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1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2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3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4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5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6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7页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筛查,极地地区,知识巩固,2地形特点,3主要农作物,4工业布局,6资源与工业,2地形与气候,整合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点1 世界主要地区
    (1)自然环境特征。
    (2)人文地理特征。①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②多样的地域文化。③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的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2.东南亚(1)位置和范围。①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扼“十字路口”的咽喉。②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自然地理环境。
    (3)人文地理特征。①人口特征:以黄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有广泛传播;华侨众多。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3.中东(1)重要位置——“三洲五海之地”。①大洋:E印度洋。②“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③“五海”: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④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①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②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③石油输出路线。
    (3)匮乏的水资源: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5)“阿拉伯国家”:主要为白色人种,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4.欧洲西部(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35°N与北极圈之间;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A大西洋,南临B地中海,北临北冰洋。
    (2)地形。①北部和南部多山地,中部为平原。甲为波德平原,乙为西欧平原,丙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丁为阿尔卑斯山脉。②典型地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为伊比利亚半岛,E为亚平宁半岛,F为巴尔干半岛,G为大不列颠岛;H为北海,I为波罗的海,J为比斯开湾。(3)气候。①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②气候类型:北部为极地气候;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4)河流。①河网稠密,水量充沛。②a莱茵河——航运繁忙;b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5)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现代化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5.撒哈拉以南非洲(1)自然特征。
    ①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②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③四大河流:a尼罗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河(西非最大)、c刚果河(两次跨过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经济发展。①经济特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②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①问题及主要原因。a.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之首。b.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大洲最低。c.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乱砍、乱垦、乱牧,导致环境恶化。②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等。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3 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读图,完成第1~2题。1.深潜爱好者多选择每年10—11月进行深潜,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水温较高B.水深较浅C.风浪较小D.珊瑚较多2.甲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原因最可能是甲岛(  )A.地形更平坦B.降水更丰富C.热量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10—1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压带控制该区域,盛行上升气流,水平运动减弱,风浪小,利于深潜,C项正确。第2题,甲岛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A项错误;该区域纬度低,热量、降水均比较丰富,B、C两项错误;甲岛地形为山地,且根据图中示坡线判断,甲岛山顶有凹陷洼地,推测该山地为火山,火山喷发后,火山灰沉积,土壤肥沃,D项正确。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4.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  )A.ⅠB.ⅡC.ⅢD.Ⅳ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故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为热带草原气候,A项正确。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Ⅱ;Ⅰ是热带雨林气候,Ⅲ是热带沙漠气候,Ⅳ是地中海气候。B项正确。
    知识点2 世界主要国家
    1.日本(1)范围: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
    (3)气候。①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大致以东京湾为界。②气候特点:海洋性显著(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温夏凉,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相对均匀)。(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最大。(6)工业。①主要分布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②五大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2.印度(1)地形区: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5)主要城市:新德里(首都),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c班加罗尔(软件产业中心)。
    3.俄罗斯(1)地理位置。①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②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2)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为F东欧平原、G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为H中西伯利亚高原、I东西伯利亚山地。
    (3)河湖。①主要河流。
    ②湖泊:e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4)气候。①特点:因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②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5)农业。①生产条件:耕地面积广大;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②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中南部的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纬度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有河流流经,水热配合较好。③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
    (7)交通。①以铁路为主,有西伯利亚大铁路。②三大港口: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4.澳大利亚(1)位置和范围。①位置: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②范围: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③重要性: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补给站,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①三大地形区:东部为A大分水岭;中部为B中部平原;西部为广阔的低矮高原。②河流、湖泊: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①特点: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②主要气候类型。
    (4)经济发展状况。①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②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5)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5.美国(1)范围和位置。①范围:本土有48个州、1个特区,海外有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两个州。②位置:跨寒、温、热三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地形(本土)。①西部高山:属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组成,多山间盆地和高原。②中部平原:大平原南北纵贯,地形平坦,地势北高南低。③东部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久经侵蚀,起伏和缓,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下。(3)河湖。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4)气候(本土)。气候类型: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⑤热带沙漠气候;⑥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①大陆性气候显著;②气候受地形影响明显。
    (5)农业生产专业化(本土)。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玉米带,④小麦区,⑤畜牧和灌溉农业区,⑥小麦和林牧业区,⑦水果和灌溉农业区,⑧混合农业区,⑨亚热带作物带。
    (6)美国三大工业区。
    6.巴西(1)位置:绝大部分位于0°—20°S,东临大西洋。
    (3)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世界第二长河。(4)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5)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豆、甘蔗、柑橘、大豆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6)矿产与工业。①资源:铁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水能丰富,与巴拉圭合建了伊泰普水电站。②工业及分布:钢铁、造船、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工业主要分布在邻近铁矿的地区和海上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
    印度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5月份印度常经历高温天气。图1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图2示意1950—2016年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
    1.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位于印度(  )A.东南部B.西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2.印度5月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影响 ③晴天多,白昼长 ④沿岸暖流流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B.气温较高C.植被覆盖率较低D.土壤湿度较大答案:1.A 2.C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近4个半月时间,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A项正确。第2题,印度纬度较低,5月份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①正确;5月份西南季风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晴天多,且此时白昼时间较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②错误、③正确;沿岸没有暖流流经,④错误。C项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印度自6月份进入雨季,降水丰沛,地表径流不断下渗,使土壤湿度增大,到了9月份,土壤中水分含量接近饱和,大部分降水直接转化为地表径流,形成洪水,D项正确。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巴西红木是制造各种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中,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故其原生林面积较小,经济价值高。下图为巴西区域简图。读图,完成第4~6题。
    4.巴西红木最可能生长在图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5.巴西红木成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A.材质稀有B.运输方便C.木质颜色D.木质坚硬6.用巴西红木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邻近市场B.运输成本C.加工技术D.气候温和答案:4.A 5.D 6.C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中”可知,巴西红木最可能生长在①地。第5题,琴弓需要用质地坚硬的木材,由材料“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可知,其木质坚硬,D项正确;材质稀有、运输方便以及木质颜色都不是选取红木作为琴弓的主要原因。第6题,欧洲生产技术先进,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可以充分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保证产品的质量,C项正确;原料来自巴西,主要市场为中国和美国,生产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增加了运输成本;琴弓生产企业对气候的要求较低。
    能力形成点1 世界主要地区
    1.亚洲(1)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
    (2)东亚与中亚区域差异的比较。
    2.东南亚与南亚区域差异的比较
    3.中东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
    4.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
    (2020北京卷,13~14)2019年6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乌干达国家日”活动。该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布温迪国家公园是濒危动物山地大猩猩的重要栖息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布温迪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A.距首都约80千米,可进入性强B.文化独特,世界遗产类型齐全C.旅游设施完善,服务内容多样D.有珍稀野生动物,非凡性突出(2)由图可知,乌干达(  )A.位于赤道以北,水热条件好B.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C.河湖众多且与裂谷平行分布D.受冰川侵蚀影响,湿地面积广大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温迪国家公园是濒危动物山地大猩猩的重要栖息地,有珍稀的野生动物,非凡性突出,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大,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乌干达地跨南、北半球,A项错误;乌干达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B项正确;裂谷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湖并没有与裂谷平行分布,C项错误;该地地处赤道附近,受冰川侵蚀影响较小,且湿地面积广大与冰川侵蚀关系不大,D项错误。尝试解答:(1)D (2)B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第1~3题。1.图中河流的甲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
    解析:第1题,甲河段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淤积少;甲河段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从而导致流域狭窄,B项正确;气候对外流河的流域面积影响不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不是流域范围狭窄的原因。第2题,图中显示,丙地位于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纬度较低,全年皆夏,气温年较差小;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明显,因此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A项正确。第3题,图示区域河流中下游平原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水稻种植业劳动力投入较大,当地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①正确;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粮食出口量不大,②错误;当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③正确;当地人口稠密,不是地广人稀,④错误;当地水稻种植业科技投入少,机械化水平不高,⑤错误;当地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适合种植高产的水稻,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⑥正确。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最大港口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全长472千米,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蒙内铁路由中国投资承建,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是首条海外“全中国标准”铁路。图1为肯尼亚简图,图2为蒙内铁路某段景观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产品通过蒙内铁路输出最多的是(  )A.粮食B.园艺产品C.工业制成品D.海产品5.图2所示路段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沙B.节约耕地C.便于野生动物的迁徙D.减轻对公路运输的干扰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非洲的粮食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短缺,不可能对外输出粮食;内罗毕为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水源较充足,适合花卉、林木生长,发展园艺业,所以可能通过蒙内铁路向外输出园艺产品,B项正确;肯尼亚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工业制成品;内罗毕位于内陆,没有海产品。第5题,蒙内铁路沿线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多,风沙较少;蒙内铁路沿线为热带草原气候,以畜牧业为主,不存在占用耕地问题;该地区野生动物较多,以桥代路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C项正确;无论是否以桥代路都不会对公路运输产生影响。
    能力形成点2 世界主要国家
    1.日本深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经济
    2.印度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4.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5.美国本土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中部平原对冬夏气流的通道作用。①中部平原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②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哥湾,气温骤降,形成暴风雪和寒潮天气。③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北冰洋沿岸,使本区普遍暖热。④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且受西部高山阻挡,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强。
    (2)西部高山对气流的阻挡作用。①西部高山阻挡西风进入,迎风坡地形雨丰沛,山间高原、盆地地处背风坡,形成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②受西部高山的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沿海呈狭长的带状分布。(3)东部高原、山地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①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②东部山地的西北坡位于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常形成大雪天气。
    拓展延伸分析某国地理特征的基本思路
    读世界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前十位的国家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相比,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例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B.降水多C.寒流影响范围广D.纬度高(2)某乳制品企业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是(  )A.人工降雨B.修建水库C.海水淡化D.跨流域调水
    解题思路:第(1)题,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相比,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苔原面积广阔,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例小,D项正确;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海拔并不高,A项错误;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不多,B项错误;俄罗斯面积广大,内陆地区受洋流影响小,C项错误。第(2)题,沙特阿拉伯靠近海洋,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来源于海水淡化,C项正确;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空气水分含量小,人工降雨产生的水源极其有限,A项错误;由于降水少,蒸发大,因此生产用水不可能来自修建水库,B项错误;跨流域调水成本太高,不是驼奶基地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D项错误。尝试解答:(1)D (2)C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第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图2中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D.土壤2.读图1判断,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
    3.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A.两国均大力发展轻工业B.两国草地面积广阔,都大力发展乳畜业C.两国工业体系完整,工业发达D.旅游业是两国的经济支柱
    解析:第1题,俄罗斯叶尼塞河以西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以东到勒拿河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为东西伯利亚山地,所以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地形,B项正确。第2题,读图1可知,澳大利亚的降水量呈半环状分布,降水沿海较多,内陆少;东部降水多于西部;东岸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及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多;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形成季风环流,为热带草原气候。第3题,俄罗斯与澳大利亚两国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较发达,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C项正确。
    神秘的南极情境设置南极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95%以上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为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另外,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图1)。秦岭站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24年2月7日开站,将填补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图2为我国泰山站外景图。
    思考 (1)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2)与北极地区相比,分析南极地区最低气温更低的原因。答案:(1)南极大陆地处高纬度地区,且受极地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平均海拔高,大风日数多,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终年被冰雪覆盖,呈白色;南极大陆恶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植被生长,地表缺少植被,犹如沙漠。(2)南极地区主体为陆地而北极地区主体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南极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南极处于冬季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极夜时间比北极长,降温时间更长;南极地区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
    素养提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数百年来,北极航道大部分时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而被称为“传说中的航道”。中国商船于2013年8月13日从大连港扬帆启航,首次取道俄罗斯北方的北极航道,最终于9月10日到达鹿特丹港(路线如下图所示),完成了商业运输。
    (1)分析北极航道航运价值提升的主要原因。(2)比较鹿特丹和上海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3)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有哪些优势和劣势?(4)简述北极航线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全球变暖,极冰融化。(2)鹿特丹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上海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3)优势:航程短。劣势: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时间短;沿途浮冰、极端天气等影响航行安全。(4)加快北冰洋沿岸地区资源的开发;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促进北极附近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关课件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篇区域地理第2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国家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篇区域地理第2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主要国家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俄罗斯,澳大利亚,2人文地理特征,2成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7讲 世界主要国家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7讲 世界主要国家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北海道,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濑户内海,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6讲 世界主要地区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苏门答腊,菲律宾,马六甲,大洋洲,印度洋,中南半岛,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经济,河口三角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