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59443/0-17183641883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59443/0-17183641884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59443/0-17183641885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反对校园凌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班会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活动安排,倡导友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广西南宁龙翔学校隆安校区欺凌事件:2024年5月22日,南宁市隆安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龙翔学校隆安校区中学生赵某某、蒙某某等8人对同校同学张某(男,13岁)通过殴打、水烫等方式进行欺凌,造成张某身体多处受伤。目前张某已在区直医院进行治疗,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年满16周岁的赵某某(17岁)、蒙某某(16岁)等2名涉事学生采取刑事拘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满16周岁的其余6名涉事学生予以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邯郸初中生遇害案:2024年3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3月17日晚,肥乡区联合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称,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了解,受害人王某某和3名犯罪嫌疑人均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4. 使学生学会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具体表现。
2. 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避免成为欺凌者或旁观者。
2. 帮助学生克服在面对欺凌时可能出现的恐惧、无助等心理障碍,勇敢地采取行动。
四、教学内容
(一)校园欺凌的类型与现象
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的类型:
1. 言语欺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欺凌方式,包括辱骂、嘲笑、威胁、诽谤等。特征是通过语言伤害他人,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压力。
2. 身体欺凌:包括推搡、殴打、抢夺财物等。这种欺凌通常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3. 社交欺凌:指的是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行为。社交欺凌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边缘化,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
4. 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它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恶意信息、曝光隐私等。网络欺凌的影响范围更广,可能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伤害。
5.性欺凌:涉及性方面的言语或行为攻击,如性骚扰、性侵犯等。
6.财务欺凌: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影响
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1)家庭:
①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②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
①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②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
①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②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③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
①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②法制教育缺失。
③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
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1)家庭:
①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②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2)学校:
①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②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3)社会:
①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②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③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司法:
①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②法制教育缺失。
③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校园欺凌的危害:
对被欺凌者:
1. 身心健康受损: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身体上也可能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状况。
2. 学业受影响:因恐惧上学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甚至可能辍学。
3. 社交障碍:难以信任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退缩、回避等行为,影响正常社交能力的发展。
4. 自我认同感降低: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影响自我认知和人格发展。
对欺凌者:
1. 道德和法律风险:形成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长大后可能更容易违法犯罪。
2. 人际关系问题:难以建立真正健康、长久的友谊。
对学校:
1. 破坏校园氛围:使整个校园笼罩在不安和恐惧之中,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校声誉。
2. 增加管理成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来处理相关问题。
对社会:
1. 潜在社会不稳定因素: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长大后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2. 不良示范效应:可能引发更多类似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
.如何辨别欺凌行为?
1. 身体攻击:如殴打、推搡、踢踹等明显的暴力行为。
2. 言语侮辱:包括恶意的辱骂、嘲讽、起侮辱性绰号等。
3. 社交排斥:故意孤立某同学,不让其参与集体活动、小组讨论等。
4. 散布谣言:编造并传播关于他人的不实负面信息。
5. 强迫行为: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6. 抢夺物品:强行拿走他人的财物或学习用品等。
7.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发布攻击性言论、图片或视频等针对他人。
8. 恶意骚扰:持续地对他人进行打扰、纠缠。
9. 威胁恐吓:用言语或行为进行威胁,让对方产生恐惧。
10. 差别对待:对特定同学给予不公正的对待或待遇。
11. 破坏物品:故意损坏他人的个人物品。
12. 控制行为:试图控制他人的行动自由或决定。
预防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有:
1.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保护自己。
(5)不做欺凌者: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2.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应对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有:
1.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可以向路人求救,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必要时采取正当防卫。
2.受到欺凌后,不要沉默或报复,要把事情告诉父母和老师。
. 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遇到校园欺凌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他人求助或提供帮助:
求助方式:
1. 立即向老师报告,详细说明欺凌的情况和发生地点。
2. 告诉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遭遇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保护。
3. 向学校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倾诉。
4.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
5. 拨打当地的青少年维权热线或相关求助电话。
提供帮助方式:
1. 及时制止欺凌行为,勇敢地站出来保护被欺凌者。
2. 陪伴被欺凌者,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3. 鼓励他们向老师、家长等报告欺凌事件。
4. 帮助被欺凌者收集证据,以便更好地处理欺凌行为。
5. 倡导其他同学一起反对欺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6. 在能力范围内,协助被欺凌者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如果我在校园里遇到欺凌,我会采取以下行动:
首先,我会保持冷静,避免因惊慌而使情况变得更糟。我会尽可能清楚地记住欺凌者的特征和行为细节。
如果自身安全有保障,我会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欺凌行为,表明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并要求他们立即停止。
然后,我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学校管理人员或保卫处报告此事,详细地描述整个经过和相关信息。
同时,我也会去关心被欺凌的同学,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并且陪伴他们一起去处理后续事宜。
我还会建议学校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和监管,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和培训,提高同学们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如果欺凌行为涉及到违法,我会配合学校和相关部门,提供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协助他们进行调查和处理,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减少校园欺凌现象,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 如何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社交技能
心理素质:
1. 树立正确认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避免过度消极思维。
2. 培养乐观心态:关注积极方面,善于从困难中寻找机会和希望。
3. 进行自我肯定:认可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4.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5. 设定目标与挑战:通过逐步实现目标提升自我效能感。
6. 坚持运动: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有益物质,改善心理状态。
培养社交技能:
1. 主动沟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真倾听他人。
2. 提升同理心:尝试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立场。
3. 学会赞美:真诚地给予他人肯定和鼓励。
4. 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如礼貌用语、恰当的肢体语言等。
5. 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与不同人交往的机会,积累经验。
6. 学习冲突解决:理性处理矛盾,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7.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协作。
8. 持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使交流更有内涵。
五、活动安排
1.开场白与导入
.老师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 通过视频或PPT展示校园欺凌现象,引起学生共鸣
2.知识讲解与分享
.老师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看法,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3.小组讨论与互动
.学生分组讨论校园欺凌现象,分享预防和应对方法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影视推荐:
《悲伤逆流成河》:
该片主要讲述了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一对年轻人齐铭、易遥在校园内外情愫纠葛,并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语中卷入校园欺凌,最终以悲剧结尾的故事。
多组校园欺凌事件,打破了5位主角本应该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齐铭(赵英博饰)清俊帅气,是人人称颂的优等生,而易遥(任敏饰)却是大家口中的“赔钱货”。两人一同长大,感情很好。而这一切,在转学生唐小米(朱丹妮饰)出现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流言成了毁人利器,处处对易遥进行刁难,易遥的生活开始陷入黑暗,遭受各类残酷欺凌。顾森西(辛云来饰)教会易遥对校园暴力进行反击,他的出现给了易遥一丝曙光。可阴差阳错,顾森湘(章若楠饰)的意外却将她再度推入黑暗。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
5.观看影视
观看反校园欺凌宣传视频。
6.承诺与行动
- 让学生签署拒绝校园欺凌承诺书,承诺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并积极关注和帮助身边可能受到欺凌的同学。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承诺,如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反欺凌公约》
一、我们承诺,绝不主动欺凌他人,不使用暴力、侮辱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同学。
二、尊重每一位同学,不嘲笑、不歧视任何人的外貌、性格、家庭背景等。
三、当看到欺凌行为发生时,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四、积极帮助被欺凌的同学,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五、如果自己遭遇欺凌,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或信任的人报告,寻求帮助。
六、倡导友善、互助的班级氛围,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因冲动而对他人造成伤害。
八、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发生矛盾时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
九、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反欺凌活动和教育,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十、共同维护班级的和谐与安全,让我们的班级成为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
班级全体同学签名:
[具体签名处]
7.总结与寄语
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山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本次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长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阳光的校园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应对,为培养阳光少年贡献我们的力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还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班会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班会过程,观看影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