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内“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有关
B.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R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
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2.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选用黑藻成熟叶片为实验材料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实验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3.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和蓝色等颜色,它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查尔酮合成酶(CHS)是紫色马铃薯合成水溶性花青素的关键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查尔酮合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细胞内合成CHS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C.CHS可为花青素的合成提供活化能
D.不同温度下CHS的活性可能相同
4.目前科学家较为认可的衰老机制是线粒体学说。该学说的内容是:在衰老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不仅会对细胞造成直接损伤,还能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促进细胞衰老;线粒体呼吸酶复合物的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导致ATP生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衰老。雌激素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科学家发现在许多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均存在雌激素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产生的氧自由基会攻击DNA,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
B.在线粒体产生的氧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过程中会发生信息交流
C.细胞中ATP合成酶基因表达说明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
D.雌激素可能通过与线粒体内的受体结合来保护线粒体,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5.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机理如图。动物细胞内的SGO蛋白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着丝粒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过程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B. SGO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
C. 若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推后进行
D. 有丝分裂后期SGO蛋白可能被降解失活
6.根据涉及的基因,眼皮肤白化病(OCA)的情况如表。
两类患者的白化表型不易区分。如图是某OCA患者家庭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5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
B.可确定Ⅰ-4含有不同OCA类型的致病基因
C.Ⅲ-8形成的精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的精子约占25%
D.了解Ⅲ-9的家庭成员OCA表现情况,有利于分析Ⅳ-10患OCA的概率
7.下列关于克里克的工作和贡献,正确的是( )
A.发现了遗传信息能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传递
B.运用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破译了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
C.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DNA衍射图谱
D.运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
8.遗传物质为单链DNA的某种噬菌体,其DNA进入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双链DNA,再以此为模板,控制合成病毒单链DNA和蛋白质,组装成子代噬菌体。下图表示该病毒DNA片段中D基因和E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的情况(Met、Glu等表示不同的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基因的终止密码子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B.该DNA序列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可能引起两种病毒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C.该噬菌体蛋白质的翻译过程需要宿主细胞的DNA聚合酶的参与
D.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宿主细胞内不存在的氨基酸
9.图中M、N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M为正常染色体,A、B、C、D、E表示其上的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容易发生片段的交换,导致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该“桥”在减数分裂I后期随机断裂,其他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判断,N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
B.联会时发生交换的位点是基因B与C之间
C.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量一定会减少
D.该个体与正常雌性个体交配,产生正常子代的概率是1/2
10.大豆是一种雌雄同花的经济作物,大豆的高产和低产(由A/a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由B/b基因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为了获得大豆新品种,育种专家对高产高茎大豆M的萌发种子进行电离辐射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种变异植株M1和M2(已知若细胞中缺失茎高相关基因,则胚不能发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离辐射处理M种子得到植株M1和M2的变异类型均是基因突变
B.M2中控制大豆产量和茎高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将变异植株M1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出现高产矮茎植株的概率为1/2
D.将变异植株M2与M1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高产矮茎植株的概率为1/3
11.研究发现,果蝇通过训练能记住并避开某种气味,训练的方法是接触这种气味时伴随着电击。该记忆由一种被称为蕈形体神经元的神经细胞管理,其机制如图1图2所示。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蕈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存储了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这段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DAMB受体和dDA1受体均为多巴胺受体)
A.果蝇避开某种气味的反射建立过程是气味与电击关联形成的
B.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C.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学习和记忆都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
D.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
12.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科学家已分离出130多个变种,大部分宫颈癌的感染类型是HPV16、18型。国际上至今已经有预防性的二价(HPV6、11)、四价(HPV6,11,16,18)和九价疫苗,能减少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HPV进入机体会引发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HPV疫苗可阻止HPV入侵细胞
C.九价疫苗比四价疫苗预防HPV的类型多,预防作用更强
D.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被HP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3.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它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树下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其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存在种间负相互作用关系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较“空投”粪便耗能多
C.树懒蛾幼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态系统可保持相对稳定
14.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
B.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减法原理”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D.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利用了“加法原理”
15.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②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后应迅速蘸取菌液划线
C.步骤③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细胞中核酸、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核酸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中都有五碳糖
B.淀粉、纤维素和蔗糖水解成的单糖都是六碳糖
C.不同蛋白质水解所得氨基酸的数量可能相同
D.不同脂质的结构存在差异,但组成元素都相同
17.科研人员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不抗病烟草进行人工诱变,分别获得了甲、乙两种抗病烟草并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第一组:让甲植株进行自交,所得子代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第二组:让乙植株进行自交,所得子代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2:1。第三组:让甲、乙植株杂交,所得子代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基于此结果,科研人员认为甲、乙植株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植株都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且乙植株的自交后代出现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能进行自由组合
C.第三组实验的抗病烟草植株中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植株占1/3
D.上述三组实验中的非抗病烟草植株自交所得子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
18.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
B.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C.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机体中分泌抗体的细胞大量释放组织胺,使小鼠出现呼吸困难
D.实验结果图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
19.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狼是该地野生马鹿的主要捕食者,马鹿的取食则会影响区域内三角叶杨的生长。在1998~2001年期间,研究者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左列图)和被捕食风险高(右列图)的地方,分别测定了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比例(上排图)与三角叶杨平均植株高度(下排图)。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叶杨比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更容易生长
B.马鹿被捕食高风险高区域内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与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内相同
C.若在2001年向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地区引入狼,可以使该地区马鹿对三角叶杨的啃食强度逐渐下降
D.如果从该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三角叶杨的生长将明显加快
20.鲁西黄牛是中国目前最好的肉牛品种之一,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实现其快速繁育,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黄牛D培育过程中用到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B.要了解试管黄牛D的性别可从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取材进行胚胎性别鉴定
C.早期胚胎移植前需对受体牛C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黄牛B通常要用性激素进行处理,采集来的卵母细胞和精子不可直接用于体外受精
三、读图填空题
21.C4植物固定CO2时存在一个特殊的C4途径:CO2在叶肉细胞内首先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固定,进而形成苹果酸。下图是C4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其中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高于Rubisc与CO2的亲和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C4植物叶片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场所有______。细胞中生成丙酮酸的生理过程除图示外,还有发生在______中的______过程。
(2)研究发现C4植物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内出现淀粉粒,而叶肉细胞中没有,据图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Rubisc可催化CO2与______结合,生成______。在高O2低CO2条件下,Rubisc会加强加氧功能,启动光呼吸过程,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由于存在C4途径,进而______(促进或抑制)光呼吸,最终使其光合作用的效率高于C3植物。
(4)为探究在C3植物中建立C4微循环系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可能性,科研人员以菠菜为材料,对叶切片外施草酰乙酸(OAA)、苹果酸(MA)后观测叶片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①采用叶龄相同的叶片,在______等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的释放量,计算出外施OAA、MA后的净光合速率,再与对照组相比较,即可观测外施OAA、MA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
②结合以上分析,外施草酰乙酸(OAA)和苹果酸(MA)对菠菜光合作用都有______作用,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2.人体疾病往往与细胞器异常相关联,内质网应激是指某种原因使细胞中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细胞器病理状态。研究发现该过程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等蛋白质由于是在细胞中合成,在_____(填“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被叫做分泌蛋白。该分泌蛋白由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生物膜是_____。
(2)内质网膜面积广阔,分析其意义是_____。若要研究细胞中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是否与内质网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关,可采用_____的方法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开,获取内质网进行观测。
(3)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TB3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其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相关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研究人员认为TRIB3介导了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其理由是_____。
②为进一步研究TRIB3、内质网应激与Ⅱ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
23.多酚氧化酶(PPO)基因的大量表达是促使果实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科研人员将外源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ASPPO)与载体结合,构建PPO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重组质粒2),并在农杆菌介导下实现了对鸭梨组培苗的转化,其操作流程如下图1,图中限制酶SacI的识别序列为GAGCT'C,限制酶XbaI的识别序列为T'CTAGA,限制酶HindⅢ的识别序列为A'AGCTT,Kanr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aadA为链霉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ASPPO)的获取:根据PPO基因3'端450bp的片段两侧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过程1。过程①中需要使用的酶有______,为使扩增出的ASPPO基因能与质粒2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左、右侧引物______(5'或3')端分别需添加的序列是
(2)ASPPO片段的克隆:将ASPPO片段与质粒1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该过程需预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与体外扩增相比,将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中扩增的优点有______。
(3)PPO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④中利用______酶将ASPPO片段与质粒2定向连接形成重组质粒2,导入农杆菌后进行筛选、测序鉴定,再使用______(物理状态)培养基扩大培养农杆菌。
(4)鸭梨的遗传转化:将预培养的鸭梨叶片愈伤组织置于上述农杆菌菌液中浸渍5min后,再将愈伤组织转接到添加______(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5)反义转基因鸭梨的检测:科研人员分别提取了非转基因鸭梨植株叶片及转基因鸭梨植株叶片的总RNA,以PPO基因编码区全长为探针进行杂交检测转基因鸭梨的内源PPO基因转录情况,结果如图2。该检测的原理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植株(A或B)可能是成功实现转化的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验证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是否是耐褐化新品种,还需进行的检测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4.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学者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雄蕊发育异常),并且确定该不育性状由细胞核中的显性基因A控制,在对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时,科学家发现了不育植株后代会出现可育植株,对于育性恢复的现象,科学家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说:
假说一:育性性状由复等位基因决定,A+为育性恢复基因,a为可育基因,显隐性关系为A+>A>a。
假说二:存在非等位基因R/r,R基因可以使不育植株恢复育性,r基因无此效应。
为了探究育性恢复的遗传机制,科学家利用纯种雄性不育植株进行了多次实验,部分实验过程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优点是____。
(2)若育性恢复现象符合假说一,则实验一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
(3)科学家将实验一、实验二中F1可育株自交,两个杂交实验的子代均出现了可育:雄性不育=13﹕3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水稻育性恢复机制符合假说____,可育株2的基因型为_____。
(4)水稻的抗稻瘟病菌(简称抗病)性状由T基因控制,为判断T基因和育性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科学家开展了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和结论,请补充完整。
可供选择的品种:所有基因型的纯种可育抗病、不育抗病、可育感病、不育感病植株。
实验方案:
一、选择纯种的不育抗病植株和基因型与可育株2相同的纯种可育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_____。
二、将F1和基因型为aarrtt的植株杂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T基因和育性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
25.海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捕食柏按藻的动物属于___,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____(填“柏按藻”或“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
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桂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___。
(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
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生物有___。
(4)研究发现,柏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有关,A正确;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C、R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C正确;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2.答案:B
解析:A、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必须具有成熟的大液泡,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所以可选用黑藻成熟叶片为实验材料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实验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与碘液不反应,而蔗糖与碘液也不反应,所以无法区分两者,B错误;C、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D、纸层析是分离色素的方法,D正确。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A、图示过程的结果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C、据图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粘连蛋白会被水解酶破坏,导致图示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会提前,B正确,C错误; D、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而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着丝粒到后期几乎同时断裂,由此可推知有丝分裂后期SGO蛋白可能被降解失活,D正确。故选:C。
6.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拓展Ⅰ-1、Ⅰ-2、Ⅰ-3和Ⅰ-4不患病,Ⅱ-5、Ⅱ-6患病,而Ⅲ-7和Ⅲ-8正常,再结合表格中致病基因的位置可知,两类眼皮肤白化病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Ⅱ-5、Ⅱ-6所患眼皮肤白化病的类型不同。由以上分析可知,Ⅱ-5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Ⅱ-1和Ⅱ-2,A正确。Ⅱ-6患病,其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3和Ⅰ-4,因此Ⅰ-4一定含有其中一种致病基因,但无法判断其是否含有另一种致病基因,B错误。Ⅱ-5、Ⅱ-6患病,Ⅲ-8正常,则Ⅲ-8一定为双杂合子,其产生的不携带致病基因的精子约占25%,C正确。该病属于遗传病,了解Ⅲ-9的家庭成员OCA表现情况,有利于分析Ⅳ-10患OCA的概率,D正确。
7.答案:A
解析:克里克发现最初的中心法则,即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传递遗传信息,A正确;破译第一个密码子的是尼伦伯格和马太,B错误;获得DNA衍射图谱的是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C错误;克里克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用实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是梅塞尔森和斯塔尔,D错误。
8.答案:B
解析:C、由于两个基因共用一个DNA分子片段,所以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C正确;
D、图中基因D的碱基序列中包含了基因E的起始到基因E的终止,由此看出基因发生了重叠,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也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D正确。
9.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染色体N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分析和比对染色体桥上基因和原来的染色体上基因,可判断交换的位点在B\C之间,B正确;由于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桥会随机断裂,随后的分裂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精子可能具有正常数目的染色体,C错误;该个体体内的精原细胞数目巨大,无法判断每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正常和异常精子的比例,因此无法计算,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电离辐射处理M的种子得到植株M1和M2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M2中控制大豆产量和茎高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将变异植株M1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出现高产矮茎植株的概率为3/4,C错误;将变异植株M2与M1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高产矮茎植株的概率为1/3,D正确。
11.答案:C
解析:果蝇避开某种气味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电击和条件刺激气味结合起来反复刺激形成的,即气味和电击关联形成的,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使突触前膜释放的多巴胺减少,进而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B正确;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12.答案:B
解析:A、HPV能进入细胞内部,故进入机体会引发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B、HPV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疫苗并不能阻止病毒入侵细胞,B错误;C、九价疫苗能抵抗九种类型的HPV变种,因此比能抵抗四种HPV变种的疫苗预防效果更好,C正确;D、效应T细胞导致被HP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1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说明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同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属于种间负相互作用,A正确。与从树冠“空投”粪便相比,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 B正确。树懒蛾幼虫专食树懒粪便,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正确。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14.答案:D
解析: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实验组为缺Mg的不完全培养液,对照组为完全培养液进行对照培养,利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B、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作为对照,利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组中增加了加热等实验条件,利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D、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是去除神经后观察的实验现象,利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
15.答案:C
解析: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灼烧后的接种环需在火焰旁冷却后再蘸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步骤③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分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C正确;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培养基上,由于起始段菌体密集,所以无法对其计数,D错误。
16.答案:ABC
解析:A、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和RNA分子的初步水解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都是磷酸、五碳糖(DNA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含氮碱基,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B正确;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不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可能相同,因此不同蛋白质水解所得氨基酸的数量可能相同,C正确;D、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和固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D错误。故选ABC。
17.答案:BC
解析:A、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科研人员认为甲、乙植株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发生了突变,甲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说明甲植株发生了显性基因突变,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2:1,说明乙植株发生了显性基因突变,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BB纯合致死,A错误;B、让甲、乙植株杂交,所得子代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不管上述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甲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乙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子代均出现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的结果,B正确;C、第三组实验中甲(Aabb)、乙(aaBb)植株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为非抗病植株,其余均为抗病植株,抗病烟草植株中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植株(AaBb)占1/3,C正确;D、上述三组实验中的非抗病烟草植株基因型均为aabb,自交所得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BC。
18.答案:ABD
解析: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A正确;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B正确;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C错误;通过对柱形图数据分析可知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胸腺指数偏低,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D正确。
19.答案:AC
解析:分析题图,在1998~2001年期间,马鹿被捕食风险高的区域中三角叶杨平均植株高度大于马鹿被捕食风险低的区域中三角叶杨的平均植株高度,说明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叶杨比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中的更容易生长,A正确;分析上排图,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的区域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的区域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比例逐年下降,B错误;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的区域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据此可推知,引入狼后马鹿被狼捕食的压力增加,使得马鹿对三角叶杨的啃食强度逐渐下降,C正确;从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马鹿被捕食风险降低,被啃食的三角叶杨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加,不利于三角叶杨生长,D错误。
20.答案:CD
解析:上述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A正确;要了解试管黄牛D的性别,可从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B正确;胚胎移植能够成功的基础是受体子宫对移入的早期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通常选择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移植,C错误;黄牛B通常要用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D错误。
21.答案:(1)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2)C4植物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合成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
(3)C5;C3;抑制
(4)①光照强度、温度;氧气
②促进;外施OAA和MA可提高细胞内CO2浓度,使得Rubisc能够以较高速率催化CO2的固定,而其加氧酶的活性被降低到较低水平
解析:(1)据图可知,C4植物叶片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场所有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细胞中生成丙酮酸的生理过程除图示外,还有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的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即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2)据图可知C4植物光合作用中淀粉合成的C3途径即卡尔文循环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因此C4植物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内出现淀粉粒,而叶肉细胞中没有。
(3)C3途径中,Rubisc可催化CO2与C3结合,生成C3。在高O2低CO2条件下,Rubisc会加强加氧功能,启动光呼吸过程。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C4植物由于存在C4途径,细胞内CO2浓度较高,进而抑制光呼吸,最终使其光合作用的效率高于C3植物。
(4)①测定光合速率方法:采用叶龄相同的叶片,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或CO2的吸收量等。②据图分析,外施草酰乙酸(OAA)和苹果酸(MA)光合速率相对值都高于对照组,说明其对菠菜光合作用都有促进作用,其可能的原因是外施OAA和MA可提高细胞内CO2浓度,使得Rubisc能够以较高速率催化CO2的固定,而其加氧酶的活性被降低到较低水平。
22.答案:(1)细胞外;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点,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差速离心
(3)CHOP为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TRIB3的变化与CHOP基本一致;TRIB3浓度的高低、内质网应激的有无TRIB3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会引发胰岛B细胞凋亡,从而导致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解析:(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由于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并发挥作用,被叫做分泌蛋白。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一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生物膜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组成,故该分泌蛋白由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生物膜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2)内质网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点,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开,这是因为不同细胞器的大小、质量存在差异,能够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3)①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CHOP为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TRIB3的变化与CHOP基本一致,因此认为TRB3介导了内质网的应激反应。②根据图2结果分析可知,TRIB3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会引发胰岛B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型糖尿病的发生。
23.答案:(1)逆转录酶和Tag酶;5';GAGCTC、TCTAGA
(2)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吸收外界DNA分子;能准确复制、方便取用等
(3)(SacⅠ、Xba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液体
(4)卡那霉素
(5)碱基互补配对;A;待植株开花结果后,观察果实是否褐变
解析:(1)过程①是RT-PCR,需要使用的酶有逆转录酶和TaqDNA聚合酶。为使扩增出的ASPPO基因能与质粒2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左、右侧引物5'端分别需添加的序列是Sacl和XbaI的识别序列GAGCTC、TCTAGA。
(2)将ASPPO片段与质粒1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该过程需预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易于吸收外界DNA分子。与体外扩增相比,将重组质粒1导入大肠杆菌中扩增有准确复制、方便取用、稳定保存等的优点。
(3)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ASPPO片段与质粒2定向连接形成重组质粒2,导入农杆菌后,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进行筛选,测序鉴定后再使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农杆菌。
(4)将预培养的鸭梨叶片愈伤组织置于农杆菌菌液中浸渍5min,因为只有T-DNA进入愈伤组织细胞,因此只能用含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5)探针杂交检测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图中实验结果表明植株A的转录水平变低,可能原因是反义RNA与PPO基因转录形成的RNA结合,从而更容易被RNA酶水解,使最终表达量下降,所以A是成功实现转化的转基因植株。为进一步验证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是否是耐褐化新品种,还需待植株开花结果后,观察果实是否褐变。
24.答案:(1)无需去雄
(2)AA×A+A或AA×A+a
(3)①.二;②.aaRR
(4)①.AaRrTt;②.可育抗病﹕不育抗病﹕可育感病:不育感病=3﹕1﹕3﹕1
解析:(1)雄性不育植株雄蕊无法形成,所以进行杂交实验的优点是无需去雄。
(2)由题意可知,雄性不育植株为纯种个体,基因型为AA,要让后代出现1﹕1的分离比,杂交方式应该为AA×A+A或AA×A+a。
(3)由于两者F1的可育株自交后代分离比均为13﹕3,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水稻育性恢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假说二;F1中的可育株基因型均为AaRr,而雄性不育株基因型为AArr,故可育株2的基因型为aaRR。
(4)由题意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TT和aaRRtt,故F1的基因型为AaRrTt。F1与aarrtt测交,若T基因和育性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则测交实验结果为:可育抗病:不育抗病﹕可育感病﹕不育感病=3﹕1﹕3﹕1。
25.答案:(1)消费者(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本地藻;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选择性
(3)隆头鱼和水虱
(4)因柏桉藻含有令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有助于柏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柏桉藻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故捕食柏桉藻的动物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①由图2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有水虱的本地藻甲、乙重量增加值比柏桉藻重量增加值要低,甚至本地藻丙重量增加值为负值,说明本地藻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故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
②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更喜爱柏桉藻,体现了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偏好性。
(3)本实验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海藻的种类,因变量为水虱的生存率,故实验的对照组应不放海藻,直接放入隆头鱼和水虱,观察统计水虱的生存率。
(4)物种成功入侵的原因可大致归为食物、空间资源充足,天敌少,物种之间竞争弱。由于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则隆头鱼对附着在柏桉藻上的水虱捕食少,导致水虱数量增多。又因为水虱更喜欢取食本地藻,导致本地藻的数量减少,从而使柏桉藻获得了竞争优势,最终柏桉藻入侵成功。
类型
涉及基因
常染色体
表现
Ⅰ型
酪氨酸酶基因
11号
缺乏酪氨酸酶而难以合成黑色素
Ⅱ型
P基因
15号
缺乏P蛋白,干扰黑色素的合成
亲本
F1
实验一
雄性不育株×可育株1
可育株:不育株=1:1
实验二
雄性不育株×可育株2
全为可育株
A
查尔酮合成酶(CHS)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A错误
B
细胞内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B错误
C
CHS可降低花青素合成时所需要的活化能
C错误
D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温度,这两个温度下酶的活性相同,因此不同温度下查尔酮合成酶的活性可能相同
D正确
济南市章丘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济南市章丘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