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1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2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2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33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37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41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6184/0-171833392745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展开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点1 地区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1.地区产业结构(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2.产业结构升级(1)表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2)意义: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产业升级的原因。①重要原因: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②根本原因:技术创新。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第1~2题。1.从图中可知,该地区( )A.城镇化水平高B.工业发达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为(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例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例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占一半以上,而在产业结构中占比不足四分之一,说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大,农村人口多,说明城镇化水平低,工业落后。第2题,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高,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低,说明农业落后,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
知识点2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中工业经历了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过程。据此完成第1~3题。1.促使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国家政策的调整 ③比较优势的变化 ④丰富的资源条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工业化初期,上海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是( )A.机械工业B.轻纺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冶金工业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下列示意图中大致符合上海产业结构特征的是( )
解析:第1题,上海市的每一次产业升级都伴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第2题,工业化初期,上海依靠靠近原料产地、丰富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的优势,发展了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成为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第3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比例超过第二产业比例。
能力形成点1 产业结构及其升级
1.产业结构及其升级
2.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1)四大经济区域划分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2)范围。
(3)区域差异。①产业结构差异。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这是导致其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工业结构上表现出“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2022山东卷,6~7)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2)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阅读材料信息,可知嘉峪关铁矿资源丰富,依托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形成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即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B项正确。第(2)题,考查主要工业部门类型。阅读材料信息,可知嘉峪关铁矿资源丰富,传统工业比重高,优化工业结构过程中宜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工业,所以D项正确;造纸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均属于传统低端工业,所以A、B、C三项错误。尝试解答:(1)B (2)D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第1~2题。
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2.图中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第三产业比例较大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均衡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均为27%—41%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例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三个经济地带中,东部地带的第三产业比例最大,故①为东部地带;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例最大,故③为西部地带。A项正确。第2题,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第三产业比例较大,产业结构相对较优,A项正确。
能力形成点2 产业结构变化案例分析
1.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中工业经历了从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
2.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变化(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2020北京卷,10改编)下表为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统计表,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 )
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例下降 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④大量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迁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题思路:读表可知,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与产值比例可知,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第一产业产值下降,①错误;与1998年相比,2018年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下降,表明劳动密集型工业比例下降,②正确;与1998年相比,2018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③正确;1998—2018年,该国城镇化率提高,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④错误。尝试解答:C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深圳市曾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读图,完成第1~3题。
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比较优势是( )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3.建设“效益深圳”应(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1.A 2.D 3.D
解析:第1题,在产业园区发展的“筑巢引凤”阶段,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已经建设好的基础设施。第2题,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由于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失去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第3题,建设“效益深圳”,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单位产值消耗的人力、物力最小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境设置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再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1世纪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 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下图为不同年份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示意图。
思考 (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最大的制约因素各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投资多;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制约因素:资源、能源缺乏。(2)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例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调整: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工业。
素养提升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第1~3题。1.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低廉B.位置优越C.政策支持D.劳动力丰富
2.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 )A.科学技术的进步B.完备的产业链条C.优厚的地方政策D.庞大的消费市场3.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 )①重视国际市场开拓 ②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③注重高端品牌塑造 ④技术研发水平提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2.B 3.C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5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5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资源禀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变化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4章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服务业,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政策的引导,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4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地区产业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