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01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02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03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用来保鲜
    B.晚上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C.自行车的轮胎有凹凸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D.夏天冰糕周围的“白气”向上飘——“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2分)如图所示是验证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迅速盖好瓶盖,摇动瓶身,观察到瓶子会变瘪,从微现角度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瓶中气体分子的种类减少
    B.瓶中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C.瓶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D.瓶中气体分子数目减少
    3.(2分)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筒上端刻度示数比下端刻度示数大
    B.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
    C.少量液体同的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内进行
    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4.(2分)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类物质:烧碱 纯碱 熟石灰
    B.晶体物质:玻璃 铁 海波
    C.复合肥料:尿素 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D.费力杠杆:船桨 筷子 镊子
    5.(2分)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乙:平衡的天平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右,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
    C.丙:纸锅能烧开水,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丁:用真空罩和闹钟可以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6.(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10﹣1g
    B.普通中学生脚背的宽度约9cm
    C.中国高铁时速高达800km/h
    D.我国的最低气温约60℃
    7.(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日晷的影子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落日”形成原因相同
    B.乙图与“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中“倒影”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丙图与“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水浅”的形成原因不同
    D.丁图验钞机中所使用的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紫色光”验钞的
    8.(2分)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如图)。鹊桥二号中继星被认为是地月通信的“新鹊桥”,将为嫦娥四号以及后续的嫦娥六号等多项月球探测任务提供至关重要的中继通信支持。关于此次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鹊桥二号利用超声波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以及后续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B.伴随着指挥员的口令“5、4、3、2、1,点火!”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发射基地一般选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原因之一是防止噪声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这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D.“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过程中,彼此相对静止
    9.(2分)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拉开帷幕。这是历届全国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如图是冬运会中短道速滑项目的精彩瞬间。下列关于此次比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匀速转弯的过程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直立滑行过程中,冰刀对地面的作用力和地面对冰刀的作用力一定相等
    D.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始终依靠外力维持其运动状态
    10.(2分)如图所示,关于磁现象的四个实验情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推断出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
    B.图乙,闭合开关S,通过滑轨上的导体ab由静止变为运动推断出其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
    C.图丙:闭合开关S,当导体ab切割磁感线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
    D.图丁:当螺线管通电时,通过观察周围铁屑的分布来判断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多选)11.(2分)下表是欢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的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C.根据数据推断,当物距为12.5cm时,成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在第1次实验成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镜,只需将光屏靠近透镜,就可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多选)12.(2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着一个小圆柱体物块,物块浸没在盛水的大水槽中。现将测力计缓缓提升,直到圆柱体物块全部露出水面一段距离,在该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水槽内水面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5N
    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2.5N
    C.圆柱体的体积是10﹣4m3
    D.圆柱体的高度是5cm
    (多选)13.(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1A”。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定值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A
    B.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Ω
    C.定值电阻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8W
    D.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288~3.6W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4.(2分)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魔罐”。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即可。在水平面上用力推做好的罐子,使罐子滚动起来,然后会发现罐子由快变慢,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 逐渐变大;之后罐子回转时由慢到快,后又由快到慢,再回转,如此往复,最终停下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15.(3分)如图是某“牛顿班”的同学,利用玻璃瓶、橡胶塞、细玻璃管和水做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 装置可用于检测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防止手的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欢欢同学将该装置放在图丙的托盘中,端着该装置从一楼到五楼,她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的问题是 。
    16.(4分)物理综合实践课程中,老师安排同学们计算每间教室的耗电情况。经调查每间教室有20盏日光灯,每盏日光灯上都标着“220V60W”的字样,每天每个教室平均开灯时间为10小时,则每个月(按24天计算)每个教室耗电 度。若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为 。图2甲是卧室床头柜上的电视开关,图2乙是其电路图,S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请在图2乙中将电路图连接完整。
    17.(3分)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好戏连台,下表是某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参数。这种新能源汽车,在亏电状态下耗油量3.5L/100km。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216km,所需时间为 小时,若此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重(忽略燃油的重力)的0.05倍,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W,发动机的效率约为 (百分数保留整数,g=10N/kg,q汽油=4.5×107J/kg,汽油的密度ρ=0.75×103kg/m3)。
    18.(3分)目前许多城市都采用太阳能LED照明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和LED灯头等组成(如图)。
    (1)太阳能是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LED是一种半导体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为 能,如果LED灯用12V的电压,正常工作电流为2400mA,则LED灯的功率是 W。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
    19.(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请根据你的所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请帮助小明同学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A正确放在白纸上,玻璃板 ,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上表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
    20.(6分)如图是某科技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通过 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3)调整好器材后,科技兴趣小组完成了图乙、丙所示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根据这个结论,人们应将拦河坝设计成 (选填“下宽上窄”“下窄上宽”或“上下一样宽”)的形状。
    【拓展】掌握了液体压强知识后,科技兴趣小组成员又将实验装置改装成如下四种情况(如图),其中不能用于比较液体密度大小的是 。
    A.在装置①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橡皮膜的凸起情况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B.在装置②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C.在装置③中装入密度不同、深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底部橡皮膜凸起情况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D.在装置④中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可根据U形管的液面高度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21.(6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R ;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由此可得,当电压一定时, ;
    (5)探究完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后,除更换电源外,使用原有器材测量标有“0.4A”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规范操作,闭合开关,灯泡微弱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24A;继续实验,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另一端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恰为0.4A,电压表指针被卡未动,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拓展】下列图像是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所绘制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以及功率与电阻阻值的函数图像,关于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定值电阻某一时刻的电功率
    B.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某时刻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C.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某时刻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四、计算应用题(苯天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2.(6分)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重为1100N的卷扬机放置在地面上,卷扬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两次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B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随物体上升速度v的变化关系图线分别为图中的a、b。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80kg,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动滑轮和定滑轮质量相同。(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卷扬机未连接滑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水平支架能承受的滑轮组对它的最大拉力为3500N,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7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a)的电路设计,所用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4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通电10秒钟,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能W2;
    (3)用R3(阻值可能为6Ω、20Ω或36Ω)替换R1,将一电压表并联在电路某元件的两端,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压表并联的位置及R3的阻值。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2分)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用来保鲜
    B.晚上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C.自行车的轮胎有凹凸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D.夏天冰糕周围的“白气”向上飘——“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分析】(1)根据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来分析;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故A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用煤炉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会防止煤气中毒,故B错误;
    C、轮胎上凹凸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夏天冰糕周围的“白气”向下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和密度有关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2.(2分)如图所示是验证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迅速盖好瓶盖,摇动瓶身,观察到瓶子会变瘪,从微现角度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瓶中气体分子的种类减少
    B.瓶中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C.瓶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D.瓶中气体分子数目减少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以及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分子数目减小,压强减小,故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软塑料瓶变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属于基础题。
    3.(2分)关于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量筒上端刻度示数比下端刻度示数大
    B.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
    C.少量液体同的化学反应可以在量筒内进行
    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分析】(1)量筒刻度至下而上增加;
    (2)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或者凸液面最高处平齐;
    (3)少量液体同的化学反应不可以在量筒内进行,量筒不可以做反应容器;
    (4)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防止过量。
    【解答】解:A.量筒上端刻度示数比下端刻度示数大。故A正确。
    B.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故B正确。
    C.少量液体同的化学反应不可以在量筒内进行,量筒不可以做反应容器。故C错误。
    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D正确。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4.(2分)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类物质:烧碱 纯碱 熟石灰
    B.晶体物质:玻璃 铁 海波
    C.复合肥料:尿素 硝酸钾 磷酸二氢铵
    D.费力杠杆:船桨 筷子 镊子
    【分析】(1)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A错误;
    B、铁和海波属于晶体,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
    C、尿素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错误;
    D、船桨、筷子和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杠杆的分类和一些化学相关知识,是一道跨学科题。
    5.(2分)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乙:平衡的天平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右,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
    C.丙:纸锅能烧开水,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丁:用真空罩和闹钟可以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不能蒸馏水润湿试纸;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
    (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4)真空不能传声,该实验运用了推理法。
    【解答】解:A.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故A错误;
    B.平衡的天平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右,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能说明其具有腐蚀性,故B错误;
    C.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纸锅能烧开水,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正确;
    D.随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逐渐抽出,可以听到手机的声音逐渐变小,实验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是推理法,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科综合题目,难度不大。
    6.(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10﹣1g
    B.普通中学生脚背的宽度约9cm
    C.中国高铁时速高达800km/h
    D.我国的最低气温约60℃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0.15kg左右,故A错误;
    B、普通中学生脚背的宽度约9cm,故B正确;
    C、中国高铁时速高达300km/h,故C错误;
    D、我国的最低气温约﹣3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7.(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日晷的影子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落日”形成原因相同
    B.乙图与“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中“倒影”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丙图与“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水浅”的形成原因不同
    D.丁图验钞机中所使用的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紫色光”验钞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而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错误;
    B、“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中“倒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而人看到不发光的书本也随意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C、“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而水中的铅笔变弯折也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并不是利用紫色光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8.(2分)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如图)。鹊桥二号中继星被认为是地月通信的“新鹊桥”,将为嫦娥四号以及后续的嫦娥六号等多项月球探测任务提供至关重要的中继通信支持。关于此次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鹊桥二号利用超声波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以及后续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B.伴随着指挥员的口令“5、4、3、2、1,点火!”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发射基地一般选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原因之一是防止噪声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这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D.“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过程中,彼此相对静止
    【分析】(1)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在地球周围均匀地布置3颗同步卫星,利用电磁波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消声;在传播过程中,用柔软多孔的物质来吸收声波﹣﹣吸声;在传播过程中,用真空玻璃等办法来隔断声波的传播﹣﹣隔声。
    (4)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A.鹊桥二号利用电磁波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以及后续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故A错误;
    B.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发射基地一般选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原因之一是防止噪声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为离得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故C错误;
    D.“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过程中,二者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相对静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现象、运动状态的判断、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9.(2分)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拉开帷幕。这是历届全国冬运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届。如图是冬运会中短道速滑项目的精彩瞬间。下列关于此次比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匀速转弯的过程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直立滑行过程中,冰刀对地面的作用力和地面对冰刀的作用力一定相等
    D.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始终依靠外力维持其运动状态
    【分析】(1)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自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故A错误;
    B.转弯过程中人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此时人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直立滑行过程中冰刀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冰刀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
    D.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惯性、平衡状态、相互作用力及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10.(2分)如图所示,关于磁现象的四个实验情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推断出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
    B.图乙,闭合开关S,通过滑轨上的导体ab由静止变为运动推断出其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
    C.图丙:闭合开关S,当导体ab切割磁感线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
    D.图丁:当螺线管通电时,通过观察周围铁屑的分布来判断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1)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4)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通过铁屑知道其磁场分布。
    【解答】解:A、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当闭合开关后,导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其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显示电流的存在;故C正确;
    D、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要通过小磁针来判断,而铁屑只能知道磁场的分布,不能确定方向,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效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螺线管的磁场显示、电磁感应现象等,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知识。
    (多选)11.(2分)下表是欢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的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C.根据数据推断,当物距为12.5cm时,成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在第1次实验成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镜,只需将光屏靠近透镜,就可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分析】结合表格数据,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注意近视镜是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使像延迟会聚。
    【解答】解:A.由表中信息可知,当物距等于20.0cm时,像距也为20.0cm,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所以实验中所用的透镜的焦距为10.0cm,故A正确;
    B.由表中3、4两组数据可知,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从缩小变成等大,说明像在变大,故B正确;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为12.5cm时,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若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镜,近视镜是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使像延迟会聚,所以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通过例举一些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总结结论,考查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多选)12.(2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着一个小圆柱体物块,物块浸没在盛水的大水槽中。现将测力计缓缓提升,直到圆柱体物块全部露出水面一段距离,在该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水槽内水面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5N
    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2.5N
    C.圆柱体的体积是10﹣4m3
    D.圆柱体的高度是5cm
    【分析】圆柱体在水中上升时,受到的浮力、测力计拉力与圆柱体重力平衡,即F+F浮=G;圆柱体逐渐露出水面时,受到浮力减小,测力计拉力逐渐变大;圆柱体全部露出水面后,测力计拉力F=G。
    (1)由图象知圆柱体重力;根据称重法计算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2)圆柱体受到测力计拉力逐渐变大的过程上升的高度即为其高度。
    【解答】解:
    由题知,圆柱体从浸没水中,由测力计缓缓提升,直到圆柱体物块全部露出水面一段距离的过程中受力平衡,
    圆柱体在水中时F=G﹣F浮,逐渐露出水面时浮力变小,测力计示数变大,全部露出水面后测力计示数最大,且F=G,
    (1)在上升高度为5~6cm时物体在空中,所以圆柱体重力G=F'=2.5N,故B正确;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受浮力最大,测力计示数最小,由图乙知,此时测力计示数F=1.5N,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5N﹣1.5N=1N,故A错误;
    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10﹣4m3,故C正确;
    (2)由图乙知,上升2cm时圆柱体上表面与水面恰相平,上升5cm时圆柱体恰好全部露出水面,
    所以圆柱体高度=5cm﹣2cm=3cm,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分析图象各段的表示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多选)13.(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1A”。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定值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A
    B.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Ω
    C.定值电阻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8W
    D.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288~3.6W
    【分析】(1)由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和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R1两端的的最大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当电压表的示数U0=3V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出R2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2)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大,由功率公式求出R1消耗的最大功率及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根据P=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从而得到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
    【解答】解: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A、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则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最大为:
    ,故A错误;
    B、当电路电流最大为0.6A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为:
    U2=U﹣U1=6V﹣3V=3V,
    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故B正确;
    C、定值电阻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故C正确;
    D、电路的总功率最大为:
    P=UI1=6V×0.6A=3.6W,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为20Ω,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R=R1+R2max=5Ω+20Ω=25Ω,
    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为:

    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44~3.6W,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电表量程分析电路中最大电流。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4.(2分)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魔罐”。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即可。在水平面上用力推做好的罐子,使罐子滚动起来,然后会发现罐子由快变慢,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 弹性势能 逐渐变大;之后罐子回转时由慢到快,后又由快到慢,再回转,如此往复,最终停下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 不守恒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形变程度。
    【解答】解: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变大;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有阻力,在魔罐滚动的过程中和地面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故答案为:弹性势能;不守恒。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5.(3分)如图是某“牛顿班”的同学,利用玻璃瓶、橡胶塞、细玻璃管和水做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 乙 装置可用于检测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防止手的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欢欢同学将该装置放在图丙的托盘中,端着该装置从一楼到五楼,她看到的现象是 细玻璃管内液面升高 ,说明的问题是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分析】乙装置内部没有灌满水,留有部分空气,可以用于检测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解答】解:乙装置内部没有灌满水,留有部分空气,可以用于检测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将该装置从一楼拿到五楼,细玻璃管内的液柱会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小于瓶内大气压,进而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乙;细玻璃管内液面升高;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点评】此题考查了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
    16.(4分)物理综合实践课程中,老师安排同学们计算每间教室的耗电情况。经调查每间教室有20盏日光灯,每盏日光灯上都标着“220V60W”的字样,每天每个教室平均开灯时间为10小时,则每个月(按24天计算)每个教室耗电 288 度。若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为 290.5度 。图2甲是卧室床头柜上的电视开关,图2乙是其电路图,S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请在图2乙中将电路图连接完整。
    【分析】利用W=Pt求得每个教室每个月(按24天计算)每个教室耗电,进一步求得月末电能表的示数。
    根据题意知道,开关S应与插座串联,电视插座直接接零线。
    【解答】解:每个教室每个月(按24天计算)每个教室耗电
    W=Pt=20×0.06kW×10h/天×24天=288kW=288度;
    由图1知道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为
    2.5度+288度=290.5度;
    根据题意知道,开关S应与插座串联,电视插座直接接零线,电路图如下图
    故答案为:288;290.5 度;。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及家庭电路的连接,属于基础知识。
    17.(3分)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好戏连台,下表是某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参数。这种新能源汽车,在亏电状态下耗油量3.5L/100km。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216km,所需时间为 2 小时,若此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重(忽略燃油的重力)的0.05倍,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2.25×104 W,发动机的效率约为 63% (百分数保留整数,g=10N/kg,q汽油=4.5×107J/kg,汽油的密度ρ=0.75×103kg/m3)。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所需时间;
    (2)若此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重(忽略燃油的重力)的0.05倍,根据二力平衡求出牵引力,利用P===Fv求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根据W=Fs求出牵引力做的功,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汽油的质量,根据Q放=mq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η=×100%求出发动机的效率。
    【解答】解: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轮216km,所需时间为:
    t===2h;
    若此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重(忽略燃油的重力)的0.05倍,即f=0.05G=0.05mg=0.05×1500kg×10N/kg=750N,
    因该车匀速直线行驶,故F=f=750N,
    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P===Fv=750N×108×m/s=2.25×104W;
    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750N×216×103m=1.62×108J,
    在亏电状态下耗油量3.5L/100km,匀速直线行驶216km消耗汽油的体积为V=3.5L/100km×216km=7.56L,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汽油的质量为:
    m=ρV=0.75×103kg/m3×7.56×10﹣3m3=5.67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汽油=5.67kg×4.5×107J/kg=2.5515×108J,
    则发动机的效率约为:
    η=×100%=×100%≈63%。
    故答案为:2;2.25×104;63%。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做功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18.(3分)目前许多城市都采用太阳能LED照明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和LED灯头等组成(如图)。
    (1)太阳能是 一次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LED是一种半导体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为 光 能,如果LED灯用12V的电压,正常工作电流为2400mA,则LED灯的功率是 28.8 W。
    【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2)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已知LED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公式P=UI求出LED的功率。
    【解答】解:(1)太阳能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不经过加工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
    (2)普通白炽灯工作时先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光能;而二极管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提高了效率;
    LED灯的功率P=UI=12V×2400×10﹣3A=28.8W。
    故答案为:(1)一次;(2)光;28.8。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利用和电功率的计算,知道太阳能是一次能源。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
    19.(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请根据你的所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2)请帮助小明同学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A正确放在白纸上,玻璃板 竖直放置 ,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上表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不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玻璃板有厚度 。
    【分析】(1)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否则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找到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
    (3)由于本实验探究的是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所以要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像距与物距不相等,且每次均相差0.3cm,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
    【解答】解:(1)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实验时要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白纸上,若没有垂直放置,像不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不能与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物距等于像距,实验中测得的像距与物距不相等,且每次均相差0.3cm,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
    故答案为:(1)刻度尺;(2)竖直放置;(3)不相等;玻璃板有厚度。
    【点评】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0.(6分)如图是某科技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 不漏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通过 U形管液面高度差 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转换法 。
    (3)调整好器材后,科技兴趣小组完成了图乙、丙所示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液体深度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根据这个结论,人们应将拦河坝设计成 下宽上窄 (选填“下宽上窄”“下窄上宽”或“上下一样宽”)的形状。
    【拓展】掌握了液体压强知识后,科技兴趣小组成员又将实验装置改装成如下四种情况(如图),其中不能用于比较液体密度大小的是 C 。
    A.在装置①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橡皮膜的凸起情况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B.在装置②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C.在装置③中装入密度不同、深度不同的透明液体,可根据底部橡皮膜凸起情况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D.在装置④中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可根据U形管的液面高度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分析】(1)(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气密性差,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就很小;
    (3)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密度不变;
    (4)由橡皮膜朝向确定压强大小,根据p=ρgh分析,实验过程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解答】解:(1)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即说明装置不漏气。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3)图乙、丙所示实验,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根据这个结论,人们应将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A.在装置①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橡皮膜的凸起情况不同,可根据橡皮膜的凸起情况判断液体密度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装置②中装入密度不同的透明液体,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不同,可根据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液体密度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装置③中装入密度不同、深度不同的透明液体,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底部橡皮膜凸起情况不同,但无法判断是液体密度不同还是深度不同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
    D.在装置④中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U形管中液柱产生的压强与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可根据U形管的液面高度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不漏气;(2)U形管液面高度差;转换法;(3)液体深度;下宽上窄;C。
    【点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21.(6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R 短路 ;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由此可得,当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5)探究完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后,除更换电源外,使用原有器材测量标有“0.4A”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规范操作,闭合开关,灯泡微弱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24A;继续实验,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另一端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恰为0.4A,电压表指针被卡未动,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5Ω ;
    【拓展】下列图像是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所绘制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以及功率与电阻阻值的函数图像,关于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AB 。
    A.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定值电阻某一时刻的电功率
    B.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某时刻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C.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某时刻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析】(1)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据此确定滑动变阻器选用的下端接线柱;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
    (4)根据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5)根据串联分压求出电源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
    【拓展】分析图像阴影部分的乘积,分析得出对应的物理量。
    【解答】解:(1)电源电压不变,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左下接线柱与电阻R串联,如下图所示: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即电路故障原因是电阻R短路;
    (3)实验中,当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分压原理,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阻值,故应向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4)由图像可知: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由题意可知,当与灯串联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灯两端的电压为1.2V,电路中的电流为0.24A,则电源电压为:U=U滑+UL=0.24A×20Ω+1.2V=6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6V,此时通过灯的电流为0.4A,灯正常发光,则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拓展】A、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是电流与电压的乘积,是电功率,故A正确;
    B、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是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电压,故B正确;
    C、C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是电功率与电阻的乘积,由可知PR=U2,电功率与电阻的乘积不是电压,故C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 (2)短路; (3)右;(4)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15Ω【拓展】AB。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涉及了电路的连接、电路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图象分析能力等,考查较综合,有一定难度。
    四、计算应用题(苯天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2.(6分)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重为1100N的卷扬机放置在地面上,卷扬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两次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B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随物体上升速度v的变化关系图线分别为图中的a、b。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80kg,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动滑轮和定滑轮质量相同。(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
    (1)卷扬机未连接滑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水平支架能承受的滑轮组对它的最大拉力为3500N,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已知卷扬机重力可知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又知卷扬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由p=可求得卷扬机未连接滑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由图乙可知,当物体A上升速度v物=0.2m/s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2×102W;
    由图甲可知,n=2,拉力端移动速度v=nv物,利用P===Fv求卷扬机施加的拉力;
    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据此求动滑轮的重力,
    由图乙可知,当物体B上升速度v物=0.2m/s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4×102W;
    拉力端移动速度v=nv物,利用P===Fv求卷扬机施加的拉力;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据此求物体B的重力;
    利用η===求提升物体A时的机械效率;
    (3)水平支架受到的拉力F拉=3F+G定,据此求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最大值,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据此求提升的最大物重,再利用η===求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解答】解:(1)卷扬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100N,卷扬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S=500cm2=0.05m2,卷扬机未连接滑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22000Pa;
    (2)由图乙可知,当物体A上升速度v物=0.2m/s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A=2×102W;
    由图甲可知,n=2,拉力端移动速度vA=nv物=2×0.2m/s=0.4m/s,
    由P===Fv可得卷扬机施加的拉力:
    FA===500N;
    物体A的重力GA=mAg=80kg×10N/kg=800N,
    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A=2×500N﹣800N=200N,
    由图乙可知,当物体B上升速度v物=0.2m/s时,卷扬机的输出功率PB=4×102W;
    拉力端移动速度vB=nv物=2×0.2m/s=0.4m/s,
    由P===Fv可得卷扬机施加的拉力:
    FB===1000N,
    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
    则物体B的重力:
    GB=nFB﹣G动=2×1000N﹣800N=1800N;
    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提升物体A时的机械效率:
    ηB==×100%=90%,
    (3)由题知,定滑轮的重力G定=G动=200N,
    水平支架受到的拉力F拉=3F+G定,则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最大值:
    F最大=×(F拉﹣G定)=×(3500N﹣200N)=1100N,
    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拉力F=(G+G动),
    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最大=nF最大﹣G动=2×1100N﹣200N=2000N,
    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所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最大==×100%≈90.1%。
    答:(1)卷扬机未连接滑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2000Pa;
    (2)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3)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1%。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机械效率、动滑轮重力、提升物重的计算,分析题图、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是关键。
    23.(7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a)的电路设计,所用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4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通电10秒钟,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能W2;
    (3)用R3(阻值可能为6Ω、20Ω或36Ω)替换R1,将一电压表并联在电路某元件的两端,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压表并联的位置及R3的阻值。
    【分析】(1)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R1与R2串联,根据电压规律可知R2的电压,有欧姆定律可求得R2的阻值;
    (3)根据电源电压以及电流表的示数(2A或0.4A),可求出电路中的电阻值,进一步可判断出电流表的确切示数,由此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进一步可选择可能的电阻值,通过电压表的示数确定电压表并联的位置及R3的阻值。
    【解答】解:(1)已知,电阻R1=6Ω,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即通过R1电流I=0.6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U1=IR1=0.6A×6Ω=3.6V
    (2)已知电源电压U=1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
    U2=U﹣U1=12V﹣3.6V=8.4V
    则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能
    W2=U2It=8.4V×0.6A×10s=50.4J
    (3)由图(b)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1.6V或8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或2A,已知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40Ω 1A”字样,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为2A,故电路中的电流
    I=0.4A
    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6V时,电压表所测电阻为
    则另一电阻为
    R′=R总﹣R=30Ω﹣4Ω=26Ω
    两个阻值均与题意不符,故电压表示数应为8V,此时电压表所测电阻为
    另一电阻为
    R′=R总﹣R=30Ω﹣20Ω=10Ω
    由题意可知
    R3=R=20Ω,R2=R′=10Ω<40Ω
    所以,电压表并联在R3两端,R3的阻值
    R3=20Ω
    答:(1)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是3.6V;
    (2)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能W2是50.4J;
    (3)电压表并联在R3两端,R3的阻值是20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利用好题干中所给的条件是关键。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60.0
    12.0
    倒立、缩小、实像
    2
    35.0
    14.0
    倒立、缩小、实像
    3
    30.0
    15.0
    倒立、缩小、实像
    4
    20.0
    20.0
    倒立、等大、实像
    5
    12.5
    50.0
    车身重量
    1500kg
    引擎类型
    耗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
    车型尺寸
    4765/1837/1495mm
    标准座位数
    5个
    油耗
    3.8L/100km
    最高时速
    150km/h
    油箱容积
    48
    加速时间
    7.3秒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8.0
    8.3
    相等
    2
    12.0
    12.3
    相等
    3
    16.0
    16.3
    相等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60.0
    12.0
    倒立、缩小、实像
    2
    35.0
    14.0
    倒立、缩小、实像
    3
    30.0
    15.0
    倒立、缩小、实像
    4
    20.0
    20.0
    倒立、等大、实像
    5
    12.5
    50.0
    车身重量
    1500kg
    引擎类型
    耗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
    车型尺寸
    4765/1837/1495mm
    标准座位数
    5个
    油耗
    3.8L/100km
    最高时速
    150km/h
    油箱容积
    48
    加速时间
    7.3秒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8.0
    8.3
    相等
    2
    12.0
    12.3
    相等
    3
    16.0
    16.3
    相等
    相关试卷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九年级物理统考docx、九年级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6,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育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6,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育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

    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育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育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