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24年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年2月23日19时30分,中国航天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迎来甲辰龙年首飞。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澳大利亚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卫星发射时,地球运行在( )
A. ①②之间B. ②③之间C. ③④之间D. ④①之间
2. 卫星发射时,小强的留学所在地帕斯处于(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3. 图中P地的经纬度是( )
A. (23.5°N,130°E)B. (23.5°N,130°W)
C. (23.5°S,130°E)D. (23.5°S,130°W)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卫星发射时,是2024年2月23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日3月21日之间,即是图中的④①之间,故选D。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2题详解】
卫星发射时,是2024年2月23日,是北半球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南半球澳大利亚帕斯的夏季,故选B。
【3题详解】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知,P地的经纬度是(23.5°S,130°E),故选C。
【点睛】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逐渐递减的是西经,逐渐递增的是东经。自南向北,纬度不断递增的是北纬,纬度不断递减的是南纬。
板栗具有健脾养胃功能,主要生长在地势平缓、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海拔较高的地区。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和板栗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最适宜种植板栗的是( )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5. 采摘板栗的两个小队从甲地分别沿①、②两条路线爬山,其中( )
A. 路线①海拔先升高再降低B. 路线①海拔持续升高
C. 路线②海拔先升高再降低D. 路线②海拔持续升高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板栗生长在地势平缓,土层较厚,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海拔稍高的地区”,乙地和丙地相比,丙地海拔较高,坡度较缓,排水良好,且背风向阳,适宜板栗生长;乙地海拔较低,且由于有山脊阻挡,位于阴坡,不适宜板栗生长;且丙地比乙地距离村庄近,丙地更适宜对板栗进行管理和采摘。甲处、丁处海拔低,不适宜种植板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采摘板栗的两个小队从甲地分别沿①、②两条路线爬山,其中路线①海拔持续升高;路线②海拔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板栗产业要进一步发展,①是应加大科研力度,不断研发新品种,提高板栗品质;②是应延长板栗产业链,并通过大力宣传板栗营养,不断普及和推广板栗文化;③是应加强培训,使板栗种植者掌握先进种植技术;④是应保护板栗生长环境,生产无公害板栗。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美洲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细致地研究。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南美洲南部地形和风向图、①和②两地多年气温和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从甲地到乙地气温的变化特点大致是( )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后降D. 先降后升
7. 关于安第斯山脉两侧①、②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B. 1月份①地的气温比②地高
C. ①地冬、夏两季降水都比②地多D. ①地气温年较差比②地大
8. 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地纬度低,受纬度影响大B. ①地位于迎风坡,受海洋影响大
C ②地海拔高,受地势影响大D. ②地位于内陆地区,受陆地影响大
【答案】6. C 7. C 8. A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从起点甲到终点乙气温的大致变化特点是先升后降,因为气温的变化特点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出发地甲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一路向南到赤道纬度不断降低,气温不断升高,然后从赤道附近向阿根廷最南端乙地前进,纬度不断升高,气温不断降低。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②两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A错误;1月份①地的气温比②地低,B错误;①地冬、夏两季降水都比②地多,C正确;①地气温年较差比②地小。综上所述,排除ABD,故选C。
【8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地纬度低,②地纬度高,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A正确。①②两地海拔差异不大,迎风坡背风坡主要影响降水,②地位于沿海地区,排除BCD,故选A。
【点睛】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地球的运动等。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西侧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属于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假期小明跟父母出国旅游,他拍照记录了当地的宗教建筑和居民。下图为小明拍摄的照片和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小明拍照的建筑是( )
A. 教堂B. 清真寺C. 庙宇D. 道观
10. 小明一家旅行的国家可能是( )
A. 埃及B. 印度C. 泰国D. 英国
11. 小明旅游中看到的当地人主要是( )
A. 白种人B. 黄种人C. 黑种人D. 混血种人
【答案】9. A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建筑上有十字架标志,说明该建筑为基督教的教堂,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图中建筑为基督教的教堂,欧洲的英国主要信仰基督教,D正确。北非的埃及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南亚的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东南亚的泰国主要信仰佛教,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图中建筑为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2023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达435亿美元,同比增长5%;粮食商品率高,出口量为6600万吨,其中小麦出口5100万吨,保持世界第一。下图为俄罗斯农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俄罗斯小麦主要种植在( )
A. 东欧平原南部B. 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
C. 中西伯利亚高原西部D. 东西伯利亚山地东部
13. 俄罗斯小麦分布在上述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热量较高D. 人口较多
14. 俄罗斯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陆地面积广②耕地总面积大③人口较少④山地面积广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A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俄罗斯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纬度较低地区,热量较充足,A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北部、中西伯利亚高原西部、东西伯利亚山地东部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小麦。BCD排除,故选A。
【13题详解】
俄罗斯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纬度较低地区,热量较充足,C正确,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较多无关,ABD排除,故选C。
【14题详解】
俄罗斯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地广人稀,面积辽阔,粮食产量较大,国内人口较少,消费量小,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②③正确;与陆地面积广、山地面积广大无关,排除①②。故选B。
【点睛】俄罗斯的气候:(1)受纬度位置影响:北冰洋沿岸地区属于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2)受海陆位置影响: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广大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部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有较大差异,西部的东欧平原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大,气候相对温和,降水较多;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冷空气影响,气候严寒,降水较少。
2024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合作日益频繁,其中包括中国中铁在巴西首个铁路项目——巴西东西一体化铁路(FIOL)开工,它贯穿巴西东西部。下图为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中国是巴西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矿产主要是( )
A. 石油B. 铁矿C. 铜矿D. 水能
16. 据图可知,巴西的工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沿海B. 西部内陆C. 北部平原D. 南部高原
17. 巴西修建东西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
①开发并调动全国资源②实现东西铁路一体化
③加强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之间的联系④逐步建成巴西全国铁路网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5. B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巴西铁矿资源丰富,中国从巴西主要进口的是铁矿石,B正确。巴西石油、铜矿资源较少,中国水能资源丰富,无需进口,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巴西的人口、城市、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A正确;西部内陆、北部平原、南部高原人口城市稀少,工农业分布少,排除BCD,故选A。
【1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巴西修建东西铁路,有利于开发并调动全国资源,有利于实现东西铁路一体化,有利于简称全国铁路网,①②④正确;亚马孙平原位于巴西北部,巴西高原位于巴西南部,修建东西铁路不会加强其联系。
【点睛】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表示杭州的序号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9. 运动员在杭州可以欣赏到景观是( )
A. 古典园林B. 太湖C. 夫子庙D. 西湖
20. 亚运会选择在杭州举办的原因之一是( )
A. 经济实力雄厚,是我国经济中心B. 对长江流域及全国有辐射带动作用
C. 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便利D. 科技先进,是我国科技创新中心
【答案】18. C 19. D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江苏省的南京,②是上海,③是浙江省的杭州,④是浙江省的绍兴,故选C。
【19题详解】
西湖是杭州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D正确。古典园林在苏州、太湖在浙江和江苏之间,不靠近杭州,夫子庙在南京,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亚运会选择在杭州举办的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便利,C正确。我国经济中心是上海,A错误。杭州位于钱塘江畔,不濒临长江,B错误。我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D错误。故选C。
【点睛】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所以杭州能举办亚运会。
黑颈鹤是在帝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下图为中国黑颈鹤分布图和黑颈鹤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黑颈鹤越冬地主要分布在( )
A.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上游B.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长江上游
C.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怒江上游D.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22. 黑颈鹤繁殖区域的自然环境主要( )
A. 湿热B. 冷湿C. 高寒D. 干旱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长江上游谷地,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为丰富,水资源充足,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河谷农业;黑颈鹤越冬地点分布在河谷地带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水源、食物较丰富。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2题详解】
黑颈鹤繁殖区域主要位于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C正确,ABD排除,故选C。
【点睛】由图可知,黑颈鹤繁殖区位于我国青藏地区,该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高寒。
手足京津冀,协同共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迎来了10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京津冀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镇体系完善以及市场一体化等指明了方向。下图为京津冀铁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与北京相邻的城市是( )
A. 石家庄B. 邢台C. 邯郸D. 天津
24. 京津英地区铁路东南部密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资源
25.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 )
①减轻大城市的城镇化问题②缩小区域内发展水平差异
③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④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23. D 24. A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与河北省和天津市相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京津英地区铁路东南部密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东部地势平缓,适合修建铁路。西部多山脉,修建铁路难度大。故选A。
【25题详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城镇化问题,①对。缩小区域内发展水平差异,②对。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③对。京津地区重工业不发达,④错。A对,B、C、D错。故选A。
【点睛】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引领国际消除饥饿的联合国专门机构。2023年8月30日,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佛得角合作项目行前会举行,该合作旨在帮助佛得角缓解粮食问题。目前,已有6名中国农业专家在佛得角,提高在防治害虫、水土保持、农业种植、畜牧业和海藻养殖等领域的能力。左图为佛得角群岛示意,右为佛得角气候资料统计图。
(1)佛得角属于非洲、地处____洋的群岛国家。从纬度看,佛得角位于____带。
(2)据统计,2023年6—8月,佛得角有3.2万人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得角粮食自给率低的主要原因,将序号表示的相关内容填入题后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简要说明中国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佛得角合作对佛得角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 ①. 大西 ②. 热
(2) ①. 山地 ②. 较低 ③. 较小 ④. 干旱少雨,风沙大 ⑤. 较大
(3)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加了农民对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加快本地区农业发展;促进了本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提高了粮食自给率;从而保证了本国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国家粮食安全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佛得角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佛得角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佛得角属于非洲、地处大西洋上的群岛国家。从纬度看,佛得角位于低纬度,热带。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佛得角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耕作面积较小;同时,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自然环境较差,干旱少雨,风沙大。自然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本地区人口约59.3万,人口密度较大,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本地区经济较为欠发达,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因此粮食自给率较低。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对佛得角农业进行技术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加了农民对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加快本地区农业发展;促进了本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提高了粮食自给率;从而保证了本国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国家粮食安全等。
27. 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人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及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____一线,该线两侧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____特点。读图可知,甲地人口密度约是____人/km²,丙人口密度约是____人/km²。
(2)学生们调查发现,胡焕庸线自1935年诞生距今几十年间,尽管历经了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但这条分界线依然十分稳定,请从地理角度加以分析。
(3)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民居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依次写出下列建筑分别所处图中地区,并任选其一简要分析该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 ①. 黑河-腾冲 ②. 东南多、西北少 ③. 10-100 ④. 300-500
(2)该线东南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该线西北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形崎岖,经济落后、人口较少;自然环境难以变化,故分界线十分稳定。
(3)甲对应③、乙对应①,丙对应②。③是新疆的荫房,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盛产葡萄,当地利用荫房,起到自然风干的作用。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及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密度和各区域特色建筑跟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两侧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该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以下。读图可知,甲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约是10-100人/km2,丙是广东省,人口密度约是300-500人/km2。
【小问2详解】
黑河--腾冲为我国的人口分界线,界线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由于东南部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界线的西北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形崎岖,经济落后,因此城市分布较少,人口较少;自然环境难以变化,因此受其影响,人口分布状况也难以改变,尽管历经了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但这条分界线依然十分稳定。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应③新疆荫房,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是葡农充分利用吐鲁番盆地的光热资源,晾制葡萄干的生土建筑。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盛产葡萄,利用荫房,起到自然风干的作用。乙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对应①四合院,当地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平,四合院坐北朝南,夏天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抵御风沙。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对应②水乡风光,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河网密集,房子多沿河分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有很多地域名吃,如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淮南牛肉汤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以黄牛为原料,用牛肉、牛骨头、牛油和几十味中草药熬汤制成。以牛肉汤为代表,淮南菜具有“油乎乎、咸乎乎、辣乎乎”的特点,俗称“口味重”。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淮南市的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富裕起来的矿工逐渐成为淮南牛肉汤的主要消费群体。由于煤层埋藏较深,矿井往往延伸至地下数百米,井下环境潮湿。过去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劳动中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材料三左图为淮南市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安徽省地形图。
(1)淮南位于____河沿岸,地处____带(温度带)和____带(温度带)过渡地带。地形以____、山地和丘陵为主。
(2)淮南牛肉汤配料多,反映了当地物产丰富。简要说明淮南物产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
(3)淮南牛肉汤口味重,具有“咸乎乎、辣乎乎”的特点,一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淮南的主导产业有关。试分析淮南牛肉汤具有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4)淮南市作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城市,一直致力于产业多元化发展,如何让牛肉汤产业成为淮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请为此献计献策。(至少回答1点)
【答案】(1) ①. 淮 ②. 暖温 ③. 亚热 ④. 平原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3)以黄牛为原料,用牛肉、牛骨头、牛油和几十味中草药熬汤制成。以牛肉汤为代表,淮南菜具有“油乎乎、咸乎乎、辣乎乎”的特点,淮南市的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劳动中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富裕起来的矿工逐渐成为淮南牛肉汤的主要消费群体。
(4)打造一批淮南牛肉汤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淮南为材料,设置4个小题,涉及淮南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淮南位于淮河沿岸,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
【小问2详解】
淮南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有淮河、涡河等重要河流穿城而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此外,淮南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淮南物产丰富优越。
【小问3详解】
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以黄牛为原料,用牛肉、牛骨头、牛油和几十味中草药熬汤制成。以牛肉汤为代表,淮南菜具有“油乎乎、咸乎乎、辣乎乎”的特点,俗称“口味重”。淮南市的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富裕起来的矿工逐渐成为淮南牛肉汤的主要消费群体。过去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劳动中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小问4详解】
让牛肉汤产业成为淮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打造一批淮南牛肉汤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29.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近年来,为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保障贸易畅通,中乌共同修建了“安格连一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甲处)是全线的咽喉,施工难度极大。“安格连一帕普”铁路的建设,大大方便了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间的贸易往来,为乌兹别克斯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下图为“安格连一帕普”铁路位置示意图。
(1)乌兹别克斯坦地处____(地区),属于____(内陆/临海)国,其首都为____。
(2)从气候、地形地势角度简述卡姆奇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简要说明“安格连一帕普”铁路的修通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有利影响。
【答案】(1) ①. 中亚 ②. 内陆 ③. 塔什干
(2)冬季气温低,有效施工时间短;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
(3)直接缩短两地间运输距离;带动了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加强区域之间技术、文化等的交流;增强资源的外运能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乌兹别克斯坦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位置示意图等为材料,涉及乌兹别克斯坦的位置及首都、隧道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铁路修通的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区,属于内陆国;其首都为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卡姆奇克隧道所在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低,时间长,有效施工时间段;该地地形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等;这些都成为卡姆奇克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格连一帕普”铁路的修通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有利影响包括直接缩短了两地间的距离,是的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带动了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还能够促进区域间的技术和文化等的交流;促进对外贸易,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等。
14,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4,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共6页。
14,2024年湖北省来凤县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4,2024年湖北省来凤县中考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旅途中记录很多日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4,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共6页。