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展开解析: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头孢类药物不能发挥作用,A错误。
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其蛋白质合成利用自身核糖体完成,B错误。
抗药性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抗菌药的滥用对病菌进行选择,C错误。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避免戴口罩、勤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2.B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形成通道,细胞间可通过通道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
H+在H+-ATP酶的作用下运出细胞,但会在蔗糖-H+同向运输器的作用下再进入细胞中,故质外体的pH是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由图可知,图中转运蛋白均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拥有能与被运载物结合的特异的受体结构域,该结构域对被运载物有较强的亲和性,在被运载物结合之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得结合了被运载物的结构域向生物膜另一侧打开,转运结束后恢复其原有结构,C正确。
加入呼吸抑制剂会抑制细胞呼吸,影响ATP的生成,从而影响H+-ATP酶转运H+,进而影响细胞对蔗糖的吸收,D正确。
3.C
解析:
由细胞无氧呼吸过程可知,第二阶段消耗的NADH均来源于第一阶段,A正确。
丙酮酸能量大部分留在了乳酸或乙醇中,B正确
由图可知,水淹组和对照组相比,水淹组ADH和L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ADH的活性增加量要远远大于LDH,所以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以酒精发酵途径为主,C错误。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图2显示淹水胁迫,ADH和LDH的活性均提高,D正确。
4.A
解析:
①表型会受环境影响,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型不一定相同,①正确。
②由于雌雄配子数目不等,所以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②错误。
③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未表型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③错误。
④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而不是只含有一个基因,④错误。
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是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⑤错误。
故而,正确选项只有1项,选A。
5.D
解析:
据图分析,父亲的基因型是A2A3,母亲的基因型是A1A4,患儿的A2、A3基因来自父亲。如果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同源染色体上分布有A2、A3基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分布有A2、A3基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或减数第二次13号分离异常,A2、A3所在的染色体均可进入同一精子;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则A2、A3基因只分布在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因。所以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A2、A3所在的染色体进入到同一个细胞所致,不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故A、B、C正确,D选项错误。
6.C
解析:
A.XBB毒株的+ssRNA的复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A错误。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B.XBB毒株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ssRNA为模板翻译出来的,不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B错误。
C.XBB毒株的+ssRNA的复制是以+ss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RNA,再以-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ssRNA,C正确;
D.由图可知,XBB毒株的+ssRNA可以翻译出RNA聚合酶、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D错误。
7.D
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大,A错误。
谷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与突触后膜受体AMPA结合,并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B错误。
谷氨酸与 AMPA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引起 NMDA 打开,促进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激活NO合酶进而产生过量的NO,过多NO又会导致谷氨酸的过量释放,这形成了正反馈调节过程,C错误。
从图中看出渐冻症发病的原理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C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涨破导致死亡,因此抑制谷氨酸释放、抑制谷氨酸与AMPA的结合、抑制NMDA的活性、抑制NO合酶的活性等药物可缓解症状,D正确
8.C
解析:
AB.由图可知,该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说明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性,且刺激了该儿童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AB正确;
C.病毒依赖于活细胞增殖,故培养病毒不能用细菌培养基,而是用活细胞做培养基,C错误;
D.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所以灭活疫苗安全性更高,D正确。
9.C
解析:
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对于多细胞植物体来说,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次上,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因而a、b、c依次代表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故A、B、D正确,C错误。
10.B
解析:A.垂直结构是某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的不同森林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项中黄山松和茅栗都是乔木,会竞争阳光等资源,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项正确。C.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中的优势种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D项中白娴的生态位包括栖息地,食性还有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项错误。
11.D
解析:A项中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有生产者包括果树和杂草等植物,A项错误。
B项中草蛉和螳螂是害虫天敌,属于次级消费者,B项错误。C项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项错误。D项中,增加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的组分,食物网变复杂了,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项正确。
12.A
解析:自驾旅游会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秸秆燃烧产生过多二氧化碳,一次性餐具使用会增加木材消耗,都会增加生态足迹。
13.B
解析:A项中糖原匮可以进行醋酸发酵,但需要通氧气。A项错误。C项中乳酸发酵不需要通气培养,C项错误。D项中腐乳发酵不需要毛霉产生纤维素酶,D项错误。
14.C
解析:C项中等量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除了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还有未融合的细胞。
15.C
解析:C项中TSA提高了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16.(11分,见标注)
(1)ATP和NADPH(少一个不得分)(1分) 维管束鞘细胞(1分) 将CO2固定到有机物中(或将CO2固定到C3或C4中,其他合理也得分)(1分)
(2)①不能(1分),因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来的DNA不含启动子(或启动子不转录成RNA)(2分)②同一位置(1分) 无水乙醇(1分) ③强(1分),由图可知转基因植株呼吸速率略低于野生型植株,但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得多(2分)。
解析:
图1中过程①是CO2的固定,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②的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由图2可知,C4植物中,C5固定CO2和C3还原的过程(即卡尔文循环)都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Rubisc酶催化C5和CO2反应生成C3,PEPC酶催化C3形成C4,二者都是将CO2固定到有机物中。
①因为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不会转录成RNA,所以采用逆转录—PCR得不到M基因的启动子。
②遵从实验的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应选择相同培养条件下两组植株同一位置的叶片进行色素提取,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③由图可知野生型植株呼吸速率略高于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的CO2补偿点低于野生型植株。超过 CO2 补偿点以后,两组的光合速率高于呼吸速率,随着 CO2 浓度的不断增加,植株净光合速率不断上升,且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得多。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因而转基因植株 CO2 固定能力较野生型有所提高。
17.(12分,每空2分)
(1)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子代数目多等(两点写不全不给分) 母本不用去雄直接套袋
杂交、F1自交 测交
F2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 3:1,腋生和顶生的比也为3:1 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为 9:3:3:1
解析:
(1)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故用玉米进行杂交不同于豌豆杂交的步骤为玉米的母本不用去雄直接套袋处理。
(2)孟德尔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测交的实验,按照“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检验假说→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孟德尔的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测交,因为能够根据测交实验的后代判断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3)在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杂合子F1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或者变式,说明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在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杂合子F1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者变式,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①分析实验结果, F2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66+9):(9+16)=3:1,腋生和顶生的比=(66+9):(9+16)=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但 F2 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等于 9:3: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8.(13分,见标注)
(1)激素微量、高效随血液流到全身,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2分)
(2)下丘脑、垂体(2分) 甲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2分)
(3)GC (1分) 切除肾上腺皮质(1分) B(1分) 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两种方式,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2分)
(4)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分)
解析: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激素是份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这也是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的原因。
(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注射TRH后,TSH的浓度基本不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
(3)为了探究CRH分泌量的减少,是ACTH直接导致,还是通过引起GC分泌增加,间接导致的,故该实验的因变量是CRH的分泌量,所以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CRH分泌量,以确定初始状态的CRH分泌量。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A、B两组互为对照,A组摘除垂体,注射GC排除垂体分泌的ACTH导致内源GC分泌量增加造成干扰,B组注射ACTH,为避免GC的影响,需要摘除分泌GC的肾上腺皮质。若观点1正确,即并非由GC分泌增加抑制下丘脑导致,则A组由于只增加了GC,并不会抑制下丘脑的作用,故仅B组CRH分泌量明显减少。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即不管是GC,还是ACTH增多,都可以抑制下丘脑分泌CRH,则说明ACTH抑制下丘脑分泌GRH有两种途径,即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也可以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
(4)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19.(10分,每空2分)
(1) 次生
(2) 快 慢
(3)乔木与灌木在争夺阳光、空间等资源中处于优势,灌木给乔木提供了湿润的土壤环境 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
解析:(1)弃耕的农田闲置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或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其他繁殖体,故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据表可知,该地草本植物起始数值大,且几年间变化较快,但木本植物在15年前都较少,说明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快, 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慢。
(3)优势种是指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演替过程中乔木代替灌木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是乔木与灌木在争夺阳光、空间等资源中处于优势,灌木给乔木提供了湿润的土壤环境;并非所有的演替最终都能达到森林阶段,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若该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20.(9分,见标注)
(1)逆转录(2分) 一对特异性引物(2分) (2)EcRⅠ(1分) PvitⅡ (1分)
(3)Ca2+ (1分) (4)3 (2分)
解析:(1)PCR的模板是DNA,提取的是RNA需要经过逆转录形成CDNA,作为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能与模板链特异性结合。
(2)BamHⅠ会破坏标记基因,,HindⅢ会破坏启动子,KpnⅠ会使终止子片段丢失,PstⅠ会破坏终止子,所以用EcRⅠ PvitⅡ
(3)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会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4)phb2基因大小为0.9kb,只有3号菌落电泳结果使有0.9kb的条带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