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5 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现状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15 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现状,共46页。
2、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17日上午发布了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并公布了2022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约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了85万人(2021年末我国人口总量为141260万人)。
3、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教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4、中考地理会以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为材料,考察: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的人口政策及改变的原因、人口问题、特别要注意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A.一直很快B.1900年后逐渐变慢C.一直很慢D.1950年后迅速加快
2.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B.城市住房条件改善C.劳动力数量短缺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4个,它们分别是中国(14.26亿)、印度(14.12亿)、美国(3.37亿)、印度尼西亚(2.75亿)、巴基斯坦(2.34亿)、尼日利亚(2.16亿)、巴西(2.15亿)、孟加拉国(1.7亿)、俄罗斯(1.45亿)、墨西哥(1.27亿)、日本(1.25亿)、埃塞俄比亚(1.2亿)、菲律宾(1.12亿)、埃及(1.05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分布在(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
4.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位于北美洲的有几个( )A.2个B.3个C.4个D.5个
2023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下图为历年中国人口净增量变化趋势(2000-2022)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4.14‰B.-14.14‰C.-0.60‰D.0.60‰
6.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可能出现( )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学校生源减少C.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年轻劳动力增多
地理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来认识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下图为某区域人口分布、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图( )
A.人口密度60-80人/千米2地区均临波斯湾B.人口集中分布在伊朗高原
C.西北部人口稠密,东南部人口稀疏D.里海南部沿岸地区的人口分布稀疏
8.形成上述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靠近首都,经济发达B.降水西北多、东南少C.南部临海,交通便利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目前,我国人口( )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老龄化得到缓解D.由于基数大,需大力控制生育
10.“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由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D.“人口红利”效应持续增强
2020年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8.11亿)面临饥饿,其中非洲有2.82亿。下图为非洲饥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等待发放粮食的儿童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种人
12.非洲饥饿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生物资源匮乏③农牧业生产落后④热带草原地区旱灾频发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世界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纬度平原地区B.中低纬度高原地区C.中高纬度丘陵地区D.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14.甲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B.靠近大西洋,降水较多
C.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D.深居内陆,利于人类生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上图为本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
A.德国B.印度C.肯尼亚D.尼日利亚
16.据上图推测,该国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影响是( )
①资源短缺②环境恶化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局部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7-19小题。
17.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该洲的( )A.东部和南部B.西部和北部C.东部和北部D.西部和南部
18.下列关于①地人口带来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丰富B.消费群体广大C.国防兵力不足D.就业压力增加
19.②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海洋,降水多B.纬度低,气候湿热C.深居内陆,降水少D.纬度高,气候寒冷
读图,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
21.图中甲地区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气候炎热干旱B.潮湿炎热C.空气稀薄缺氧D.气候严寒
22.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已非常严峻,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B.使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控制人口数量,有计划地生育D.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某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3月4日,全球人口总数7585204179人,其中中国以1400050000人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54051854人位居全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读表,据此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截至2021年3月4日,全球人口总数前十位的国家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有( )
A.4个B.5个C.6个D.7个
24.印度人口总数位居全球第二,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环境压力不大;③就业机会多;④消费市场广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5.根据表数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印度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人均水平B.印度人均生产总值低,过多人口影响经济发展
C.印度人均粮食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D.印度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大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27.“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是指世界各国应共同明确(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为“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图示国家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中国B.日本C.美国D.法国
29.图示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
30.图示的发达国家中,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国家是(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会一直增加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C.人均粮食不断增长D.自然资源数量不断增加
32.人口剧增很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是(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B.劳动力总量上升,工业生产总量上升C.人口死亡率升高D.消费市场扩大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等7个城市举行。图左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多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33-34题。
33.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外国运动员,在卡塔尔会发现( )
①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②居民通用西班牙语 ③当地气候温暖湿润 ④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4.卡塔尔选择冬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主要是因为该国( )
A.其他季节风沙较大B.纬度较高,常年无夏C.11、12月较湿润D.11、12月较凉爽
2023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据此完成下面35-36小题。
35.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下降C.人口基数减少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6.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是( )
A.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B.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C.控制人口增长,坚持独生子女政策D.开放三孩政策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五大城市群对人口吸引力大,人口呈现增长趋势。下图为中国人口及五大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37-39小题。
37.图中( )
A.五大城市群均位于人口地理界线东侧B.五个自治区均位于人口地理界线西侧
C.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千米²的地区均位于沿海地区D.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²的地区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38.城市群对人口吸引力大的原因有( )
①就业机会较多 ②植被覆盖率高 ③教育条件好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9.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政策不断调整B.自然环境差异大C.经济发展水平相同D.人口流动较频繁
2020年我国进行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读图“2011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长折线图”,完成40-41小题。
40.2011~2020年间,我国( )
A.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2020年人口总量最多C.人口总量先升后降D.2016年人口总量最多
41.2016年我国人口净增长数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突飞猛进B.接纳众多海外移民C.二孩政策全面实施D.工业产值迅猛增长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列42-43小题。
42.2021 年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B.解决劳动力充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4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a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 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c 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 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acB.abcC.abdD.bcd
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每四年都会举办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下图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读图完成下面44-45小题。
44.参加图中四个运动项目的少数民族运动员代表,最有可能来自( )
A.①—桂B.②—新C.③—宁D.④—内蒙古
4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B.民族分布呈现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读“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示意图”和“2010~2030年中国总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预测图”,完成下面46-47小题。
46.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目的是( )
①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③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解决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7.我国当前实施“开放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 )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C.解决人口增长过快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下图为中国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48-49小题。
0000
48.人口年龄结构图反映出我国2010年至2020年( )
A.0~14岁人口比重下降B.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49.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B.减轻了社会养老负担
C.使国防兵源更加充足D.促使国家调整生育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左图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示意图,右图为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0-51小题。
50.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我国人口( )
A.匀速缓慢地增长B.增长先慢后快C.总数呈上升趋势D.总数先减后增
51.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解决人口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1年5月,我国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201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52-53小题。
52.由图可知,201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变化情况是( )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53.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目的是优化我国人口的( )
A.整体数量B.教育水平C.年龄结构D.性别结构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0,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4.9%。读我国近11年来净增人口数量图和“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4.由图可知,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特征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增长B.2012年人口总数最多C.2021年人口净增量最少D.2022年人口总数减少
55.“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 )
A.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B.增加就业压力C.减少家庭养老支出D.延缓老龄化进程
二、解答题
56.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D、E四地中,黑种人集中分布在____地;D大洲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为____。通用语言是____,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位于____大洲西部(填字母),该大洲位于E大洲的____方向。
(2)甲是D洲、E洲分界线:____运河。
(3)图中丁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上。
(4)丙所在半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
(5)A洲的东部大部分居民属于____人种,主要信仰宗教为____;该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图中戊地处于平原地区,人口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
57.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下图示意某大洲三大半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比一:地理位置
(1)三大半岛均被____(重要纬线名称)穿过,共同的海陆位置特点____。
对比二:自然环境
(2)甲半岛气候干旱,河流____(多/少);乙半岛受来自A____大洋的夏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造成甲、乙两半岛气候不一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对比三:物产
(3)甲半岛____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B海域及其沿岸地区;丙半岛利用有利的气候优势种植____带经济作物。
对比四:人文环境
(4)甲半岛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宗教),乙半岛的居民以____人种为主。
58.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中,用直线把黑河和腾冲连接起来。
(2)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部人口____,西北部人口____。(填“稠密”或“稀疏”)
(3)庞大的人口数量,给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实行____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有同学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越少,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就越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59.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字母ABCD代表的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填字母)。我国陆上邻国较多,其中国家①是____。我国海岸线漫长,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④是____。
(2)从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①____(名称)和④____(简称)。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为____一线。该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____(大/小)。
(3)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突破2.6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体现的人口问题是____。该人口问题会引发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一条即可)。
60.读图1“中国疆域图”和图2“中国1850年以来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陆上邻国众多,其中①是在2020年为抗击新冠疫情为我国送来3万只羊的____(国家);②是当今世界人口第二多的____(国家)。
(3)图1中字母A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是____(填全称),字母B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自____年开始,人口数量增长十分迅速。现如今,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请写出两个人口数量过多导致的问题。
①____;②____。
秘籍15 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现状
1、2022年11月15日电,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到2080年后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2、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17日上午发布了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并公布了2022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约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了85万人(2021年末我国人口总量为141260万人)。
3、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教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4、中考地理会以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为材料,考察: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的人口政策及改变的原因、人口问题、特别要注意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
A.一直很快B.1900年后逐渐变慢C.一直很慢D.1950年后迅速加快
2.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B.城市住房条件改善
C.劳动力数量短缺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的增长在1950年前较慢,1950年之后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故选D。
2.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供给压力加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A正确;城市住房条件改善,劳动力数量短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人口增长国慢带来的,BCD错误。故选A。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4个,它们分别是中国(14.26亿)、印度(14.12亿)、美国(3.37亿)、印度尼西亚(2.75亿)、巴基斯坦(2.34亿)、尼日利亚(2.16亿)、巴西(2.15亿)、孟加拉国(1.7亿)、俄罗斯(1.45亿)、墨西哥(1.27亿)、日本(1.25亿)、埃塞俄比亚(1.2亿)、菲律宾(1.12亿)、埃及(1.05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分布在( )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
4.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位于北美洲的有几个( )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3.D 4.A
【解析】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2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国和菲律宾.其中亚洲有7个,D正确。故选D。
4.墨西哥和美国位于北美洲,故位于北美洲的有2个,A正确。故选A。
2023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下图为历年中国人口净增量变化趋势(2000-2022)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4.14‰B.-14.14‰C.-0.60‰D.0.60‰
6.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可能出现( )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学校生源减少C.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年轻劳动力增多
【答案】5.C 6.B
【解析】5.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7‰-7.37‰=-0.6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变化趋势为出生率下降,可能出现学校生源减少,故B正确;出生率下降,会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A错误;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化趋势没有关系,故C错误;我国出生率降低,年轻劳动力会减少,故D错误。故选B。
地理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来认识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下图为某区域人口分布、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图( )
A.人口密度60-80人/千米2地区均临波斯湾B.人口集中分布在伊朗高原
C.西北部人口稠密,东南部人口稀疏D.里海南部沿岸地区的人口分布稀疏
8.形成上述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靠近首都,经济发达B.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C.南部临海,交通便利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7.C 8.B
【解析】7.读图可知,人口密度60-80人/千米2地区多位于里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A错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北部,B错误;西北部人口稠密,东南部人口稀疏,C正确;里海南部沿岸地区的人口分布较稠密,D错误。故选C。
8.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资源;该地区西北部距离地中海和黑海较近,水汽较丰富,且多山地地形,多山地降水,东南部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因此该地区西北部人口稠密,东南部人口稀疏,B正确。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无关,D错误。靠近首都,经济发达、南部临海,交通便利不是自然原因,AC错误。故选B。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目前,我国人口( )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老龄化得到缓解D.由于基数大,需大力控制生育
10.“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由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D.“人口红利”效应持续增强
【答案】9.B 10.A
【解析】9.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自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试卷(全国通用)秘籍07 中考简单题分类归纳与答题模板,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地球仪,地图,海洋与陆地,世界气候,居民与聚落,亚洲,日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秘籍15 热点十五 中国重点、热点区域(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15热点十五中国重点热点区域解析版docx、秘籍15热点十五中国重点热点区域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秘籍12 跨省区域(讲义)-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12跨省区域doc解析版docx、秘籍12跨省区域doc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