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6294/0-17177230341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6294/0-17177230342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6294/0-17177230342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新添加的题型,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gd.
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三个圆形区域相切于P、M、N三点,三个图形区域的圆心分别为O 、O 、O ,三个
1
2
3
区域内有方向相同、大小不同的匀强磁场,带负电粒子以平行于O O 方向的某速度从圆形磁场边缘对准圆心
2
3
O1射入磁场中,恰好分别通过P点和M点而进入第二和第三个圆形磁场区域,从第三个圆形磁场区域射出后粒
子又恰好通过三角形O O O 的几何中心O点,不计粒子的重力,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1
2 3
( )
A. 粒子在三个区域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B. 三个区域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
C. 粒子在三个区域中做圆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
D. 粒子在三个区域中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二、多选题
水星是地球上较难观测的行星,因为它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水星和太阳的距角(地球
和水星连线与地球和太阳连线的夹角)达最大时(称为大距,如图所示),公众才最有希望目睹水星。2023年
1月30日凌晨,上演今年首次水星大距。已知水星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 ,水星和地球公转轨道均视
为圆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水星与地球质量之比
B.一年内至少可以看到6次水星大距
C.大距时,水星和太阳距角的正弦值约为
D.太阳分别与水星和地球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如图,一根长为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开始时,轻
杆位于竖直方向,受轻微扰动后由静止开始向左自由转动,小球与轻杆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在某时刻
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记为 ,取重力加速度为 ,关于转动过程中小球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水平分速度最大值为
B. 重力的最大功率为
D. 当
力
时,轻杆对小球有沿杆方向向下的拉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相距为 ,一端连接阻值为 的电阻。长度
为 的金属棒放在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金属棒的质量为 ,电阻为 。整个
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不计金属导轨的电阻,在金属棒以初速度 沿导轨向
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金属棒向右运动的距离
D. 电阻 上产生的热量为
金属棒的最大加速度为
C. 通过电阻 的电荷量为
三、新添加的题型
大量氢原子从
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用跃迁中发出的光照射某一金属,测得
从该金属中射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为
频率种类有( )
。则在跃迁过程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原点0,且从
时刻开始振动。在
时波刚好传播到质点Q
的平衡位置所在的 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平衡位置位于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4s.
C.0~3.2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24cm
D.若x轴上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1Hz,则观察者正在靠近波源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T-V图像如图所示。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知
、
、
A.a→b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少
B.b→c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减小
C.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3:1:2
2024年3月10日8时,备受瞩目的中国安义门窗杯·2024南昌安义半程马拉松在安义县迎宾大道鸣枪开跑!来自
全国各地的6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精神抖擞,应声出发,奔向终点。在某阶段,某马拉松爱好者从O点沿水平地
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
,
,该马拉松爱好者从A
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的变化量都是2m/s,则该马拉松爱好者经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
A.1m/s
B.3m/s
C.5m/s
D.7m/s
1720年,英国的斯蒂芬·格雷提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并发现了导体的静电感应现象——导体在静电场的作
用下,自由电荷发生了再分布的现象。如图所示,将一长为2L的光滑金属导体MN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倾角
为 ,P是固定于金属导体左上方的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
,且
。现将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带绝缘壳的小球体(可视为点电荷)从金属导体的M端由静止释放,小球体开始沿金属导体向
下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体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则小球体从M运动到N的时间(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上有三个线圈,匝数分别为
、
、
,线圈 连接正弦式交变电源和一个小灯泡,
线圈 串联两个小灯泡,线圈 连接一个小灯泡。四个小灯泡完全相同,额定电压均为 ,均正常发光,则
正弦式交变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与三个线圈的匝数比
分别为( )
A.
C.
,1:2:3
,3:2:1
B.
D.
,3:2:1
,1:2:3
四、实验题
某中学兴趣小组用插针法做“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
(1)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竖直插入大头针P1、P2
(填正确答案标号)。
B.实验中,入射角不宜过小,大头针P 、P 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小
1
2
C.若玻璃砖的两个侧边不平行,则不能完成实验
(2)玻璃砖的折射率n=
(3)若处理数据过程中,法线以入射点O为轴顺时针偏离了一个小的角度,这将导致折射率的测量结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用α,β表示)。
果
某同学欲测一新型圆柱体的电阻率。
(1)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如图甲所示, 则该圆柱体的长度为
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如图乙所示, 则该圆柱体的直径为
mm。
(3)该同学用电流表
,新型圆柱体电阻大约为
计了如图丙和丁所示的电路测量新型圆柱体电阻。先连接为图丙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
(
,内阻约为
), 电流表
(
,内阻约为
),定值电阻
, 滑动变阻器阻值约为 , 电源电动势约为 , 内阻很小, 他设
测得多组电流表
、
的示数 和 , 作出
图像(
为横轴), 得到图像的斜率 , 再用图丁电
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测得多组电流表
、
的示数 和 ,仍作
图像( 为横轴), 得到图
像的斜率 ; 则被测电阻
表内阻产生的系统误差。
。这样测量电阻 的阻值
(填“存在”或“不存在”)因电
(4)新型圆柱体的电阻率为
(用 、 、 、 、 表示)。
五、解答题
半径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在最低点B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以
的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的速度顺时
针转动。质量为
,出传送带后滑上倾角
θ可调的木板(木板在C点与传送带平滑连接),物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BC之间的距离
,
。
(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第一次滑上木板到达D点时速度为0(D点未画出),当θ为多大时,CD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3)若木板光滑且θ不为0,滑块从A点开始到第二次出传送带过程中,求产生的热量Q。
高能粒子实验装置是用以发现高能粒子并研究和了解其特性的主要实验工具。为了简化计算,一个复杂的高能
粒子实验装置可以被简化为空间中的复合场模型。如图甲所示,三维坐标系中
平面的右侧(
空间)存
在平行于z轴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B(图中未画出)和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高能粒子从 平面内的P点,沿x轴正方向水平抛出,粒子第一次经过x轴时恰好经
过O点,此时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已知电场强度大小 ,从粒子通过O点开
始计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规定当磁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时磁感应强度为正。已知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抛出点P的坐标;
(2)求粒子从第1次经过x轴到第2次经过x轴的路程;
(3)求粒子第4次经过x轴时的x坐标值;
(4)若
时撤去
右侧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在整个空间加上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平面最远时的坐标。
,求粒子向上运动到离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左端与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小球A、B及半径R=2m的 圆弧形滑块C的质量分别为
m =1kg、m =2kg、m =3kg,小球B与滑块C静止在水平面上。现从圆弧轨道上高h=4.05m处将小球A由静
1
2
3
止释放,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B滑上滑块C。小球B到滑块C底端的距离足够长,一切
摩擦均可忽略,假设所有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1)求小球A与小球B第一次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B第一次在滑块C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3)求小球B第一次返回滑块C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4)通过计算分析,小球B能否第二次滑上滑块C,若能滑上,求小球B第二次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若不能滑
上,求小球A、小球B、滑块C的最终速度的大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联盟5月)(无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年贵州高三三模物理试卷(名校协作体),共7页。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高三三模物理试卷(部分重点高中),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