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关于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的被破坏,而是由于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一时感伤而死,也即所谓“慕色而亡”的描写,都使它别具一格,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和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 “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 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 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本文选择的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皂罗袍]。
《游园》 ①游园,选自《牡丹亭》,题目是编者加的。②“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代表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为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都以“爱情”为主题。这四部戏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
汤显祖所生活的时代——明王朝正走向衰落。两千年来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儒学,已经日益迂腐固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发展,扼杀人性。女性受到礼教的束缚就更为残酷。《丛杂记》记载说:明时,“以家有烈女贞妇为荣,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女有不愿,家人或垢骂辱之,甚至有鞭打使从者”。16世纪,新的商业城市在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这样,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反对迷信和正统思想的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塑造了一个背叛礼教的形象,反对束缚人的个性,呼吁给妇女做“人”的权利,不能不说是进步社会思想的反映。
游园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tuí yuán)。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tè)看的这韶光贱!
请用语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你构思少女游园图的美景?
一幅美丽迷人的少女游园图。断井颓垣、晴丝摇漾、莺啼燕舞、春花开遍、姹紫嫣红的景色,还有多情而又年轻美貌的少女。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无人欣赏,像这样都付于了断井颓垣。
对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都付与断井颓垣”,少女发现万紫千红与断井颓垣相伴,无人欣赏,使少女充满了惊叹和无奈。主人公深感自己美丽的青春只能在深闺中埋没,写出了少女心中的期望与失落。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面对这样美好的春光,确是百无聊赖,使人欢愉的事情不知在谁家谁院!
直抒胸臆。“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这无限哀怨。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雕梁画栋、宝阁珠帘、碧瓦亭台,如云霞般灿烂绚丽;细雨蒙蒙,春风和煦,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是作者看到的吗?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
排比。使“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具象化。想象。主人公目光由园内转向园外,写景从狭小的后花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广阔天地。
如何理解“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锦屏人”深闺中人;“韶光”,春光,也指自己年华。意思是,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这句话是对绚烂美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还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
分析杜丽娘的情绪变化及情感
情绪变化: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情感:1.“原来”“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欢悦、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2.想象中的美景,表达她对外部世界的无限向往。3.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
①对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都过景象的对比,写出了女子的失落与伤感;②用典。“赏心乐事”取自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 朝飞暮卷”化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③融情于景。借助典型意象,曲中的景物描写都通过人物的眼睛与人物当时的思绪,来写出人物对景物的感受,表达了女子的青春萌动的微妙心理。④直抒胸臆。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示范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牡丹亭,故事背景,汤显祖,创作背景,明晚期,程朱理学,走火入魔,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代背景,文体常识·戏曲,关于《牡丹亭》,这段曲词美在哪里,品味曲词,以乐衬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故事介绍,背景介绍,初读文本,疏通文意,文本鉴赏,直抒胸臆,文本小结,艺术手法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