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4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回归教材重难点0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__先秦
展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时期,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最终形成的核心素养要求是把握先秦(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初步奠定,华夏文化认同形成。
本考点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2020年-2022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均在第1题进行考查.
1.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
①多元:起源多元;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②一体:各文化区域相互交融,呈现出中原核心的发展方向;
2.中国古代早期(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血缘与政治结合,家国一体;
②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③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④等级严格;
3.夏商西周的阶段特征。
政治: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依靠神权和血缘关系强化王权维护统治秩序;具有贵族政治、血缘政治的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等级森严,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
经济:生产力水平落后,处于铜石并用阶段;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文化:文字出现并发展;夏商形成“天命”观念,周人意识到“天命靡常”,提出“明德”“慎罚”“保民”思想(人伦秩序),为以后儒家思想形成奠定基础;学在官府。
4.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总体: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政治:王室衰微分裂割据诸侯混战;分封宗法崩溃,改革变法成为潮流;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专制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官僚体制开始取代贵族体制,任亲转向任贤;士阶层地位上升,富贵分离;民族融合;
经济:生产力突破性发展,冶铁技术进步,中国进入铁器时代;铁犁牛耕出现,农业开始精耕细作,推动社会大变革;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租佃经营,小农经济产生发展;工商食官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家庭手工业出现;
文化:社会环境宽松,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学在官府(政府,贵族)转向学在民间(私学,平民)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5、夏商西周冲刺提分词。
政治:神权色彩;家国同构;统一意识 经济:青铜时代;井田制度;工商食官
文化:学在官府;成熟文字;文化认同
6.春秋战国冲刺提分词。
政治:争霸称雄;改革变法;集权雏形;统一趋势
经济: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土地私有;重农抑商
文化:百家争鸣;学在民间;独领风骚;早期艺术
7.提升必背
(1)三代(夏商西周):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2)春秋战国:伴随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并延续两千年
(3)官营手工业:夏商西周“工商食官”政策,官府垄断不计成本,产品供统治阶层使用。
民间手工业:包括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春秋战国出现并发展
(4)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从生产的目的来看是自给自足还是投入市场
小农经济和集体农耕——从生产的规模来看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还是集体生产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从事小农经济生产的农民主要自耕农和佃农,他们的区别主要是是自耕农拥有一定的少量土地,而佃农失去了土地。
精耕细作——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人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产量最大化。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论衡》)
(4)赋税制度: 三代——贡赋制度,是赋税制的雏形,还没有土地税和地租
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是我国实行土地税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开始
1.(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2022年广东卷)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4.(2022年山东卷)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 尚法存礼 B. 尊法敬天 C. 崇德重法 D. 外儒内法
5.(2022年湖南卷)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6.如图为西周晚期的散氏盘。其内底铭文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了矢(cè)国攻打散国,周天子应散国之请派人调解,并见证矢人赔付给散氏田地、划定赔付的田地及封界,最后举行盟誓之事。这表明当时
A.青铜器的功用发生改变B.盟誓活动强化了宗法制
C.旧的井田制度已经瓦解D.传统规制出现重要变化
7.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商周青铜器,既有生产工具、武器,也有青铜礼器。其中商代中期典型的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器物在湖北盘龙城、湖南石门皂市、江西清江吴城和江苏南京等地都有出土。这说明,商周时期
A.青铜制造技术先进 B.青铜器使用较普及
C.中原文化向南扩展D.区域发展相对平衡
8.西周初年,彝铭中的“福”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和周人政治经验的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 。这一变化
A.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B.反映了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C.淡化了政治中的贵族色彩D.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
9.按周朝的制度,井田制下“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战国时期,东方各国仍保留这一分田标准,而商鞅变法则“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这主要表明当时
A.税制改革尚未普及 B.秦国改革更加彻底
C.中原经济比较发达D.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10.《春秋·公羊传)记载:(周)宜公十五年(公元前59年)民不背尽力于公田”,陈国也出现了“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的问题。民“解(懈)于公团°和“公田不治”成为当时普遍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室的权威丧失殆尽B.战乱颗繁导致民不聊生
C.农民赋税负担异常沉重D.社会转型趋势较为明显
11.战国初期,吴起为魏国的西河郡守,曾悬赏“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以攻打秦国;魏国考选“武卒”,中试的可以“利其田宅”。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等级制度基本崩溃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C.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兵制改革推动魏国社会转型
12.在孔子和他弟子的推动下,“士”这个原来低级贵族的专用称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士志于道,质直而好义,杀身以成仁,不耽于舒适的生活等。这表明
A.孔子意识到周礼难复B.儒学具有入世精神
C.西周分封制得到调适D.官僚主要来自士人
13.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14.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A.中庸之道B.克己复礼C.以民为本D.天下为公
15.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去除贪欲,回归小国寡民中去就可以消除战争;孔子认为战争大多是非正义的,破坏了以仁义服人的礼制社会;墨子认为人与人“不相爱”是战争根源,主张兼爱,抨击攻伐。这反映了当时
A.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B.思想领的大一统局面的逐渐形成
C.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反对战争是诸子百家的主流思想
16.孟子认为,英明的君主要“制民之产”,即给老百姓一定的产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自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以此督促他们做好事。这一观点
A.受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广泛推崇B.是民本思想下和谐社会的构想
C.推动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基本确立D.顺应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商周的重要铜矿以南方居多,而主要的政治中心和诸侯国则以北方居多,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体现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于制作兵器和礼器,很少用于农业,排除A项;
结合所学可知,商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和商业都被政府垄断和控制,因此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和商业活动开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
夏朝的统治区域就已经扩大到了江南,而且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依靠的是技术,D项“缘于”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一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项;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故选B项。
3. 【答案】B
【解析】 从题干的关键信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可知,老子的心理体现出一种生产生活不受国家政治生活影响的态度,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的政治理念相接近,B项说法正确入选。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主张加强中央集权,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政治主张“兼爱”“非攻”,D不符合题意排除;
4.【答案】A
【解析】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 A项符合题意入选。 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故排除C项;法家主张是以法治为主,同时存礼,排除D项。
5.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士”阶层整体活跃崛起,推动了社会变法,冲击了贵族政治,故答案选择C项。A项主旨提到了促进了政治统一,但这应该是诸子百家的具体的政治主张,本题题干并未涉及具体主张,故排除。B项主旨为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先秦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孔子更是有教无类,推动了私学的兴盛,从趋势上看应该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无论从题干情境还是史实而言,B项都不相符合。D项的结论为导致了各诸侯国的矛盾,题干材料主旨无法体现,故排除。
6【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而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西周晚期出现了土地买卖现象,这对井田制度是严重的破坏,这反映了新的经济因素已经出现,开始冲击传统的经济体制,D项正确;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祭祀使用,主要功能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盟誓活动强化了宗法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井田制度瓦解了,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商周青铜器在长江流域大量出土,这说明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介绍青铜制造技术的情况,无法得出“先进”的结论,排除A项;“普及”说法错误,商周时期青铜器是礼器,只有减少的青铜农具,排除B项;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是经济重心,“区域发展相对平衡”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以事神致福为框架”“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 ”可知“福”的变化中加入“德” 的成分,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D项正确;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结合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宗法制一血缘为纽带,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贵族色彩的程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
根据“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可得出商鞅的措施是要彻底废除井田制,因此其改革的措施更为彻底,B项正确;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东方各国都已经有税制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进行中原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排除C项;材料与礼乐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民众普遍懈于井田劳作,导致井田荒废,这反映出社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即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明显,D项正确;材料现象与周王室权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田荒废,而战乱不会只影响到公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瓦解的状况,没有涉及赋税负担,且当时的“民”指的是在公田劳作的民众,不是所有农民,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
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信息:一方面,战国初期,原有的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遭到挑战,社会流动性加快;另一方面,原有的井田制已逐步瓦解,“私田”“私宅”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可判断出当时魏国军事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其向封建社会的转型,D项正确;传统等级制度基本崩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之后,这与材料涉及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制度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变化中社会现实的态度,积极发声、并试图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包括对“士”的改造,赋予它道德的意义,体现积极入世的精神,B项正确;孔子毕其一生都在“克己复礼”,材料不能反映孔子意识到周礼难复,排除A项;春秋中后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士人也还未成为官僚主要来源,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讲究贵贱有序,但是“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恢复周礼”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治变革,而是对“暴君”被杀的说法,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中庸”(不偏不倚)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都是孔子仁学思想的体现,都是以民为本,C项正确;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排除A项;克己复礼是指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排除B项;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去除贪欲,回归小国寡民中去就可以消除战争”、“孔子认为战争大多是非正义的,破坏了以仁义服人的礼制社会”、“墨子认为人与人‘不相爱’是战争根源,主张兼爱,抨击攻伐”可知,老子、孔子、墨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对战争,这是因为战争给当时的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所以C正确;“春秋与战国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与材料主旨无关,所以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所以B错误;材料只涉及道家、儒家和墨家,不能说明“反对战争是诸子百家的主流思想”,所以D错误。
16.【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孟子认为君主要“制民之产”以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从而使人民发挥道德精神去做好事,这是对君主以民为本、人民德行高尚的和谐社会的构想,B项正确;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层多推崇法家思想,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确立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形成和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的基础之上,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儒学的世俗化主要是指把儒学的基本精神用于引导百姓的日常行为规范,而材料强调的是君主对百姓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开采的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B
A
C
D
C
D
B
D
D
B
B
C
C
B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中古时期的世界(含答案解析)-2024年高中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2 中古时期的世界(含答案解析)-2024年高中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知识拓展与深化,【宏观掌握多彩亚洲】,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古时期的日本,中古时期的朝鲜,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1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原卷版docx、重难点01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解析版docx、重难点01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高清导图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回归教材重难点13 走向整体的世界(含答案解析)-【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13 走向整体的世界(含答案解析)-【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航路的开辟原因与条件,航线,主要影响,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