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一、选择题:1-25题为单选题,26-30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括号内。
单选题
请根据下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春暖花开时节,植物园成为人们周末游玩的场所之一。小文在走出家门时,感到有些冷,又返回多穿了些衣服。步行前往植物园的过程,小文又热得有点冒汗。植物园门口处聚集着很多售卖玩具、小食品的商贩。其中就有卖臭豆腐的,有的小朋友在路过臭豆腐的摊位时,选择了捏着鼻子快走。而在小文眼中那可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美食,便央求家长买了几块臭豆腐,店家用一次性餐盒装着,同时还附带着几根竹签,便于顾客插着吃。小文正吃着时,猛听众人的喊声“呀!飞了!飞了!”顺着喊声望去,原来是有一束不同颜色的气球飞向了高空。在进园门前,小文将用完的竹签、塑料盒都扔在了门侧的垃圾箱中。进入植物园中,满眼的郁金香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也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忍不住蹲下身来,仔细地看,细细地闻。拿起手机走走停停拍摄了好多张远景、近景和超级微距的照片,有时为了能够拍得更清楚些,小文还需要点击屏幕调整焦距。游玩之中,他发现了一件比较好奇的事情,那就是和刚入园相比,此时郁金香的香气好像变淡了很多,几乎都闻不到了。
1. 小文感到“冷”“热”,是他的( )和脑在起作用。
A. 听觉B. 视觉C. 触觉D. 嗅觉
2. 在“闻起来臭”中发挥作用的是下列选项的( )。
A. 味觉细胞B. 嗅细胞C. 听觉神经D. 视觉神经
3. 在“吃起来香”中发挥作用的是下列选项的( )。
A. 味觉细胞B. 嗅细胞C. 听觉神经D. 视觉神经
4. “一束不同颜色的气球飞向了高空”,这是我们的( )在起作用。
A. 听觉B. 视觉C. 触觉D. 嗅觉
5. 在气球飞向高空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眼睛构造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B. 睫状肌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C.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小
D. 睫状肌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
6. 小文在听到“呀!飞了!飞了!”的过程中,声波首先到达的是( )。
A. 鼓膜B. 外耳道C. 听小骨D. 耳蜗
7. 与“和刚入园时相比,此时郁金香的香气好像变淡了很多,几乎都闻不到了。”相类似的选项是( )。
A.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 感冒鼻塞闻不到气味
C. 小朋友捏着鼻子离开臭豆腐的摊位
D. 闻着橘子吃苹果
8. 下列选项中的( )会影响小文此时在植物园内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清晰度。
A. 瞳孔的大小B. 视神经的多少
C. 视网膜的位置D. 晶状体的凸度
【答案】1. C 2. B 3. A 4. B 5. D 6. B 7. A 8. D
【解析】
【分析】人体结构精密复杂,有多种感官感知外界。
【1题详解】
A.听觉是声波作用于耳所产生的感觉,听觉是人类另一重要感觉,A错误;
B.视觉是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感觉。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的最主要途径,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的,B错误;
C.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感觉,称为触觉,C正确;
D.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A.味觉细胞是味觉感受刺激的单位,一般认为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其他味觉都是由它们混合产生的,A错误;
B.嗅觉细胞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气味对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比如,一些芳香物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天竺葵花的香味具有镇静作用,能使病人安然入睡,闻起来是嗅觉,B正确;
C.听觉神经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Hz),只能听到声波不能感受到臭,C错误;
D.视觉神经能使人们快速意识到环境中刺激物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但不能感觉到臭,D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
A.味觉细胞的感觉器官是舌头上的味蕾,它们对能够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是味觉的适宜刺激,吃起来香是味觉感受,A正确;
B.嗅觉细胞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吃起来是口腔不是鼻黏膜,B错误;
C.听觉神经只能听到声波不能感受到香,C错误;
D.视觉神经能使人们快速意识到环境中刺激物的变化但不能感觉到香,D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A.听觉神经只能听到声波不能感受到色彩,A错误;
B.视觉神经能使人们快速意识到环境中刺激物的变化可以看到彩色气球,B正确;
C.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般情况下指腹最多,其次是头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飘走的气球不能引起触觉,C错误;
D.鼻子是嗅觉感受气味飞向高空的气球闻不到味道,D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所以气球从我们面前起飞后,在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眼球的晶状体的凸度变化是变小,睫状体舒张,故选D。
【6题详解】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声波先达到的是外耳道然后去鼓膜,故选B。
【7题详解】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适应,题目中是嗅觉适应,A正确;
B.感冒鼻塞闻不到气味是嗅觉暂失与题目不符,B错误;
C.小朋友捏着鼻子离开臭豆腐的摊位是嗅到味道与题目不符,C错误;
D.闻着橘子吃苹果是味觉和嗅觉不一致与题目不符,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
A.瞳孔是动物或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与远近清晰度无关,A错误;
B.视神经是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影响我们的视觉系统。通常来说,视神经的厚度大约是90-140mm左右,与视神经的多少无关,B错误;
C.视网膜出现病变,势必会导致一系列的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缺损,C错误;
D.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D正确;
故选D。
9. 从耳朵的构造上来看,听神经和耳蜗属于( )部分。
A. 听神经B. 内耳C. 中耳D. 外耳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神经。
10. 部分老年人看近处的物体会模糊,所以常会选择佩戴由( )做镜片的老花镜。
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老年人看近处的物体会模糊是因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将光线会聚,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一般用于矫正近视眼;凹面镜对光只有汇集作用,光线不能透过,所以不能用于矫正眼睛疾病;平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可以用作制作潜望镜。
11. 体育课上自由活动时间,小明和小强正在通过“剪刀包袱锤迈大步”的游戏,为了能够听清已经赢了很多局的,距离较远小强的喊声,小明会把手放在耳朵后面,这主要是为了增强( )收集更多声波的作用。
A. 耳郭B. 鼓膜C. 听小骨D. 晶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为了听得更清楚些,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的上方,以增加耳郭的长度,增强耳郭的集音作用。
12.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发生相应变化。下列动物行为的变化不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是( )。
A. 大雁南飞B. 蛇冬眠
C. 小狗换毛D. 猫头鹰夜间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A.大雁南飞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B.蛇冬眠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C.小狗换毛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D.猫头鹰夜间活动属于昼夜变化引起的;
故选D。
1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动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这主要体现了( )。
A. 动物能适应环境B. 动物不能适应环境
C. 动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 环境能随动物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所以,当动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因为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所以动物和环境之间是有关系的,在这里没有体现环境能随动物的改变而改变,体现的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14. 如果要先按“单子叶”和“双子叶”来区分小麦、玉米、小米和花生,其中与其他三种植物不同类的是( )。
A. 小麦B. 玉米C. 小米D. 花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单子叶植物种子胚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大多是平行脉,根系大多是须根系,花的基数是3;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大多是网状脉,根系大多是直根系,花的基数是4或5。
A.小麦由胚根、子叶组成,子叶1片,属于单子叶植物;
B.玉米由胚根、子叶组成,子叶1片,属于单子叶植物;
C.小米胚有一片子叶,有胚乳是单子叶植物;
D.花生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子叶2片,无胚乳,属于双子叶植物;
故选D。
15.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务员会温馨提示乘客张大嘴巴或咀嚼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鼓膜B. 保护听小骨C. 保护耳蜗D. 保护耳郭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
16. 下列选项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相同体积时,它所提供的能量会更多。
A. 泥炭B. 烟煤C. 无烟煤D. 褐煤
【答案】C
【解析】
【详解】火力发电即燃煤发电。燃煤会生成二氧化硫、烟尘及其他有害物质,容易产生酸雨、温室效应增强、臭氧层破坏的环境问题。其中,含碳量最高的是无烟煤,其含碳量达到67.84%;相同体积时,它所提供的能量会更多。
17. 2024年立夏开始时间为5月5日08点09分51秒,结束时间为5月20日20点59分17秒。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候”分别是“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抠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影响“蝼蝈鸣”“蚯蚓出”和“王瓜生”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类的活动B. 食物的多少C. 天敌的多少D. 节气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非生物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蝼蛄在田间鸣叫的时间,故A错误;
B.三种生物所需要营养物质各不相同,故B错误;
C.三种生物的天敌不一致,没有带来变化的共同点不是天敌,故C错误;
D.读题可知,三种现象是依据时间的先后,因此与节气有关,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18. 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现在人们在平常炒菜、做饭的过程中,使用更多的燃料是( )。
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秸秆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是一种常规能源,可以用来发电、生产水泥等,很少用作炒菜、做饭的燃料;
B.石油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来制作塑料,用作通用燃料等;
C.人们在平常炒菜、做饭的过程中,使用更多的燃料是天然气;
D.几乎很少使用秸秆来用作炒菜、做饭的燃料。
19.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们这里的小燕子会采取( )的方式来应对季节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A. 留在原地B. 迁徙C. 伪装D. 冬眠
【答案】B
【解析】
【详解】燕子春来秋去的行为是受季节变化形成的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迁徙行为。迁徙行为指某种动物或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这不是伪装,也不是冬眠,更不是留在原地。
20.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欢迎您!青岛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真诚为您服务!”这是很多外地游客到达青岛后收到的短信内容之一。其中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我们可以直接用( )来感知的。
A. 视觉B. 听觉C. 触觉D. 味觉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人体感知外界环境主要依靠感觉器官。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视觉;耳朵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这是听觉;皮肤可以感知风吹过,这是触觉;舌头可以尝到食物的味道,这是味觉。
21.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的,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主要是靠( )感知文字的。
A. 听觉B. 触觉C. 味觉D. 视觉
【答案】B
【解析】
【详解】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的,主要靠碰触来感知文字,所以是触觉。
22.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查验设置在高架桥边的隔离装置,透过隔离装置的透明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处的居民楼。设置这一装置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声音产生B. 隔音、隔尘C. 遮挡阳光D. 以上都对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置在高架桥边的隔离装置主要目的是隔音、隔尘,减少对附近居民影响。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高架桥上的车辆运行会产生声音和尘土,隔离装置并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但可以阻隔声音和灰尘的传播。居民楼不需要遮挡阳光。
23. 在( )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A. 雪天B. 暴雨C. 冰雹D. 雾霾
【答案】D
【解析】
【详解】雾霾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体十分有害。发生雾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雪天、暴雨、冰雹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没有骤增。
24. 在( )的环境中最可能出现蝗虫成灾的现象。
A. 雨水充沛B. 温暖湿润C. 长期干旱D. 低温寒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长期干旱后蝗虫容易成灾,是因为干旱给蝗虫提供了更适合的产卵环境且干旱更利于蝗虫的生长。
多选题
25. 人们平常所说“五官”,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 鼻B. 眼C. 耳D. 脑
【答案】D
【解析】
【详解】五官指的是:眼耳口鼻舌。
A.鼻子是嗅觉;
B.眼睛视觉;
C.耳有听觉作用;
D.大脑是一切感官中枢不属于五官,故D正确;
故选D。
26.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能为京津冀地区带来诸多保护,其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 )。
A. 提供二氧化碳B. 缓解污染
C. 净化水质D. 抵御风沙
【答案】A
【解析】
【详解】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能为京津冀地区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据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所以它能为京津冀地区带来诸多保护,其中不包括提供二氧化碳。
2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有( )。
A. 污水B. 雾霾C. 交通事故D. 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A.污水这一不良水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故A错误;
B.雾霾会对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故B错误;
C.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不属于不良环境,故C正确;
D.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2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桌触碰我们的头发时,我们也能感觉得到,这说明头发上也布满了感觉神经。
B.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木。
C.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没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
D. 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头发上没有感觉神经,被触碰能感觉到是因为振动会传到头皮,那里有神经;
B.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木,正确;
C.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
D.地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9. 下列做法中能够预防近视的有( )。
A. 动作不规范做眼保健操B. 课间休息眺望远方
C. 多食甜食,补充糖分D. 晚上关灯后玩手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动作不规范做眼保健操不能预防近视,做眼保健操时动作要规范、标准;
B.课间休息眺望远方可以预防近视;
C.多食甜食,补充糖分,营养不均衡,不能预防近视;
D.晚上关灯后玩手机,光线太暗,容易近视,不能预防近视。
二、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30.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请将下列与之相关的连一连。
工业粮食 供暖发电 通用燃料 工业血液 制作化肥 工业切割
煤 石油 天然气
【答案】
【解析】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煤,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煤的用途包括发电、供暖等;石油的用途包括通用燃料、硬化路面等;天然气的用途包括制造化肥、工业切割、家用燃气等。
31. 请结合课堂上和小组成员利用纸筒、橡皮膜、棉球和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听觉是怎样产生的”过程以及日常的科普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实验中,纸筒和橡皮膜分别模拟了耳朵构造中的( )和( )。
(2)系有细线棉球的主要作用是( )。
(3)结合眼睛的构造等,描述图中男生看到棉球的大致过程,即视觉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1) ①. 外耳道 ②. 鼓膜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棉球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棉球。
【解析】
【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神经。
【小问1详解】
在做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长长的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耳朵中半透明的薄膜——鼓膜。
【小问2详解】
系有细线棉球的主要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当说话时,橡皮膜的振动不明显,棉球会被橡皮膜反复弹起,方便我们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
【小问3详解】
当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橡皮膜反复弹起,棉球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棉球。
32. 请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示出探究近视成因的装置图,并简要说明器材布置时的注意要点。
【答案】要注意蜡烛、凸透镜、纸屏要处于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
【解析】
【详解】在探究近视成因的实验中,我们用蜡烛表示发光的物体,凸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纸屏模拟眼球中的视网膜,当把蜡烛由近处移动到远处时,发现纸屏上不能出现清晰的蜡烛成像,需要更换倍数小的凸透镜。在器材布置时要注意:蜡烛、凸透镜、纸屏要处于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以使我们的实验现象更清楚。
33. 请阅读下列资料卡:“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中途,它们还会在合适的地方做短暂的栖息。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它们就会开始配对和筑巢。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思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丹顶鹤的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
【答案】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丹顶鹤又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丹顶鹤的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所以,当动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因为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根据题干资料卡可知: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丹顶鹤又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之所以有这些行为的变化,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
34. 在本学期的学习当中,科学老师一定带你进行过“调查家庭热水器的能源使用情况”的研究性学习。请你结合调查过程和日常的科普阅读等,写一写“家庭热水器的能源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所需要包括的项目有哪些。
【答案】1.家庭热水器类型分布情况 2.热水器能源消耗情况 3.节约能源的措施
【解析】
【详解】我们了解家庭热水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1.家庭热水器类型分布情况。我们发现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最多,其次是使用电热水器的家庭,还有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其他类型的热水器。2.热水器能源消耗情况: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每月平均消耗天然气约50立方米,使用电热水器的家庭每月平均消耗电能约200度。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能源消耗量相对较少。3.家庭热水器的节能情况:我们了解到有一些家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节约能源。例如,有些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免费的太阳能来供应热水。有些家庭使用节能灯泡,减少了用电量。还有些家庭会尽量在高峰期避免使用热水器,避免造成用能高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