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届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清明节不仅是24节气之一,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2023年4月5日,以“寻根祭祖黄帝陵勠力同心创伟业”为主题的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大陆各界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等参加公祭典礼。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现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大小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公转
2.清明时节前后,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东营市昼短夜长,昼渐长
C.华北平原收割冬小麦D.东营市正午树的影子渐长
3.大陆各界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代表共同参加此次公祭典礼,说明( )
A.世界各地祭祖习惯不同B.我国交通非常便利
C.华夏同胞同根同祖同源D.我国坚持改革开放
4.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5.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学堂。下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布图。读下图,图中的孔子学院(堂)(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B.欧洲多于北美洲
C.分布在高纬度地区D.多在汉语分布区
读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题。
6.下列关于①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70°W、70°SB.70°E、70°NC.70°W、70°ND.70°S、70°N
7.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8.关于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点( )
A.①点位于西半球,无极昼极夜现象B.②点位于①点的东北方向
C.③点位于东半球,热带地区D.④点位于东半球,北温带
9.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局部),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海拔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L河自西南流向东北B.L河为外流河
C.Y海拔为600米D.A地海拔可能为260米
下图示意小明所在学校和火车站周边的道路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小明在从学校去火车站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1.左图中珠江路实际距离为1500米,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1:300B.1:3000C.D.
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土塔,三、四座土塔建筑相连构成“蜂巢屋”。当地黄土广布,春秋多风沙。读“蜂巢屋”景观、分布地区及附近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土塔以泥土为主,混合一些茅草、木碎、麦穗建成。与此无关的是( )
A.当地气候较为干旱B.当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C.当地泥土丰富D.当地植被稀少
13.土塔每年都要修缮,修缮时间主要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一天之内两度发生7.8级地震。土耳其地震频发是因为其位于( )
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5.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2075年太阳老化,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以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地球板块运动产生的是( )
A.黄河在华北平原形成的地上河B.地球的自转运动
C.大西洋的面积在不断扩张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读下面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造成D、I、H三处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17.按照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A处降水量大于J处B.一般来说,B处降水量大于F处
C.一般来说,D处降水量大于I处D.一般来说,I处降水量大于H处
18.关于世界居民、语言与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白色人种为主B.青藏高原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C.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D.西亚地区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成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读RCEP成员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RCEP部分成员国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地势中间高,四周低B.乙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丙国全年高温,早雨季分明D.丁国保留了许多独特古老生物
20.下列关于RCEP部分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地大物博,能源进口量小B.乙国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建厂
C.丁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小麦出口国D.丁国经济支柱是农牧业
21.RCEP成员国中,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各项合作属于( )
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C.南南互助D.南北商谈
22.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 )
①利用各国优势资源
②减少生产环节
③提高各国经济效益
④进行生产的分工与协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中国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天气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歌谣语句中,不是反映天气的是( )
A.古城天气总无常B.一日须携四季装C.山下百花山上雪D.日愁暴雨夜愁霜
2023年6月,中国发布《“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指出“一带一路”部分国家的“尼特族”现象比较明显。“尼特族”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群体,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高水平的地区。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四国最容易出现“尼特族”的是( )
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
25.最早出现“尼特族”现象的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养老负担重
③教育资源短缺
④青壮年就业困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川西林盘指在成都平原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形态,这里河网密布,大小林盘星罗棋布。读某林盘聚落及林盘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川西林盘聚落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乡村聚落,因为房屋密度较大B.乡村聚落,因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C.城市聚落,因为规划美观整齐D.城市聚落,因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
27.川西林盘形成散居特点,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B.气候湿润C.地形平坦D.河网密布
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丁地的经纬度是( )
A.23.5°N,65°EB.23.5°S,65°EC.23.5°N,65°WD.23.5°S,65°W
29.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东半球B.乙地位于南温带
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D.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
30.读等值线图,若①<②<③,若图中三条线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温度高于B点的温度
B.通常情况下,B点海拔高于A点
C.若此时这个地区是冬季,A点所处的地方为海洋,B点所处的地方为陆地
D.从南北半球来看,此图表示的范围可能在南半球
二、综合读图题
31.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的经度是____D点在C点的____方向。
(2)图1中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____点。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____点,“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____(运动方式)。
(3)图1中A、B、C三处各有一艘轮船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180°经线驶去,最先到达的船只是____(填字母)。
(4)当太阳直射D点时,地球位于图2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____处,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2024年元旦当天,地球正运行在图2的____到____段。
(5)如图是我国某地一处民居,太阳光线从窗户照射到屋内的阳光面积为S,当S达到最大时,东营市的节气是____。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气候类型集中分布的典型地区是____沿岸,其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冬季____。乙地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非洲____部。
(2)丙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____(填“东岸”或“西岸”),其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冬季____。丁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内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集中在夏季,年温差____(大/小),日温差____(大/小)。造成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在丁气候区的高山地带常年白雪皑皑,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
33.2017年1月,广东省某代表团对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下面是代表团考察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区域岛屿众多,海域广阔,其中A是__________海。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
(2)在①、②两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有很多服装厂、玩具厂都是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来的。①、②两地吸引这些企业到这里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
(3)代表团在岛屿③考察时,发现该岛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沼泽湿地,据图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
(4)在④地考察时,能够看到的场景是( )
A.街边佛塔金碧辉煌B.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C.稻浪滚滚喜迎丰收D.牧草青青羊群欢跳
三、材料分析题
34.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向阳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_____________(仅考虑地形的影响)。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二十四节气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所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D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差,A错误;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不了二十四节气的变更,BC错误。故选:D。
2.答案:A
解析:清明节(4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A正确;东营市昼长夜短,昼变长,B错误;东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树的影子变短,D错误;清明节前后华北小麦返青,处于生长期,C错误,该题选A。
3.答案:C
解析:大陆各界代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代表均为华夏同胞,共同祭祖,表明华夏同胞同根同祖同源,血浓于水,C正确;与祭祖风俗习惯、交通、改革开放无关,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结合图示来看,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板块“关系不和”,互相挤压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越来越高。故选A。
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孔子学院(堂)数量北半球多于南半球,A错误;欧洲孔子学院(堂)数量多于北美洲,B正确;孔子学院(堂)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C错误;汉语分布区孔子学院(堂)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非汉语地区,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①地的经纬度是(70°W、70°N)。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甲图所跨经度数为30°,所跨纬度数为30°;乙图所跨经度数为3°,所跨纬度数为3°;丙图所跨经度数为60°,所跨纬度数为60°;丁图所跨经度数为15°,所跨纬度数为15°。可见丙图所跨的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应最小。结合题意,故选C。
8.答案:D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①点位于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②点位于①点的东南方向,B错误;③点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区,C错误;④点位于东半球,北温带,D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河流L注入湖泊H,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A正确;河流L注入湖泊H,故L河为内流河,B错误;河流由高向低流,X大于Y,X是500,等高距为100,Y的值为400,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A的值比Y小,范围是300-400,A地海拔不可能是260米,C、D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由图可得,小明位于南北方向的嵩山路上,前方十字路口是与嵩山路交叉的长江路,在小明的左侧南北方向的道路是泰山路,右侧南北方向的道路是衡山路,所以小明拍摄照片的位置位于①地,故排除BCD,选A。
1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实际距离为1500米,图上距离为5厘米,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因此比例尺为1:300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知,土塔以泥土为主混合一些木碎、麦穗而成。根据当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当地气候较为干旱,由于降水相对较少,植被稀少,泥土资源较为丰富,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13.答案:B
解析:土塔每年都要修缮,因为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而修缮的时间应选择在少雨的季节,B正确;其他季节降水比夏季多,不适宜修缮土塔,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土耳其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震频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黄河下游地上河是由黄河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的,与板块运动关系不大,A错误;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转动形成的,B错误;大西洋的面积在不断扩张是由板块张裂形成,C正确;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D错误。故选C。
1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D、I、H三处分布在纬度位置相同的不同地区,D在大陆东岸,I在大陆内部,H在大陆西岸,造成D、I、H三处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不同,故B正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1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A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多,J位于中纬度内,气温低、降水少,故A叙述正确;B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东岸,降水量大于位于大陆西岸的F,故B叙述正确;D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降水量大于位于深处大陆内部的I地,故C叙述正确;H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量大于深处大陆内部的I处,故D叙述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8.答案:B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被称为“黑人的故乡”,故选项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故选项B正确;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故选项C错误;西亚地区以阿拉伯人为主,白色人种,居民主要伊斯兰教,故选项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19.答案:D
解析:读图,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A错误;乙日本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丙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错误;丁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保留了许多独特古老生物,D正确。故选D。
20.答案:B
解析:甲中国地大物博,但能源进口量大,A错误;乙日本领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小,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建厂,B正确;丁国是澳大利亚,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错误;丁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服务业,D错误。故选B。
21.答案:A
解析:发展中国家称为“南”,发达国家称为“北”。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中国与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两国之间的各项合作属于南南合作。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2.答案:C
解析:国际经济合作有助于各国互通有无,利用本国优势资源寻求合理的分工,并在国际协作中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各国经济效益,C①③④正确;国际经济合作并不能减少生产环节,②错误,排除ABD。故选C。
23.答案:C
解析: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中ABD描述的是天气,C描述的是地势高低对景观的影响,故选C。
24.答案:C
解析:读题干可知,“尼特族”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群体,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高水平的地区。图中,丙国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属于发达国家,最容易出现“尼特族”,C正确。其余三个国家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出现“尼特族”的可能性较低,ABD错误。故选C。
25.答案:A
解析:最早出现“尼特族”现象的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可能面临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①②正确。③教育资源短缺、④青壮年就业困难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人口问题,③④错误。故选A。
26.答案:B
解析: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读图可知,该距离为乡村聚落,排除CD。主要从事农业生产,B正确。房屋密度较大不是乡村聚落的特征,A错误。故选B。
27.答案:D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川西林盘分布的成都平原地区河网密布,不适宜大规模团块聚落的布局,从而形成散居的特点,D正确。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团块聚落分布,AC错误。当地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跟气候无关,B错误。故选D。
28.答案:C
解析: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图中经度为西经,逆时针方向经度数值减小,说明为向东的方向,由此可知该图中是北半球的经纬网图,丁地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是23.5°N,经度是65°W,故选C。
29.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的经度是80°W,是位于西半球,故A错误。乙地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故B错误。丙地是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故C正确。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的纬线度数最小,所在的纬线最长,故D错误。故选C。
30.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读出,A点温度在①~②之间,B的温度在②~③之间,①<②<③,因此A温度低于B点,A错;A和B纬度相同,但温度低于B点,说明A点海拔高,B错;冬季海洋气温应高于陆地,但A气温低于B,因此A为陆地,B为海洋,C错;越向北温度越高,此图表示的范围可能在南半球,D正确。故选D。
31.答案:(1)170°E;西北
(2)D;B;自转
(3)A
(4)b;昼长夜短;d;a
(5)冬至
解析:(1)经线向东增大是东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度,A的经度是170°E。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2)23.5°S~23.5°N有阳光直射现象,其中23.5°S和23.5°N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图1中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D(23.5°N)。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即B点(位于0°纬线上),坐地日行即地球自转运动。
(3)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为一点,所以ABC处三艘船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180°经线驶去,最先到达的是A处的船只,因为纬度最高,纬线最短。
(4)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D点(23.5°N),即北回归线时,地球位于图2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b处,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读图可知,a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2024年元旦(1月1日)当天,地球正运行在图2的d到a段。
(5)我国位于北半球,当太阳光线从窗户照射到屋内的阳光面积为S,当S达到最大时我国为冬至日,影子最长,故东营市的节气是冬至。
32.答案:(1)地中海;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温和多雨;热带沙漠;北
(2)东岸;高温多雨;寒冷干燥;大;大;海陆因素/海陆位置
(3)地形因素/海拔/地形
解析:(1)由图可知,甲地气候内省为地中海气候,集中分布的典型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乙地全年高温少雨,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非洲的北部。
(2)由图可知,丙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丁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年温差大,昼夜温差大。造成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3)在丁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高山地带常年白雪皑皑,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3.答案:(1)南;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2)劳动力价格低、土地成本较低、政策优惠
(3)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洼易积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4)D
解析:(1)A是南海,读图可得,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2)中南半岛地区的国家吸引服装厂、玩具厂到这里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劳动力价格低,土地成本较低,政策优惠。
(3)苏门答腊岛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沼泽湿地,其原因是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洼,易积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4)④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该地区牧草青青羊群欢跳,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34.答案:(1)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4)23.2℃
(5)东南
(6)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淹没村庄及农田
解析:(1)该区域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该区域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该区域的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读该区域气候材料可知,A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4)B地海拔高度为300米,气温为25℃,C地海拔高度为600米,此时C地气温为25℃﹣÷100×0.6°C=23.2℃。
(5)向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当时刮的是东南风,炊烟从甲城镇飘向向阳峰。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这里修建水库有利也有弊,利: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弊:淹没水库里的乙村庄及农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
6
10
17
22
25
28.5
28
23
18
11
6
降水(mm)
42
63
96
137
166
209
189
120
76
73
55
30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五四学制)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五四学制)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Ⅱ卷必须用0,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