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语文要素是集中识字,探索自然的好奇心;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本课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迷、造、运”,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巧妙地呈现出来,学生很容易发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轻松生字;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画面,随文识字环节更有助于理解“迷、造、运、网”的意思;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快乐,达到主动识字的目标。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可爱,喜欢做游戏。我就设计了三个游戏。在屏幕上的对抗游戏大大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对对碰游戏,激发学生准确习得课文内容的欲望;在课本上贴动物名,既满足了人人参与游戏的心理,也直接有效地检测出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在诵读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理解内容,争取达到课堂上诵读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会认“蜻、蜓”等生字;会写“迷、造、运、网”4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理解课文。
3.学习使用“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说话,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蜘、蛛、网”12等生字和会写“迷、造、运、网”四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难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使用“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说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通贴、动物名贴片、目标检测题。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一、视频导入
(一)课前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首儿歌《夏天多美好》。(播放视频歌曲)
师:同学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让我们带着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上课。
(二)创设情境
师:夏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它们给夏天增添了许多生趣。今天,我们就和它们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50页。借助拼音,
准字音,读通句子。看谁读得最认真。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男一女生朗读)
师:你读得声音真洪亮,字音正确。
师:谁想当小老师领读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师:这位小老师当得可真棒。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认识生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师:读了这首儿歌,儿歌中的小动物都有谁?请同学们用 划出来。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快,儿歌中的小动物都有谁?
生: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我们大声齐读一下吧!(出示课件“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个词语,带拼音)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来他们的名字吧!(出示课件:这六个词语+GIF)
师: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师:齐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带虫子旁,跟昆虫有关。
师:再观察一下右半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右半边和他的读音有关。
师:一看到虫字旁,就会知道它们是动物;一看到另一半,就知这个字的读音。这些字一边表音,一边表意,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形声字”。知道了形声字的规律,我们是不是很快地记住了这些字?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五)深入探究,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师:我班孩子们特别会读书,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儿歌,找一找小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出示蜻蜓蜻蜓贴图)它是谁?小蜻蜓,你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贴蜻蜓贴图,板书“展翅飞”)
生:蜻蜓空中展翅飞(出示课件“蜻蜓半空展翅飞”,并齐读)
师:(出示蝴蝶贴图)瞧,谁来了?(出示蝴蝶贴图并板书)
捉 藏
师:美丽的蝴蝶姑娘,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蝴蝶GIF)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迷”是谁坐在小车上?(使用放大镜功能)
生:米
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偏旁 “辶 ”,叫走之,它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太阳的阳是什么偏旁? “阝” 第一笔是横折折钩或横折弯钩。
师:书写时,我们要记住一个小儿歌: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同时,记得要把米的捺笔换成点。(教师指导学生书空写,课本上描一描,写一写)
师:捉迷藏,谁还能给“藏”组个词?(使用放大镜功能)
生:躲藏、隐藏……
师:你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吧。(出示课件: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蚯蚓弟弟,会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出示蚯蚓贴图并板书)
宫殿
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造”字?
生:告诉的“告”坐在小车上。
生:迷字的米换成告就是造。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
师:我们一起在书上写一写吧。看谁写得最漂亮。(提示写字姿势,巡视,指导书写)
师:瞧,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也来凑热闹(出示蚂蚁贴图并板书)它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食粮
师:怎么记住“运”字?
生:白云的“云”坐在小车上。
师:什么是食粮?
师:它们都有共同部件“良”。人以食为天,粮就是米,谷物。
师:蚂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生:蚂蚁地上运食粮(出示蚂蚁GIF课件,并齐读)
师:小蝌蚪们,你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蝌蚪贴图并板书 游得欢)
师:欢可以组哪些词?
生:欢乐
生:喜欢
师:从“欢”字可以看出小蝌蚪们快快乐乐地在水中游。
师:蜘蛛阿姨等不及了,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蜘蛛贴图并板书
结 忙
师:蜘蛛在结网时,先找一个框,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条线;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条线。边说边描“网”里的笔画。这些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叫做象形字。动手写写吧!
(六)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师:小动物们忙忙碌碌可真开心。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读一下这首儿歌。我读前面的,你来接。
师:这首小儿歌朗朗上口,我们一起拍手读读会更有趣。
师:把自己当成小动物,加上动作读一读。
我是小作家---学习使用“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句式说话
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仿照课文也来编句小儿歌吧!(出示一组动物图片)
师: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生:猫在墙角捉老鼠。
生:鸭子水中游得欢。
生:小鸟在树枝上歌唱。
生:小鸭子欢快地在池塘里游泳。
师:除了课件上的小动物,你还能说一说其他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生:熊猫在森林里吃竹子。
师:你让我们看到了熊猫吃竹子的可爱画面,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长颈鹿在树旁吃树上的叶子。
师:它一定很开心。
生: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
师:把我们此刻的情景都说出来了。你真好学以致用。
(八)课堂检测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我们结交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动物的名字),还认识了不少字宝宝(图层展示生字),真是收货满满。
师:我们一起做游戏,检测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
师:游戏规则是找出儿歌中的词语。(两组学生玩游戏)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知识对接的游戏,根据课文内容,将它们连起来。
蜘蛛 展翅飞
蚂蚁 捉迷藏
蜻蜓 造宫殿
蝴蝶 运食粮
蝌蚪 游得欢
蚯蚓 结网忙
(两个学生玩游戏)
师:请同学们拿出动物名贴,请你把它们贴到书上的插画里小动物的旁边,看谁帖得又对又快。(巡视学生粘贴情况,展示学生张贴成果)
师:请同学们拿出目标检测题开始做吧。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写字坐姿,一拳一尺一寸
强调“之”的写法:先装货物,再赶路。
师:谁愿意在屏幕上做呢?(一生屏幕上板书,教师巡视、指正)
第三次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尝试背诵儿歌。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让我们再次大声、
流利朗读儿歌吧。手指
生:指读
师:左边的同学试着大声地朗读。
师:右边的同学试着大声地朗读。
师:起立,让我们试着把儿歌背诵出来。
第一横排同学向后转,第三横排同学向后转。给你对面的同学试着背一背吧。(齐背儿歌)
师:交换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坐。
课堂小结
师:学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
吧!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
生:动物儿歌
师:学习了一些小动物的名字,它们都是形声字,一起齐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一起来说一说(教师指板书内容)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为你点个大大的赞。下课。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夏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生字;小老师领读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理念:多种形式出现形声字,发现形声字规律,引出形声字概念。
设计意图:看图,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练习句式表达。
设计理念:出示宫殿插图,理解“造宫殿”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边画蜘蛛网边说蜘蛛织网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网”的构字特点。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拍手读、加上动作读一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读中学习句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句式说话,学生们可以正确的表达,为今后写句子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融合,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复习了词语和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做目标检测题,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巡视,可以实时指导,及时帮助学生指出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第三次多种形式朗读,鼓励学生背诵,检测学习效果,让会背诵儿歌的学生有成就感。
设计意图:通过读板书内容,再次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语文要素是集中识字,探索自然的好奇心;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本课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迷、造、运”,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巧妙地呈现出来,学生很容易发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轻松生字;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画面,随文识字环节更有助于理解“迷、造、运、网”的意思;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快乐,达到主动识字的目标。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可爱,喜欢做游戏。我就设计了三个游戏。在屏幕上的对抗游戏大大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对对碰游戏,激发学生准确习得课文内容的欲望;在课本上贴动物名,既满足了人人参与游戏的心理,也直接有效地检测出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在诵读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理解内容,争取达到课堂上诵读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会认“蜻、蜓”等生字;会写“迷、造、运、网”4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理解课文。
3.学习使用“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说话,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蜘、蛛、网”12等生字和会写“迷、造、运、网”四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难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使用“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说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通贴、动物名贴片、目标检测题。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一、视频导入
(一)课前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首儿歌《夏天多美好》。(播放视频歌曲)
师:同学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让我们带着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上课。
(二)创设情境
师:夏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它们给夏天增添了许多生趣。今天,我们就和它们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50页。借助拼音,
准字音,读通句子。看谁读得最认真。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男一女生朗读)
师:你读得声音真洪亮,字音正确。
师:谁想当小老师领读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师:这位小老师当得可真棒。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认识生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师:读了这首儿歌,儿歌中的小动物都有谁?请同学们用 划出来。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快,儿歌中的小动物都有谁?
生: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我们大声齐读一下吧!(出示课件“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个词语,带拼音)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来他们的名字吧!(出示课件:这六个词语+GIF)
师: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师:齐读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带虫子旁,跟昆虫有关。
师:再观察一下右半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右半边和他的读音有关。
师:一看到虫字旁,就会知道它们是动物;一看到另一半,就知这个字的读音。这些字一边表音,一边表意,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形声字”。知道了形声字的规律,我们是不是很快地记住了这些字?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五)深入探究,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师:我班孩子们特别会读书,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儿歌,找一找小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出示蜻蜓蜻蜓贴图)它是谁?小蜻蜓,你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贴蜻蜓贴图,板书“展翅飞”)
生:蜻蜓空中展翅飞(出示课件“蜻蜓半空展翅飞”,并齐读)
师:(出示蝴蝶贴图)瞧,谁来了?(出示蝴蝶贴图并板书)
捉 藏
师:美丽的蝴蝶姑娘,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蝴蝶GIF)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迷”是谁坐在小车上?(使用放大镜功能)
生:米
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偏旁 “辶 ”,叫走之,它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太阳的阳是什么偏旁? “阝” 第一笔是横折折钩或横折弯钩。
师:书写时,我们要记住一个小儿歌: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同时,记得要把米的捺笔换成点。(教师指导学生书空写,课本上描一描,写一写)
师:捉迷藏,谁还能给“藏”组个词?(使用放大镜功能)
生:躲藏、隐藏……
师:你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吧。(出示课件: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蚯蚓弟弟,会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出示蚯蚓贴图并板书)
宫殿
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造”字?
生:告诉的“告”坐在小车上。
生:迷字的米换成告就是造。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
师:我们一起在书上写一写吧。看谁写得最漂亮。(提示写字姿势,巡视,指导书写)
师:瞧,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也来凑热闹(出示蚂蚁贴图并板书)它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食粮
师:怎么记住“运”字?
生:白云的“云”坐在小车上。
师:什么是食粮?
师:它们都有共同部件“良”。人以食为天,粮就是米,谷物。
师:蚂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生:蚂蚁地上运食粮(出示蚂蚁GIF课件,并齐读)
师:小蝌蚪们,你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蝌蚪贴图并板书 游得欢)
师:欢可以组哪些词?
生:欢乐
生:喜欢
师:从“欢”字可以看出小蝌蚪们快快乐乐地在水中游。
师:蜘蛛阿姨等不及了,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蜘蛛贴图并板书
结 忙
师:蜘蛛在结网时,先找一个框,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条线;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条线。边说边描“网”里的笔画。这些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叫做象形字。动手写写吧!
(六)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师:小动物们忙忙碌碌可真开心。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读一下这首儿歌。我读前面的,你来接。
师:这首小儿歌朗朗上口,我们一起拍手读读会更有趣。
师:把自己当成小动物,加上动作读一读。
我是小作家---学习使用“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句式说话
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仿照课文也来编句小儿歌吧!(出示一组动物图片)
师: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生:猫在墙角捉老鼠。
生:鸭子水中游得欢。
生:小鸟在树枝上歌唱。
生:小鸭子欢快地在池塘里游泳。
师:除了课件上的小动物,你还能说一说其他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生:熊猫在森林里吃竹子。
师:你让我们看到了熊猫吃竹子的可爱画面,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长颈鹿在树旁吃树上的叶子。
师:它一定很开心。
生: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
师:把我们此刻的情景都说出来了。你真好学以致用。
(八)课堂检测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我们结交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动物的名字),还认识了不少字宝宝(图层展示生字),真是收货满满。
师:我们一起做游戏,检测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
师:游戏规则是找出儿歌中的词语。(两组学生玩游戏)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知识对接的游戏,根据课文内容,将它们连起来。
蜘蛛 展翅飞
蚂蚁 捉迷藏
蜻蜓 造宫殿
蝴蝶 运食粮
蝌蚪 游得欢
蚯蚓 结网忙
(两个学生玩游戏)
师:请同学们拿出动物名贴,请你把它们贴到书上的插画里小动物的旁边,看谁帖得又对又快。(巡视学生粘贴情况,展示学生张贴成果)
师:请同学们拿出目标检测题开始做吧。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写字坐姿,一拳一尺一寸
强调“之”的写法:先装货物,再赶路。
师:谁愿意在屏幕上做呢?(一生屏幕上板书,教师巡视、指正)
第三次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尝试背诵儿歌。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让我们再次大声、
流利朗读儿歌吧。手指
生:指读
师:左边的同学试着大声地朗读。
师:右边的同学试着大声地朗读。
师:起立,让我们试着把儿歌背诵出来。
第一横排同学向后转,第三横排同学向后转。给你对面的同学试着背一背吧。(齐背儿歌)
师:交换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请坐。
课堂小结
师:学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送给自己一朵小红花
吧!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
生:动物儿歌
师:学习了一些小动物的名字,它们都是形声字,一起齐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师:一起来说一说(教师指板书内容)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为你点个大大的赞。下课。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夏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生字;小老师领读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理念:多种形式出现形声字,发现形声字规律,引出形声字概念。
设计意图:看图,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练习句式表达。
设计理念:出示宫殿插图,理解“造宫殿”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边画蜘蛛网边说蜘蛛织网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网”的构字特点。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拍手读、加上动作读一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读中学习句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句式说话,学生们可以正确的表达,为今后写句子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融合,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复习了词语和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做目标检测题,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巡视,可以实时指导,及时帮助学生指出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第三次多种形式朗读,鼓励学生背诵,检测学习效果,让会背诵儿歌的学生有成就感。
设计意图:通过读板书内容,再次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