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01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02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是人记住事物的一种能力,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时间发生的历史信息,存储下我们每天的动态以待需要的时候进行检索。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记忆包含了三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具有三个功能区域的图书馆。“瞬时记忆”是大厅,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会发现它仍在那里。由于瞬时记忆和视觉、听觉、味觉等紧密相关,因此又称“感觉记忆”。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两个区域——“短时记忆”馆和“长时记忆”馆。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被看中的信息是怎么留下来的。
    你注意过图书馆藏书的书脊下方所贴的标签吗?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有了它,熟悉图书馆的人就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书中高效、准确地将目标定位,大脑也会对将要储存的信息进行编码,给它们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贴不同的标签。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编码的标签越接近语义,一个信息的编码方式越多,后期也就越容易提取。
    完成了编码,信息就可以正式入驻大脑这个图书馆了。接着便进入记忆的第二阶段:储存。有的信息被送往“短时记智”馆,有的信息被送往“长时记忆”馆。短时记忆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的记忆形式,施加了注意成分所形成的。注意是人们留意一些东西的同时忽略另一些东西的能力,影响着我们分析感觉输入、编码加工输入的信息。
    要学习短时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定不能错过,那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代表一种容量有限的、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也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获得。工作记忆概念的出现是为了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除了在较短时间内的记忆外,那就是信息加工和认知操作。简单来说,工作记忆仿佛一座桥梁,负责前者的写入和后者的读取,以及信息编码的储存。工作记忆可以分为4个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中央执行系统就像团队的领头人,同时协调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这3个团队成员对信息进行整合。
    你默读时头脑里会有声音吗?在语言记忆过程中,尤其是非母语的记忆过程中,我们常以声音的形式加工语音信息,你会发现如果进行的是快速阅读,那么脑海里的声音就会因为跟不上眼睛的移动速度而逐渐消失,跳过了语音环路。但是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我们熟患文字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之前不了解的文字或非母语的阅读
    视觉空间画板,顾名思义,就像一块画板,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对应的画面。而情景缓冲区则类似于大脑的中转站,它一方面收集新信息,同时把两方面的内容整合起来,变成我们可理解的信息。如果说短时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在大脑里储存相当长的时间。
    记忆的第三个阶段是提取。默写时绞尽脑汁地回忆书上句子的过程,就是大脑在进行记忆提取的过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知识点在考场上死活想不起来,大脑似乎就越空白,但是出考场没多久就想起来了。这说明,只是在考场上提取时出了问题。为什么提取过程会出问题呢?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是记忆的第一阶段编码做得不够细致,文件说明写得越简单,事后查阅起来就越费劲,可能由于过于紧张的情绪,人在紧张和焦虑时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但是大量的皮质醇会严重影响记忆的形成和提取。
    然而,现代社会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记忆上的困扰。研究发现,当人们知道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查到时,且大脑会自发地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标记。显然,对于容易获取的信息,却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记忆方式。当我们认为某个信息可以通过搜索轻易获取时,对这个信息本身的记忆便减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增强了对去哪里找到这个信息的记忆。
    (摘编自闫天翼《脑认知科学的兴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记忆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其中,瞬时记忆是一种并未刻意注意但仍能够快速提取到的记忆。
    B.从外界接收的信息都会形成瞬时记忆,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编码,就成为短时或长时记忆。
    C.工作记忆可以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形成的瞬时记忆和提取的长时记忆进行整合与储存。
    D.信息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就可以在大脑中长久地保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方可提取与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影成不同的编码”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
    B.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如“图书馆”“标签”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形象
    C.短时记忆是大脑的内存,信息储存时间短,与之相比,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时间更长。
    D.本文首段提纲挈领,先指出记忆包含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接着分而论之,是一种总分总结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参观画展的游客忙于用手机拍摄画作,忽略对画作的观赏与品鉴,对画作内容、艺术风格等的记忆不够清晰。
    B.某同学习惯用各种颜色的笔把书画得五颜六色,把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如此一来就能更容易找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C.导航系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却也让许多人对其产生依赖,懒于记路,开导航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动作。
    D.某青年在做市场规划时想使用波特五力模型,结果发现已经记不清这五力具体指什么,于是马上开电脑查找。
    (4)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对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图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工作记忆的4个成分之间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中央执行系统下辖另外3个成分。
    B.人们通过语音环路加工语言信息,以此来提高记忆效率,在记忆过程中不可或缺。
    C.视觉空间画板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语义化处理,从而帮助人们记忆。
    D.情景缓冲区整合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形成记忆。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有效增强记忆的方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都是银环
    乔叶
    小曹的好日子定的是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之前两天是壮被子。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笑道,两口子整整齐齐的就都合适
    那天便也被她拉去,进了屋,环视一圈,你看你壮个被子,这体面有多大,就都笑。
    八床被子里有四床是买现成的羽绒被和蚕丝被,需要壮的是四床棉被,也只是作势,罩上被罩,用一根针一根长线松松缭上一圈便罢。一根长线应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应的是四平八稳。边壮边扯云话,扯着扯着,名叫青蓝。
    正日子前一天的铺床也有趣。和壮被子比起来,铺床自然更是作势。要紧的是念词儿。大英没少干这差事,念起来一个磕巴儿都不打:
    进得门来喜洋洋,咱给新人来铺床。
    被子宽来褥子长,一生一对好儿郎。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先生贵子,后生姑娘。
    铺床铺床,日子红亮。床神坐位,儿孙满堂!
    还有一段是扇铺盖时念的:
    咱把铺盖扇一扇,儿女长大不一般。
    抖一抖,扇一扇,博士教授往里钻!
    大英说,原来的词儿里往里钻的是状元举人,近些年换成了博士教授,咱这词儿不也是?
    结婚那天,知客照例是最懂老礼儿的徐先儿。席面是三八席,八凉八热八汤碗,只顾着拍视频,饭都没坐下吃。拍徐先儿迎客敬烟,开席了就拍席面,抽炒菜传菜,有人拿着碗筷站到人后伸着胳膊去夹菜,在这里叫“钓鱼”,嘴里念叨着,都是料,还忙着把拍好的片段传给众人品评。经过宝水村发展山村旅游业这大半年的历练,村里人似乎已多少具备了一种镜头感,对着镜头就笑起来。本来就笑着的,对着镜头就笑得更开。本来笑得很开的,颇有些表演的自觉性。秀梅夸赞道,看看,多会人来疯。突然她又来了一个灵感创意,便让一群女人排成队,小曹的父母在门两边做出欢迎姿态,每个进门的人都和主人挥手击掌。
    正排演着,几个游客路过,笑盈盈地在门口道了喜。这边徐先儿回了谢。那边又问,中中中,请请请。那边却挥了挥手一笑而过。
    等饭罢席收,秀梅却还兴犹未尽,到底没饶了小曹母亲[注]里那段“亲家母你坐下”。这一小段演的是银环娘想通后,从城里去朝阳沟看银环,栓宝娘即银环的准婆母热情招待。邻居二大娘也过来招呼。秀梅演二大娘,把大英拉来配银环娘。抖音里也有现成唱段,她们三个只需要配动作和口型。小曹亲自拿手机管拍。就要开始时,青萍,你也进来。我惊讶道,你来代表银环,不唱也得在这里站着。能嫁进咱山沟里的闺女,还有青蓝,都是银环。秀梅说,那好歹还有一甸词哩。
    就都笑。不知谁推桑着,大英便不由分说把我拉进来。于是我便傻戳在那里,看她们三个人整手蹩脚地演。这段三人对唱是我从小就听熟了的,十分脍炙人口:
    (栓宝娘)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
    (银环娘)中!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哪拉一拉。
    (二大娘)老烷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检宝娘)自从孩子离开家,知道你心里常牵挂。
    (银环娘)出门没有带被子,失急慌忙她离开家。
    (二大炮)你到屋里看一看,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栓室娘)做了一套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
    (银环娘)在家没有种过地,一次锄把她没有拿。
    (栓宝娘)家里地里都能干,十人见了九人夸。
    (二大娘)又肯下力又有文化,不愁当一个啥、啥?
    (巧珍)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等我说完这唯一一句词,便是哄堂大笑。表演加配乐很快安当,秀梅当即发了出去。我点过了赞,不过是些家常话,年少时听着有趣
    众人反复看反复赞,大英道,弄得不赖。
    晚饭后秀梅拉着我,又拽上雪梅,一起去找新媳妇青蓝聊天。问她以后打算住山下镇上还是住村里,我看好咱村,当然住村里啦。以后咱们一起好好要
    对了,村里不是说年底时想犒村晚?那咱们就搞起来呀。人人当演员,人人当观众
    (节选自乔叶《宝水》,有删改)
    [注]《朝阳沟》讲述了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宝相约毕业后一同前往检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故事。银环的母亲起初反对女儿去农村,但最终银环在检宝的鼓励和老支书的帮助下,决定留在农村。银环的母亲了解女儿的决定后,并最终决定落户朝阳沟,与女儿一起投入到农村生活中。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壮被子、铺床时的“作势”,既展现宝水村办婚事的习俗,也表明村民观念更新
    B.铺床、扇铺盖时,大英念词自然流畅,不仅因为她常干这项工作
    C.“三八席”写出了婚宴的铺排,反映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暗含作者对这种奢华风气的批评。
    D.从秀梅拍视频一事可以看出她性格开朗、热情能干,并且头脑灵活、思虑周全、富有创意。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交代小曹结婚的时间是在寒冷的冬季,而婚礼的热闹场面与此形成对照
    B.“一根长线”“纯白被里”“每条被子或四斤或八斤重”是当地新婚的“讲究”,使用了暗喻的手法,饱含着人们对新人的祝福。
    C.文中写了许多人物对话,却没用使用引号,这种写作方式加快了叙述节奏,文意表达集中紧凑。
    D.本文前半部分的主角是大英,后半部分的主角是秀梅,这两个主要人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3)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的作者不只是取用前文本,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前文本。请结合《朝阳沟》选段这一前文本及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和”“合”二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曾出现,其中“和”的本义是吹奏类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尚和合”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文化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问者曰:“申不害、商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慎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
    问者曰:“ , , ?”
    对曰:“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商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位,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1)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托万乘A之劲B韩C十七年D而不至于霸E王者F虽用术于上G法不勤H饰于官之患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是衡量、考核之意,与成语“计日程功”中的“程”意思相同。
    B.慎,是遵循、依顺之意,与《孔雀东南飞》“戒之慎勿忘”中的“慎”意思不同。
    C.弊,是蒙骗、蒙蔽之意,与《出师表》“益州疲弊”中的“弊”意思不同。
    D.道,是取道之意,与《鸿门宴》“道芷阳间行”中的“道”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不害与商鞅一个提倡运用术,一个主张实行法。韩非认为术和法都是治国的工具,就如同穿衣、吃饭都是维持生计的方式,缺一不可。
    B.旧的法令还未废除,新的法令又颁布施行,导致很多人利用新旧法律的矛盾、前后政令的冲突牟利,也难免让奸臣钻空子。
    C.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制度,该厚赏的就一定厚赏,这使秦国国富民强,却也直接导致一些臣子借强大的秦国谋私利。
    D.稿侯魏冉越过魏国和韩国攻打齐国,并取得了胜利。他借此机会在自己的封地定陶筑起了城池,让自己的实力得以增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课群臣之能者也。
    ②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
    (5)主客问答是古代的一种写作模式,本文即采用这种模式。请根据你对“对曰”一段的理解,写出“问者”提出的问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龙吟•除夕
    孙惟信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祠前灶下,祓除清净,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①脉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②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注]①饧:“糖”之古字。②阿鹊:指喷嚏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词中用浅近明了的语言叙述除夕时人们从事的各项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B.在祷告祈福时,人们都不是求取名利,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吟诗写字上有所精进。
    C.在这种喜庆的气氛中,不少人开怀畅饮,沉浸于节日的欢乐
    D.从“四海皆兄弟”开始,诗歌境界升华,表达了家家户户乐享太平盛世的美好企盼。
    (2)作者在词中记述了哪些传统习俗?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面上写练字、品茗的闲适恬静,实则蕴含着满腹的郁闷惆怅。
    (2)归有光《项脊轩志》记录了项脊轩的两次修葺情况,其中,“ ”说明解决了漏雨问题,“ ”说明规模制式稍微改动。
    (3)扬州是中国古代名城,深受诗人青睐。“扬州”一词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主持人:您最早是以一位小说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这两年您似乎更关注文学领域之外的一些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冯骥才:文学是把文化的领域包含在内的,它把宇宙,把人的想象,他要对整个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给予关注。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
    主持人:您对文化的关注是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呢,还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冯骥才:肯定是有兴趣,没有兴趣也不会关注它,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那种理性的思考。因为① ,思考才是属于社会的。
    主持人:从您的所作所为我能够看出你们这样一代作家的身上被称之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这样一种东西。您认为,一个作家对我们的民族灵魂是不是应该担负起净化和升华的使命呢?
    冯骥才:第一点,我觉得责任感对于作家是放重要的东西;第二点,作家便会轻松得多,也很容易进入一种游戏状态。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您强调文化的保留和继承,已经不是局限在一个传统的旧文人那种狭隘的对文化的怀旧情绪文人的现代意识呢?
    冯骥才:我觉得,文人必须要能够自己独立地思考,必须有自己的那种超前的看法。第二个方面,对于整个的地球上的人类要给予关注。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站在过去看现在,② ,我觉得要站在对明天做出回答的这个角度去进行思考。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主持人在提问时先后用到了“小说家”“作家”“文人”三种称呼。请结合访谈内容分析主持人使用这三种称呼的原因。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原来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一处湖面,冰层坍塌下去。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呆些时候。 , 。 , 。 , 。
    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儿又推到湖那边儿。春天的湖水在这浮冰四周,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助黑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它们黯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
    ②你会深深感到,春天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
    ③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
    ④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
    ⑤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
    ⑥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
    A.③⑥④①⑤②
    B.③④⑥①⑤②
    C.②④③⑥①⑤
    D.②③④⑤⑥①
    (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文中第4段的两个省略号分别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是人记住事物的一种能力,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时间发生的历史信息,存储下我们每天的动态以待需要的时候进行检索。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记忆包含了三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具有三个功能区域的图书馆。“瞬时记忆”是大厅,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会发现它仍在那里。由于瞬时记忆和视觉、听觉、味觉等紧密相关,因此又称“感觉记忆”。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两个区域——“短时记忆”馆和“长时记忆”馆。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被看中的信息是怎么留下来的。
    你注意过图书馆藏书的书脊下方所贴的标签吗?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有了它,熟悉图书馆的人就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书中高效、准确地将目标定位,大脑也会对将要储存的信息进行编码,给它们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贴不同的标签。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编码的标签越接近语义,一个信息的编码方式越多,后期也就越容易提取。
    完成了编码,信息就可以正式入驻大脑这个图书馆了。接着便进入记忆的第二阶段:储存。有的信息被送往“短时记智”馆,有的信息被送往“长时记忆”馆。短时记忆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的记忆形式,施加了注意成分所形成的。注意是人们留意一些东西的同时忽略另一些东西的能力,影响着我们分析感觉输入、编码加工输入的信息。
    要学习短时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定不能错过,那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代表一种容量有限的、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也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获得。工作记忆概念的出现是为了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除了在较短时间内的记忆外,那就是信息加工和认知操作。简单来说,工作记忆仿佛一座桥梁,负责前者的写入和后者的读取,以及信息编码的储存。工作记忆可以分为4个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中央执行系统就像团队的领头人,同时协调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这3个团队成员对信息进行整合。
    你默读时头脑里会有声音吗?在语言记忆过程中,尤其是非母语的记忆过程中,我们常以声音的形式加工语音信息,你会发现如果进行的是快速阅读,那么脑海里的声音就会因为跟不上眼睛的移动速度而逐渐消失,跳过了语音环路。但是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我们熟患文字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之前不了解的文字或非母语的阅读
    视觉空间画板,顾名思义,就像一块画板,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对应的画面。而情景缓冲区则类似于大脑的中转站,它一方面收集新信息,同时把两方面的内容整合起来,变成我们可理解的信息。如果说短时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在大脑里储存相当长的时间。
    记忆的第三个阶段是提取。默写时绞尽脑汁地回忆书上句子的过程,就是大脑在进行记忆提取的过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知识点在考场上死活想不起来,大脑似乎就越空白,但是出考场没多久就想起来了。这说明,只是在考场上提取时出了问题。为什么提取过程会出问题呢?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是记忆的第一阶段编码做得不够细致,文件说明写得越简单,事后查阅起来就越费劲,可能由于过于紧张的情绪,人在紧张和焦虑时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但是大量的皮质醇会严重影响记忆的形成和提取。
    然而,现代社会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记忆上的困扰。研究发现,当人们知道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查到时,且大脑会自发地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标记。显然,对于容易获取的信息,却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记忆方式。当我们认为某个信息可以通过搜索轻易获取时,对这个信息本身的记忆便减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增强了对去哪里找到这个信息的记忆。
    (摘编自闫天翼《脑认知科学的兴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记忆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其中,瞬时记忆是一种并未刻意注意但仍能够快速提取到的记忆。
    B.从外界接收的信息都会形成瞬时记忆,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编码,就成为短时或长时记忆。
    C.工作记忆可以在短时间内保存信息,并对形成的瞬时记忆和提取的长时记忆进行整合与储存。
    D.信息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就可以在大脑中长久地保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方可提取与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影成不同的编码”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
    B.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如“图书馆”“标签”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形象
    C.短时记忆是大脑的内存,信息储存时间短,与之相比,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时间更长。
    D.本文首段提纲挈领,先指出记忆包含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阶段,接着分而论之,是一种总分总结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C
    A.许多参观画展的游客忙于用手机拍摄画作,忽略对画作的观赏与品鉴,对画作内容、艺术风格等的记忆不够清晰。
    B.某同学习惯用各种颜色的笔把书画得五颜六色,把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如此一来就能更容易找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C.导航系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却也让许多人对其产生依赖,懒于记路,开导航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动作。
    D.某青年在做市场规划时想使用波特五力模型,结果发现已经记不清这五力具体指什么,于是马上开电脑查找。
    (4)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对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图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工作记忆的4个成分之间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中央执行系统下辖另外3个成分。
    B.人们通过语音环路加工语言信息,以此来提高记忆效率,在记忆过程中不可或缺。
    C.视觉空间画板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语义化处理,从而帮助人们记忆。
    D.情景缓冲区整合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形成记忆。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有效增强记忆的方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A.“仍能快速提取”表述不准确,结合“‘瞬时记忆’是大厅,但当你足够快地提取它时;B.“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编码,结合“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D.“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方可提取”过于绝对。
    故选C。
    (2)D.“最后进行总结,是一种总分总结构”说法不正确,现代社会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记忆上的困扰”可知。
    故选D。
    (3)C.结合“当我们认为某个信息可以通过搜索轻易获取时,对这个信息本身的记忆便减淡了,只有本项符合。
    故选C。
    (4)B.“在记忆中不可或缺”说法不正确。结合“工作记忆可以分为4个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负责帮你将注意聚焦在相关信息上、视觉空间画板和情景缓冲区这3个团队成员对信息进行整合”可知。
    故选B。
    (5)①结合“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编码的标签越接近语义,一个信息的编码方式越多,多角度多方式感知和理解知识。对一个信息的编码方式越多,后期就越容易提取,除了在较短时间内的记忆外,那就是信息加工和认知操作,工作记忆仿佛一座桥梁,负责前者的写入和后者的读取,注重记忆力训练。经过加工整合的信息更易于存储和提取、语音环路。中央执行系统就像团队的领头人,同时协调语音环路,记忆过程中要用心,让“注意”参与到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编码。
    答案:
    (1)C
    (2)D
    (3)C
    (4)B
    (5)①多角度多方式感知和理解知识,采用多种编码形式,编码做得越细致。②注重记忆力训练。经过加工整合的信息更易于存储和提取、专注。集中注意力,有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都是银环
    乔叶
    小曹的好日子定的是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之前两天是壮被子。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笑道,两口子整整齐齐的就都合适
    那天便也被她拉去,进了屋,环视一圈,你看你壮个被子,这体面有多大,就都笑。
    八床被子里有四床是买现成的羽绒被和蚕丝被,需要壮的是四床棉被,也只是作势,罩上被罩,用一根针一根长线松松缭上一圈便罢。一根长线应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应的是四平八稳。边壮边扯云话,扯着扯着,名叫青蓝。
    正日子前一天的铺床也有趣。和壮被子比起来,铺床自然更是作势。要紧的是念词儿。大英没少干这差事,念起来一个磕巴儿都不打:
    进得门来喜洋洋,咱给新人来铺床。
    被子宽来褥子长,一生一对好儿郎。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先生贵子,后生姑娘。
    铺床铺床,日子红亮。床神坐位,儿孙满堂!
    还有一段是扇铺盖时念的:
    咱把铺盖扇一扇,儿女长大不一般。
    抖一抖,扇一扇,博士教授往里钻!
    大英说,原来的词儿里往里钻的是状元举人,近些年换成了博士教授,咱这词儿不也是?
    结婚那天,知客照例是最懂老礼儿的徐先儿。席面是三八席,八凉八热八汤碗,只顾着拍视频,饭都没坐下吃。拍徐先儿迎客敬烟,开席了就拍席面,抽炒菜传菜,有人拿着碗筷站到人后伸着胳膊去夹菜,在这里叫“钓鱼”,嘴里念叨着,都是料,还忙着把拍好的片段传给众人品评。经过宝水村发展山村旅游业这大半年的历练,村里人似乎已多少具备了一种镜头感,对着镜头就笑起来。本来就笑着的,对着镜头就笑得更开。本来笑得很开的,颇有些表演的自觉性。秀梅夸赞道,看看,多会人来疯。突然她又来了一个灵感创意,便让一群女人排成队,小曹的父母在门两边做出欢迎姿态,每个进门的人都和主人挥手击掌。
    正排演着,几个游客路过,笑盈盈地在门口道了喜。这边徐先儿回了谢。那边又问,中中中,请请请。那边却挥了挥手一笑而过。
    等饭罢席收,秀梅却还兴犹未尽,到底没饶了小曹母亲[注]里那段“亲家母你坐下”。这一小段演的是银环娘想通后,从城里去朝阳沟看银环,栓宝娘即银环的准婆母热情招待。邻居二大娘也过来招呼。秀梅演二大娘,把大英拉来配银环娘。抖音里也有现成唱段,她们三个只需要配动作和口型。小曹亲自拿手机管拍。就要开始时,青萍,你也进来。我惊讶道,你来代表银环,不唱也得在这里站着。能嫁进咱山沟里的闺女,还有青蓝,都是银环。秀梅说,那好歹还有一甸词哩。
    就都笑。不知谁推桑着,大英便不由分说把我拉进来。于是我便傻戳在那里,看她们三个人整手蹩脚地演。这段三人对唱是我从小就听熟了的,十分脍炙人口:
    (栓宝娘)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
    (银环娘)中!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哪拉一拉。
    (二大娘)老烷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检宝娘)自从孩子离开家,知道你心里常牵挂。
    (银环娘)出门没有带被子,失急慌忙她离开家。
    (二大炮)你到屋里看一看,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栓室娘)做了一套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
    (银环娘)在家没有种过地,一次锄把她没有拿。
    (栓宝娘)家里地里都能干,十人见了九人夸。
    (二大娘)又肯下力又有文化,不愁当一个啥、啥?
    (巧珍)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等我说完这唯一一句词,便是哄堂大笑。表演加配乐很快安当,秀梅当即发了出去。我点过了赞,不过是些家常话,年少时听着有趣
    众人反复看反复赞,大英道,弄得不赖。
    晚饭后秀梅拉着我,又拽上雪梅,一起去找新媳妇青蓝聊天。问她以后打算住山下镇上还是住村里,我看好咱村,当然住村里啦。以后咱们一起好好要
    对了,村里不是说年底时想犒村晚?那咱们就搞起来呀。人人当演员,人人当观众
    (节选自乔叶《宝水》,有删改)
    [注]《朝阳沟》讲述了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宝相约毕业后一同前往检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故事。银环的母亲起初反对女儿去农村,但最终银环在检宝的鼓励和老支书的帮助下,决定留在农村。银环的母亲了解女儿的决定后,并最终决定落户朝阳沟,与女儿一起投入到农村生活中。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壮被子、铺床时的“作势”,既展现宝水村办婚事的习俗,也表明村民观念更新
    B.铺床、扇铺盖时,大英念词自然流畅,不仅因为她常干这项工作
    C.“三八席”写出了婚宴的铺排,反映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暗含作者对这种奢华风气的批评。
    D.从秀梅拍视频一事可以看出她性格开朗、热情能干,并且头脑灵活、思虑周全、富有创意。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C
    A.“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交代小曹结婚的时间是在寒冷的冬季,而婚礼的热闹场面与此形成对照
    B.“一根长线”“纯白被里”“每条被子或四斤或八斤重”是当地新婚的“讲究”,使用了暗喻的手法,饱含着人们对新人的祝福。
    C.文中写了许多人物对话,却没用使用引号,这种写作方式加快了叙述节奏,文意表达集中紧凑。
    D.本文前半部分的主角是大英,后半部分的主角是秀梅,这两个主要人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3)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的作者不只是取用前文本,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前文本。请结合《朝阳沟》选段这一前文本及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和”“合”二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都曾出现,其中“和”的本义是吹奏类的乐器,引申为声音和谐:“合”的原意是器皿闭合,“尚和合”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文化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写作手法,领悟小说主旨,明确探究方向。
    (4)本题考查内容要点概括的能力。需要联系上下文,将与此有关的所有信息筛选出来,然后分层次整理,精练概括。
    【解答】(1)A.“表明村民观念更新,与时俱进”理解不当。和壮被子比起来。要紧的是念词儿,念起来一个磕巴儿都不打”可知,结合“大英没少干这差事;C.“暗含作者对这种奢华风气的批评”理解不当。
    故选D。
    (2)A.“婚礼的热闹场面与此形成对照”分析不当,过度解读。只是寓意、相得益彰,谈不上“互相映衬。
    故选C。
    (3)①结合“大英说,你来代表银环。能嫁进咱山沟里的闺女,还有青蓝,《朝阳沟》选段的内容是银环决定到农村落户后,内容上与本文中青蓝从城里嫁到宝水村有契合之处,秀梅却还兴犹未尽,非要她来拍《朝阳沟》里那段‘亲家母你坐下’”可知,也突显了小说主题。
    (4)①结合“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她说就是凑个人头”等可知。一家有喜事。干群关系也和谐融洽,秀梅当即发了出去,不自觉地又看了两遍”可知。既有传统习俗的传承。③结合“大英说,不唱也得在这里站着,像你青萍,都是银环”可知。新时代乡村发展振兴,城里女孩到山村落户。
    答案:
    (1)D
    (2)C
    (3)①《朝阳沟》选段的内容是银环决定到农村落户后,银环娘来看望女儿受到热情接待的情形。②本文取用《朝阳沟》选段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超越了原文本。
    (4)①人际关系和谐。一家有喜事。干群关系也和谐融洽。既有传统习俗的传承。③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城乡平衡发展。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问者曰:“申不害、商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慎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
    问者曰:“ , , ?”
    对曰:“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商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位,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
    (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1)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托万乘A之劲B韩C十七年D而不至于霸E王者F虽用术于上G法不勤H饰于官之患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程,是衡量、考核之意,与成语“计日程功”中的“程”意思相同。
    B.慎,是遵循、依顺之意,与《孔雀东南飞》“戒之慎勿忘”中的“慎”意思不同。
    C.弊,是蒙骗、蒙蔽之意,与《出师表》“益州疲弊”中的“弊”意思不同。
    D.道,是取道之意,与《鸿门宴》“道芷阳间行”中的“道”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申不害与商鞅一个提倡运用术,一个主张实行法。韩非认为术和法都是治国的工具,就如同穿衣、吃饭都是维持生计的方式,缺一不可。
    B.旧的法令还未废除,新的法令又颁布施行,导致很多人利用新旧法律的矛盾、前后政令的冲突牟利,也难免让奸臣钻空子。
    C.商鞅治理秦国,设立告奸和连坐制度,该厚赏的就一定厚赏,这使秦国国富民强,却也直接导致一些臣子借强大的秦国谋私利。
    D.稿侯魏冉越过魏国和韩国攻打齐国,并取得了胜利。他借此机会在自己的封地定陶筑起了城池,让自己的实力得以增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课群臣之能者也。
    ②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
    (5)主客问答是古代的一种写作模式,本文即采用这种模式。请根据你对“对曰”一段的理解,写出“问者”提出的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相关文化常识的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本题考查学生补写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1)句意:所以申不害虽然依托军力强大的韩国,经过十七年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就霸王之业,却没有免除由于在官吏中不用法进行整顿所带来的祸患。
    句子“故托万乘之劲韩”中“劲韩”作宾语,故在“劲韩”后断开,……也”表示判断;“虽用术于上”中“于上”为后置介词短语。
    故选CFG。
    (2)A.正确。成语“计日程功”中的“程”是衡量。“计日程功”意思是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有把握按时完成。
    B.正确。“戒之慎勿忘”中的“慎”意思是谨慎。
    C.正确。“益州疲弊”中的“弊”意思是人力缺乏,民生凋敝、民生凋敝。
    D.“意思相同”错。文中的“道”是遵行。句意:所以奸人看到旧法前今对自己有利就照旧法前令办事,抄小路走。
    故选D。
    (3)C.“直接导致”理解有误。由“商君虽十饰其法,应该是间接。
    故选C。
    (4)①“……者,……也”;任,才能;责;课,考核,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操控生杀大权。
    ②擅,专心;一;奸,奸邪的事情,不统一韩国的法令。
    (5)由“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而后君之令又下,不一其宪令。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可知,故“问者”提出的问题可写为:徒术而无法,其不可何哉?
    答案:
    (1)CFG
    (2)D
    (3)C
    (4)①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操控生杀大权。
    ②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不统一韩国的法令。
    (5)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
    参考译文:
    有人问:“中不害,这两家的言论哪一家对治理国家最为急需?”
    回答说:“这是不好比较评价的,十天就会饿死,不穿衣服就会冻死,应该说这两样都是不能缺少的。现在申不害主张的是术而商鞅主张的是法,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操控生杀大权。这是君主所要掌握的,就是法令由官府明确制定,奖赏那些严格守法的人。这是臣下所要遵循的,臣子没有法就会在下面闯乱子,都是帝王治理国家必须具备的东西。”
    有人问:“只有术而没有法,这为什么不可以呢?”
    回答说:“申不害是韩昭侯的相。晋国以前的旧法还没有废除;晋国君主的命令还没有收回。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奸邪的事情就多起来了,看到新法后今对自己有利就照新法后令办事,旧法和前令,那么申不害即使多次让韩昭侯用术。所以申不害虽然依托军力强大的韩国,就是因为君主虽然在上面用术。商鞅治理秦国,使什伍之家互相监视,该厚赏的一定厚赏。因此秦国的民众努力耕作,战时追赶敌人,所以国富兵强,君主没有术了解奸邪。等到秦孝公,秦惠王即往,而张仅把秦国的力量牺牲在韩国和魏国来谋取他的私利,秦武王即位。秦武王死后,魏冉越过韩国,打了五年秦国没有增加尺寸土地。范雎攻打韩国八年。从此以后,都是魏冉。所以战争胜利了;扩大的版图。商鞅虽然多次整顿法令。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龙吟•除夕
    孙惟信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祠前灶下,祓除清净,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①脉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②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注]①饧:“糖”之古字。②阿鹊:指喷嚏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在词中用浅近明了的语言叙述除夕时人们从事的各项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B.在祷告祈福时,人们都不是求取名利,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吟诗写字上有所精进。
    C.在这种喜庆的气氛中,不少人开怀畅饮,沉浸于节日的欢乐
    D.从“四海皆兄弟”开始,诗歌境界升华,表达了家家户户乐享太平盛世的美好企盼。
    (2)作者在词中记述了哪些传统习俗?请简要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C.“有人在敷衍应酬”于文无据。
    故选C。
    (2)由“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可知,贴春联(写桃符;由“祠前灶下,献花酌水,也都不是,词中记述了祭祀祖先;由“饮量添教不醉”可知;由“”可知;由“驱傩爆竹”可知;由“软饧脉豆”可知;由“通宵不睡”可知。
    答案:
    (1)C
    (2)①写春联,贴春联(写桃符;②祭祀祖先;③吃团圆饭;⑤放爆竹(驱邪);⑦守岁。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矮纸斜行闲作草 , 晴窗细乳戏分茶 ”两句,表面上写练字、品茗的闲适恬静,实则蕴含着满腹的郁闷惆怅。
    (2)归有光《项脊轩志》记录了项脊轩的两次修葺情况,其中,“ 使不上漏 ”说明解决了漏雨问题,“ 其制稍异于前 ”说明规模制式稍微改动。
    (3)扬州是中国古代名城,深受诗人青睐。“扬州”一词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如“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重点字:矮)
    (2)使不上漏 其制稍异于前(重点字:异)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重点字:鹤)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主持人:您最早是以一位小说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这两年您似乎更关注文学领域之外的一些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冯骥才:文学是把文化的领域包含在内的,它把宇宙,把人的想象,他要对整个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给予关注。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
    主持人:您对文化的关注是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呢,还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冯骥才:肯定是有兴趣,没有兴趣也不会关注它,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那种理性的思考。因为① ,思考才是属于社会的。
    主持人:从您的所作所为我能够看出你们这样一代作家的身上被称之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这样一种东西。您认为,一个作家对我们的民族灵魂是不是应该担负起净化和升华的使命呢?
    冯骥才:第一点,我觉得责任感对于作家是放重要的东西;第二点,作家便会轻松得多,也很容易进入一种游戏状态。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您强调文化的保留和继承,已经不是局限在一个传统的旧文人那种狭隘的对文化的怀旧情绪文人的现代意识呢?
    冯骥才:我觉得,文人必须要能够自己独立地思考,必须有自己的那种超前的看法。第二个方面,对于整个的地球上的人类要给予关注。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站在过去看现在,② ,我觉得要站在对明天做出回答的这个角度去进行思考。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主持人在提问时先后用到了“小说家”“作家”“文人”三种称呼。请结合访谈内容分析主持人使用这三种称呼的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一一对应,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境中不同称谓的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解答】(1)①句:根据其前文“肯定是有兴趣,没有兴趣也不会关注它,此处强调两个关键词;根据其后文“思考才是属于社会的”可知;②句:根据“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不仅要站在过去看现在”中的“不仅”可知,即“还”,此空强调还要站在明天的角度去思考。
    (2)根据“您最早是以一位小说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这两年您似乎更关注文学领域之外的一些事情”可知,还关注文学领域之外的事情。您认为,作家指冯骥才这一代作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已经不是局限在一个传统的旧文人那种狭隘的对文化的怀旧情绪,文人指知识分子应有独立的思考。先后用到了“小说家”“作家”“文人”三种称呼,所指范围逐层扩大,将访谈引向深入。
    答案:
    (1)①兴趣是属于个人的;②还要站在明天(未来)看现在。
    (2)①小说家指冯骥才还关注文学领域之外的事情;作家指冯骥才这一代作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时代使命,所指范围逐层扩大,将访谈引向深入。
    【点评】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是: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原来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一处湖面,冰层坍塌下去。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呆些时候。 , 。 , 。 , 。
    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儿又推到湖那边儿。春天的湖水在这浮冰四周,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助黑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B
    ①它们黯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
    ②你会深深感到,春天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
    ③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
    ④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
    ⑤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
    ⑥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
    A.③⑥④①⑤②
    B.③④⑥①⑤②
    C.②④③⑥①⑤
    D.②③④⑤⑥①
    (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A.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文中第4段的两个省略号分别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做此题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现代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仔细比对画线句子,分析句子结构,结合上下文文意综合分析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分析省略号效果的能力。做此题需要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解答】(1)通读语段,分析第①句中代词“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是第⑥句中“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排除A,放在最后。
    故选:B。
    (2)文中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巨人把巨冰推向两旁、光滑而迷人的胸膛的情景。
    A.运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士兵和敌人。对偶修辞则体现在“校尉羽书飞瀚海”与“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的对称结构上。
    B.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无才思”拟人化了杨花和榆荚;“惟解漫天作雪飞”中的“漫天作雪飞”则是比喻。
    C.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昆山玉碎凤凰叫”中的“昆山玉碎”比喻了美好的东西被破坏。
    D.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如钩”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弯曲形状,赋予了它寂寞的情感。
    故选:A。
    (3)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时间的延续,从冰块裂开到湖中剩下最后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作者用省略号来表示这种延续,让读者体会到冬天消失。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续,表现了作者看到冬天的结束。通过省略号的使用。
    答案:
    (1)B
    (2)A
    (3)第一处:引导读者想象湖水不停地舔弄冰块和冰块逐渐融化的情形。第二处:进一步突出了严冬消失时的失落情绪。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四、写作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深刻揭示了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心理倾向和潜在问题。这种倾向既是个体心理的自然反应,也是集体文化和社会环境塑造的结果。在信息化社会,这种倾向的影响愈发显著,对于个体思考、决策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和认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种倾向反映了人类信息筛选的心理机制。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符合自己现有观点和价值观的信息,而忽视了与之相悖的信息。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维持个体的认知稳定和情感舒适。然而,这也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性,甚至误导我们的判断。
    其次,这种观点固化与求证的现象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突出。人们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这种信息回音室效应使得人们更难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也更容易陷入偏见的泥沼。
    再者,多元信息获取的重要性也值得我们关注。在信息化社会,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以弥补单一信息源的不足。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认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最后,避免信息茧房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信息茧房是指个体在特定信息环境中自我设限,只接触符合自己喜好和观点的信息,而忽视其他可能的观点和选择。为了避免陷入信息茧房,我们需要主动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和视野,积极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在面对信息时需要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既要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要敢于面对和质疑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通过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多元信息的获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作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立意:
    1.面对信息时需要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
    2.多元信息的获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作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
    3.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以弥补单一信息源的不足。
    4.跳出信息茧房。
    【解答】
    跳出信息茧房
    人们更看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正确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只有客观理性地看待所有证据,才能跳出信息茧房。
    人们倾向于自己立场的证据是极正常的,人自带的自我本位无时无刻使我们对可观信息进行主观筛选。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数据的“猜你喜欢”精准推送合你心意的内容。
    然而这样来的证据并不能真正论证自己的正确性。囿于某一看法,故步自封。这时,方视其中”的智慧,广博地浏览,才能导向更高的认知,认为其有关革命的旨意是牵强附会,反而向胡适提供能击溃自己观点的文献证据,在错误与挑战中广采证据。而“出离其外”的益处还不止于此。与信息茧房扼杀人的思考想象能力相反,梵高前往巴黎了解印象派的画作,反而栽培出日后独一无二的美术风格,摆脱惯性。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需要的就是有思考,能“片面的深刻”的人才,广博地采纳吸收后,这才是真正论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的方法,改变观点,确认了自己看法的正确,从片面到全面,以获“此境初识”的感悟,但谁知他对外国建筑也颇有研究,他更坚定了自己对古建筑优越性的看法。这便是出离其外,此境初识的过程。
    跳出信息茧房,我们固要有观点与立场。科观理性看待证据,将会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6/17 15:29:26;用户:15290311958;邮箱:15290311958;学号:48861359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互文性理论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4页。

    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