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热点03 生物多样性日与全国低碳日-2024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热点0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热点概述
定义: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又称: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55/201号决议设立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日期: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
2024年的主题:“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考点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
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大部分中医药来自生物,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
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环境污染与破坏,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
物种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许多物种正变成濒危物种。
生物入侵等外来因素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
有利于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科学合理地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可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5.相关数字和信息
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的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美国国会技术监督局认为,如果人类消费方式和破坏作用得不到遏止的话,到公元2000年,地球上15-20%的物种将会消失。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涵盖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意义等多个方面。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考点,并结合相关数字和信息进行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行动,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试题预测
1.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
B.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物种的多样性
C.营养物质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
4.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B.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偷猎、栖息地丧失等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可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5.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这一主题强调了将国际协议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以恢复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B.引进新的物种可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的唯一措施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6.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油菜提供油料属于直接使用价值
C.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D.大豆品种繁多属于遗传多样性
热点02 5月15日全国低碳日
热点概述
日期:2024年全国低碳日定于5月15日。
主题:2024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
主要活动:全国低碳日期间,各地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以突出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注重普及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
数字与信息:2024年全国低碳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
2024年全国低碳日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宣传,提升公众对低碳生活和环保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考点分析
1.低碳生活与生物圈碳氧平衡
低碳生活的概念:低碳生活指在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可能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与初中生物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知识点相关联。
生物圈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低碳生活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生物圈碳氧平衡。
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低碳生活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栖息地,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环境污染与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因素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低碳生活可以减少这些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
3.生态系统平衡与低碳生活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非生物部分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低碳生活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
低碳生活与生物圈碳氧平衡密切相关,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低碳生活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结合低碳日的主题和初中生物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关注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案例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数字和信息进行记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考点。
试题预测
7.2024年的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号召人们一起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非常重要,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我为校园添绿色”植树节活动
B.清明节祭扫是对祖先的一种怀念,烧纸祭祀不能替代
C.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白色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
8.2024年的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号召人们一起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非常重要,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我为校园添绿色”植树节活动
B.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白色垃圾露天焚烧处理
二、填空题
9.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就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目的是在发展高效经济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024年的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请你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谈一谈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答: 。
【答案】(1)从我做起,说服家人和周围的人,共同参加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3)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污染;如将背面没有字的纸用做草稿纸、记录纸。将报纸、纸箱、杂志、饮料瓶、酒瓶作为废品回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巾等。买东西时自己带包,尽量不用纸袋或塑料袋。尽量将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不要向河流、湖泊、海洋中倾倒垃圾。用过的干电池,要放入分类回收的垃圾筒里 。
(1)从我做起,说服家人和周围的人,共同参加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3)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污染;如将背面没有字的纸用做草稿纸、记录纸。将报纸、纸箱、杂志、饮料瓶、酒瓶作为废品回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巾等。买东西时自己带包,尽量不用纸袋或塑料袋。尽量将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不要向河流、湖泊、海洋中倾倒垃圾。用过的干电池,要放入分类回收的垃圾筒里 。
三、综合题
10.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一项全球性资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对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大价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定于每年的5月 22日。 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1)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也是许多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中途歇脚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国家公园,属于 ;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 ;我国是最先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3)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原因,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1.2024年的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低碳生活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1)据测算,我国现有森林每年可吸收9亿多吨碳,净吸收量达到了每年工业碳排放的8%。这是依靠森林植物本身进行的生理作用,下面是这一作用的反应式,[A]是 ,[B]是 。此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在植物的 (填器官)上。此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通过 被运送到植物的全身各处去。
A+水有机物+B。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使用手帕等,都是低碳的生活方式。请你为保护环境提出一条低碳的生活方式: 。
四、资料分析题
12.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某生物社团参加了宣传活动,搜集了相关资料。请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云南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重点保护滇金丝猴的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冷杉属于和银杏相同的 植物。
(2)资料一所列出的动物中,会经过变态发育的有 。
(3)资料一中,苍鹰飞行耗氧量高,与此相适应的呼吸方式是 。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
(4)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3.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某生物社团参加了在云南举办的宣传活动,搜集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云南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重点保护滇金丝猴的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1)从资料一分析,苍山生物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实质是 的多样性。若将其中所列的动物分为两类,依据是 。
(2)资料一中,苍鹰飞行能力很强。请写出一条它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
(3)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蝗虫是农业害虫,主要以玉米、芦苇、小麦等植物为食,它的成虫具有群集、迁飞的习性,容易形成蝗灾。一只粉红椋鸟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可以保护两亩草场避免蝗害,是新疆草原生态防治的主力军。
材料二:2022年11月,在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全球新物种——密疣掌突蟾。该物种属于两栖动物,雄蟾声似虫鸣、雄雄蟾抱对后,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形成幼蟾,最后发育为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成蟾。它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因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能有效的躲避天敌。
材料三: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我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提高到74%,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1)资料一中蝗虫主要以玉米、芦苇、小麦等植物为食,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种取食行为属于 行为(选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它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根据蝗虫的发育阶段,投放粉红椋鸟灭蝗的最佳时期是 。
(2)资料二中密疣掌突蟾的受精方式为 受精(选填“体内”或“体外”),雌雄蟾抱对的主要意义是 ,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蟾→成蟾,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其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能有效的躲避天敌,这体现了生物 环境。
(3)从资料三分析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4)作为一名中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从点滴做起,请你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写出一条即可)
15.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含量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约占总量的0.03%。室内的二氧化碳很大的来源就是人类,每次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700ppm时,人会感觉空气污浊和不舒服,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000ppm时,室内人员感到闷热、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会下降,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和超过2500ppm时,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中学生佳佳所在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上课期间教室门窗关闭,佳佳同学每当下课时,都会将本班教室的门窗打开,并到室外散步。
材料2:5月15日全国低碳日,低碳日主题为“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的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城市、低碳文化等,核心内容为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设立“全国低碳日”,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
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会变暖,冰川会加速融化,海平面会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暴雨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到落实控制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共同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1)资料1中,佳佳同学选择下课打开门窗,他说,上完一节课他感觉教室里的空气有些污浊,他还有闷热的感觉。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佳佳在室外散步时,你建议他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请用所学的知识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解释。
(3)材料2中,温室气体是以什么为主的气体?写出一种能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化石燃料。
(4)温室效应的增强会带来哪些危害?
(5)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你能做些什么?
【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八): 这是一份【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八),文件包含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八解析版docx、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八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七): 这是一份【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七),文件包含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七解析版docx、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六): 这是一份【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六),文件包含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六解析版docx、押热点2023年中考生物社会热点整理及试题预测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