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按要求填空。
    (1)吾师道也, ?(《师说》)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4)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苏轼在《赤壁赋》用“ ”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 ”一句来写因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1)今天对小宁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
    [甲]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乙]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丙]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可以说, , ,更重要的是, , 。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的一个均衡器
    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
    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材料一改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可以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有趣内容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地铁,咖啡厅等人,甚至如厕时间,短视频就是个很不错的消磨方式。所以人们一度欢呼“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
    ③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材料二改编自《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晚报)
    材料三:
    ①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提出“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所谓技术垄断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是指电视技术。而短视频App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此书与其说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批判,反而更像是对下一个时代的预言。
    ②许多沉溺短视频者首先感到的是“信息容量”的明显下降,“短视频”顾名思义,其生产者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看者的眼球才能获得流量利益,否则只能换来观看者的拇指向上一滑,这导致生产者必须在足够短的内容中提供尽量多的刺激,而观看者的短期、即时奖赏反馈不断被强化,也导致其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越来越短。
    ③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沉溺短视频App者从文字获得信息的能力变弱,普遍没有耐心阅较长篇幅的文字,甚至无法完整地欣赏完一部时间较长的电影。另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于抽象理解、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难以理解文本,难以根据通过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抽象思维,简单地讲就是看不懂大段文字,更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文本之外的思考,进行文字表达只会玩弄网络热梗、无厘头,自身语言匮乏、贫瘠。
    ④此外,因为短视频为了达到最大传播效果,必然采取向下兼容的策略,提供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理解的内容,波兹曼批评电视“只能提供12岁儿童心智的节目”,而短视频App还要更加糟糕,海量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短视频内容,只要观者稍有常识就不难发现其谬误,反而被冠以“科普”之名疯狂传播;一些明显编造、摆拍的视频,观者稍有逻辑都不难识别其荒唐,却有大量拥趸信以为真。
    ⑤最后,人类能否逃脱技术垄断的宿命?波兹曼认为无济于事,因为技术不仅大势所趋,而且势必无处不在,今日的我们对这一点有比波兹曼更深的感受。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人类是否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直面由自己创造,并可能毁掉自己的技术?
    (材料三改编自《短视频时代正在批量制造“新文盲”》,南方周末)
    3.材料二第③段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
    4.下面对于“短视频”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合移动和休闲时观看。
    B.内容短,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系列栏目。
    C.可以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记录与发布。
    D.拇指向上一滑,即可瞬时获取足够的信息。
    5.下列推断不符合上述三则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候机大厅刷刷抖音,可以让漫长的等待变得不那么折磨人。
    B.与其花大量时间看《红楼梦》,不如等《三体》电视剧上映。
    C.有报刊指出网民科学素养等不足,易被短视频博主“洗脑”。
    D.技术垄断无可避免,人类应当利用理性智慧避免被技术所害。
    6.如果将上述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文章,请根据此三则材料写出这篇新文章的行文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岩画
    鲍尔吉原野
    ①大雁山上有岩画。吉雅泰对我说:“老师你是专家,咱们看看去吧!”专家帽子像云彩在天上飞,我哪里是什么专家?看看热闹吧。“看!”吉雅泰介绍,“石头的图画。”这些人像青蛙,如缴枪的兵丁,他们举着胳膊、蹲马步。除了人,还有鹿和花朵,花形显然是对萨日朗花的摹写,花瓣用力弯曲着,但下面没小花。
    ②“这些岩画是什么年代的?”我问吉雅泰。吉雅泰偏头向天空看,好像云上有答案。“专家说,匈奴时期或者新石器时期。”我笑了,这个专家看来不怎么专。匈奴跟新石器在时间上离太远了,它们并不是周一和周六的关系。“哪儿的专家?”我问。“哎呀,哪儿的都有。”吉雅泰手指遥远的天边,“全国各地的都有。他们一拨儿一拨儿来,还有80多岁的专家,人扶着走路。他们照相、摄影。岩画有被偷走的,你看。”吉雅泰指一块石头,缺了一尺见方。“电锯割的。”吉雅泰说。
    ③这么拉风的岩画我要好好瞧瞧。猪血般的岩石上,留下了灰白色的图案,线条流畅,笔触稚拙。我差不多变成专家了,流畅稚拙,是评论家爱说的话。这些岩画分布在方圆30米内的七八块岩石上。我发现一幅岩画半成品。这只鹿,光有两条前腿和一只尾巴,少后腿。可能创作刚到一半,敌人突袭,比如汉人来袭匈奴人,新石器人遇到旧石器人的进攻,岩画家投笔从戎,甚至战死也有可能,留下了半幅画。一般说,史前人士没这么不认真的,是残酷的战事让他们中断了心爱的创作。
    ④“老师,你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岩画?”吉雅泰问。“唔,”我用手摸了摸岩画,说,“我看跟红山文化属一个时期。
    ⑤“啪、啪。”大雨点摔在石头上,听得清响声。石壁开放一朵一朵颜色更深的花,图案更清晰。头顶晴空,哪来的雨呢?吉雅泰指北侧山下,铁灰色的浓云匍匐而来,和落叶松林接上了。“下山吧。”他说。我跟他急匆匆下山,奔一个孤零零石片垒的房子而去。进了这间房子,衣服全湿透了。
    ⑥石房子是一位老羊倌的家,他叫虎其吐,眉梢各有一点眉毛,这是长寿的象征。虎其吐老人用干松枝拢火,松香味随毕剥声弥漫屋里。他有80岁,目光灵活,也清澈。虎其吐听说我来看岩画,说:“你真喜欢这个吗?”我说:“不懂,看一看。随便看一看啦。”老汉看了我一会儿,他眼光里有儿童式的顽皮,或者说带一点点嘲讽。他说:“我看你是诚实的人,我要告诉你实话。”
    ⑦我和吉雅泰光着膀子,拎衣服烤,不知他要说什么实话。老汉拿树枝拢火,说:“那些岩画是我画的。”他画的?我不知所措,吉雅泰眼珠几乎要滚出来掉到火堆里。我们邂逅了一位史前岩画作者?
    ⑧他见我们不信,搬来一个木箱,“哗啦”扣地下。里面有凿子、锤子和灰白的石块。他说:“先用徴子出花纹,人的花、鹿的花,再用石头在花纹上蹭,岩画——他摊开一只手,另一只手握着凿子,“——就出来了。"他看我们还是不信,从炕头的白毡子底下拿出两块赭石片,石上有青蛙式的小人和鹿形。“我画的。”虎其吐老人用皲裂的手指自己鼻子。
    ⑨我俩拿过石片看,和山上的一模一样。老汉又拿出一块石片,在地上凿——“咔咔咔”,圆形的头;“咔咔”,两个白点是眼睛;“咔——”,接下的方形是身子、胳膊。我倒吸了一口气。世上固然有许许多多人所不知的秘密,但眼前这个秘密太出人意料了。
    ⑩“您是岩画爱好者吗?”我问。我不好意思管他叫骗子。“不爱好,”老汉摇头,“是没办法。”“什么没办法?“真的岩画,我们这里有,”老汉拍地面,“有人炸,有人用电锯割。没办法,我弄假的掩护真的。”
    ⑪外边雨停了,虎其吐老汉领我们上山。老汉拿小铲子在一块石头下挖土,挖了约有一尺深,石壁露出湿润的岩画,图案跟山那边的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比较,我只好说这个看着更真实。
    ⑫这是真的岩画,老汉说。真的不多了。我从山下背土,背烂了两个筐,统共有100多筐土吧,把这些岩画埋上了。堆上土,踩结实,过半个月就长草了。我最怕下大雨,土冲跑了,岩画又露出来,还得背土。
    ⑬“你保护岩画是为了什么?”我问。“岩画是有灵魂的,”他诚恳地说,“岩画的灵魂夜里出来溜达,有人见过的。土埋着也不影响他们溜达。这些人古代生活在这个地方,死后,灵魂被吸在石头上。他们想看看河水,看看草地上的花,闻闻牛粪的味。月亮下面,羊群在圈里互相挤着,可好看了。鱼在河里跳,像有人一样。这些灵魂看了这些东西,心里不惦记了,回山上接着睡觉。外边的人拿炸药炸下来的岩画卖钱,电锯割,灵魂受不了,会给这儿带来灾难。”
    ⑭我们走到山头那边—我称之为虎其吐岩画工作室,他的作品被雨浇过,愈发稚拙。他拿烟袋锅指缺肢的鹿说:“还缺两条腿。我腰疼,要不早把腿画上了。”
    ⑮我摸摸老汉的画,心里说,我摸到了人类物质文化非遗产,遗产在土里埋着呢。我问他:“你画的岩画没有灵魂吗?会不会半夜到处走?”“嘻嘻……”他摊开双手,笑得露出稀稀落落的牙齿。“我的手,抓牛粪、给羊接生,怎么能画出有灵魂的东西呢?”
    (有删改)
    7.本文开头和中间多次提到“专家”一词,以及关于岩画年代的推断,请尝试分析其在构思上的艺术特色。
    8.请赏析本文第③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9.本文第⑥段对于老者目光的刻画非常生动,请对此加以赏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杜甫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 】桃花嫩,青【 】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10.根据诗歌的题目判断,本诗可以归类于( )
    A.送别诗 B.咏物诗 C.酬和诗 D.拜谒诗
    11.请选择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一组词语填入诗歌的空白处,并说明理由。
    A..映、照 B.愁、怨 C.走、过 D.入、归
    (1)我的选择是( )。
    (2)我的理由是 。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退,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顺,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足之所履( )(2)善刀而藏之(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手之所触 何厌之有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为国以礼
    C.而况大軱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进乎技矣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4.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5.经网友投票,庖丁当选为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庖丁当选的原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林书院记
    (明)王守仁
    ①东林书院者,宋龟山杨先生①讲学之所也。龟山没,其地化为僧区,而其学亦遂沦入于佛老训诂词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间,今少司徒泉斋邵先生②始以举子复聚徒讲诵于其间。先生既仕而址复荒,属于邑之华氏。华氏,先生之门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让其地为书院,以昭先生之迹,而复龟山之旧。先生既已纪其废兴,则以记属之某。
    ②呜呼!物之废兴,亦决有成数矣,而亦存乎其人。夫龟山没,使有若先生者相继讲明其间,龟山之学,邑之人将必有传, a !求当时从龟山游不无人矣,使有如华氏者相继修葺之,纵其学未即明,其间必有因迹以求道者, b !又使其时有司有若高君者,以风励士习为己任,书院将无因而圮, c !是三者,皆宜书之以训后。
    ③若夫龟山之学,得之程氏,以上接孔孟,下启罗、李、晦庵,其统绪相承,断无可疑。而世犹议其晚流于佛,此其趋向,毫厘之不容于无辨,先生必尝讲之精矣。先生乐易谦虚,德器溶然,不见其喜怒。人之悦而从之,若百川之趋海。论者以为有龟山之风,非有得于其学,宜弗能之。口口世之宗先生者,或以其文轮之工,或以其学术之邃,或以其政事之良。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从先生游者,其以予言而深求先生之心,以先生之心而上求龟山之学,庶乎书院之复,不为虚矣!
    (有删节)
    [注释]①龟山杨先生: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人称龟山先生。北宋哲学家、文学家。他学于程颢、程颐,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理学南传做出了重要贡献。②邵先生:邵宝(1460-1527),明代学者。字国宝,号泉斋,又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少司徒:官名。
    1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的一项是( )
    A.然而 B.然则 C.虽然 D.虽则
    17.本文第②段所说的“是三者”,与下面三句话所指的内容相关,请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将序号填入文中画线处。
    ①则亦何至沦没于四百年之久
    ②又何至化为浮屠之居而荡为草莽之野
    ③岂遂沦入于老佛词章而莫之知
    a ; b ; c
    18.本文反复提及“龟山之旧”“龟山之学”“龟山之风”,请联系全文,分析这三个短语的内在关联。
    19.本文第③段说“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请指出这句话中“是”的具体所指,并分析作者反复提及“先生之心”的用意。
    六、作文
    20.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写作。
    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天真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不少于800字,(2)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 骐骥一跃 奈何取之尽锱铢 酾酒临江 一尊还酹江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庸、撰、骐骥、锱铢、酾酒、尊、酹。
    2.(1)C
    (2)B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内容、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甲联“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意思是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花儿抱着花枝,树叶稠密,阳光普照,暖意融融。这副对联适合送给新婚的同学。
    乙联“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意思是东风吹开了画栋,旭日映照着华堂。这副对联适合送给迁居的舅舅。
    丙联“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这副对联有“三千岁月”“古所稀”,都是对长辈的祝语,适合送给七十大寿的大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四个句子可知,介绍了信息技术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确定①是首句,③紧承①的内容,写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②④写出了信息技术的影响,④紧承②“调节城乡差距”的内容,顺序为:①③②④。
    故选B。
    3.短视频既有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大量信息的益处,也有给人们带来思维、认知和情绪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弊端。 4.D 5.B 6.首先介绍短视频的含义及其类型;接着介绍短视频给当代人所带来的益处;进而介绍短视频给当代人所带来的问题;而后指出当代人面临技术垄断的前景,发出警告。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双刃剑”用来形容事情的双重影响性,既有利也有弊。此处“双刃剑”指的是短视频的双重影响。根据“所以说”可知,语境在前文,结合“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可知,短视频既给人们带来益处,也给人们带来弊端。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拇指向上一滑,即可瞬时获取足够的信息”说的是信息获取容易,这不一定是“短视频”特征。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本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三则材料的文意都与短视频有关。
    B.《红楼梦》阅读与《三体》电视剧都不属于短视频范畴,因此不符合三则材料的文意。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介绍的是“百度百科”上“短视频”的词条,主要介绍“短视频”的概念和类型;
    材料二改编自《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强调短视频既有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大量信息的益处,也有给人们带来思维、认知和情绪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弊端;
    材料三改编自《短视频时代正在批量制造“新文盲”》,“短视频App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此书与其说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批判,反而更像是对下一个时代的预言”指出当代人面临技术垄断的前景,“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人类是否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直面由自己创造,并可能毁掉自己的技术”,对人类发出警告。
    7.专家们煞有介事而又毫无根据地推断岩画年代,“我”对被称为“专家”的谦虚态度以及对岩画年代的断定,既制造了关于岩画年代的悬念,又与后文这批岩画真实情况形成强烈对比,也增加了讽刺与批判性。 8.详细地刻画了岩画半成品的具体画面内容,表现这幅岩画的生动真实。“我”作出了该岩画年代的错误推断,与后文老人制作岩画的技艺和雨水冲刷强化效果相呼应,同时“半成品”显得“不认真”是该岩画为“伪作”的伏笔。 9.“灵活清澈”暗示他心灵的纯洁,面对原始岩画遭到破坏的心痛现实,他毅然自愿负起保护之责;“儿童式的顽皮”和“嘲讽”既写出他藏有关于岩画真实情况这一秘密的神秘感,也表现出他对于所谓专家们被他的伪造岩画所骗的嘲笑;老人目光中透出他的心灵,形象更为鲜活丰满。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作用、分析构思安排作用的能力。
    第一段有“‘老师你是专家,咱们看看去吧!’专家帽子像云彩在天上飞,我哪里是什么专家?看看热闹吧”,可见“我”对被称为“专家”的态度表现为谦虚;第二、四段信息是“‘这些岩画是什么年代的?’我问吉雅泰。吉雅泰偏头向天空看,好像云上有答案。‘专家说,匈奴时期或者新石器时期。’我笑了,这个专家看来不怎么专。匈奴跟新石器在时间上离太远了,它们并不是周一和周六的关系。‘哪儿的专家?’我问。‘哎呀,哪儿的都有。’吉雅泰手指遥远的天边,“全国各地的都有。他们一拨儿一拨儿来,还有80多岁的专家,人扶着走路。他们照相、摄影”“‘老师,你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岩画?’吉雅泰问。‘唔,’我用手摸了摸岩画,说,‘我看跟红山文化属一个时期’”,可见对岩画年代的断定“我”和其他“专家们”有不同见解;后来因为避雨我们来到一位叫虎其吐老羊倌的石房子里,“虎其吐听说我来看岩画,说:‘你真喜欢这个吗?’我说:‘不懂,看一看。随便看一看啦。’老汉看了我一会儿,他眼光里有儿童式的顽皮,或者说带一点点嘲讽。他说:‘我看你是诚实的人,我要告诉你实话’”“那些岩画是我画的”“他画的?我不知所措,吉雅泰眼珠几乎要滚出来掉到火堆里。我们邂逅了一位史前岩画作者?”读到此感觉到文章颇具讽刺性,专家们煞有介事而又毫无根据地推断岩画年代,既制造了关于岩画年代的悬念,又与后文这批岩画真实情况形成强烈对比,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增加了批判性,前后照应,紧密衔接,结构严谨,戏剧性的情节发展,令人啼笑皆非。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内容和效果上看“我发现一幅岩画半成品”先总说所见为半成品,然后详细描述这幅岩画:“这只鹿,光有两条前腿和一只尾巴,少后腿” 。多用短句,寥寥数语却给人真实鲜活生动感,自然引发了“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丰富想象和联想:“可能创作刚到一半,敌人突袭,比如汉人来袭匈奴人,新石器人遇到旧石器人的进攻,岩画家投笔从戎,甚至战死也有可能,留下了半幅画”“一般说,史前人士没这么不认真的,是残酷的战事让他们中断了心爱的创作”,其间“我”对该岩画的年代做了推断,结合后文可知这判断是错误。
    结构上看与上文“这么拉风的岩画我要好好瞧瞧”紧相照应,也与后文“我看跟红山文化属一个时期”以及老人制作岩画的技艺和雨水冲刷强化效果相呼应,同时“半成品”显得“不认真”是该岩画为“伪作”的伏笔。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描写手法分析形象特征的能力。
    “目光灵活,也清澈”表现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可谓人老心不老,灵魂正直、纯洁、高尚、无私,因为心有信仰,尊重爱护岩画,不忍心看它们被自私自利之人偷窃、掠夺、破坏,便当仁不让地自发担负起守护的责任;
    “老汉看了我一会儿,他眼光里有儿童式的顽皮,或者说带一点点嘲讽”,写出老人的识人能力,一方面相信“我”的真诚,又瞧不起那些自诩为专家却被他的伪造岩画所骗、徒有虚名的专家们,而关于岩画真实情况是他独守的秘密,更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自豪感,神情描写细致入微,传递出老人内心世界的纯粹和高洁,生动形象如见其人,鲜活而丰满,亲切而可爱。
    10.C 11.①D
    ②“入”和“归”写出了桃花刚刚变得红艳,柳条才开始泛青的状态。与题目中的“早春”相照应,又和后面的“嫩”“新”相吻合,“走”与“过”无法表现桃花柳条新生的特点。同时“归”“入”化静为动,使画面充满生机,而“映”“照”没有这一效果。颈联以春天生机勃勃之景,反衬作者内心因年老、思乡、战乱等原因而产生的愁与悲,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悲。而“愁”“怨”二字则过于直白。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题材的能力。
    题目是“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结合“酬”字分析可知,诗人的表丈李都督写了首诗给诗人,诗人便写下本诗来酬答,本诗是酬和诗。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颈联写在大好的春天里,红色的桃花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诗句以乐景写哀情,这样美好的春景,“入”“归”二字,是化腐为新之法,极生动传神地写出早春的特点,写出生命的复苏与萌动,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嫩”“新”引发诗人的伤春、伤老之感,诗人由眼前春景更触动思乡之情。
    “入”“归”二字,和题目中“早春”二字呼应,表明写诗的时候刚刚入春,所以“桃花”“柳叶”刚刚长出来,“红”“青”两种颜色只是初露端倪,与这种状态最吻合的动词就是“入”“归”,从冬天刚转到春天,所以“红色”和“青色”似乎和人一般,也刚从外面回到“桃花”和“柳叶”身上,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人格化,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的“初红”,柳叶的“初青”,照应了“嫩”和“新”,同时富有动态美。颈联以乐景写哀情,用初春富有生机的画面,反衬诗人的年华老去,归期无日的感伤。
    A.“映”“照”虽然表明了“桃红柳青”,但缺少情趣,不够生动。
    B.“愁”“怨”虽然采用了拟人手法,但是与初春的气氛不符,更像写暮春,且“愁”“怨”二字过于直白。
    C.“走”“过”虽然有动态感,但是与“初春”不符。
    故选D。
    12. 揩拭 踩 13.B 14.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分宽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了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15.①他有高超的、炉火纯青的解牛技艺。解牛甚至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带有欣赏价值的艺术。
    ②他有着严谨的态度,以及始终如一的谦虚谨慎。
    ③他始终心无旁骛、专注、注重细节。
    ④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从不放弃。他手中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加上之前的解牛岁月,庖丁解牛的时间已经至少有二十年。但他从未中断,始终如一地坚持。
    ⑤他注重精神上的收获,注重精神的富足,充满自信。
    ⑥他懂得思考,懂得超越,懂得悟道。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脚踩的地方。
    (2)句意:然后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不译;助词,提宾标志。句意:手接触的地方。/有什么满足的呢?
    B.都是介词,用。句意: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用礼治理国家。
    C.连词,表递进,更;连词,表修饰。句意:更何况大骨呢!/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
    D.介词,于,引出对象;语气助词,啊。句意:超过技术了。/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该的啊。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以”,用;“无厚”,很薄的刀刃;“是以”,因此;“硎”,磨刀石。
    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由原文“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可知,他有高超的、炉火纯青的解牛技艺。解牛甚至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带有欣赏价值的艺术。
    ②由原文“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可知,他有着严谨的态度,以及始终如一的谦虚谨慎。
    ③庖丁从“所见无非牛者”到“官知止而神欲行”,无不展现专注之意。世间的荣衰宠辱已不在心中,外界的扰乱也不能起作用,这样才可能有所作为。可知,他始终心无旁骛、专注、注重细节。
    ④由原文“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可知,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从不放弃。他手中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加上之前的解牛岁月,庖丁解牛的时间已经至少有二十年。但他从未中断,始终如一地坚持。
    ⑤庖丁表演完解牛绝技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他从解牛中获得的满足感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他注重精神上的收获,注重精神的富足,充满自信。
    ⑥正如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的追求并不止于技术,而是要有所超越,通达于“道”。可见,他懂得思考,懂得超越,懂得悟道。
    参考译文: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砉砉作响,进刀时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既)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三年以后,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之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那牛的骨节有空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分宽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了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之处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謋的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堆积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四处张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6.A 17. ③ ① ② 18.示例:龟山之旧指的是杨时曾经讲学的东林书院遗址,“龟山之学”指的是杨时的思想和学问,“龟山之风”指的是杨时的精神风范,恢复“龟山之旧”,有助于传承“龟山之学”,掌握了“龟山之学”,则渐渐受到熏染,而具备“龟山之风”。 19. 示例:“文轮之工”,“学术之邃”,“政事之良”。用意:强调仅仅推崇邵先生的文章学术政绩并不算懂得先生之心,邵先生的良苦用心在于继承并传扬以杨时为代表的宋儒思想,先生弟子修复东林书院的作为正体现了先生之用心。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然而,连词,表转折,如此……不过;
    B.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
    C.虽然,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D.虽则,连词,即使、纵然。
    根据原文,空前讲先生德高而能号召人,空后讲世人推崇先生的其他原因,所以,本空的关联词有转折意。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理清文章逻辑关系的能力。
    关于龟山学说沦没的三个原因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个空都是前面假设之后的结果,论述龟山学说沦没的原因。
    空a前讲龟山沉没,假设有先生这样的人跟着讲明它的原址,而龟山的学说,家乡的人将一定会有传承,怎么就会沦没在老佛词章中却没有人知道!故填③句。
    空b前进一步讲,探求当时跟随龟山游学的不是没有人,假使这其中有像华氏这样的人相继修葺它,纵然它的学术不能立即彰显,这中间一定有来求道的人的痕迹,那又何至于沦没四百年之久!故选①句。
    空c前再进一步讲,又假如有关政府中有像高先生这样的人,把好风尚激励读书人作为自己的责任,书院将没有原因颓圮,又怎么会成为僧侣居住之地而沦落为草莽田野!故选②句。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题干问本文反复提及“龟山之旧”、“龟山之学”、“龟山之风”,请联系全文,分析这三个短语的内在关联。
    “龟山之旧”,由原文“成化间,今少司徒泉斋邵先生始以举子复聚徒讲诵于其间。先生既仕而址复荒,属于邑之华氏。华氏,先生之门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让其地为书院,以昭先生之迹,而复龟山之旧”,可知是指杨时曾经讲学的东林书院遗址;
    “龟山之学”,由原文“若夫龟山之学,得之程氏,以上接孔孟,下启罗、李、晦庵”可知,指的是杨时的思想和学问;
    “龟山之风”,由原文“先生乐易谦虚,德器溶然,不见其喜怒。人之悦而从之,若百川之趋海。论者以为有龟山之风,非有得于其学,宜弗能之”可知,指的是杨时的精神风范。
    所以恢复“龟山之旧”,有助于传承“龟山之学”,掌握了“龟山之学”,则渐渐受到熏染,而具备“龟山之风”。
    1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能力。
    文章的关键词的含义,是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分析的。
    由原文“然而世之宗先生者,或以其文轮之工,或以其学术之邃,或以其政事之良”可知,“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中“是”的具体指“文轮之工”“学术之邃”“政事之良”。这些成就只是文章学术政绩方面的。
    由后文“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可见邵先生的内心终究并不因为这些而满足。先生追求的是“龟山之风”,即发扬光大宋代儒家思想。这才是先生的人生追求,即真正的“先生之心”。
    相关试卷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