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背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842097/0-17179121094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背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842097/0-17179121095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背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842097/0-17179121095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题精炼)-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题精炼)-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背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背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展开本阶段时间界限为960年到1368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票。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政权,改囯号为宋;定都开封。
2.北宋的局部统一: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不是全国统一)。
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最根本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维护宋朝的统治
4.作用(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
(2)措施: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3)表现: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4)表现: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积极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影响:办事效率低下,财政支出大,军队战斗力下降等;导致了宋朝积贫积弱。
三、王安石变法
1.原因:(1)北宋行政效率低下(2)财政支出浩大(3)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措施:经济上:募役法(限制官僚特权,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促进农业发展)军事上:保甲法(增强国家军事实力)。
4.结果失败,但收到一些成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辽与北宋的和战
1.背景:宋真宗时,辽军攻宋至澶州,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澶州之战”)。
2.结果:辽宋于澶州议和,辽向北宋称兄,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3.影响:增加百姓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和平局面,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2.宋夏多年互战后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西夏
金
西夏
西夏
辽
北 宋
金
北 宋
南 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金的建立(女真族)
1.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史称金太祖。
2.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金灭北宋。(靖康之耻)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北宋灭亡后,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不是民族英雄)。南宋初年,岳飞等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
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南宋和金的对峙
(1)宋金议和:岳飞被杀害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宋金议和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①南方战乱少;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
②农业上,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③南方水稻推广到在北方,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⑤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⑥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后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出现了大都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商业活动的空间不受限制,打破了市坊的限制;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也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
2.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3.纸币——“交子”的出现
(1)原因: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说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
(3)作用/优势:便于携带,促进货币流通,有利于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开始于:唐朝中后期;
结束于: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北方)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
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政权建立: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蒙古灭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3.金朝灭亡后,蒙古和南宋直接对立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全国统一。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爱国主义诗人)。
3.意义:结束了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
1.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融合:①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②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二、行省制度
1.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设枢密院(全国的军事事务);
设御史台(监察事务)。
2.在地方,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设置行省。被称为“行省制度”(又称“行中书省”)。
元朝对边疆地区(台湾.西藏)的管辖
1.台湾: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是历史上中央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
3.热闹的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元建立后,在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兴盛起来。
5.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
豪放派的苏轼(北宋)和辛弃疾(南宋),词的特点:豪放、飘逸
婉约派的李清照(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的特点:委婉、细腻、清秀。
三、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体裁: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学双璧”,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中国居住了17年,回国后讲述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2.海路交通:
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②指南针的运用;③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航线: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措 施
影 响
军事方面
中央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武将领兵,文官调兵);
③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积弱”
政治方面
中央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加强了皇权,但造成了机构臃肿。“积贫”
地方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
各州府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对知州进行监察和分权)。
加强中央集权,但造成了机构臃肿。“积贫”
财权方面
地方
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但造成地方财政过于穷困。“积贫”
北宋
辽
西夏
时间/都城
960年/东京(开封)
916年/上京
1038/兴庆府
人物/民族
赵匡胤/汉族
阿保机(辽太祖)/契丹族
元昊/党项族
统治措施
收兵权、削相权和地方权
仿制中原制度,发展生产
仿制中原制度,发展生产
项目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发明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的;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发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的总结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发明了火铳。
传播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传到欧洲。
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等
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考点背诵清单)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这是一份(考点背诵清单)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共8页。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考题精练: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考题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40年,宋仁宗曾许诺确厮啰,观察《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题精炼)-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题精炼)-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题精炼原卷版docx、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考题精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