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01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02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选材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发挥新时代科普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 的高质量科普体系。新时代高质量科普的框架体系具有“全周期、多主体、强支撑 ”的特点, 从时间、主体、环境三个维度发力,侧重生态文化、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撑和相关目 标实现。
    在时间维度上强调终身科普。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 ·郎格郎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 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根据科普的分阶段特性,
    结合终身教育理念,可将终身科普体系概括为三个子系统,即校园科普、社会科普和网络科 普。网络科普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并且逐渐成为主流的一种科普方式,是终身科 普体系中最重要、最广泛、最多样的方式。通过构建终身科普体系,保证公众科普的常态化 和终身供给。
    在主体维度上,强调跨学科、多主体、广覆盖、融产业的特征。就多主体特征而言,新 时代科普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协同运营的体系。事实上,政府在坚持科普社会公益事 业属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他主体在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鼓励企业出资建设科技场馆、 展厅设施等,在宣传展示企业科技实力和企业文化的同时,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 与普及工作。对于个人主体则要调动行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动性,鼓励个人在科普 领域自由创作、形成影响。
    在环境营造上,需全面完善生态体系,营造文化氛围,储备人才队伍,完善成果转化体 系。生态体系上,科普作为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信息的传导,并通过 改变人的认识层面,促进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上,科普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 要措施。有专家认为,科普在形式上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这 也赋予了科普文化活动的属性。科普工作要针对这种属性,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 活动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人才队伍上,科研人员是科普链 条的前端,也是整个链条里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积极投身科普写作、科普讲座、科普 评选等科普活动之中。成果转化上,科技成果科普化可以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还可 以提高公众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度,使科技成果获得更多技术转移的市场机会。
    (摘编自刘润达、胡睿《新时代高质量科普发展体系探讨》)
    材料二:
    最初,科学家为了分析实验数据而创建可视化形式的图表,在视觉表达的过程中发现科 学可视化创作富有惊人的美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图像逐渐成为了科学传播的符 号阐释载体。借助科学可视化,将艺术符号与科学研究成果结合,构建与受众之间的感性交 流空间。随着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融合发展,科学可视化不再局限于科研领域,集合科学、 艺术与技术三者的优势,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多感官媒体 交互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湖大学联手合作举办了“交集之域 ”卓越硕博跨年展览,这是西湖大 学第一次举办的大型艺术展,也是两校研究生首度尝试组队进行的艺术创作展,开放命题和 跨界征集造就了不少惊喜之作。艺术与科学的交集之域,闪耀着智慧与思想碰撞的火花。参 展作品“Be Seen ”在墙上展示了“生命的一千种可能 ”,主创团队将或大或小的“生命 ” 放置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复述细胞、菌落、神经纤维的模样,这个“皿 ”空间承载着生命走 向成长、丰富、变异和消失。创作者希望在有限的时空里去表达无限的生命,欢迎观众参与 互动去创造他们眼里的“生命”。
    科学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颖的科普表达方式,将科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传播内容能 被受众理解。大众对可视化的内容感兴趣,因其符合时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美丽化 学》系列是近十年来打破传统科普传播形态的新兴影像创作形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科教式 科普纪录片,以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将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视觉艺术有机结合,改变了大 众对化学的刻板印象,在唯美的配乐光影中挖掘化学之美,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但如 能在视频中呈现更全面深入的化学原理分析,面向高中生年龄段以上的受众群体,可能会有 更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此外,微电影是跨学科融合的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破圈创 作的《有机师姐》系列,实现了科普微电影由硬科普到软科普的内容叙述转变,将化学知识自 然地融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引导观众理解相关知识,并了解化学科研人员的生活面貌。这 种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主动科普模式在近年来难得一见,值得同行们借鉴。
    化学科普创作者借助科学可视化,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达到了有效的科学传播效果。 因为科普不仅要针对青少年,更要面对社会大众,所以科普创作者还需要分析不同年龄段的 受众群体的需求和认知差异,采用相对应的创作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 探索多元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重视科普研究和创作,培养更 多具有跨学科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高端科普人才。
    (摘编自何绮婷《化学科普创作的多元化艺术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时代高质量科普的框架体系具有“全周期、多主体、强支撑 ”的特点,有助于 进一步发挥科普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B.网络科普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较之校园科普与社会科普,该方式更重要、 广泛、多样,正逐渐成为科普方式的主流。
    C.微电影《有机师姐》是数字媒体时代下硬科普的优秀之作,可让观众在理解化学 知识时,得到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多重体验。
    D.因为科普的受众群体较广泛,科普创作者就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群体的特点, 采用相对应的创作表达和传播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政府在坚持科普公益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求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参与科普,因此政 府在推动科普发展方面作用最重要。
    B.参展作品“Be Seen ”是艺术与科学交集之域的惊喜之作,说明离开了艺术化的 表达方式,科学之美就难以得到呈现。
    C.当下人们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因而对可视化的内容感兴趣,科学可视化未来会成 为最主要、最常态的科普方式。
    D.要实现科普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多元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就需要大力培养具有 跨学科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高端科普人才。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如科技部曾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 ”围绕“产业 变革与创新生态 ”展开了深入讨论。
    B.地方科技部门在社区开展“科普进社区 ”活动,布置科普宣传展板,广泛宣传科 普知识,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C.多位老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普活动,通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云科普 ”,让专业知 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年轻人喜爱。
    D.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品营销,通过产品的不断升级,培育和扩大目标消费群体, 在同类竞争中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图表中主体维度和时间维度纵横交织构成内圈,环境营造构成外圈,内外结合, 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体系。
    B.从主体维度可以看出,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需要全过程的合作,并且这些 主体都要进行终身科普的跨学科探索。
    C.时间维度指向知识的迭代更新,实现从在校学习到踏入社会的全过程科普,保证 公众科普的常态化和终身供给。
    D.科普生态系统构建、科普文化氛围营造、科普成果转化推进、科普人才体系完善 四个方面,构成支撑科普良性发展的整体环境。
    5.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科普进行了相关介绍,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那一滴墨
    詹文格
    万千变化的水墨,像蝌蚪在画轴上游走,如斑纹从扇面中溢出。
    面对众多速朽的事物,落笔有痕的墨水,用永恒装点了历史。沉潜的墨水,如胶似漆, 自带光亮,它既有对颜色的坚贞固守,又能顺应水的豪放与浪荡。①墨中见天地、见生死、 见雅俗、见性情……
    凝结在凡尘俗世的墨,带有双重属性,② 它曾见证了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也 亲历过染缸一样越描越黑的陷阱。墨水如旋涡巨浪,亦真亦幻,载沉载浮。审视被岁月发酵 的墨水,就像一场神奇的化学反应,在时光的容器中升华沉淀,生成崭新的事物。
    墨的制作隶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墨本身却坚守着物质化倾向,它从肇始之初就成为一 种文化遗存。那些描金刻物、隔世而望的墨锭,用沉稳的色块保存着人类记忆,让历史的根 脉在正确的轨道上轻歌晓畅,行云流水。
    ③ 隐忍的墨,被反复锤炼锻打,留下了心事重重的面色。它经历了无数兵燹战火,遭遇 了改朝换代的命运更选,在险象环生的困境中成长为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与墨有关的传说, 带着特有的气息,从一个地方飘散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朝代流传到另一个朝代……
    墨水,一条浩荡的江河,蜿蜒流淌,历久弥断。它在汉字的版图上栉风拔节,沐雨生长, 构筑了无数华美的宫殿。一生坎坷、抑郁而终的黄庭坚,恐怕也没有想到,在他离世九百多 年后,那幅六百余字的行书《砥柱铭》,竟以天价拍卖。落槌成交的那一刻,收藏界地动山 摇,而“骑牛远远过前村 ”的双井,却禅心依旧,波澜不惊。
    随物赋形的墨水,有时如泣如诉,有时慷慨激昂;有时直指要害,有时满纸柔情。墨水 最幸福纵情的时刻,莫过于听命于笔尖的调遣,服从于手指的控制,用情感呈现真实的自我, 以美学的方式表达人世的喜怒哀乐。
    我们无法面见古人,但能参见古人的笔墨。从不同风格的墨迹里,可以揣测他们的情怀 和个性。如果说文如其人是内在的精神表达,那么字如其心则是外在的形态体现。在沉浮的 生命历程中,书家通过浓墨与淡墨、枯笔和湿笔的对比,运用不同的墨色抒发不同的感情。 “墨分五色 ”,是用墨的层次感,更是已入化境的用墨体现。
    静如池水,动如飞瀑,墨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精神,它承载着东方物美主义的神韵。 因其犀利的个性,内敛的锋芒,浸染出中华文化的底色。墨是传统,亦是创新。④黑如乌金 的墨,在暗处发光,大美无言,意在“颜 ”外的黑色,特别适合艺术的渲染和浪漫想象。笔 与墨在白纸铺陈的生活里, 日 日如新,永不厌倦。
    一黑到底的墨,触物有痕,它深谙“万色生于黑,而万物发于道 ”的艺术玄机。凝固的 墨,带着隐士情结:流淌的墨,具有献身精神。
    墨是心灵的显影,每一滴墨水都带着生命的动态,在变化万千的墨色里,不由想起郑板 桥为八大山人题写的“横涂竖抹千千福,墨点无多泪点多 ”的句子。墨也像修行的高僧,既 经历过风平浪静,也见识过金戈铁马,知晓人生离不开起伏顿挫。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墨 的问世如同天意,黑白两色,太极阴阳,如此简单的颜色,却囊括了天地万物的永恒和极致, 创造了高深的哲学命题。墨用一种无法掩盖的颜色,捍卫了自身个性和本色。
    风情万种的墨,它的出场备受瞩目,注定是一出大戏。那是东晋永和九年的暮春,对于 中国书法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号。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 ”的季节,按照当时的习俗, 初三是个上巳日,古人都要到水边举行一种祭礼,叫“行楔 ”,意以消污秽,除不祥。时任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偕家人及子侄辈,同时又邀约了自己的一批友人来到风景如 画的兰亭。可说是群贤毕至,精英云集。面对盎然的春意:名士俊彦开怀畅饮,放喉歌吟, 无拘无束。这一天,四十一人共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曰《兰亭集》。作为活动的发起 人、东道主,王羲之自然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为诗集作序的重任。
    晋代是一个智者复活的时代,鲁迅先生谈到魏晋风度时曾指出,这是一种“集体觉醒 ”。 在这样的氛围中,王羲之想到了序言应该如何写了。万物随季节而变化,人生赖宇宙旋转而 时移。看千山竞秀、万壑争流;光阴斗转,时序交错,从自然万物中回到人类自身。他想到 人的生命,想到了快乐与痛苦,想到了生与死,也想到了后人将如何看待这群饱学之士…… 情感在内心掀起波澜,有如春潮拍岸,于是他挥毫泼墨,一口气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兰亭序)。
    文与字的绝妙结合,一篇三百余字的美文,却有二十个不同形态的“之"字,“之字最
    多无一似 ”,它像一根五光十色的彩线,把珍珠一样的文字串连起来,成就了精美绝伦、举 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那一刻天地必定一片华彩。
    由此,永和九年,兰亭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块难以治愈的心病,一座无法逾越的高 峰。也许当初右军大人根本没有料到,这篇我手写我心的序言,能穿越一千六百多年的漫长 岁月。这就是墨水的力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墨具有千变万化、随物赋形的特点,既具有坚贞固守的特点,又兼具豪放与浪荡 的特性,经受时间的升华沉淀,生成新的事物。
    B.墨兼具物质化与非物质双重属性,其物质化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其非物质文 化属性是由墨的制作体现的。
    C.墨与汉字结合,在笔尖的调遣和手指的控制之下,建筑了诸多华美的“宫殿 ”, 留下了可以呈现古人不同情怀和个性的笔墨。
    D.墨虽说是一种物质,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本文还从“墨 ”本身的颜色特点出发, 探究其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句子①列举在“墨 ”中所能见到的方方面面,表明“墨 ”落笔有痕,经年累月却 不朽。
    B.句子②所提及的莲花高洁的品格让人联想到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 等作品。
    C.句子③运用拟人手法,“隐忍 ”“心事重重 ”将“墨 ”人格化,使“墨 ”富有生
    命和情感。
    D.句子④写“墨 ”的“黑 ”为正话反说,欲言“墨 ”虽黑却有其独特的光泽和美感。 8.本文是如何做到使人读来倍感优美雅致的?请从修辞和句式两个方面简要说明。
    (5 分)
    9.本文结尾说:“这就是墨水的力量。 ”请结合《兰亭集序》一文,从地位、内容、 美蕴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墨水的力量 ”的体现。(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姚希孟,字孟长,长洲人。生未周岁,父颖庵逝世 ;母文太君方二十有二,坐荼蓼 中,乳血杂哺。外大父文卫辉公甚器之,尝 曰:“外孙与吾儿,异 日 当比圭廊序。 ”壬 戌,舅震孟为廷对第一人,与希孟同官翰林。是时给谏杨涟、御史左光斗与希孟同道相 勖,每言:“世界即有缺陷,只此方寸却缺陷不得耳。”庚申后,有停封、移宫诸秘事,
    . . .
    杨、左先后发疏,皆从希孟质疑义,希孟亦匡直不辞。亡何,震孟以建言归,希孟亦请 假予告。里居二年,党祸既发,诸君子就槛中,累 累无一免者。希孟出对朋友,凝涕在 睫,太君亦微闻外间有异,疾 日笃,遂不起。希孟绝水浆三日扶榇出国门徒步哭趾血目 肿。丙寅三月,缇骑至吴门逮周忠介,齐民数万为呼冤,捽旗尉杀之。当事者愠,欲迁 祸于希孟,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戮五人,余置不问。希孟始放迹湖山, 自
    谓得生之余也。崇祯改元,以右庶子充经筵日讲。希孟在讲筵,本正叔、淳夫之意,竭 诚悟主。是时,忌者犹虑希孟以文行被主知,乃阴摘讲章语深中之,遂废置,不复起用。
    . . .
    希孟局量恢廓,才识通敏。见万历以来数十年邪正消长之势,欲以宽大持之,其于世务, 凡人才、兵农、河渠、漕屯之事,无不讲究。尝语当道诸君子“ 宜先实事,后虚声 ”, 故人皆 以“救时宰相 ” 目之。而不究其用,为世所惜。
    (节选自张岱《石匮书后集》)
    材料二: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 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 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 卷七》)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对应位置的字母填写在答题 卡上。 (3 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勖,文中指勉励、鼓励、与《种树郭囊驼传》 中“ 勖尔植 ”的“ 勖 ”意思不 同。
    B.方寸,文中指内心、心绪,与现代汉语成语“方寸已乱 ”的“方寸 ”意思相 同。
    C.悟,动词使动用法,与《归去来兮辞》 中“悟已往之不谏 ”的“悟 ”用法不 同。
    D.起用,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指古代朝廷重新任用已退职或被免职的官 员。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姚希孟身世凄苦,父亲早逝而母亲在艰难的环境中抚育他,他的外祖父对其 期望甚高,认为他与自己儿子震孟必定能同朝为官。
    B.姚希孟对诸多正义之士被捕囚禁深感悲痛,再加上其母离世的沉重打击,促 使他在险遭牵连之后,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
    C.姚希孟凭借右庶子的身份为崇祯讲筵,他以正叔、淳夫的思想为根本希冀皇 帝有所醒悟,不料所讲言论被人中伤而遭免职罢官。
    D.姚希孟气量宏大、才识敏捷, 目睹朝堂正邪势力的消长之势,想用宽大之法 处置,虽被誉为“救时宰相 ”,可惜最终不被任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而朝议惮吴民,恐东南遂叵测,仅戮五人,余置不问。
    (2)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14.姚希孟哪些行为体现了顾炎武所说的“不空言、重实学 ”?请结合材料简要 概括。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希孟绝水浆
    A
    三日
    B
    扶榇
    C

    D
    国门
    E
    徒步
    F

    G
    趾血
    H
    目肿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唐 庚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何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①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② , 肯与年少争春风? [注]①东君:指司春之神。②丈人行:指父辈,长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生动描绘了桃李花开之绚烂,第二句又进一步表现桃李花开之盛大。 B.“不应 ”承接前句“春深 ”构成语意的转折,“ 尚有 ”又强化这种意味。 C.因为一直在寒冷的冬天开放,所以与桃李甚少往来,对此梅花深感遗憾。
    D.梅花与桃李象征着不同之人,而诗人对梅花的理解,含有以梅自喻之意。 16.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当朝权贵见此诗,“恶其自尊 ”,遂将唐庚贬黜。 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庚“ 自尊 ”之意?请结合诗歌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若在栽种树木时做到“ ”, 栽种完成后做到“ ”,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不 会丧失了。
    (2)在《客至》中,春天时节,客人来到草堂,杜甫十分高兴,但因为远离集市、
    家境贫穷,所以他诚挚地对客人说:“ , ”。 (3)桥是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如
    “ ”展现了繁华富盛之景,“ ”则呈现 了冷清寂寥之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①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 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 ”。②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 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真不想去。 ③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 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 (1) ,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 的山色空蒙。④所以苏杭对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 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 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 (2) 。由青岛驱车至九水, 就是山麓,清流汩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 (3) 。例如莱阳 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 上细嫩酥脆甜而多浆,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

    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 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上 ”与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上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谁都不知道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上哪去了。
    .
    B.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
    C.鲁迅先生的《祝福》首发在《东方杂志》上。
    .
    D.“平上去入 ”的变化或许是受到了某读音的影响。
    .
    2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 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课间圈养 ”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① :把课间 10 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能出教学楼玩耍。
    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课间竟然不能下楼“撒个欢 ”?如此“神兽归笼 ”仿佛是在坐牢。
    不少学校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学生安静下来,美其名曰“文明休息 ”。表面 上看,孩子们是得到了休息,但这样的做法,实质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 ”:它野蛮剥夺 了孩子课间自由活动的权利,野蛮干预了孩子选择何种方式玩闹的权利,野蛮阻止了少年间 游戏交友的权利。
    健康的身心是孩子学习发展的良好基础。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是自古流传的学习良方, 这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而且能“一举多得 ”。比如,孩子课间身心放松了,课上学习就能更 专心;校园游戏多且自由了,就能更爱校园;学习兴趣更浓了,学起来就能更得心应手。诚 然,孩子课间嬉戏打闹, ② , 但为了保安全而简单采取“课间圈养 ”并不 可取。
    如今,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认为强健的体魄和优秀的学业成绩一样重要。 基于这样的共识,学校的体育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考试也在不少升学考 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点滴积累,方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跬步而至千里。孩子强健的体魄, 不仅需要专门的体育教育和体育考试, ③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2.请以“课间圈养 ”为主语,概括作者反对这一现象的理由。(5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很多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追寻“诗和远方 ”,他们有“鸿鹄之志 ”,希望飞得更高、 更远。但也有一些年轻人选择扎根家乡,贡献青春,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人生价值。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C 项,“硬科普”“得到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多重体验”说法有误,《有机师姐》作为微电影作品, 难以让观众得到触觉的感官体验。
    2.D 【解析】A 项,“还必须要求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参与科普”“作用最重要”等说法绝对;B 项,“离开了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科学之美就难以得到呈现”说法绝对;C 项,“科学可视化未来将成为最主要、最常态的科普方式”于文无据。
    3.D 【解析】D 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品营销,着眼于市场营销,没有关涉科普主题。
    4.B 【解析】B 项,“都要进行终身科普的跨学科探索”无中生有。
    5.①材料一侧重从理论角度宏观分析新时代高质量科普体系的建构,从“时间、主体、环境”三个维度提出“全周期、多主体、强支撑”的体系框架。②材料二侧重从实践角度具体阐释科学可视化在化学科普中的实施路径,介绍了举办艺术展、创作短视频和微电影等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每点3分,角度1 分,分析2分。答出大意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6.A【解析】A项,“坚守忠贞”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它既有对颜色的坚贞固守,又能顺应水的豪放与浪荡”可知,“墨”坚守的是自我的颜色,“豪放与浪荡”是水的特性,不是墨的特性。
    7.D【解析】D项,“正话反说”错误,由原文“黑如乌金的墨,在暗处发光,大美无言,意在‘颜’外的黑色,特别适合艺术的渲染和浪漫想象”可知,此处是直言“墨”之“黑”,并非正话反说。
    8.①运用比喻、拟人、引用及排比等修辞手法,读来具有美感。②长句与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结合,丰富多变的句式使得行文流畅自如,生动活泼,错落雅致。(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
    9.①地位上:“墨”的加持,使得文与字绝妙结合,《兰亭集序》既成为一篇美文,又成为“天下第一行书”。②内容上:“墨”是王羲之心灵的显影,代表思想的觉醒,《兰亭集序》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给后人以启迪、思考。③美蕴上:“墨”承载着东方物美主义的神韵,《兰亭集序》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以美学的方式表达人世的喜怒哀乐。(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EG
    根据句意与结构断句。“绝水浆三日”状语后置,应在“三日”后断句;“出国门”是“扶亲”动作趋向,应在“国门”后断句;“趾血目肿”语意完整,中间不需断开。原句标点:希孟绝水浆三日,扶亲出国门,徒步哭,趾血目肿。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A
    两个句子中的“勖”都有勉励之意。
    12.B
    “从此便远行林泽,安度余生”错误,后来他又出仕。故选B。
    13.(1)然而朝廷评议害怕吴地百姓,担心东南会发生不可预测之事,仅诛杀五个人,对其他人都舍弃不再问罪。
    (“惮”“叵”“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重臣懒惰政事荒废,武将匮乏四方混乱,国家动荡倾覆,宗庙社稷变为废墟。
    (“股肱”“爪牙”“丘墟”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义不容辞地与好友指摘时弊,匡正社稷。
    ②借讲筵之机开导皇帝。
    ③专心于各种世务实事,不贪慕自身虚名。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C颈联意思为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天开放,桃花李花哪里敢和它争春比艳,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不合于俗,不与小人来往,而不是指桃李甚少往来,对此梅花深感遗憾的意思。
    16.参考答案:①梅花在桃李花开之时开放,显得不合时宜,暗示诗人也是一个不合于俗的君子。②向来梅花只在严冬开放,不会与桃花来往,暗示诗人孤芳自赏,不愿与小人交往。③梅花身为长辈,不屑与桃李争妍,暗示自己也不屑与小人争权,对得势小人有轻蔑之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6分。)
    17.(1)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3)烟柳画桥(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驿外断桥边/人迹板桥霜/小桥流水人家/朱雀桥边野草花)
    (1)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2)心向往之/心驰神往 (3)比比皆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推断此处是说到杭州来的人很多,可填“游人如织”,或者“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形容人多拥挤不堪。人头攒动:是指人很多,且在频繁地移动。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第二空,语境指通过读《聊斋志异》早已对崂山很向往,可填“心向往之”“心驰神往”。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第三空,语境指青岛的水果很多很常见,可填“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上”,方位词,表示某一方面。
    A.动词,到,去某个地方;
    B.方位词,表示某一方面;
    C.方位名词,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D. 音调,shǎng。
    故选B。
    2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包括两方面内容,“天堂”和“苏杭”,第一段内容先写天堂,再写杭州,所以该句应该放在①处,领起整个第一段内容。
    故选A。
    21.①为此不少人呼吁
    ②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③也需要课间10分钟的好好锻炼
    22.①“课间圈养”其实是一种野蛮行为,剥夺了孩子的多项权利;
    ②“课间圈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和学习的发展;
    ③“课间圈养”不利于孩子体魄的强健。
    23.【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析
    本题的材料主要围绕年轻人的两种不同选择展开:一是向往外面的世界,追寻“诗和远方”,具有“鸿鹄之志”,渴望飞得更高、更远;二是选择扎根家乡,贡献青春,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人生价值。这两种选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二、立意分析
    1. 追求远方与坚守家乡:可以从这两个选择的对立性出发,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价值,探讨年轻人应如何在追求个人梦想与贡献社会之间找到平衡。
    2. 梦想与责任:结合材料,可以探讨梦想与责任的关系。一方面,追求远方是梦想的体现,是个人成长的动力;另一方面,坚守家乡、贡献社会也是责任感的体现,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3.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两种选择如何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
    4. 青春的选择与担当:以青春为主题,探讨年轻人在选择远方或坚守家乡时,如何体现青春的活力和担当,以及如何在不同选择中展现青春的价值。
    【参考立意】
    1.追寻远方,寻找奋斗的机遇。
    2.扎根家乡,回归生命的本真。
    3.异乡家乡,皆有可为。
    【考场佳作】
    此“心”安处,皆是吾乡
    在时光的洪流中,世界以它日新月异的面貌,赋予了现代青年无数选择的可能。城市的霓虹灯下,无数年轻的心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征途;而乡野的清风明月,又唤醒了另一些灵魂深处的归属感。
    其实,选择城市或乡野,不过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不同驿站,是沿途各异而又引人入胜的风景。每一个选择,都如同翻开新的一页,展现着不同的人生画卷。(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通)正如古人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不仅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只要我们的内心怀揣着梦想,矢志不渝地追寻着那份真挚的热爱,那么无论我们身处繁华喧嚣的都市,还是宁静幽美的乡村,都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果说年轻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城市便是他们的第一站。社会的车轮使文明的城市成为山里孩子梦中的神殿,经济的发展为梦想的实现提供着机遇和平台。年轻人对城市的征服,始于直面未来的勇气和冲劲,始于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企盼。他们是顶风冒雪将邮件送到千家万户的快递小哥,是手术室里连续手术19小时晕倒在地的医生,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中国航天人才队伍……为了梦想,他们把根深扎在城市,奋斗不息,拼搏不止,为社会奉献,为祖国争辉。
    如果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那么乡野便是年轻人的诗和远方。古有陶渊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隐逸的佳话;今有美食博主李子柒穿梭乡野,五月酿琵琶,七月乞巧来,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阿多尼斯说,你真正的凯旋,在于不断地毁坏你的凯旋门。抛下了城市的鲜花和掌声,回归乡野,走近自然,另辟蹊径,你同样能感受到生活的真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未来,我们也将踏上这条道路,或选择城市,或回归乡野。但无论作何选择,我们都应铭记:这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终点。在城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戎马一生”的激情与拼搏;在乡野间,我们也能领略到“少驻初程”的宁静与美好。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初心,用奋斗和汗水,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时代赋予了我们追逐梦想的权利和自由,让我们在城市的繁华与乡野的宁静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让我们无悔地选择,用更多的精彩去回馈这个时代的馈赠。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怀梦想,保持真心,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写作借鉴】
    一、审题立意
    本文的审题立意非常精准,作者从“选择城市或乡野”这一现代青年普遍面临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了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只要心怀梦想、矢志不渝,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文章以“此心安处是吾乡”为立意,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对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立意深刻,主题鲜明。
    二、布局谋篇
    在布局谋篇上,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部分通过描绘城市与乡野的不同景象,引出选择的主题;中间部分分别从城市和乡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名言,论证了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能实现人生价值;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了保持初心、用奋斗和汗水书写精彩人生的重要性。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三、选材论证
    在选材论证方面,本文的论据丰富多样,既有古代陶渊明的隐逸佳话,也有现代李子柒等人物的生动事例;既有对快递小哥、医生等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也有对中国航天人才队伍等国之重器的歌颂。(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通)这些论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充分展现了作者广泛的阅读积累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论证更加生动有力。
    四、遣词造句
    在遣词造句上,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气息。作者善于运用四字词语和成语,如“霓虹灯下”、“清风明月”、“戎马一生”等,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文章中的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既有长句的细腻描写也有短句的明快表达,使得文章语言既丰富又灵动。
    相关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选材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pptx、第三次月考试卷pdf、第三次月考答案docx、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答题卡1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