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展开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四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 如图所示,是我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用小锤敲打每个编钟的同一部位,使编钟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 响度B. 音调C. 速度D. 音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小锤敲打每个编钟的同一部位,使编钟的振动幅度相同时,由于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所以编钟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选B。
2. 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被水蒸气烫伤,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将未吃完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B. 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吸热
C.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白霜属于非晶体
【答案】A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价下载,欢迎访问。【解析】
【详解】A.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错误;
C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冰晶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CD错误。
故选A。
3.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约20∶00,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月26日3时32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成功对接。在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B. 飞船里“失重”的航天员质量消失
C. 火箭的推力对载人飞船做了功D. 飞船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升空时,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质量的大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飞船里“失重”的航天员的质量不会消失,故B错误;
C.在火箭的推力作用下,载人飞船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火箭的推力对载人飞船做了功,故C正确;
D.升空过程中,飞船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飞船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4. 2024年潮州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14日鸣枪开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B. 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静止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运动员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时,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断发生改变,这是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运动员冲过终点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不能够马上停下来,惯性是物体本身拥有的属性,不能表述为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运动员起跑前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鞋的鞋底印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5.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空间站利用的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C. 复兴号动车组控制系统中的芯片由超导体制成
D. 奋斗者号潜水器从海底采集的岩石到海面后质量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所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是通过利用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B正确;
C.动车组控制系统中的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故C错误;
D.质量不随位置发生变化,从海底采集的轻石到海面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电动独轮车是新一代代步工具,它体形小巧、携带方便,低碳环保,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某品牌独轮车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人站在独轮车上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独立工作,故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1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电动机;
A.图中开关S1闭合后,会发生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指示灯和电动机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且S1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电动机,只有电源开关,闭合S1,人站在独轮车上,S2闭合,电动机才启动,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S5、S2分别控制两条支路,只要有人站上去,电源开关没有闭合,电动机也可以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进入21世纪,电气化发展迅速,“安全用电”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B. 更换电灯时未关闭电灯开关
C. 在功率较小的电插座上,插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电脑、电视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切断电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易引发高压电弧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触电,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脑、电视机等用电器在待机时会消耗电能,为了节约电能,用电器长时间待机时要切断电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如图所示是一款共享单车,GPS电子锁能接收云端发来的开锁指令,驱动电机开锁。传动轴内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能为车锁里面的蓄电池充电。下列与微型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奥斯特实验,验证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原理图,原理是电磁感应,故C符合题意;
D.电动机原理图,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可看作杠杆。下列生活用具与筷子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B. 夹盘器
C. 核桃夹D. 订书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筷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A.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夹盘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核桃夹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订书机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郡同学采用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主要是由液体热胀冷缩引起的
B. 图甲装置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 图乙实验过程中右边透明容器中电阻丝阻值应该等于
D. 用图甲中的实验结论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U形管内液面高度变化是由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的,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是否有关,故B错误;
C.乙实验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通电时间都相同和电阻要相同,右边容器中的电阻要等于左边容器中的电阻5Ω,故C错误;
D.图甲中两电阻串联,电阻不同,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10Ω电阻产生的热量更多,电炉丝与和它相连的导线也是电阻不同,电流相同,电炉丝电阻更大,产生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小郡同学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下面哪些种方法能够检测出坏灯泡( )
A. 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B. 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a、b、c三点
C. 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
D. 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串联
【答案】AC
【解析】
【详解】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这说明小灯泡发生了断路。
A.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则断路的地方会接通,另一个灯泡会发光,故A符合题意;
B.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a、b、c三点,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串联时对电路无影响,无法测出故障,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其中一个灯泡断路时,并联在断路的灯泡两端时,电压表会有示数,能测出故障,故C符合题意;
D.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串联,因为发生的是断路,则该小灯泡均不亮,不能测出故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2. 如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A、B为两金属块,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实现自动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 当水位到达A时,绿灯亮
C. 电磁铁中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D. 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可以增加电源1的电压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B、读图可知,当水位到达A时电路接通,左边的控制电路连通,电路中有电流,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具有磁性,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此时衔铁被吸下,红灯亮,绿灯灭,故A正确,B错误;
C、灯泡亮度的大小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电磁铁所在的电路(控制电路)与灯泡工作的电路(工作电路)是不同的,所以电磁铁电流的大小不影响灯泡的亮度,故C错误;
D、增加电源1的电压,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线圈的匝数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大,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3.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当机翼快速转动时,将空气向下压,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所以飞机受到向上的力从而升空。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______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相互的 ②. 3.3 ③. 不变
【解析】
【13题详解】
[1]当遥控无人机机翼快速转动时将空气向下压,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无人机从而升空。
[2]“身影”是游客在玻璃中形成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游客的身高是1.65m,即游客头顶到镜面的距离为1.65m,因平面镜成像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则“身影”头顶到镜面的距离也为1.65m,所以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
1.65m+1.65m=3.3m
[3]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当游客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不变。
14. 春节期间,南方某些地区有煮茶叶蛋给长辈送祝福的传统习俗。煮茶叶蛋时,我们能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要达到同样咸度,煮茶叶蛋比腌咸蛋所用时间少得多,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见详解
【解析】
【14题详解】
[1]煮茶叶蛋时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5. 如图所示,用卷扬机通过一个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为800N的物体A,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10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m,此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为400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① 200W ②. 80%
【解析】
【详解】[1]克服重力做功为
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所以总功为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9V不变,在a、b间接入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某位置c时,电流表示数为0.6A,的功率为3.6W;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到位置d时(c、d图中均未画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改变了3V,则电压表示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断开开关,保持滑片P在d位置不变,用一个阻值不同的替换接入a、b间后,用试触的方式闭合开关,确认安全后通过测量得到的电功率为0.9W,求此时整个电路的总功率为______W。
【答案】 ①. 3 ②. 变小 ③. 2.7或1.35
【解析】
【详解】[1]在a、b间接入电阻R0,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某位置c时,电流表示数为0.6A,R0的功率为3.6W,根据P=UI可知电压表的示数
电阻R0的阻值
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U-U0=9V-6V=3V
[2][3]滑片P右移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其两端电压增大3V,则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将减小3V,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3V,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1=3V+3V=6V
由串联分压可知
R滑1=20Ω
P在d位置不变,用一个阻值不同的替换接入a、b间后,用试触的方式闭合开关,确认安全后通过测量得到的电功率为0.9W,的电功率
R1=10Ω或R1=40Ω
当R1=10Ω,电路的总功率
当R1=20Ω,电路的总功率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本大题共6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第21题4分,第22题7分,共31分)
17.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用刀切食物,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图甲中,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则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图乙中,杠杆支点为O点,最长的动力臂为OA,所以当动力方向与OA垂直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方向垂直于OA向下,如下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小郡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
(2)把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光屏上才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 ①. 放大 ②. 左
【解析】
【18题详解】
(1)[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2]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可知,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9.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组装过程中,为保证铁圈的位置合适,应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酒精灯进行调节;
(2)实验中,某次温度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点燃 ②. 67 ③.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19题详解】
(1)[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在调节过程中,要点燃酒精灯。
(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读数为67℃。
(3)[3]由图像看出,水的温度为99℃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水已沸腾,水的沸点为99℃,水沸腾时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0. 小郡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香油的密度。
(1)小郡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甲是他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改正错误后,调节天平,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将盛有香油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______g。
(3)把烧杯中部分香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香油的质量为41.6g。由以上数据,小郡计算得出香油的密度为______。
【答案】 ①. 见详解 ②. 60.8 ③. 0.96×103
【解析】
【20题详解】
(1)[1]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2] 由乙图可知,烧杯和香油的总质量
(3)[3]由丙图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程中香油的体积
V=20mL=20cm3
倒入量筒中香油的质量
m=m总-m剩=608g-41.6g=19.2g
所以香油的密度
21. 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由图求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其排开水的重力,发现______(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进行调零
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杯的溢水口
C.步骤C中金属块没有浸没在水中
D.步骤C中,金属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答案】 ①. > ②. BD
【解析】
【21题详解】
[1]由图甲的步骤AC可知,根据称重法可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步骤BD可知,排开水的重力
即
F浮>G排
[2]A.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调零,则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偏大,但求得的浮力及排开水的重力是准确值,两者仍会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则排开水的重力偏小,而所测的浮力是准确值,所以会造成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故B符合题意;
C.步骤C中金属块没有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较小,则排开水的重力也较小,但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仍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步骤C中,金属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会造成C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那么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所测得的排开水的重力为准确值,那么会导致F浮>G排。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22.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标有“”的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端(填“A”或“B”);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小双和小语对接下来的操作有不同看法:小双认为是小灯泡发生了故障,应拆除导线重新连接。小语认为应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从而进一步发现导致该现象的原因。请问你赞成谁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答案】 ① B ②. 小语 ③. 见解析 ④. 0.5
【解析】
【详解】(1)[1] 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B端。
(2)[2][3]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小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太小,灯泡实际功率太小,因此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灯泡是否发光,故小语的观点正确。
(3)[4] 由图像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灯泡L上标有“6V 2.4W”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当闭合、,滑片置于最右端时,此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读数为0.5A,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定值电阻的阻值;
(3)只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
【答案】(1)0.4A;(2)60Ω;(3)0.3W
【解析】
【详解】解:(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当闭合、,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阻R0和灯泡L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此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的电压是6V,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是U=6V,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R0的电流
I0=I-IL=0.5A-0.4A=0.1A
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R0的电阻
(3)只闭合S1时,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量程为0~3V,当电压表的示数是3V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R0两端的电压
U′0=U-U′R=6V-3V=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
P小=UI小=6V×0.05A=0.3W
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4A;
(2)定值电阻的阻值是60Ω;
(3)只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是0.3W。
24. 一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内放有一创意“潜艇”模型。“潜艇”是由高20cm、底部嵌有金属块的塑料制成的柱体()。缓慢向图甲所示容器中注水到一定深度时“潜艇”会漂浮,继续注水到24cm时停止,注水质量m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把“潜艇”水平切掉一部分后,剩余部分放入水中恰好悬浮(如图丙所示)。(g取,)求:
(1)“潜艇”刚好漂浮时,注入水的重力;
(2)注水停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图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案】(1)5.4N;(2);(3)
【解析】
【详解】解:(1)由图乙可知,“潜艇”刚好漂浮时,注入水的质量为540g,则注入水的重力为
(2)由图乙可知,水的深度从18cm增加到24cm时,加入的水的体积为
则容器底面积为
注水停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则注水停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3)由图乙可知,“潜艇”刚好漂浮时,注入水的体积为
则“潜艇”底面积为
“潜艇”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则“潜艇”重力为
丙中水的重力为
设丙中切去部分高度为,因为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则有
即
解得切去部分高度。则丙中物体重力为
则图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则图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答:(1)“潜艇”刚好漂浮时,注入水的重力为5.4N;
(2)注水停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3)图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10页。
2024年湖南省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郡中学校集团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
精品解析: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