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第1页
    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第2页
    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展开

    这是一份易错专题21 化学反应原理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Ksp的应用,电化学的常考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反应热的计算
    1.反应热计算的方法:
    (1)根据“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ΔH=E(反应物的键能之和)-E(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需算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常见物质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1 ml金刚石中含有2 ml C—C键,1 ml硅中含有2 ml Si—Si键,1 ml SiO2晶体中含有4 ml Si—O键; 1 ml P4中含有6 ml P—P键,1 ml 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 ml P—O键、4 ml P===O键,1 ml CH3CH3中含有6 ml C—H键和 1 ml C—C键。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焓变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通过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加减而得到。表示方法:,ΔH=ΔH1+ΔH2。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注意ΔH的单位、数值与符号。ΔH的单位为kJ·ml-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4)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如①S(s,单斜)+O2(g)===SO2(g)ΔH1=-297.16 kJ·ml-1;②S(s,正交)+O2(g)===SO2(g)ΔH2=-296.83 kJ·ml-1;③S(s,单斜)===S(s,正交) ΔH3=-0.33 kJ·ml-1。
    3.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1)观察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差异,若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某种反应物在某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作生成物,可把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相应的ΔH改变符号。
    (2)将每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两边同乘以某个合适的数,使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一致,ΔH也同倍数变化。
    (3)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同时相加或相减,得到目标方程式及反应热。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v(B)=eq \f(Δc(B),Δt)=eq \f(Δn(B),V·Δt)
    (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3)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4)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要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计算时一定要除以体积),再进行计算。
    2. 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1)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
    (2)增大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4)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5)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依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依变化过程中速率变化的性质判断:若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则平衡向逆(正)反应方向移动。
    (4)依浓度熵(Qc)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c<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4.化学平衡的计算:
    (1)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eq \f(cp(C)·cq(D),cm(A)·cn(B))。另可用压强平衡常数表示: Kp=eq \f(pp(C)·pq(D),pm(A)·pn(B))[p(C)为平衡时气体C的分压]。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不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但非水溶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
    (2))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同一可逆反应中,K正·K逆=1;同一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n倍,则新平衡常数K′与原平衡常K间的关系是:K′=Kn或K′=eq \r(n,K);几个可逆反应方程式相加,得总方程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反应平衡常数之积。
    (3)转化率、产率及分压的计算:反应物转化率=eq \f(反应物的变化量,反应物的起始量)×100%;产物的产率=eq \f(生成物的实际产量,生成物的理论产量)×100%;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
    (1))解题思路:
    (2)分析方法: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原理相结合;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渐变和突变,分清正、逆反应,从而判断反应特点;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时间图像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像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曲线对应的温度高、浓度大或压强大;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三、沉淀溶解平衡和Ksp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能促进沉淀的溶解,稀释使平衡向右移动;稀释后重新达到平衡时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对于确定的物质来说,Ksp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时,组成形式相同的物质,Ksp较大者溶解度较大。
    1.沉淀的生成或溶解的判断:若体系内Qc=Ksp,体系处于溶解平衡状态;Qc>Ksp,体系内会有沉淀析出;QcKsp者先形成沉淀。
    3.沉淀的转化与Ksp大小间的关系:组成形式相同的难溶物质,Ksp较大的沉淀肯定可转化为Ksp较小的沉淀,但当二者Ksp相差不大时,反过来也可转化。
    四、电化学的常考点
    1.电极名称的判断:总反应方程式中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2.微粒的移动方向: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解池中,电子由电源负极移向阴极、由阳极移向电源正极,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充、放电的电化学原理:对于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符合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可充电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4. 不同“介质”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酸性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可能出现OH—及与H+反应的微粒,如酸性溶液中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2气体,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碱性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可能出现H+及与OH—反应的微粒,如碱性溶液中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eq \\al(2-,3),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电解质为熔融盐或固体,电极反应式不可能出现OH—及H+。
    5.隔膜的作用:离子交换膜是一种选择性透过膜,阳离子交换膜一般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离子迁移方向遵循电池中离子迁移方向。
    6.盐桥的作用:隔绝负极与正极电解质溶液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原电池的闭合回路,并维持正极池和负极池中溶液的电性守恒。
    7. 金属腐蚀快慢三个规律:
    (1)金属腐蚀类型的差异: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2)电解质溶液的影响:对同一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浓度相同):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3)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活泼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考点精练
    1.(2024·山东·二模)丙醛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合成纤维、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在铑催化剂作用下与常用乙烯羰基化合成丙醛,涉及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Ⅰ:C2H4(g)+H2(g)+CO(g)CH3CH2CHO(g) ΔH1
    副反应Ⅱ:C2H4(g)+H2(g)CH3CH3(g) ΔH2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铑催化剂结合生成羰基铑络合物;丙醛选择性:x(CH3CH2CHO)=×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以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与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CH3CH3(g)+CO(g)CH3CH2CHO(g) ΔH 0(填“>”、“”“”、“=”或“

    相关试卷

    易错专题22 有机推断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这是一份易错专题22 有机推断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有机反应条件进行推断,常用的合成路线,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保护与恢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专题19 化学实验综合题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这是一份易错专题19 化学实验综合题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性质与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专题15 有机化学基础(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这是一份易错专题15 有机化学基础(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