正确的是( )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左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13.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14.2019赛季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于4月1至7日在北京举行。在比赛中,球杆击打白球,白球离开球杆后继续滚动并撞击红球,白球缓慢静止而红球向前滚动。下列有关球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球离开球杆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球杆的推力
B.白球向红球靠近的过程中,红球相对于白球是静止的
C.红球受到白球撞击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红球具有惯性
D.整个运动过程中,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5.2018年1月31日(阴历十二月十五),天空中出现难得一见的“蓝血月”。当天晚上月球的位置大致位于( )
A.1附近B.2附近C.3附近D.4附近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作图2分,共30分)
16.沙漠中在阳光照射下的黑色石头摸起来很烫,贮存天然气的球柜外表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
17.如图所示,某同学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的;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继续按图中方式握在手里,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可以用 原理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
(1)AB范围内是阳光的 (填“红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部分。
(2)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 光。
(3)将温度计放到 (填“A”或“B”)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20.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题目。
①如图甲是玉米的雄花,有伞状的花序,每朵短柄雄性小花如麦粒大小,密密麻麻分布在各条花序的主轴和分枝上,产出大量花粉。
②如图乙是玉米的雌花,它长在玉米中间,一根玉米“胡须”其实是一朵玉米雌花的花柱,花柱的一端连接子房,一个子房最终可发育成一粒玉米。另一端伸出苞米叶外。雌花的柱头都有分叉,上面密布绒毛且分泌黏液。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玉米花属于 (选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俗语说:有多少根玉米须,就有多少颗玉米粒,这说明了一粒玉米就是一个
(填器官名)。
(3)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玉米棒子上存在有一些瘪了的玉米粒,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21.近期义乌已进入梅雨季,为了水库安全,小义同学想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一个水位测量仪。A点和光屏PQ在同一平面上。
(1)小义用激光笔在A点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光屏上光斑位置会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小义想在光屏上标出相应的水位,光斑在P点时的水位
(选填“高于”或“低于”)光斑在Q点时的水位。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44分)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23.小明同学用两块平面镜制成如图甲的实验装置(两平面镜之间是空的),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一般为后镀膜,即后镜面为主要反射面。具体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在白纸上放置该装置;
②取两支完全相同的铅笔A、B,将A铅笔置于平面镜前某一点上,并做上记号;
③再将B铅笔竖立着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 为止,并做上记号;
④改变A铅笔的位置,重复第2、3两步;
⑤连接对应的物点和像点,测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结论。
(1)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
(2)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应分别测量图乙中的 (选填序号)。
①AD ②AC ③BC ④BD
(3)用该装置进行探究比单独用一块玻璃板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24.以下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2)如果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 两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如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为:另取一瓶,编号为5号,在2号瓶设置的条件基础上,放到暗处.如果在无光的环境下,种子也能萌发,实验的结论是 。
(4)而若将煮熟的玉米粒种在适宜环境中,种子不会萌发,该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 。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图乙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则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2”、“3”或“4”)。
(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佩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6.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实验中,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很难稳定,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
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
②某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说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6分)
27.嘉祥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重力为多少?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28.某同学在国庆期间随父母从宁波火车站乘动车去杭州观看亚运会,从宁波到杭州的路程是193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
(1)画出动车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保留2位小数)
(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吨)
2024年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酸菜是芥菜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发酵食品,乳酸菌与芥菜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没有( )
A.成形的细胞核B.细胞质
C.细胞膜D.细胞壁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
【解答】解:芥菜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植物,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2.如图所示是男孩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某些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范围,黑点代表平均年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孩生长高峰期的平均年龄为12~13岁
B.男孩在12岁之前声音就会发生改变
C.男孩腋毛生长的平均年龄为12岁
D.男孩在18岁以后才会长出胡须
【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身高、体重显著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人的性器官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如出现胡须、声音变粗,有喉结等。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生长高峰的黑点位于12~13岁的中间,所以表示男孩生长高峰期的平均年龄为12~13岁,说法正确,A正确;
B、图中所示,声音改变的年龄应该在14岁左右,而不是在12岁之前,B错误;
C、图中所示,男孩腋毛生长的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而不是在12岁,C错误;
D、图中所示,男孩喉结增大长出胡须的年龄是在15岁左右,而不是18岁以后,D错误。
故选:A。
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C.钢轨的长度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考点】声音传播的快慢.
【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解答】解:(1)设钢轨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
时间间隔t=t1﹣t2=﹣;
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C正确,D错误;
(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t;
故AB错误;
故选:C。
4.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解答】解:因为是光由空气斜射到水中,因此水中的光线为折射光线;又因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所以空气中右侧的光线为入射光线,左侧的光线为反射光线,故B正确。
故选:B。
5.托起2个鸡蛋所用的力最接近( )
A.0.1牛B.1牛C.10牛D.100牛
【考点】重力的大小.
【分析】首先估计两个鸡蛋的质量,再根据G=mg得出鸡蛋的重力,就可得出托鸡蛋的力。
【解答】解: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
其重力约为G=mg=0.1kg×10N/kg=1N,则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1N。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考点】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总星系级别最高,其次是银河系,再次是太阳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
【解答】解:总星系级别最高,其次是银河系,再次是太阳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所以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故选:D。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
C.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
D.卵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受精与妊娠.
【分析】卵黄是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它是专供卵生和卵胎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胎生的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内也有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A、未受精的卵细胞本身含有卵黄,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营养物质即来自受精卵的卵黄,故A正确;
B、卵生动物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也可以给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B正确;
C、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C正确;
D、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卵胎生的动物所产生的新个体虽不是卵而是幼体形态,但在母体内则备有作胚胎营养的卵黄,胚胎的发育并不直接依赖母体的营养,而只不过是卵在母体内发育、孵化,这和哺乳类靠与母体间组织联系而获取营养的真正胎生是有区别的,所以称这种生殖为卵胎生,D错误。
故选:D。
8.想在一株菊花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采用的方法是( )
A.嫁接B.扦插C.压条D.分根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同一株玫瑰植株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颜色花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菊花植株上即可。
故选:A。
9.生活中,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夜晚星星位置的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变化、烛焰的变化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可以用相关的科学原理进行解释。回答下面问题。
夜晚,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分析】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而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星辰轨迹则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
【解答】解:图示为北半球某地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地球在不断自转。
故选:A。
10.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图乙是小明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图丙是他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但漏画了一部分,若将之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B.
C.D.
【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爬杆时人受到身上的摩擦力和重力作用,根据人的运动情况分析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图像。
【解答】解:由题意知,人爬杆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这两个力的作用,
由图乙可知:0~t1时间内,人加速向上运动,所以f>G;
t1~t2时间内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
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
由以上分析t1~t2时间内,摩擦力应不变;0~t1时刻受到的摩擦力最大,t2~t3时间内受到的摩擦力最小,t1~t2时间内受到摩擦力处于二者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由图和题意可知,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要更省力些,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手握在A点要省力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故选:C。
1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不正确的是( )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左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合力都为零。先以C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研究B对C的摩擦力,即可知道C对B的摩擦力。再以C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A对B的摩擦力。最后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
【解答】解:
A、将B与C看成一个整体,此时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2N的拉力,因此A对B和C有个向左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为2N,故A正确;
B、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为零,故B错误;
C、以C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B对C的摩擦力等于0,故C正确;
D、A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向左的拉力F,和B给的向右的摩擦力,即5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13.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
B.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
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解答】解:在图甲处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后面,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能在甲处看到像;由图乙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图中眼睛透过凸透镜往蜡烛方向观察,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在图乙处放置木板对看到虚像不产生影响,即在乙处能看到像,故C正确。
故选:C。
14.2019赛季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于4月1至7日在北京举行。在比赛中,球杆击打白球,白球离开球杆后继续滚动并撞击红球,白球缓慢静止而红球向前滚动。下列有关球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球离开球杆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球杆的推力
B.白球向红球靠近的过程中,红球相对于白球是静止的
C.红球受到白球撞击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红球具有惯性
D.整个运动过程中,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考点】惯性;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及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为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为静止的;
(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据此分析。
【解答】解:
A、白球离开球杆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球杆的推力,故A错误;
B、白球向红球靠近的过程中,红球相对于白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红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红球受到白球撞击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红球具有惯性,故C正确;
D、整个运动过程中,白球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5.2018年1月31日(阴历十二月十五),天空中出现难得一见的“蓝血月”。当天晚上月球的位置大致位于( )
A.1附近B.2附近C.3附近D.4附近
【考点】月相变化规律.
【分析】当月相为满月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
【解答】解:阴历十二月十五,为满月,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所以月球位置可能是2或3;该图表示北极上空公转俯视图,最右侧地球位置表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最左侧地球位置表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1月31日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和春分之间,因此月球位置为3附近。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沙漠中在阳光照射下的黑色石头摸起来很烫,贮存天然气的球柜外表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物体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 。
【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因此,黑色物体吸热能力强,在相同的光照下,黑色物体温度比白色物体升温快,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关系为:物体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
17.如图所示,某同学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竖直向上 的;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继续按图中方式握在手里,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
【解答】解:瓶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瓶的重力;若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瓶子仍然静止,重力和摩擦力还是一对平衡力,因瓶子的重力减小,所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小。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变小。
18.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可以用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原理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无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不变 ,像的大小 变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小孔成像.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1)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如下图,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仍然成在M筒的右侧,像距不变;让物体远离N筒,△AOB与△A′OB′的相似比变大,AB大小不变,则像变小。
故答案为:(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无;(2)不变;变小。
19.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
(1)AB范围内是阳光的 可见光 (填“红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部分。
(2)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 单色 光。
(3)将温度计放到 A (填“A”或“B”)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考点】光的色散;红外线.
【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七色光是可见光,且是单色光。
(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解答】解:(1)AB范围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属于阳光的可见光部分。
(2)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色散,而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单色光。
(3)红光的外侧是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将温度计放到A处红光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故答案为:(1)可见光;(2)单色;(3)A。
20.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题目。
①如图甲是玉米的雄花,有伞状的花序,每朵短柄雄性小花如麦粒大小,密密麻麻分布在各条花序的主轴和分枝上,产出大量花粉。
②如图乙是玉米的雌花,它长在玉米中间,一根玉米“胡须”其实是一朵玉米雌花的花柱,花柱的一端连接子房,一个子房最终可发育成一粒玉米。另一端伸出苞米叶外。雌花的柱头都有分叉,上面密布绒毛且分泌黏液。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玉米花属于 风媒花 (选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俗语说:有多少根玉米须,就有多少颗玉米粒,这说明了一粒玉米就是一个 果实 (填器官名)。
(3)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玉米棒子上存在有一些瘪了的玉米粒,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传粉不足 。
【考点】花的结构和分类;传粉和受精;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分析】(1)虫媒花的特点有:花朵大而鲜艳;有芳香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花粉粒较大且重,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柱头有分叉或呈羽毛状有利于风力传粉。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
【解答】解:(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玉米的雄花,花粉多而轻;雌花的柱头都有分叉,上面密布绒毛且分泌黏液,能粘住更多的花粉。所以,玉米靠风力传播花粉,为风媒花。
(2)玉米须是玉米雌蕊的组成部分,一粒玉米是由雌蕊的一个子房发育而成的,所以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3)玉米棒子上存在有一些瘪了的玉米粒,最大的可能是传粉不足,也就是由于玉米开花时,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而导致的。
故答案为:
(1)风媒花。
(2)果实。
(3)传粉不足。
21.近期义乌已进入梅雨季,为了水库安全,小义同学想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一个水位测量仪。A点和光屏PQ在同一平面上。
(1)小义用激光笔在A点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光屏上光斑位置会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小义想在光屏上标出相应的水位,光斑在P点时的水位 高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光斑在Q点时的水位。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1)A为点光源,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B点的对称点B′,然后连接A′B′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即可。
(2)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不变,反射光线平行移动,可确定当水位变化时,光斑的位置如何变化。
【解答】解:(1)先通过水面作出点B的对称点B′,连接A′B′交水面于点O,连接AO、B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由(1)所作光路图可以看出,当水位变化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不变,反射光线平行移动,光斑在P点时,说明水位升高,当光斑在Q点时,说明水位降低。
故答案为:(1)见上图;(2)高于。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2.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A、B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ρgh 。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分析】(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2)液体压强计是通过管内的气体传递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的,如果装置漏气,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会逐渐减小;
(3)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4)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得出高为h的液柱的重力,因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
【解答】解: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选A、B;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3)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4)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高为h的液柱的重力G=mg=ρVg=ρShg,因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
pa===ρgh。
故答案为:(1)A、B;(2)装置漏气;(3)得出普遍性的结论;(4)ρgh。
23.小明同学用两块平面镜制成如图甲的实验装置(两平面镜之间是空的),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一般为后镀膜,即后镜面为主要反射面。具体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在白纸上放置该装置;
②取两支完全相同的铅笔A、B,将A铅笔置于平面镜前某一点上,并做上记号;
③再将B铅笔竖立着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 重合 为止,并做上记号;
④改变A铅笔的位置,重复第2、3两步;
⑤连接对应的物点和像点,测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结论。
(1)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重合 。
(2)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应分别测量图乙中的 ①④ (选填序号)。
①AD
②AC
③BC
④BD
(3)用该装置进行探究比单独用一块玻璃板具有的优点是 成像清晰 (写出一点即可)。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分析】(1)像与物完全重合时,用来确定像的位置;
(2)根据平面镜成像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分析解答;
(3)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清晰;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
【解答】解:(1)③再将B铅笔竖立着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并做上记号;
(2)D为反射面,AD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即物距,根据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知,BD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距,故选①④;
(3)用该装置进行探究比单独用一块玻璃板具有的优点是平面镜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
故答案为:③重合;(1)重合;(2)①④;(3)成像清晰。
24.以下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
(2)如果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 2和4 两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如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为:另取一瓶,编号为5号,在2号瓶设置的条件基础上,放到暗处.如果在无光的环境下,种子也能萌发,实验的结论是 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
(4)而若将煮熟的玉米粒种在适宜环境中,种子不会萌发,该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 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应活力旺盛(或“具有活的胚、胚是活的、种子是活的) 。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1号瓶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3号瓶置于冰箱中,温度太低,种子不萌发;2号瓶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种子萌发;种子4号瓶放过量水种子淹没在清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图中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乏空气。实验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如果要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唯一的变量是有无空气,所以应选择2号瓶和4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1号瓶和3号瓶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有两个变量:水和温度。
(3)如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为:另取一瓶,编号为5号,在2号瓶设置的条件基础上,放到暗处如果在无光的环境下,种子也能萌发,实验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4)而若将煮熟的玉米粒种在适宜环境中,种子不会萌发,该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应活力旺盛(或“具有活的胚、胚是活的、种子是活的)。
故答案为:(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2和4
(3)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4)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应活力旺盛(或“具有活的胚、胚是活的、种子是活的)。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在图乙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则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 4 (选填“1”、“2”、“3”或“4”)。
(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佩戴的是 近视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分析】(1)凸透镜能将从焦点发出的光会聚后平行于主轴,而焦距即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2)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
(3)根据2f>u>f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知,当小灯泡距离透镜为50.0cm﹣40.0cm=10.0cm时,在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说明小灯泡在凸透镜是焦点上,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在图乙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4;
(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该同学佩戴的是近视眼镜。
故答案为:(1)10.0;(2)4;(3)投影仪;(4)近视。
26.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关系。
(3)实验中,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很难稳定,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
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等于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左 (选填“左”或“右”)。
②某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说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得出结论;
(3)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由二力平衡分析;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解:(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增大了压力,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巾,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水平向右)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水平向左;
②某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说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4)①等于;左;②无关。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7.嘉祥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重力为多少?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考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计算.
【分析】(1)已知水罐的容积,即装满水后水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水的质量,再利用G=mg求其重力;
(2)洒完一半水时,求出洒水车和水的总质量,可以得到重力,汽车和水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p=得到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3)知道罐内水深,利用p=ρgh求出水对罐底的压强。
【解答】解: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体积V水=5m3,
由ρ=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5m3=5×103kg,
其重力:
G水=m水g=5×103kg×10N/kg=5×104N;
(2)洒完一半水时,水的质量m水′=m水=×5×103kg=2.5×103kg;
汽车和水的总质量m=m车+m水′=6×103kg+2.5×103kg=8.5×103kg,
总重力:
G=mg=8.5×103kg×10N/kg=8.5×104N,
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
F=G=8.5×104N,
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p===1.7×105Pa;
(3)水对罐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
答:(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重力为5×104N;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7×105Pa;
(3)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1.5×104Pa。
28.某同学在国庆期间随父母从宁波火车站乘动车去杭州观看亚运会,从宁波到杭州的路程是193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
(1)画出动车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保留2位小数)
(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吨)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分析】(1)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
(3)利用阻力和车重的关系求出阻力,然后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
【解答】解:(1)动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不受力 受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画在重心上,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2)因为v=,
所以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t==≈0.97h;
(3)由题意可得,阻力f=0.05G=0.05mg=0.05×20×103kg×10N/kg=1×104N,
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牵引力F=f=1×104N。
答:(1)见解答。
(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0.97小时;
(3)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金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金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模拟测试: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