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3+平面镜成像》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4.3+平面镜成像》,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下所示的各图中,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要变大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如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4.关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立的B.虚像C.等大的D.折射形成的
5.2014年5月31日,风靡世界的大黄鸭来到天堂杭州参展,如图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和它在水中倒影的是( )
A.B.C.D.
6.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
C.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折射形成的
D.如果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且变大
7.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则该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
A.实际光线形成的实像
B.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C.有时成虚像、有时成实像
D.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
8.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
B.避免因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而影响安全行车
C.避免噪声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牙医借助凸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B.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
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铜镜相当于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凹面镜,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0.下列有关凸面镜和凹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
D.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1.夜晚,由于河面总有水波起伏,像许多方向不同的平面镜,能使灯光发生反射,灯光看起来象一道光柱,图中光学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
放大的字
B.
小孔成像
C.
手影
D.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12.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 )
A.等大的虚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二.作图题(共6小题)
13.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1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15.如图所示,根据物体AB和像A′B′确定平面镜的具体位置。
1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 中的像S′。
17.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图解释。
18.确定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对应物体的像:
20.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
八年级上学期《4.3 平面镜成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下所示的各图中,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
【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平面镜是对称轴,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
故选:D。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要变大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分析】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解答】解:
(1)平面镜成的像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C错误,故B正确;
(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初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来作图和判定。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T”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T”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C正确。
故选:C。
4.关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立的B.虚像C.等大的D.折射形成的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B说法正确;
C、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C说法正确;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2014年5月31日,风靡世界的大黄鸭来到天堂杭州参展,如图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和它在水中倒影的是( )
A.B.C.D.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只有C符合条件。
故选:C。
6.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
C.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折射形成的
D.如果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且变大
【分析】(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3)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
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错误;
B、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光屏接收不到虚像,此实验中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故B正确;
C、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则该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
A.实际光线形成的实像
B.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C.有时成虚像、有时成实像
D.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解答】解:据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
B.避免因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而影响安全行车
C.避免噪声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分析】从车辆行驶的安全角度考虑,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即玻璃不仅透明,而且还会可以当做平面镜,所以竖直安装时平面镜形成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造成视野不清晰。
【解答】解:因为玻璃既透明,又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所以当挡风玻璃竖直安装时,平面镜形成的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形成事故;
当倾斜安装时,形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从而避免因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而影响安全行车。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牙医借助凸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B.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
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铜镜相当于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凹面镜,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分析】面镜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根据这三种镜子的作用分析。
【解答】解:
A、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故A错误;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的是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错误;
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铜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故C正确;
D、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有关凸面镜和凹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
D.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不同的光学元件其光学性质不同,按能否使光线透过可将其分为透镜和面镜,按表面的凹凸不同,则又可以分为平、凸、凹三种,种类不同,对光的作用也会不同:
①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②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而且可使光线会聚到一点;③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④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⑤凹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发散作用。根据这些分析可对它们的作用进行分类。
【解答】解:A、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如汽车的观后镜等,而不是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等,而不是发散作用,故B错误。
C、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故C正确。
D、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1.夜晚,由于河面总有水波起伏,像许多方向不同的平面镜,能使灯光发生反射,灯光看起来象一道光柱,图中光学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
放大的字
B.
小孔成像
C.
手影
D.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水面起伏时,可以看做多个平面镜,所以可以产生路灯的多个像,因此看到的是一个光柱。这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用凸透镜看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而形成的实像。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而形成的。
D、汽车观后镜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属于凸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D。
12.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 )
A.等大的虚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如同平面镜,岸上的景物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在水面上,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它是景物所成的等大的虚像。
故选:A。
二.作图题(共6小题)
13.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1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5.如图所示,根据物体AB和像A′B′确定平面镜的具体位置。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做AA′的垂直平分线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1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 中的像S′。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解答】解:从点光源S向镜面任意发出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点S′,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
。
17.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图解释。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的两端点A与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
18.确定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可得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对应物体的像:
【分析】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
【分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线所有的反向延长线都会过S的像;连接像点与P点,则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即可。
【解答】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优秀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5 cm,请回答下列问题,【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5m,【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