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冲刺2025年中考地理强化特训试卷(全国通用)
冲刺2025年中考地理强化特训试卷(全国通用)地理核心素养特训
展开
这是一份冲刺2025年中考地理强化特训试卷(全国通用)地理核心素养特训,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读“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首批国家公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势最高B.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省份简称为琼
C.从西到东跨越了三级阶梯D.从北到南跨越了寒带、温带和热带
2.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 )
①保护自然生态系统②建设美丽中国③促进人地和谐④促进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中“水库”体现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A.美化环境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
图为“长江中下游某乡村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社会系统 B.乙—经济系统
C.丙—生态系统D.丁—人类调控
5.为促进该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加强宣传,降低生活标准B.围湖造田,扩大农业规模
C.森林开发,增加就业机会D.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农业
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则视为发生跨省就业。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跨省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下图为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劳动者学历层次低B.东部地区房价高C.中西部地区污染重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7.政府为了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为( )
A.增加公交车投入B.增加公园绿化面积C.优化产业结构D.完善基础设施
8.从人口流动方向看,中西部地区毕业大学生大量流失对当地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B.促进经济发展C.减轻人地矛盾D.环境污染加重
构建地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小明绘制了如下“A地区思维导图”(下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9-10小题。
9.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所属的区域是( )A.欧洲西部B.东南亚C.澳大利亚D.俄罗斯
10.下列描述与该地区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与我国山水相连,交通便利B.峡湾幽深,冰川广布C.古迹众多,风情多样D.华人华侨分布集中
贝贝地理课上跟着老师做的某地区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x地区可能为(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京津唐地区
1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生产活动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据图推测该地区自然植被及特包农业( )
A.落叶阔叶林、立体农业B.常绿阔叶林、灌溉农业C.针叶林、河谷农业D.常绿阔叶林、创汇农业
13.推测该地区最大河流的水文特征为( )
A.含沙量大,结冰期长B.径流量大,汛期长C.水流湍急,水能丰富D.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14-17小题。
1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15.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1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
17.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属于( )
A.自然旅游资源B.自然景观C.人文旅游资源D.物质文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地形考查。出发前,老师公布了一张等高线图,并进行了相关的健康安全教育。读某地地形图,完成下列18-20小题。
18.老师在安全教育时强调此次野外地形考查中有一处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在考查中注意安全。结合图可知,该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19.若此次活动需要登上图中的最高峰,则海拔高度可能是( )A.400米B.500米C.625米D.550米
20.图中E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B.山谷C.山脊D.鞍部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12月12日,官方通报第一例病例,权威发布称,我市登记最早的新冠肺炎患者陈某,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8日,经医院救治后治愈出院。本次疫情在我国最早在湖北省武汉市最先被发现,请问,湖北省位于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2.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畜种,它具有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等特点,被称为“高原之舟”。那么,牦牛主要生活在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3.“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中“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位于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国画反映出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读绘画作品,完成下面24-26小题
24.该作品反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①河网密布②终年炎热③地形复杂④淡水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25.该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26.该作品所反映的区域,其民间美食和传统体育活动分别是( )
A.馍、踩高跷B.糌粑、攀岩C.粽子、赛龙舟D.窝头、滑冰
二、解答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涉县梯田(如图1所示)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太行山区最大的梯田群。2014年,涉县梯田系统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如图2所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环境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图3、4分别为涉县和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1)根据图示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两种农业系统梯田与村落(村寨)各自的分布特征。
(2)简要分析两地村落(村寨)选址的主要原因。
(3)这两种梯田农业系统的建设体现了当地人民追求人地协调的观念,请简述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临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巴西国旗为线索,对其进行了研究,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
比较马瑙斯与巴西利亚地理位置的差异,填写下表。
(2)仔细观察图中城市的图例符号,归纳巴西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
(3)虽然热带雨林蕴含众多的环境效益,但面积却不断萎缩,巴西为何不断砍伐,焚烧宝贵的热带雨林资源?
(4)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出你的论点和论据。
综合思维:
“咖啡王国”的变化。咖啡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南北纬25度之间的地带,最适合栽植咖啡树。在葡萄牙对巴西殖民统治期间,巴西是一个主要出口咖啡的单一经济国,其产量一度曾占世界总产量的75%,被称为“咖啡王国”。近30年来,随着巴西现代工业特别是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的崛起和发展,咖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但它仍是巴西的经济支柱之一。
(5)试分析巴西适宜咖啡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6)巴西国旗中央为黄色菱形,象征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读图指出巴西哪些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29.青岛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研学地点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学任务一:品尝——新潟特产越光米
新潟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
(1)说出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研学任务二:挑战——雪国胜地滑雪场
苗场滑雪场是日本的滑雪胜地,这里各缆车站点之间分布着很多滑雪道。
(2)请分析苗场滑雪场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研学任务三:体验——草津休憩沐温泉
草津温泉是日本著名温泉,泉水涌出量为日本第一。
(3)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交界处,岩浆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
研学任务四:探秘——世界遗产合掌造
岐阜县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合掌造”(如图)是这里的传统民居,木制建筑,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说明“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房屋建材、屋顶坡度、抗灾能力等任选两方面回答)
研学任务五:收获——综合思维助提升
研学归来,同学们将旅途见闻绘制成思维导图,发现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
30.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读取图中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分析其相应的区域特点。
(1)由甲图的轮廓特点判断这个区域是____(填写国家名称),由0°纬线判断其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穿过其南部的虚线是____(填写纬线名称),该国____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有“____”的美誉;该国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南部地区以____气候为主。
(2)乙图中,我们根据轮廓形状及66.5°纬线判断出该区域是____(填写国家名称),该国地跨____、____两洲,北临____。66.5°纬线附近地区,属于____纬度地区,这里气温____,人口分布____。
(3)丙图中,我们看到0°纬线横穿的地区轮廓破碎、岛屿众多,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群岛——____;其北侧的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____。丙图中的区域是____(填写区域名称),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丁图中,我们看到0°纬线横穿该区域的中部,南北各有一条虚线,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大致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南北____分布,气候类型基本以____带气候为主。这个区域是____(填写区域名称)。
31.【区域认知放眼世界】同学,您好!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认识世界”这个大主题。本主题包括认识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城,涵盖了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区域联系等内容,旨在帮助同学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请您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大显身手吧!
(一)【区域比对知异同,持续发展贯西东】俄罗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与原料出口国,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读左图“罗斯产贵源和工业图”、右图“巴西矿产资源和工业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俄罗斯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差异____。
(2)关于两国自然环境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
A.都濒临太平洋B.年降水量都很丰富
C.地形都以平原、高原为主D.河流结冰期都较长
(3)“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据此分析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宜布局在____(南部/北部)地区,请说明理由。____。
(4)近十几年来,俄罗斯大量出口能源,利用资源发展工业。请结合俄罗斯工业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其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
(5)读左图和右图,两国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两国居民中以____种人为主。近年来,中巴双边贸易额巨大,下列哪一商品会是我国从巴西大量进口的?(单选)____。
A.蔗糖B.天然气C.小麦D.手机、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
(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6)区域特征:甲图是____(国家名称)的地形剖面图,两国地形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澳大利亚有众多美称,请举一例并说明原因。____。
(7)农业分布: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试分析乳畜带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
(8)工业布局:澳大利亚东南部钢铁工业发达,利用图中信息说明原因。____。
(9)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的主导产业都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____;而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____。
(三)【分析和评价人类活动】通过主题研究,简要分析和评价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实例及图文材料,探究几个国家在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一:读图,了解某地区或国家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10)读左图,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该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植被)。
(11)读右图,日本领土狭长,从南到北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影响日本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____。
探究二:结合实例,说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指出: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孙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八成,数据统计,亚马孙雨林火灾主要是人类行为造成的,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以去除地表多余的植被。
(12)据材料一和左图,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选两项)
A.开采矿山B.烧荒耕作C.修建公路D.过度放牧
探究三:结合实例,寻找森林保护的措施。
材料二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被誉为“绿色王国”,日本很早就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几乎到了“爱树成瘾”的程度。
(13)结合材料二,归纳日本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一条)____。
探究四:结合实例,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材料三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
(14)根据材料三,说明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____,当地植被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有____。
32.【研究性学习】
主题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为提升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该小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耕地是农业的根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党的十九大以来,仅工程建设一项就节约耕地36.53万亩,这显示了中国人民“藏粮于地”的坚定决心,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资料二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
思考完成:
(1)读左图,分别写出华北平原、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2)读右图,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简要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阅读资料一,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藏粮于地”的理解。
(4)同学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结合身边实例,列举一个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33.地理实践力是同学们需要逐步形成的地理核心素养,特别是喜爱户外运动的同学需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出发地位于宿营地的______方向。
(2)①②③④四地,地形部位为山谷的是______
(3)图中宿营地的海拔最有可能是______。
A.600米B.650米C.700米D.750米
(4)图中从出发地到宿营地有甲、乙两条路线,参加户外运动的同学都愿意选择甲路线的理由是______。
(5)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从出发地到宿营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5厘米,则从出发地到宿营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______米。
地理核心素养特训
一、选择题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读“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首批国家公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势最高B.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省份简称为琼
C.从西到东跨越了三级阶梯D.从北到南跨越了寒带、温带和热带
2.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 )
①保护自然生态系统②建设美丽中国③促进人地和谐④促进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努力结出累累硕果。”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中“水库”体现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A.美化环境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
【答案】1.D 2.A 3.D
【解析】1.读图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地势最高,A正确,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省,其简称是琼,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B正确。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从西向东跨越了三级阶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C正确,从北到南跨越了温带和热带,没有寒带,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D错误,故选D。
2.读图分析,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所以建立国家公园有利于生态保护;建立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促进人地和谐发展;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与促进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读图分析,热带雨林的“水库”作用主要体现在: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功能,是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美化环境、防风固沙和调节气候与“水库”体现森林的主要作用之间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乡村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社会系统B.乙—经济系统C.丙—生态系统D.丁—人类调控
5.为促进该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加强宣传,降低生活标准B.围湖造田,扩大农业规模
C.森林开发,增加就业机会D.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4.C 5.D
【解析】4.从图中看,丙为乙和丁提供生活和生存空间,可判断出丙为生态系统,C正确;丙为乙提供生活空间,乙可改造利用丙生态系统,可判断出乙为社会系统;丁可为乙社会系统提供发展就业机会,丁为经济系统,则甲为人类调控,ABD错。故选C。
5.可持续发展中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降低生活标准不合理,A错;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蓄功能减弱,加剧旱涝灾害,B错;森林开发,会导致森林功能减弱,加剧水土流失,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等,C错;建沼气池可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
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则视为发生跨省就业。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跨省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下图为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劳动者学历层次低B.东部地区房价高C.中西部地区污染重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7.政府为了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为( )
A.增加公交车投入B.增加公园绿化面积C.优化产业结构D.完善基础设施
8.从人口流动方向看,中西部地区毕业大学生大量流失对当地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B.促进经济发展C.减轻人地矛盾D.环境污染加重
【答案】6.D 7.C 8.C
【解析】6.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D正确;从图中看,学历高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A错;东部地区房价高不利于劳动者跨省就业,B错; 中西部地区污染重与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高无关,C错。故选D。
7.政府为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应优化产业结构,使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机会,C正确;增加公交车和绿地面积,完善基础设施没有优化产业结构有效,ABD错。故选C。
8.中西地区毕业大学生为青年,青年大量流失会加剧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A错;大学生为人才,人才外流,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B错;人口迁出可减轻人地矛盾,C正确;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D错。故选C。
构建地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小明绘制了如下“A地区思维导图”(下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9-10小题。
9.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所属的区域是( )
A.欧洲西部B.东南亚C.澳大利亚D.俄罗斯
10.下列描述与该地区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与我国山水相连,交通便利B.峡湾幽深,冰川广布
C.古迹众多,风情多样D.华人华侨分布集中
【答案】9.B 10.B
【解析】9.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所属的区域是东南亚,东南亚的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具有沿河分布的特征。主要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气候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是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柬埔寨吴哥窟、印尼巴厘岛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交通便利;古迹众多,风情多样,热带风光旖旎;华人华侨人口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比重大;ACD叙述正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峡湾幽深,冰川广布地貌,B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贝贝地理课上跟着老师做的某地区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x地区可能为( )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京津唐地区
1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生产活动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据图推测该地区自然植被及特包农业( )
A.落叶阔叶林、立体农业B.常绿阔叶林、灌溉农业
C.针叶林、河谷农业D.常绿阔叶林、创汇农业
13.推测该地区最大河流的水文特征为( )
A.含沙量大,结冰期长B.径流量大,汛期长
C.水流湍急,水能丰富D.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答案】11.A 12.D 13.B
【解析】11.由图可知,x地区河网密布、是中国的南大门、岭南文化中心地、粤菜、粵剧等,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余三个地区没有岭南文化、粤菜等,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2.图中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从图中信息"外向型经济’ 可知,本区主要发展创汇农业,D对。立体农业适合在山地丘陵地区,本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故A错误。灌溉农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为湿润地区;故B错误。河谷农业多分布在青藏地区,故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13.本地区最大的河流是珠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大,汛期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全年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地形平原为主,水能资源缺乏。ACD错、B对。根据题意,故选B。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14-17小题。
1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15.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1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
17.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属于
A.自然旅游资源B.自然景观C.人文旅游资源D.物质文化
【答案】14.B 15.B 16.D 17.C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其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当地居民吃的是小米饭;当地著名的剧种是秦腔;白羊肚头巾、信天游和窑洞都属于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14.上图剪纸是窑洞,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B符合题意。
15.黄土高原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B符合题意。
16.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黄土高原地区著名的剧种是秦腔,D符合题意。
17.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属于人文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C符合题意。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地形考查。出发前,老师公布了一张等高线图,并进行了相关的健康安全教育。读某地地形图,完成下列18-20小题。
18.老师在安全教育时强调此次野外地形考查中有一处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在考查中注意安全。结合图可知,该处是( )
A.A地B.B地C.C地D.D地
19.若此次活动需要登上图中的最高峰,则海拔高度可能是( )
A.400米B.500米C.625米D.550米
20.图中E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B.山谷C.山脊D.鞍部
【答案】18.A 19.C 20.D
【解析】18.读图可知,图中A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B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依据题意。故选A。
19.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图中最高峰D的海拔位于600﹣700米之间,可能是625米。故选C。
20.依据位置,图中E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依据题意。故选D。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12月12日,官方通报第一例病例,权威发布称,我市登记最早的新冠肺炎患者陈某,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8日,经医院救治后治愈出院。本次疫情在我国最早在湖北省武汉市最先被发现,请问,湖北省位于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2.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畜种,它具有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等特点,被称为“高原之舟”。那么,牦牛主要生活在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3.“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中“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位于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21.B 22.D 23.A
【解析】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不同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我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湖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与②吻合。故排除ACD三项,选B项。
22.结合上题,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畜种,主要生活在上图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与④吻合。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
23.结合上题,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因此位于上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与①吻合。故排除BCD三项,选A项。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国画反映出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读绘画作品,完成下面24-26小题
24.该作品反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河网密布②终年炎热③地形复杂④淡水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25.该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
26.该作品所反映的区域,其民间美食和传统体育活动分别是( )
A.馍、踩高跷B.糌粑、攀岩C.粽子、赛龙舟D.窝头、滑冰
【答案】24.D 25.C 26.C
【解析】24.读图可知,该作品反映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河网密布、淡水充足,①④正确。根据分析可知,该地为长江三角洲,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不是终年炎热,②错误。该地为三角洲,地形平坦,不复杂,③错误。故选D。
25.该作品中显示该地有小桥、河流、船只,且房顶坡度较大,可知该图所反映的景观为降水较多的江南水乡,最可能位于长江三角洲,C正确。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都不具备江南水乡的景观,ABD错误。故选C。
26.该作品所反映区域为长江三角洲,由于当地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民间美食多以稻米为原料,如粽子;当地河网密布,赛龙舟是当地的传统体育活动,C正确。馍和窝头是北方地区的食物,稽粑是西藏的食物,踩高跷是陕北的传统体育活动,滑冰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活动,都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涉县梯田(如图1所示)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太行山区最大的梯田群。2014年,涉县梯田系统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如图2所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环境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图3、4分别为涉县和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1)根据图示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两种农业系统梯田与村落(村寨)各自的分布特征。
(2)简要分析两地村落(村寨)选址的主要原因。
(3)这两种梯田农业系统的建设体现了当地人民追求人地协调的观念,请简述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答案】27.(1)涉县:山坡梯田,山麓村落,即梯田在上,村落在下;哈尼: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即村寨在上,梯田在下。
(2)涉县:海拔较低,冬季不会过于寒冷;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建设,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取水方便;哈尼:村寨位于山腰处,这里海拔较高,空气凉爽;免受洪涝灾害威胁,冬暖夏凉,周边水源充足,适宜居住。
(3)两种梯田的发展都包含着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地和谐的理念。对当地人民而言,梯田不是景观,而是生存资源,更是子孙后代发展绵延的根。
【解析】27.本题以涉县梯田和哈尼梯田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1)读图涉县梯田主要分布在山坡上,山麓地带分布有村落,梯田分布在村落的上部;哈尼:村寨分布在山腰,梯田分布在村寨的下面。
(2)村落的分布主要考虑气候、地形、交通、水源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涉县纬度较高,村落分布在山麓地带,冬季不会太冷,山麓地带,地势平坦,便于建设,交通便利;靠近河流,便于取水;哈尼降水较多,分布在山腰,地势较高,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该地区纬度较低,分布海拔高,气候凉爽;周边河流较多,利于取水。
(3)这两种梯田农业系统的建设体现了当地人民追求人地协调的观念,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两种梯田的发展都包含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地和谐的理念。对当地人民而言,梯田不是景观,为人们提供食物,是人们生存的资源,更是子孙后代发展绵延的根。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临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巴西国旗为线索,对其进行了研究,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
(1)比较马瑙斯与巴西利亚地理位置的差异,填写下表。
(2)仔细观察图中城市的图例符号,归纳巴西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
(3)虽然热带雨林蕴含众多的环境效益,但面积却不断萎缩,巴西为何不断砍伐,焚烧宝贵的热带雨林资源?
(4)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出你的论点和论据。
综合思维:
“咖啡王国”的变化。咖啡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南北纬25度之间的地带,最适合栽植咖啡树。在葡萄牙对巴西殖民统治期间,巴西是一个主要出口咖啡的单一经济国,其产量一度曾占世界总产量的75%,被称为“咖啡王国”。近30年来,随着巴西现代工业特别是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的崛起和发展,咖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但它仍是巴西的经济支柱之一。
(5)试分析巴西适宜咖啡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6)巴西国旗中央为黄色菱形,象征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读图指出巴西哪些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答案】28.(1)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2)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4)论点:对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的生活,要合理科学的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宜咖啡树的生长。
(6)矿产资源:铁矿、煤炭。工业部门:钢铁、造船、汽车等。
【解析】28.本大题以巴西国旗和巴西地图为材料,设置了6个问题,涉及巴西的地形、河流、城市分布、气候、资源和工业、热带雨林的利用和保护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马瑙斯纬度较低,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属于亚马孙河流域;巴西利亚纬度较高,位于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由图可知,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有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适宜;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交通便利;.欧洲人到达最早,开发历史悠久。
(3)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调节气候;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淡水资源等。巴西不断砍伐,焚烧宝贵的热带雨林资源是因为热带雨林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4)原来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树木,开荒种地。但因人口少,开荒规模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较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应当保护性的利用。论点:对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据:环境要保护,人们也要更好的生活,要合理科学的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由材料可知,咖啡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宜咖啡树的生长。
(6)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汽车、化学、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29.青岛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研学地点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学任务一:品尝——新潟特产越光米
新潟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
(1)说出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研学任务二:挑战——雪国胜地滑雪场
苗场滑雪场是日本的滑雪胜地,这里各缆车站点之间分布着很多滑雪道。
(2)请分析苗场滑雪场冬季降雪多的原因。
研学任务三:体验——草津休憩沐温泉
草津温泉是日本著名温泉,泉水涌出量为日本第一。
(3)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交界处,岩浆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
研学任务四:探秘——世界遗产合掌造
岐阜县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合掌造”(如图)是这里的传统民居,木制建筑,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说明“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房屋建材、屋顶坡度、抗灾能力等任选两方面回答)
研学任务五:收获——综合思维助提升
研学归来,同学们将旅途见闻绘制成思维导图,发现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29.(1)①昼夜温差大②优质的灌溉水源③平原肥沃
(2)冬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的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降雪
(3)欧亚板块(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4)①便于就地取材;②冬季积雪深厚,屋顶坡度大,便于雨雪滑落;③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人”字形结构稳定,木材质地轻,可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解析】29.本大题以研学地点分布图和“合掌造”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日本稻米优良的原因、滑雪场冬季降雪多的原因、日本多温泉的原因、“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能力。
(1)据材料可知,新潟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由此可知,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信浓川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肥沃;优质的灌溉水源。
(2)据图可知,苗场滑雪场位于日本海沿岸,且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所以苗场滑雪场冬季降雪多的原因是冬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的水汽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降雪。
(3)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岩浆也比较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
(4)“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日本多山,森林茂密,“合掌造”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积雪深厚,屋顶坡度大,便于雨雪滑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人”字形结构稳定,木材质地轻,可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30.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读取图中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分析其相应的区域特点。
(1)由甲图的轮廓特点判断这个区域是____(填写国家名称),由0°纬线判断其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穿过其南部的虚线是____(填写纬线名称),该国____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有“____”的美誉;该国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南部地区以____气候为主。
(2)乙图中,我们根据轮廓形状及66.5°纬线判断出该区域是____(填写国家名称),该国地跨____、____两洲,北临____。66.5°纬线附近地区,属于____纬度地区,这里气温____,人口分布____。
(3)丙图中,我们看到0°纬线横穿的地区轮廓破碎、岛屿众多,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群岛——____;其北侧的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____。丙图中的区域是____(填写区域名称),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丁图中,我们看到0°纬线横穿该区域的中部,南北各有一条虚线,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大致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南北____分布,气候类型基本以____带气候为主。这个区域是____(填写区域名称)。
【答案】30.(1)巴西 南 南回归线 热 咖啡王国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2)俄罗斯 亚 欧 北冰洋 高 低 稀少(或少或稀疏)
(3)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东南亚 水稻
(4)对称 热 撒哈拉以南非洲
【解析】30.本题以巴西、俄罗斯、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大洲的判断,四个国家的气候类型、地形地势、位置范围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甲是巴西,赤道纬线穿过该国家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其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位于热带地区;该国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有“咖啡王国”的美誉;该国北部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南部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读图可知,乙是俄罗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北临北冰洋。66.5°纬线附近地区,属于高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
(3)读图可知,丙是东南亚地区,赤道穿过其众多岛屿中部,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其北侧的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为中南半岛。该区域以热带气候为主,水热充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读图可知,丁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赤道穿过其中部,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呈现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气候类型基本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31.【区域认知放眼世界】同学,您好!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认识世界”这个大主题。本主题包括认识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城,涵盖了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区域联系等内容,旨在帮助同学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请您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大显身手吧!
(一)【区域比对知异同,持续发展贯西东】俄罗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与原料出口国,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读左图“罗斯产贵源和工业图”、右图“巴西矿产资源和工业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俄罗斯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差异____。
(2)关于两国自然环境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
A.都濒临太平洋B.年降水量都很丰富
C.地形都以平原、高原为主D.河流结冰期都较长
(3)“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据此分析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宜布局在____(南部/北部)地区,请说明理由。____。
(4)近十几年来,俄罗斯大量出口能源,利用资源发展工业。请结合俄罗斯工业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其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
(5)读左图和右图,两国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两国居民中以____种人为主。近年来,中巴双边贸易额巨大,下列哪一商品会是我国从巴西大量进口的?(单选)____。
A.蔗糖B.天然气C.小麦D.手机、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
(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6)区域特征:甲图是____(国家名称)的地形剖面图,两国地形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澳大利亚有众多美称,请举一例并说明原因。____。
(7)农业分布: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试分析乳畜带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
(8)工业布局:澳大利亚东南部钢铁工业发达,利用图中信息说明原因。____。
(9)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的主导产业都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____;而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____。
(三)【分析和评价人类活动】通过主题研究,简要分析和评价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实例及图文材料,探究几个国家在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一:读图,了解某地区或国家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10)读左图,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该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植被)。
(11)读右图,日本领土狭长,从南到北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影响日本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____。
探究二:结合实例,说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指出: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孙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八成,数据统计,亚马孙雨林火灾主要是人类行为造成的,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以去除地表多余的植被。
(12)据材料一和左图,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选两项)
A.开采矿山B.烧荒耕作C.修建公路D.过度放牧
探究三:结合实例,寻找森林保护的措施。
材料二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被誉为“绿色王国”,日本很早就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几乎到了“爱树成瘾”的程度。
(13)结合材料二,归纳日本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一条)____。
探究四:结合实例,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材料三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
(14)根据材料三,说明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____,当地植被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有____。
【答案】31.(1)俄罗斯位于中高纬度(北温带和北寒带);巴西主要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2)C
(3)南部 有利于促进南部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物资、产品运输,加快工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南部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便人们出行;有利于加强与邻国的经济交流。
(4)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减少矿产资源的直接输出,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重视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等。
(5)A
(6)美国 东西高、中间低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一一特有动植物丰富
(7)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等。
(8)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海上交通便利。
(9)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10)热带雨林
(11)纬度因素
(12)BC
(13)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采伐量: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绿化”观念深入人心等。
(14)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保持水土: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31.本大题以认识世界为主题的图文资料为材料,涉及俄罗斯和巴西的位置、气候、地形、交通、工业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读图比较可知,巴西和俄罗斯的纬度位置不同,巴西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位于中低纬度,而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所以位于中高纬度。
(2)读图分析可知,巴西临大西洋,俄罗斯临太平洋和北冰洋,故A不正确;巴西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而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降水少,故B不正确;两国都有广阔的平原和高原,地形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故C正确;俄罗斯河流结冰期都较长,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河流大部分没有结冰期。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3)读图可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宜布局在南部地区,因为俄罗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相对较为温暖,冻土少,南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集中,有利于促进南部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物资、产品运输,加快工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南部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便人们出行;有利于加强与邻国的经济交流。
(4)俄罗斯资源丰富,单靠出口原料获得的利润较低,所以俄罗斯应该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减少矿产资源的直接输出,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重视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等。
(5)读俄罗斯和巴西的工业分布可知,两国的工业都分布在矿产资源产地附近地区,两国居民都是以白色人种为主。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农产品是热带产品,如咖啡、蔗糖等,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所以主要从巴西进口的产品是蔗糖、咖啡、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读图根据国家轮廓可知,图左是美国,中间图是澳大利亚,美国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而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不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读图可知,图甲符合美国的地形特征。两国地势的共同特点是东西高,中部低。澳大利亚由于有很多古老原始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称号,澳大利亚煤铁资源丰富,丙大量出口,因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称号。
(7)读图可知,美国乳畜带分布在美国本土东北部地区,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所以畜牧业发达。
(8)读澳大利亚图可知,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集中,矿产资源丰富,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为钢铁工业发展提高了有利条件。
(9)工业是不断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是服务业,而美国的经济支柱是高新技术产业。
(10)读图可知,亚马孙河位于赤道附近地区,这里纬度低,全年高温多雨,有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11)读日本的领土位置可知,日本领土南北狭长,跨纬度较广,南部位于亚热带,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所以影响日本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12)读材料一可知,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说明热带雨林减少的原因是烧荒耕作和过度放牧,故选BD。
(13)读材料二可知,日本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很早就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等。
(14)读材料三:“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可知,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有沙尘暴、环境恶化等,当植被恢复后,沙尘暴减少,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32.【研究性学习】
主题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为提升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该小组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耕地是农业的根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党的十九大以来,仅工程建设一项就节约耕地36.53万亩,这显示了中国人民“藏粮于地”的坚定决心,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资料二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
思考完成:
(1)读左图,分别写出华北平原、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2)读右图,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简要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阅读资料一,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藏粮于地”的理解。
(4)同学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结合身边实例,列举一个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32.(1)耕地 林地 草地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量较少 资源数量影响农业生产规模,进而影响农产品数量;资源质量影响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结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3)“藏粮于地”是指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轮作休耕使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实行土地休耕,虽然不生产粮食,但粮食生产能力还在,并且土地休耕后还可提高地力,实际上就等于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
(4)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解析】32.本题以图示为材料,设置4个小问,涉及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土地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 华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我国的华北平原处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处平原,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适合耕种 ;青藏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青藏高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地区地高天寒,降水较少,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长白山地区,以山地为主,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森林覆盖率高,所以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
(2)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数量影响农业生产规模,进而影响农产品数量;资源质量影响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结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3)“藏粮于地”是指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轮作休耕使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实行土地休耕,虽然不生产粮食,但粮食生产能力还在,并且土地休耕后还可提高地力,实际上就等于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
(4)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33.地理实践力是同学们需要逐步形成的地理核心素养,特别是喜爱户外运动的同学需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出发地位于宿营地的______方向。
(2)①②③④四地,地形部位为山谷的是______
(3)图中宿营地的海拔最有可能是______。
A.600米B.650米C.700米D.750米
(4)图中从出发地到宿营地有甲、乙两条路线,参加户外运动的同学都愿意选择甲路线的理由是______。
(5)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从出发地到宿营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5厘米,则从出发地到宿营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______米。
【答案】33.(1)西北
(2)②
(3)D
(4)甲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5)5000
【解析】33.本大题以“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坡度陡缓的判断、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由图可知,出发点位于宿营地的西北方向。
(2) ①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②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③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④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3)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宿营地的海拔是在700—800米之间,最有可能是750米,故选D。
(4)甲路线经过的等高线较乙路线稀疏,坡度平缓一些,更有利于攀爬。
(5)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5厘米,则从出发地到宿营地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2.5 ×200000=5000米
纬度高低
所处地形区
所处流域
马瑙斯
较低
____
亚马孙河流域
巴西利亚
较高
____
纬度高低
所处地形区
所处流域
马瑙斯
较低
____
亚马孙河流域
巴西利亚
较高
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05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04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卷——备战2023年会考初中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03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03卷备战2023年会考地理冲刺卷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