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
展开一、判断题
1.(2023·福州期末)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叶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
2.(2023·武夷山期末)在光照的作用下,植物可以把吸收来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为自身需要的养分,贮藏在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3.(2023·三明期末)植物的种子能在黑暗的环境下顺利发芽、健康成长。( )
4.(2023·福州期末)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
5.(2023·南平期末)小鸟→小草→蚜虫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6.(2023·南平期末)食物链通常从肉食动物开始,到绿色植物终止。( )
7.(2023·南安期末)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气体交换。( )
8.(2023·南安期末)大自然中,我们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9.(2023·南安期末)制作生态瓶时,我们一般先放动物,再放植物。
10.(2023·泉州期末)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猫头鹰和蜜蜂。( )
二、单选题
11.(2023·泉州期末)下列选项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
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
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
12.(2022·武夷山期末)下列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行为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乱砍滥伐C.退耕还林
13.(2023·武夷山期末)马铃薯叶片中的小小“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吸收来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养分,同时释放出( )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
14.(2023·建瓯期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了( )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
A.化学能B.热能C.动能
15.(2023·漳平期末)“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为春笋的生长提供了能量。
A.水分B.温度C.阳光
16.(2020·三明期末)下列现象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捉田鼠B.大雁迁徙C.小草枯萎
17.(2023·福州期末) 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
A.充足的空气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
18.(2023·永安期末)凤仙花的种子发芽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它们是( )。
A.土壤、水分、肥料
B.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C.盐分、适宜的温度、土壤
19.(2023·石狮期末)鑫鑫发现窗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由( )造成的。
A.缺少阳光B.温度过低C.缺少水分
20.(2023·福安期末)提出“治蝗新思路——改变蝗区的自然地貌,割断飞蝗的食物来源”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李四光B.马世骏C.袁隆平
三、连线题
21.(2023·福清期末)请将下列关于植物变化、季节和动物行为合理连线
长叶、开花 春 水牛泡在水塘里降温
发芽 夏 青蛙产卵孵出小蝌蚪
枯萎 秋 蝴蝶结茧冬眠
落叶 冬 大雁迁徙南飞
四、综合题
22.(2023·永安期末)校园生态农场内的玻璃房里,探究小组正在进行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当绿豆苗长到一定高度,将移植到农场的菜地里。探究小组将在菜地里继续观察研究绿豆苗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探究小组在①号盘中铺一层土壤,②号盘中铺一层纱布,分别撒入10粒绿豆种子,其他因素保持相同。该对比实验最主要研究的是( )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A.土壤B.纱布C.空气D.种子数量
(2)第(1)题所示对比实验中,需要对水分条件进行控制。水分控制的合理方法是( )。
A.①号盘和②号盘都保持干燥
B.①号盘和②号盘都保持湿润
C.①号盘保持干燥、②号盘保持湿润
D.①号盘保持湿润、②号盘保持干燥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该对比实验要在( )的环境中进行。
A.0℃以下B.20℃左右C.70℃左右D.100℃以上
五、实验探究题
23.(2023·长乐期末)五(4)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制作了一个生态鱼缸,模拟生态平衡,并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下列是他们的制作步骤。
①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
②将几条小鱼放到鱼缸里。
③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④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
⑤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1)制作生态鱼缸的正确顺序是 。
(2)使用“绿”水是为了 ;栽水草是为了 ;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是为了 。
(3)这个生态鱼缸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绿藻。
(4)如果要评价各班生态鱼缸的制作水平,你认为主要的标准是( )。
A.生态鱼缸的美观程度
B.生态鱼缸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C.生态鱼缸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解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答案】正确
【解析】 植物生长分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两部分。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消耗葡萄糖转化为生命的能量。而光合作用则是在有光线的条件下,植物体内叶绿素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即是说植物依靠光作为媒介来为自己提供养料葡萄糖。
3.【答案】错误
【解析】 根据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能在黑暗无光的环境条件下发芽。但植物成长需要阳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答案】错误
【解析】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5.【答案】错误
【解析】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题目说法错误。
6.【答案】错误
【解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7.【答案】正确
【解析】制作生态瓶时的注意事项:生态瓶应该是封闭的,因为我们需要模拟的是独立的生态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生态瓶尽可能是无色透明的(也可以是颜色较浅的透明容器)一是便于观察,二是有利于透光。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气体交换。生态瓶要放在光照合适的地方。光照过弱,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过强,生态瓶内温度容易升高,从而导致植物或动物死亡。
8.【答案】正确
【解析】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一种生物消失了,这条食物链就会断掉,前后的生物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题目说法正确。
9.【答案】错误
【解析】制作生态瓶时,先把沙子和小石头放进去,再把一些有根的水草放入沙石底下,再向里面放植物,等植物存活后,再向里面放一些小动物,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当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会受到影响。
10.【答案】错误
【解析】不同的生物习性不同,活动时间不同,猫头鹰是夜行动物,夜间活动,蜜蜂是白天活动,我们不会同时看到猫头鹰和蜜蜂。
11.【答案】C
【解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生态平衡是要保护环境才能很好的维持。乱砍滥伐会导致森林变少,破坏生态平衡。
13.【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马铃薯叶片中的小小“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吸收来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养分,同时释放出氧气。
14.【答案】A
【解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因此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5.【答案】A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土壤等暂时藏在土里。“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多,说明下了一场春雨后,土壤里水分多了,土质也变得很松软,这时,吸足了水分的春笋便纷纷窜出地面。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水分为春笋的生长提供了能量。
16.【答案】A
【解析】【解答】A.猫头鹰捉老鼠在夜间进行,原因是猫头鹰的眼睛在夜晚具有较强的夜视功能,而老鼠在夜间的视力较差。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活动与昼夜的关系。
17.【答案】C
【解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科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C是正确的选项。
18.【答案】B
【解析】 凤仙花的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19.【答案】A
【解析】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能生长的更好。如果没有阳光,植物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缺少阳光造成的。
20.【答案】B
【解析】马世骏提出改造洪泽湖和微山湖附近的生态结构,用修建堤坝和控制水位等方式转变蝗虫生殖繁衍的有利条件。马世骏从蝗虫的源头开始,从根本上遏制了蝗虫的大量繁殖。
21.【答案】
【解析】考查在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
22.【答案】(1)A
(2)B
(3)B
【解析】(1)对比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题中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种类,该对比实验最主要研究的是土壤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2)对比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量,土壤种类改变了,其它条件需要保持不变,所以①号盘和②号盘都要保持湿润。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该对比实验要在20℃左右的环境下进行。
23.【答案】(1)③①②④⑤
(2)模拟池塘环境;提供食物和氧气;模拟自给自足的环境
(3)水草;小鱼
(4)B
【解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③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①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②将几条小鱼放到鱼缸里。 ④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 ⑤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2)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这个生态瓶的名称是池塘生态瓶。使用“绿”水是为了模拟池塘环境。栽水草是为了提供食物和氧气。鱼缸加盖,密封起来是为了模拟自给自足的环境。
(3)这个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水草,消费者是小鱼,分解者是水中的细菌、真菌、绿藻等
(4)如果要评价各班生态瓶的制作水平,其主要的标准是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第四单元++热-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热-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单选题,连线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宇宙-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宇宙-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福建专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