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真题:吉林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地理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江苏盐城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是全球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接收站,2022年9月开始运营。该站包括专用泊位、管网和10座大型储罐等,占地面积较大。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是( )
A. 本地能源消费增长B. 能源消费峰谷差大
C. 航道防淤清淤保障D. 港区外可用地充足
2. 盐城接收站将建设附属设施是为了( )
A. 保障区域能源供给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 优化一次能源结构
3. 能够提升盐城接收站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的是( )
A. 扩建专用泊位B. 接入干线管网
C. 扩展外输方式D. 增加存储规模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可知,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是能源消费峰谷差大,调峰保供需求量大,B正确;本地能源消费增长,需要外运的天然气减少,由于货运量减少,故难以保障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A错误;由材料“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可知,管道运输是封闭性运输,用管道运输气态和液态物质,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道的防淤清淤需求小,C错误;管网埋在地下,仅专用泊位和10座大型储罐需占据一定的陆地空间,故港区外可用地充足不是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知,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冷能发电是利用海水和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差来驱动涡轮发电,冷能发电不需要燃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燃气发电是使用天然气或者其他可燃气体发电的过程,天然气制氢是利用天然气通过蒸汽重整、部分氧化或自热重整等方法转化为氢气,燃气发电和制氢过程均有温室气体排放;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指通过调整和改进能源的生产、转换和利用方式,是为了优化一次能源结构,D正确;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一次能源结构的结果,BC错误;保障区域能源供给的途径有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多元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储备、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调度和管理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盐城接收站建设附属设施不是保障区域能源供给的主要目的,A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注意提干关键词“天然气调峰保供”。增加存储规模,加大储气库建设,是解决我国天然气产业冬夏调峰瓶颈的重要途径,D正确;泊位指港区内能停靠船舶的位置,扩建专用泊位对提升盐城接收站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作用不大,A错误;接入干线管网、扩展外输方式能够实现燃气资源的快速、稳定传输,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燃气保障,但对调峰作用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加油站卸油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消除人体静电、检查设备、选取计量器具、进行油品检测、计算储油罐空容量、进行卸油操作、监控全过程、关闭阀门、拆除管线、拍照留存等步骤。
塿土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盆地,是自然土壤在数千年耕作过程中经粪土堆垫改良形成的人为土。在剖面上覆盖层与原土壤层叠置,形似“楼层”(如图)。其中,黏化层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粪土堆垫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 )
①水分 ②孔隙 ③矿物质 ④腐殖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5. 黏化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
A. 冷干B. 冷湿C. 暖干D. 暖湿
【答案】4. C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粪土指的是粪便泥土,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由材料“黏化层质地黏重”并结合图示信息“该地土壤剖面中黏化层占比大”可知,当地农民采用粪土堆垫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空隙,②正确;粪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腐殖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④正确;陕西关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集中夏秋季,降水能够满足当地农作物生长需求,增加土壤水分不是当地农民采用粪土堆垫主要目的,①错误;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粪土堆垫不能增加土壤矿物质,③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由材料知,黏化层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胶体的形成,进而促进黏化层的发展;红褐色的土是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综上可推知,黏化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暖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土壤矿物质是指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如铝、钙、硫、镁、氮、磷和钾等,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原生矿物主要种类有:硅酸岩和铝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和磷酸盐类,以及某些特别稳定的原生矿物(如石英、石膏、方解石等)。次生矿物指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新生成的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
埃森登机场曾是墨尔本近郊的综合性国际机场。1971年,墨尔本新机场投入运营,埃森登机场转变为以公务、商务、紧急救援等职能为主的专用机场。随着机场职能的改变,埃森登机场区域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将航空与城市商业融合,成为墨尔本西北部新兴商业中心,逐步发展为“空港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埃森登机场作为专用机场,以下最可能成为其客源的行业是( )
A. 金融服务业B. 仓储物流业C. 批发零售业D. 休闲旅游业
7. 埃森登机场区域发展成为墨尔本西北部新兴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 )
①市场规模较大 ②基础设施完备 ③劳动力价格低 ④空陆交通便捷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森登机场作为专用机场,其职能主要为公务、商务、紧急救援等为主,且该机场江航空和城市商业融合,成为新兴的商业中心,因此客源最可能主要为商业服务行业,故A正确;仓储物流业主要考虑交通最优原则,但其货物流通量大,不适宜选择航空运输,故B错误;批发零售业需要人流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区域,物品流通业不需要航空运输,不需要布局在商业中心区域,故C错误;休闲旅游业一般位于景区或旅游城市,故D错误。答案选择A。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可知,埃森登机场曾是墨尔本近郊的综合性国际机场,现场发展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最好的条件是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商业中心的建立,故②正确;由于其属于近郊区域,因此其市场规模相对墨尔本城市区域小,因此市场规模不大,故①错误;由于埃森登机场主要职能是公务、商务、紧急救援等,因此其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劳动力价格对其影响小,故③错误;埃森登机场属于综合型国际机场,交通运输便捷,因此区域内空陆交通非常便捷,故④正确。正确的②和④,答案选择C。
【点睛】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所不可缺。
河谷演化过程中,受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会发生地方性分异,各地貌位置的植被处于向地带性植被(与气候相适应的稳定性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如图示意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现存植被最接近地带性植被的地貌位置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9. 如果流域整体构造抬升,最早演替为地带性植被的是( )
A. 河漫滩草甸B. 洪积扇灌丛C. 沟谷沼泽林D. 分水岭疏林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谷演变过程中,沟谷地区属于水分输入区,湿润度较高,因此其植被大多为湿润的草本植物等,因此乙和丙属于草本植物或灌丛植物类,故BC错误;河谷地区坡度较大的坡地(丁)属于水分输出区,植被大多发于成森林植被,图中显示区域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此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D正确;图中显示甲区域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因此其植被与地带性植被差异较大,故A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流域若整体构造抬升,将导致河谷与坡度的差异逐渐减小,水分输入和输出差异也逐渐减小,因此从河谷至坡上距离越近越早演替成为地带性植被,图中显示丙为冲积扇灌丛,距离丁坡地较近,构造抬升后,丙最早演替成为图中显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正确;河漫滩草甸区位于河流区域,构造抬升后,其湿润度依然较高,演变速度较慢,故A错误;沟谷沼泽林区域湿润度较高,且构造抬升后易发育成集水区,不易演替成落叶林,故C错误;分水岭疏林海拔高度不变,输出水分依然较多,且气温较低,演替成为地带性落叶林的时间更长,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与气候相适应的,由于坡面有水分输出,目前坡面植被是“近似的”地带性植被,耐旱树种比例略高于地带性植被,而河谷有水分输入,喜湿的植物较多,只有消除了区域间水分的输入、输出,才能真正发育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在大尺度地理空间规律的形成中,区域间水分迁移与大气一下垫面水分迁移相比,数量较少,可以不加考虑。
专业服务在美国属于高技术产业部门,为其他部门或消费者提供(咨询、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通常,专业服务集聚分布于中央商务区。如图示意部分高技术产业部门在纳什维尔大都市区的集聚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集聚在中央商务区相比,纳什维尔的专业服务集聚地( )
A. 人才更充裕B. 交通更便利C. 租金成本更低D. 服务对象更多
11. 纳什维尔专业服务集聚能够( )
A. 带动新的商务中心形成B. 促使生物技术公司集聚地北移
C. 带动新的人口核心形成D. 促使通信技术公司集聚地南移
【答案】10. C 11.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商务区往往人才更为充裕,A错误;通常中央商务区交通更便利,B错误;中央商务区租金一般较高,而纳什维尔的专业服务集聚地不在中央商务区,租金成本可能更低,C正确;中央商务区服务对象可能更多,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专业服务的集聚可能会带动新的商务中心形成,因为专业服务的集中可以吸引相关企业和人员,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发展,A正确;专业服务的集聚不一定会促使生物技术公司集聚地北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同理,不一定会促使通信技术公司集聚地南移,BD错误;专业服务的集聚不一定能直接带动新的人口核心形成,人口核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中央商务区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透明度B. 流量C. 营养盐D. 流向
13. 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
A. 底泥扰动上浮B. 水位涨落携带C. 表层水流汇集D. 河川径流输入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与流量、营养盐、流向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河川径流输入较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浮游生物的因素:温度、营养盐、有机质、水体透明度、光照。
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4. 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
A. 前邻农田,后依河堤B. 塘路环绕,结构分散
C. 塘田较多,零散分布D. 塘田包围,居路规整
15. 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主导因子是( )
A. 河和田B. 河和路C. 路和居D. 路和田
16. 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
A. 远离黄河的耕种区B. 临近黄河的耕种区
C. 远离黄河的盐荒区D. 临近黄河的盐荒区
【答案】14. D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2第一幅图所示,团状村落集中分布于中心,外部被塘田包围,且道路纵横交错,民居和道路分布规整有序,D正确;前邻农田,后依河堤,描述的是图2第二幅图带状村落的主要特征,A错误;塘路环绕,结构分散不符合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B错误;塘田较多,零散分布,不符合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由图2第二幅图可知,沿黄河河岸分布的村落,主要街道与黄河河道平行,线性轴线顺沿河道,且民居多沿河分布,因此,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河和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由图2第三幅图可知,图中农田的面积分布较广,可推断为耕种区,CD错误;根据村落的分布形态可知,村落沿道路分布,受黄河河道的影响较小,因此推断,该地位于远离黄河的耕种区,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河”指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黄河河道,是影响该流域内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因子, “塘”“田”“路”在“河”的主导下,共同作用于村落空间。例如,“河、田、塘对村落边界具有明确的限定作用:“河”通过主导“路”的走向,决定着村落的轴线和骨架形态;“塘、 田”的形态、数量、位置等,对村落的边界和基 底产生影响,表现为完整型或离散型的边界基底特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偏关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47.8%。经近50年综合治理,全县绿化率由4%增加到40%。2019年,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偏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优质杂粮种植,建设“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现已获得“非笼养”国际标识许可和出口备案审核。
(1)简述偏关县发展“非笼养”蛋鸡养殖的优势条件。
(2)分析市场因素对偏关县“非笼养”蛋鸡养殖发展的影响。
(3)说明“非笼养”蛋鸡养殖对偏关县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地处高原丘陵地形,面积广,适合发展养殖;生态环境优良;养殖技术先进;国家政策支持。
(2)随着消费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促使“非笼养”殖向高质量,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产品可追溯,加强市场监督体系,保证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蛋鸡养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建立自己的品牌,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3)促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绿色无污染转型;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绿色能源;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山西省偏关县飞龙养殖基地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涉及农业的区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
【小问1详解】
农业区位因素,可从气候、地形、水文、技术、劳动力等方面来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山西省,偏远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沟壑,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七点八”说明高原丘陵地形地势起伏大,面积广,适合发展养殖;据材料信息“绿化率由百分之四增加到百分之四十”说明植物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根据材料“2019年,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说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说明随着市场需求增大,促使蛋鸡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扩大;根据材料““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说明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促使“非笼养”殖向高质量,专业化生产发展;根据材料“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现已获得“非笼养”国际标识许可和出口备案审核”说明促进市场对蛋鸡养殖页的监督,保证产品品质,可促进蛋鸡养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建立自己的品牌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小问3详解】
根据设问“绿色发展,积极作用”应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思考。据材料““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说明“非笼养可”蛋鸡养殖促进该地农业向高质量,绿色农业方向转型;改善地区环境,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利用;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波卢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带。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其中,Q1火山岩抗蚀能力较弱,Q2、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各期火山岩表面土层厚度分别约为900cm、90cm、35cm。岛屿西部局部地方Q1火山岩出露,构成高岗。岛屿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mm,但水资源较贫乏,其分布受岩性和地貌影响较大。图7示意乌波卢岛地形及不同时期火山岩空间分布。
(1)说明乌波卢岛脊线的形成过程。
(2)从岩性和地貌角度,分析乌波卢岛地表水资源东部多于西部的原因。
(3)简析乌波卢岛西部Q1火山岩高岗形成的原因,并推断外力作用下其地形的演化。
【答案】(1)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东北、西南较低,中间较高的地形;东北、西南断裂发育,外力作用较强,地势降低,形成中间脊线。
(2)西部以Q4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地表水易下渗;东部以Q1、Q2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较少,地表水不易下渗;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侵蚀形成洼地,利于储水。
(3)Q1时期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岩,经外力长时间的风化、侵蚀等大部分Q1火山岩已消失,只有部分表层Q1火山岩保留;后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覆盖了Q1时期的火山岩,Q1火山岩上覆土层较厚,植被覆盖率较高,周围火山岩被侵蚀掉,Q1时期保留的表层火山岩出露形成高岗。
高岗面积减少,海拔变低,坡度变缓;进一步被侵蚀可能形成沟谷或洼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乌波卢岛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陆地水体补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可知,该地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在该地形成东北、西南较低,中间较高的地形;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北、西南断裂发育,且毗邻海洋,受海浪等外力作用侵蚀较强,地势降低,中间地势较高,脊线形成。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该岛屿西部以Q4火山岩为主,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较少;该岛屿东部以Q1、Q2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较少,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量较多;岛屿东部Q1火山岩分布面积较大,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差,在外力作用侵蚀下,容易形成洼地,洼地汇水,地表水量较多。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和题干信息可知,乌波卢岛西部高岗是Q1火山岩形成的,在地质史上,Q1时期岩浆喷发,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等作用,大部分Q1火山岩被侵蚀掉,只有局部地方残留Q1火山岩;后期Q2、Q4火山岩形成时期,新的喷出型岩浆岩将残留Q1火山岩覆盖,因为残留Q1火山岩土层较厚,同等外力作用侵蚀下,残留Q1火山岩上覆的土层出露之后,植被发育,减少外力作用侵蚀,导致残留的Q1火山岩留存下来,周围新形成的火山岩被侵蚀掉,形成顶平身陡的高岗。
高岗为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弱,在外力作用侵蚀下,高岗面积减小,海拔降低,高岗的坡度变缓;进一步遭受侵蚀,Q1火山岩被侵蚀掉,可能形成沟谷或者洼地。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1)
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
(2)持续偏暖,加热地表温度,土壤失墒,土质疏松;气候偏暖,蒸发偏强,积雪覆盖低,土壤易干化、开裂,阻碍植被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造成沙源地沙砾干燥松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
(3)特点: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原因: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易形成超级沙尘暴,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
【解析】
【分析】本题以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图及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等压线图判断、大气环流、沙尘暴成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材料提及“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图中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整体大气等压线呈纬向带状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西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南下降温的力量弱;从图中可以看到,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为主,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
【小问2详解】
持续偏暖的大气加热了地表土壤温度,引起土壤快速失墒,导致土质变得疏松;异常暖干天气,降水偏少,气候偏暖,蒸发偏强,导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致使土壤干化、开裂,阻碍了植被返青和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的气候条件造成沙源地产生了大量干燥松散的沙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
【小问3详解】
沙尘天气的起沙、传输和沉降等过程均与天气扰动密切相关。从图a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此时其高压势力较强,加之气候暖干,地表松散物质多,易形成超级沙尘暴,同时从移动路径可以看到,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从图a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故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2024年高考真题:福建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福建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
【地理】2024新高考II卷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2024新高考II卷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及答案,共7页。
2024高考真题天津卷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考后更新): 这是一份2024高考真题天津卷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考后更新),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