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主要是通过地面传播的
C.“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辨别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km/h B.冰箱冷藏室温度约为-4℃
C.人的脉搏1秒钟跳动约72次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30cm
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小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4.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的原理和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5.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是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当环境气温升高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升高
B. 乙图是实验小组自制温度计,若想提高测量精确度,可将图中长细管换成粗一点的长管
C.丙图是寒暑表,寒暑表中的测温物质可选用凝固点为-39℃的水银
D.丁图所示的温度计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测量体温的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7.如图所示,走道的墙边竖直立有一面镜子,小强从镜子边经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强只有行走到BC段才能从镜子中观察到自己的像
B.小强走到CD段时,镜子中不能形成自己的像
C.小强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像始终是正立的虚像
D.小强在镜子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8.图甲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以下四幅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的光路图是
9.小红和妈妈正在乘坐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要说明运动的相对性,还需要的依据是
A.以商场地面摆放的绿植为参照物,妈妈是运动的
B.以小红为参照物,妈妈是静止的
C.以商场里追逐玩耍的小朋友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
D.以自动扶梯的台阶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10.“天宫授课”中,王亚平先在一个圆环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水球,然后用注射器向水球中心注入一个气泡,当王亚平位于水球的后面时,会出现她“一正一倒”两个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正一倒”两个像都是虚像
B.“一正一倒”两个像都可以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释
C.调整水球和王亚平的距离,可能同时看到两个正立的像
D.如果将此水球离王亚平远一点,倒立的像会变大
11. 某实验小组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15cm
B.烛焰位置不动,将透镜移到40cm刻度处,不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像
C.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处,人眼在55cm刻度处向左观察能看到放大的虚像
D.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动到60cm刻度处,把烛焰向左移动,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缩小实像
1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运动速度为3.75 m/s
B.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C.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30-40s 内,以乙为参照物,甲的运动速度为15m/s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 ▲ 产生的,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 不同.我们还可以利用听不到的声音来服务于生活,例如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这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 ▲
14.物理课上老师用一根细铜管插接到打火机出燃气的管口,如图所示.按下打火机出气按钮,观察到打火机内部液体逐渐减少,液体发生了 ▲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 (选填“吸热”或“放热”);不一会儿同学们还看到铜管底部有白色的霜出现,霜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 为法线(选填“NN”或“MM'”),入射角大小为 ▲ ,折射角大小为 ▲ , ▲ 为玻璃. (“MM'左侧”、“MM'右侧”“NN'上面”或“NIN'下面”).
16.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 km/s,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若将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将呈现 ▲ 色,若将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 ▲
17.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通过路程之比3:1,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 ;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18. 如图所示,水平桥面上有许多高度、大小相同的路灯,靠近岸边浅水区的路灯A 与桥中心深水区的路灯B相比,路灯A 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 路灯B的像到水面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在路灯下的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
19.如图是“飞人”苏炳添在奥运会100m决赛的照片,他跑出9.83s的好成绩,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观众判断苏炳添更快,是以相同时间比较 ▲ 的方法来确定的.若摄影师想拍出苏炳添的单人特写,应使照像机与他的距离 ▲ 同时将镜头 ▲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
20.小华做“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时在烧杯和试管中都放入碎冰,并各放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两支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 (选填“实”或“虚”)线表示试管内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第7 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 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 ▲ (选填“能”或“不能”)熔化;试管内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 min.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0分,解答第28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6分)
(1)如图甲所示,物体AB 放置在平面镜MN 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 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 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 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 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3)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 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2.(4分)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
(2)如图乙所示是测金属丝直径的一种方法,铅笔上所绕金属丝的总长度是 ▲ cm,若线圈共有20匝,则金属丝直径为 ▲ 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示数是 ▲
23.(5分)初二物理社团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完成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 ▲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烧杯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第12分钟时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丙中图 ▲ (选填“a”或“b”)所示.
(3)为进一步研究水的沸腾,烧杯里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小明停止加热,继续对烧杯中的水进行观察 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小华将碘锤浸入装有开水的烧杯中,如图丁所示,将看到碘锤中的碘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紫色碘蒸气,但未观察到碘的熔化现象,原因是 ▲ (碘的熔点是114℃)
24.(7分)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在以下器材中,应选择 ▲ .(选填字母)
A.2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 B.1c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 C.2mm厚的平面镜
(2)在水平桌面上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将玻璃板 ▲ 放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前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反射面的位置;
(3)点燃蜡烛A 并放在玻璃板前a 点,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蜡烛A 的像的位置,同时还能得出 ▲
(4)改变蜡烛A 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将像和物的位置做标记,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
(5)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将光屏(不透明)放在蜡烛B位置,按照图丙中 ▲ (选填“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 ▲ 现象,可说明此像是虚像.
(6)小明对老师做过的魔术——《浇不灭的烛焰》很感兴趣,想做一做.他在甲图实验中,增加一个空烧杯,将蜡烛B放入杯中并让B仍然与A 的像重合,往烧杯中逐渐倒水直至倒满,看到杯中烛焰依然坚强不灭(如图丁),则丁图中看到的杯中烛焰和杯中蜡烛 ▲ ( A.烛焰是虚像,蜡烛是实际物体 B.均是实际物体 C.均是虚像)
25.(7 分)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甲图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发生了 ▲ 反射.
(2)小明把光屏F 绕ON 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 面上看不到折射光线,此时,折射光线 ▲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明将纸板沿PQ 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小明多次实验得出表中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将 ▲ .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度.
(5)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
26.(8分)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华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若图乙光屏上出现了一个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 的实像 生活中的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
(3)在图乙的实验中,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 移.为了将像调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将透镜向 ▲ 调节.
(4)完成以上实验后,在图乙中给透镜戴上近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以下四种方案正确的选项是
A.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可将蜡烛远离透镜
B.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可将凸透镜远离蜡烛方向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可将凸透镜靠近蜡烛方向移动
D.若所有物体位置不动,可将凸透镜换成焦距比原来大的凸透镜
(5)如图丙是一个和凸透镜等大的不透明卡片,卡片上带有直径为 1mm 和 2mm小孔,将乙图 中的凸透镜换成此卡片并放在50cm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与原来相比 ▲ (选填“变亮”、“变暗”或“变不完整”);再将光屏移至65cm刻度处,光屏上呈现的现象是 ▲ 选填字母).
2
27.(6分)小明在内径约为0.8cm、长为90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从计时开始,每隔10cm 记录一下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请你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画出第6秒钟气泡的位置,并在丙图中画出v-t图像.
(4)分析可知,气泡做 ▲ 运动,气泡在0~8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m/s
28.(7分)下表为G2578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1)该列车从南京到北京需要的时间为 ▲ ;
(2)该列车从南京到天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列车的长度是200m,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3.4km的隧道,则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90s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3°
44°
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时间t/s
0
2
4
6
8
10
时间
南京(南)
徐州
天津
北京(南)
到站时间
09 : 00
1 1 : 30
12 : 05
发车时间
07 : 15
09: 02
11 : 35
里程/km
0
331
935
1070
17,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17,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